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 金安区 >> 孙岗镇 >> 孤堰村

孤堰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孤堰村谷歌卫星地图)


孤堰村简介

  孤堰村位于金安区孙岗镇东南部,椿石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辖区21个村民组,22个自然村庄,595户,总人口2328人,耕地面积2490.56亩,2010年人均收入4500元。我村于2007年和2008年修通“村村通”工程水泥路3.3公里,并2008年和2010年修通往主要自然村庄沙石路基本保证了庄庄通车。2007年—2011年我前后获得省、市、区多次表彰,并且2009年获得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领导全村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根据地域特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根本目的,积极开展科技兴农活动,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村两委积极引导、帮助村民发展养鸡、养猪、养鱼,培养“双带”示范大户;并对全村5000多亩水田转让给用技术特长大户,用他们的技术,在上级技术专家指导下种植西瓜和蔬菜,不仅使种植大户增加收入也带动多余劳动力就业。同时,针对本村剩余劳力多之实际,积极有序地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鼓励创业有成人士回乡创办实体,带领群众发展一方经济。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运用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按照“三级联创、双培双带”以及对照党章,切实将多条战线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上来。确保每年都有新党员产生,为党员的队伍增添了新鲜血。
   孤堰村领导班子成员正积极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排除工作中的一切干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牢记-的教导,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举措,千方百计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把美丽富饶的孤堰村建设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02108 237000 -- 查看 孤堰村谷歌卫星地图

孤堰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孤堰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街道社区

  孙岗镇街道位于六安市金安区东南、丰乐河东岸,位于集镇中心地带,现有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户数约3600户,人口约1万余人,驻街单位20多家,各业经商户1000多户,下辖6个居民小组,拥有固定资产200万余元(街道办公楼、三级客运站、农贸市场等),2003年—2010年分别被金安区政府评为六安市金安区第二届“文明单位”,建区五周年“双百”表彰“先进集体”、区第三届“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街道两委一班人在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务实求真,开拓创新,在完成基层计生、殡改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在集镇建设工作上,街道两委对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了投入,狠抓了三大管理,配合其他部门完成了配套设施:1、对农贸市场进行改建,改变了农贸市场面貌。2、创新环卫工作体制增加环卫投资,新征垃圾填埋场。3、扩大客运站,增强配套设施。4、协助供电部门进行高低压电线改造。5、改建公共厕所。6、协助自来水厂进行自来水扩建工程。7、开发佛光大道,新建办公大楼。8、协助政府修建东、西街水泥路,光亮了东、西街。    孙岗街道是集镇政治、文化、经济发展中心,因而集镇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2011年度继续协助政府完善配套设施建设:1、佛光路1.5公里下水道工程,水泥路铺设,路灯安装;2、开发一处孙岗农贸大市场;3、开发一处新型商贸街。总之,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开创集镇建设新局面。  

花水堰村

  花水堰村位于金安区孙岗镇东北部,与肥西毗邻,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地带,交通闭塞。全村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组,农业总人口2013人,规划康居点20个,耕地面积2301亩,山林面积1720亩,水域面积1500多亩。境内有花水堰、荠菇堰、尹家堰、养老堰、小墩堰五个堰贯穿村中、西两侧,将全村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花水堰村两委在职4人,党员52人。我们以稳升计划生育工作为重点,着手基础建设,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文化条件为目的,引导激励有胆识群众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带领大家发展经济,逐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村总体工作思路。近年来村修通3.8公里中心水泥路,连接20个康居点总长15.8公里的砂石路工程,维修了花水堰闸、荠菇堰滚水坝工程,巩固村部建设等基础建设。    下一步我们重蓄水引水等基础建设,引导发展经济,有特色的养殖、种植规模化,争创品牌,带动致富。  

孙岗村

  孙岗镇孙岗村地处六安市南部,东与本镇东堰村相望,南与孤堰村毗邻,西与晓天村接壤,北与仓坊村为邻,是金安区“整乡镇推进”村,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20个村民组,总人口2070人,耕地面积1872亩, 2000年至2010年我村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表彰为“五个好”党支部、“文明村”“先进党总支”、“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生态先进村”荣誉称号。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要求,发挥集镇周边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村民富裕,先后建立大棚蔬菜种植基地,2009年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100万元,创利税190万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2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160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晓天村

  孙岗镇晓天村地处孙岗镇西部,丰乐河穿境而过,总人口2071人,辖14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283亩,面积4.3平方公里,村干部4名。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目标要求,带领广大群众和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平岗村

  孙岗镇平岗村地处六安市东南部,西与先生店乡接壤,距市区20公里,全村占地面积约7.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500亩,辖21个村民组,农业人口2146人,546户,水稻种植业是我村主导产业。村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共有61名党员,村内交通便利,民风淳朴,水利资源丰富。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领导全村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根据地域特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根本目的,积极开展科技兴农活动,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村两委积极引导、帮助村民发展养鸡、养猪、养鱼,培养“双带”示范大户。同时,针对本村剩余劳力多之实际,积极有序地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鼓励创业有成人士回乡创办实体,带领群众发展一方经济。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运用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按照“三级联创、双培双带”以及对照党章,切实将多条战线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上来。确保每年都有新党员产生,为党员的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  

红堰村

  红堰村位于金安区孙岗镇西部,下辖23个村民组,总人口2715人,665户,耕地面积3495亩,属典型岗畈结合的丘陵地带,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共61名党员,两个分支部,4个党小组,2007年至2010年先后被区、镇表彰为“示范村党组织”、“先进党总支”、“村镇建设先进单位”。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促进发展农业生产、开发土地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倡导优质良种种植,使农民取得了增产增收,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       在发展农业、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收入同时结合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对我村农网进行全面改造,结合村村通工程修建了3公里中心水泥路,对村组11条26公里土路修建或砂石路。2009年结合整村推进,该村有原来多年陈旧的不能办公的村部已翻新,购置了一整套办公设备,设立有党员活动室、会议室、为民服务代理点,能及时有效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受到了广大村民称赞,既方便了群众,又联系了民心。  

连墩村

  连墩村地处孙岗镇西北部,西与张店相邻,北与先生乡接壤,总面积9.76平方公里,全村25村民小组,总人口2561人,耕地面积1971亩,属人多地少丘陵地区,由于六舒路和杭淠干渠的形成,把一个村分割成东西两半,属整乡镇推进贫困村。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原则,坚持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搞好服务为落脚点,发挥我村荒山荒地的优势,同时调整产业结构,把闲置荒山转包种植油桃等多种经济作物,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群众的纯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可增收500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的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造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透明度,把事后监督、少数人监督变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事由村民作主,坚持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增强干群之间关系,在干群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职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昭庆村

  昭庆村地处孙岗镇东部,距离市区35公里,全村20个村民组,总户数551户,2175人,耕地面积2270亩,水域面积720亩,闻名全国的唐建古刹——昭庆寺就座落我村境内,正在打造3A旅游景点。我村也在积极争取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原则,发挥昭庆古刹的区位优势,打造昭庆牌,积极招商引资,已引进镇江康利医疗器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造六安分公司,正在筹建中。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村两委十分重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的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造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事由村民作主,坚持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增强干群之间关系,在干群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职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东堰村

  东堰村位于孙岗镇东南部2.5公里,总耕地面积2126亩,辖20个村民组,全村现有人口2080人,504户,现有村两委干部4名,党员53名,卫生室一所,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党支部1个, 2011年被镇政府授予为“先进党支部”称号。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以农业稳村之路,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先后建立生猪养殖等产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100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松墩村

  松墩村位于孙岗镇北部,距孙岗集镇5公里,北与椿树镇一河之隔,西与本镇仓坊村、东与本镇高杭村、南与本镇东堰村为邻,全村现有人口3358人,总耕地面积3719亩,村内有小学一所,卫生室一所,党员89人,村民代表67人,两委成员5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党总支部1个,下设2个党支部,村辖村民组32个。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以农业稳村之路,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先后建立生猪养殖等产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189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仓坊村

  仓坊村位于孙岗镇北2公里处,总面积9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组,全村现有人口2015人,465户,总耕地面积2605亩,现有村两委干部4名,党员59名,村内有小学一所,卫生室一所,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党总支部1个,下设2个党支部。2007年、2008年该村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并被镇授予“先进党总支”称号。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以农业稳村之路,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先后建立生猪养殖等产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175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裕民村

  孙岗镇裕民村位于六安市金安区东南部,双椿路穿境而过,属丘岗地区,区域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现有农户416户,人口1626人,耕地面积2100亩,水面509亩,山场1800亩,下辖9个村民组,现有48名党员,9个党小组。   近几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使得我村科学发展上水平,广大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通过活动,使得我村党员干部能够做到“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要求,发挥我村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我村以陈功敏为首,先后办起六家养鸽、三家养猪场,年创产值300万元。2010年国鹰电子有限公司,从我村租赁荒山980亩,进行油茶经济林开发,年创产值300万元。2010年村工农业总产值3200万元,创利税2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59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村十分重视“三资代理”工作、“阳光村务”工作、民主管理工作,村每项重大事件必须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规范实施,真正做到大家事、大家办,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呈现出安定、团结、诚信友爱、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全面发展。  

黄小店村

  黄小店村位于金安区孙岗镇东南部,孙许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辖区24个村民组,798户,2985人,35个自然村庄,人均耕地1.13亩。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领导全村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根据地域特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根本目的,积极开展科技兴农活动,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村两委积极引导、帮助村民发展养鸡、养猪、养鱼,培养“双带”示范大户。同时,针对本村剩余劳力多之实际,积极有序地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鼓励创业有成人士回乡创办实体,带领群众发展一方经济。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运用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按照“三级联创、双培双带”以及对照党章,切实将多条战线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上来。确保每年都有新党员产生,为党员的队伍增添了新鲜血。    黄小店村两委成员正积极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排除工作中的一切干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牢记-的教导,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举措,千方百计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江家畈村

  我村地处孙岗镇东南端,属半岗半畈地区,东与肥西县交接,南与双河镇接壤,全村辖区13个村民组,17个自然村庄,402户,总人口1450人,耕地面积1903亩,2010年人均收入4000元。我村于2007年和2008年修通“村村通”工程水泥路4.5公里,并2009年和2010年修通往主要自然村庄沙石路基本保证了庄庄通车。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领导全村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根据地域特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根本目的,积极开展科技兴农活动,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村两委积极引导、帮助村民发展养鸡、养鹅、养猪、养鱼,培养“双带”示范大户;并对全村200多亩荒山流转让给用技术特长大户,用他们的技术使荒地变成百亩桃林,在上级技术专家指导下桃林杂交种植西瓜和蔬菜,不仅使种植大户增加收入也带动多余劳动力就业。同时,针对本村剩余劳力多之实际,积极有序地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鼓励创业有成人士回乡创办实体,带领群众发展一方经济。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运用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按照“三级联创、双培双带”以及对照党章,切实将多条战线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上来。确保每年都有新党员产生,为党员的队伍增添了新鲜血。    江家畈村领导班子成员正积极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排除工作中的一切干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牢记-的教导,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举措,千方百计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把美丽富饶的江家畈村建设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何大楼村

  何大楼村位于孙岗镇东南部,是原何大楼、大井两村合并而成。距孙岗集镇6公里,北与黄小店相接,西连椿双公路,南与本镇黄堰村相连,东与本镇江家畈村为邻。全村现有人口3026人,总耕地面积4089亩,村内有卫生室一所,党员89人,村民代表69人,两委成员5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党总支部1个,下设2个党支部,村辖村民组26个。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以农业稳村之路,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养猪、养鸡等,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248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实行阳光村务,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实行“四议两公开”,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黄堰村

  孙岗镇黄堰村地处六安市东南方,位于丰乐河沿岸,面积6.8平方公里,全村辖17个村民组,总人口2694人,耕地面积3020亩,我村干部地势低洼,经常受水灾侵袭,北部丘陵水源紧缺。在村两委的安排下,于2008年度清淤了堵塞沟渠3公里,增强了引、排水能力,降低了自然灾害受灾程度。    近年来,以整乡镇推进为动力,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构建社会和谐为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要求,利用丘陵山地有利条件,于2011年春栽桃树300亩,现树苗成活率达95%以上。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耕地转包,剩用劳力外出,力争在2010年人均纯收入3800元的基础上再增200元。    在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村两委十分重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积累软件资料,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把事后监督、少数人监督,变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村干部一个清白。党群、干群心连心,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呈现邻里关系和睦、社会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  

新桥村

  新桥村位于孙岗镇东南方,西黄公路贯穿我村,交通方便,西沿丰乐河,东有黄堰河,水利条件优越。我村总人口3350人,辖38个村民组,党员101人,水田面积5000亩,水面面积2000亩,地势平坦,土质优良,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小麦、席草。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目标要求,发挥土地优势,抓住土地流转政策,成功流转土地2000多亩,引进六安市金安区健生源富硒农产品合作社进行功能米种植。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孤堰村

  孤堰村位于金安区孙岗镇东南部,椿石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辖区21个村民组,22个自然村庄,595户,总人口2328人,耕地面积2490.56亩,2010年人均收入4500元。我村于2007年和2008年修通“村村通”工程水泥路3.3公里,并2008年和2010年修通往主要自然村庄沙石路基本保证了庄庄通车。2007年—2011年我前后获得省、市、区多次表彰,并且2009年获得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领导全村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根据地域特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根本目的,积极开展科技兴农活动,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村两委积极引导、帮助村民发展养鸡、养猪、养鱼,培养“双带”示范大户;并对全村5000多亩水田转让给用技术特长大户,用他们的技术,在上级技术专家指导下种植西瓜和蔬菜,不仅使种植大户增加收入也带动多余劳动力就业。同时,针对本村剩余劳力多之实际,积极有序地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鼓励创业有成人士回乡创办实体,带领群众发展一方经济。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运用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按照“三级联创、双培双带”以及对照党章,切实将多条战线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上来。确保每年都有新党员产生,为党员的队伍增添了新鲜血。    孤堰村领导班子成员正积极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排除工作中的一切干扰,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牢记-的教导,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举措,千方百计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把美丽富饶的孤堰村建设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思古潭村

  孙岗镇思古潭村位于六安市的南边,离六安市30公里,是金安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面积18.6平方公里,全村27个村民组,总人口2560人,耕地面积2470亩。1995年至2011年该村先后被六安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表彰为“三有”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生态村。我村属半岗半畈沿丰乐河13个村民组,旱涝保丰收,岗区14个村民组,土地面积较大,自然优势独特,森林覆盖率95%,特别是2002年以来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全村新增200亩植树造林面积,给群众带来实惠。椿石公路横穿全村,六舒三路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特别近两年来,在党的惠民政策推动下,修好了义何路、思虎路和塘拐路,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村内还有千年古树——义仓银杏树,属省重点保护树种,还有2棵百年以上大树枝繁叶茂。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以发展经济中心,以党建建设为重点”的原则,发挥自然优势,走工业强村、农业稳村、务工活村之路,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先后建立了养猪厂和西瓜种植基地,2011年农民纯收入达5408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隔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宣郢村

  金安区孙岗镇宣郢村地处孙岗镇东南,东与本镇新桥村一河之隔,南接施桥镇岗店村、郑楼村,西与张店镇左大楼村相连,北邻本镇思古潭村,地处三镇交界处,丰乐河与六舒三路穿村而过,水利便捷,交通发达。辖区内有九年制义务教育村小一所和标准化的村级医疗室,全村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组,476户1836人,现有耕地面积3037亩,党支部共有党员41名,设立4个党小组。    近年来,该村基层党组织坚持“一手抓党建,一手抓发展”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坚持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路,全心全意为人民、凝心聚力谋发展,同时积极开发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辖区内社会安定,党群、干群和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祥和,各项工作正向良好方向发展。    村“两委”为及时有效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设立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点,及时为群众办好事,有些事不能及时办理的,确定责任人和办理时间,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又联系了民心,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青龙村

  金安区孙岗镇青龙村位于六安市南部,东与孙岗镇思古潭村接壤,南与五十铺、六舒路相邻,西同连墩、红堰相连,北同晓天接壤,全村现有常住人口3340人,辖29个村民组,总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23亩。   2005年自原陈大郢及原小青龙合并以来,全村一班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前提下,以发现农村经济为主体,积极推进党建建设,现已取得明显成效。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抓村内公益设施建设,注意民主管理,规范一切软件资料,接受全村广大群众监督,建立了一整套民主管理机制,坚持健全和完善了村民自治的原则,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五十铺村

  五十铺村是个合并村,位于孙岗镇西南,距孙岗镇政府6.7公里,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是典型的丘岗地形,总面积8.29平方公里,水田面积2202.957亩,旱地718亩,退耕还林1489.7亩,现有林地3238.5亩,水面660亩,总人口2892人,农业人口2821人,总户数764户;33个村民组,2010年人均纯收入3855元。六舒三路经过我村,交通方便,孙岗镇工业工能区座落在此,先后数家企业开工投产。2009年至2010年连续两年被镇评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目前村两委正在筹划以五十铺老街为中心的新农村康居工程项目。    我村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村容村貌整洁,邻里关系和睦,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推进了我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高杭村

  我村位于孙岗镇东北部,北于椿树镇高岗村接界,东于肥西金牛乡接壤,南于本镇昭庆村接界,西于本镇松墩村接界,属江淮分水岭丘岗地区。辖17个村民组,自然村庄54个,总耕地面积3380亩,总人口2599人,总户数684户,学校一所,卫生室一所。现有砂石路31公里。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豆类为主。目前基本上做到上学、就医不出村,晴雨天基本能通车。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领导全村人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根据地域特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根本目的,积极开展科技兴农活动,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村两委积极引导、帮助村民发展养鸡、养猪、养鱼,培养“双带”示范大户。同时,针对本村剩余劳力多之实际,积极有序地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鼓励创业有成人士回乡创办实体,带领群众发展一方经济。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运用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按照“三级联创、双培双带”以及对照党章,切实将多条战线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上来。确保每年都有新党员产生,为党员的队伍增添了新鲜血。   


孤堰村特产大全




孤堰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