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 金安区 >> 椿树镇 >> 椿树村

椿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椿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椿树村简介

  椿树村位于集镇附近,属郊区村,土地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9亩,水面300亩。全村共有17个村民组,总人口1540人,村党组织设1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45名正式党员。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以第三产业收入,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支部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02110 237000 -- 查看 椿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椿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椿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街道社区

  街道土地面积6平方公里,共有3个居民组,总人口5000人,党组织设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    在发展集体经济、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党支部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居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广福大道农贸综合市场正在建设之中。  

胡郢村

  胡郢共有12个村民组,总人口1519人,村党组织设1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以及第三产业收入,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支部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椿树村

  椿树村位于集镇附近,属郊区村,土地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9亩,水面300亩。全村共有17个村民组,总人口1540人,村党组织设1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45名正式党员。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以第三产业收入,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支部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院墙村

  院墙村土地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9亩,水面300亩。全村共有17个村民组,总人口1898人,村党组织设1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以及第三产业收入,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支部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高岗村

  高岗村辖22个村民组,有2540人,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耕地3084亩,水面1600亩。党组织设2个党支部,共5个党小组,党员68名。多年来,朱安村党支部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村级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努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总支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棚岗村

  棚岗村土地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8亩,山场2000亩,水面700亩。全村共有17个村民组,总人口1700多人,村党组织设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党员45名。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以及第三产业收入,2008年全年产值600万元,2010年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423元。本村在2006年被市委授予“纪念建党85周年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被金安区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本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支部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大郢村

  大郢村土地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9亩,水面300亩。全村共有17个村民组,总人口1898人,村党组织设1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以及第三产业收入,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支部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油坊村

  油坊村辖15个村民组,有1665人,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耕地1710亩,山场1440亩,水面300亩。党组织设1个党支部,共7个党小组,党员39名。多年来,油坊村党支部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村级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努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2008年产值700万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4490元.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我村近年来获得了许多的荣誉,如1999年被六安市委评为“三有”村党支部,2004年在建区五周年“双百”表彰活动中被评为先进集体,2007年被金安区委评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乡镇推进”工程示范村党组织,2008年被金安区评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总支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龙穴村

  龙穴村辖24个村民组,有2210人,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耕地2320亩,水面600亩。党总支部组织设2个党支部,共6个党小组,党员68名。多年来,村党组织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村级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努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2010人均纯收入4600元。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支部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洪桥村

  洪桥村辖17个村民组,有1922人,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耕地2020亩,经果林200亩,水面600亩。双河分干渠穿村而过,孙岗至先生乡二黄路横贯我村,可以说水利交通条件较好。党组织设1个党支部,共5个党小组,党员49名。多年来,村党支部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村级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努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2010人均纯收入4600元。    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李圩村

  李圩村土地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9亩,水面300亩。全村共有17个村民组,总人口1898人,村党组织设1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以及第三产业收入,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支部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椿洪村

  椿洪村:位于椿树镇北面,东临肥西,西临油坊、桃园,北临宋大郢村,南临椿树街道。全村辖12个村民组,耕地面积4120亩,人口1672人。  

桃园村

  桃园村辖23个村民组,有2150人,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耕地1953亩,山场200亩,水面610亩。党组织设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共6个党小组,党员61名。多年来,桃园村党支部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村级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 领导和全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努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2008年产值320万元,人均纯收入2500元.村“两委”一班人坚持“以党建促经济,以经济促党建”的原则,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要求,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总支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祝墩村

  祝墩村辖15个村民组,有2429人,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耕地2437亩,山场50亩,水面500亩。党组织设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共10个党小组,党员70名。多年来,祝墩村党总支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村级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努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2008年产值647.22万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4279元.我村在党组织建设方面取得很多荣誉,如20007年获金安区示范村党组织,椿树镇先进党总支,2008年获椿树镇先进单位。  

长堰村

  长堰村土地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92亩,山场360亩,水面500亩。全村共有16个村民组,总人口1615人,村党组织设1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党员41名。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以及第三产业收入,2008年全年产值600万元,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本村在2008年被授计生工作先进单位。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本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支部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陈安村

  陈安村土地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99亩,水面300亩。全村共有17个村民组,总人口1898人,村党组织设1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以及第三产业收入,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支部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中塘村

  中塘村共有19个村民组,总人口2158人,村党组织设1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以及第三产业收入,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支部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草庙村

  草庙村辖15个村民组,有2006人,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耕地2687亩,山场100亩,水面800亩。党组织设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2名,其中新农党支部有党员33名,蚕桑协会党支部有党员19名。多年来,草庙村党总支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村级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努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2008人均纯收入4167元.2009年该村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支部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朱安村

  朱安村辖21个村民组,有2028人,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耕地3084亩,水面1600亩。党组织设2个党支部,共5个党小组,党员68名。多年来,朱安村党支部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村级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努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农民收入发展公益事业的同时,该村十分重视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工作,规范软件资料积累,丰富村务公开内容,创新各项活动载体,增强议事民主决策能力,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增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透明度,走事后监督为了监督,变少数人监督为全体村民监督,坚持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真正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使群众安居乐业,干部尽心尽责,社会安全稳定,邻里关系和睦,村容村貌整洁,呈现出一派“千方百计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2008年初村党总支开通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制订落实管理、收视等制度,每月组织党员干部、发展能手和村民收看和学习党的政策、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村委会每季度举办一次培训班,通过学习培训,群众掌握了致富的本领,学到了技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特别是在种植、养殖方面,涌现出了一批能人大户和发展能手。  


椿树村特产大全




椿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