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 黟县 >> 渔亭镇 >> 考川村

考川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考川村谷歌卫星地图)


考川村简介

  考川村位于渔亭镇南端,东、南、西侧均与祁门县凫峰乡接壤,渔瑶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辖区有6个村民小组,共296户,总人口1065人,总面积8.83平方公里,其中农用耕地1290亩,茶园463.5亩,林业用地4468亩。
   考川村两委成员4人,交叉任职2人,其中女性1人,平均年龄41.5岁,班子成员团结合作,制定了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和措施。党支部现有4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4名,初中以下文化43人,高中以上6人,30岁至40岁14人,40岁至50岁4人,50岁以上30人。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017余元,村集体经济共计5万余元,在2010年度全镇村级各项工作在全镇综合评比中荣获第二名,2008年12月通过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验收达标。
   下一步,该村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大村集体经济建设,不断加大獭兔等特色养殖,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023102 242700 -- 查看 考川村谷歌卫星地图

考川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考川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团结社区

  渔亭镇团结社区地处黟县、休宁、祁门三县交界处。是黟县的南大门,省道慈张线至东西穿越社区中心,省道S218线和渔瑶公路连接南北,皖赣铁路纵横全境,交通十分便捷,历史上素有“七省通衢”之称。社区面积约有2平方公里,有上街、下街、正街、里街和盐街5条街道和河东路、河西路、漳水东路、漳水西路、秀溪路及新建路六条道路,共有485户,人口约1235人,其中党员19名。   

楠玛村

楠玛村  楠玛村地处渔亭镇西陲,与祁门县相接壤,皖赣铁路、慈张公路横穿全境,屯(祁)景高速公路上下线出口位于本村,现在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渔亭工业园区座落于本村辖区,有着优越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9个村民组,共595户2055人,其中党员数56人,劳动力1678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352人。土地总面积21414亩,其中山场15046亩,林业用地13763亩,退耕还林926亩,森林覆盖率76%以上,水田2311亩,茶园1200亩,桑园960亩,是集林、粮、茶、桑多种经营的农村大村。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在县、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提高。   楠玛村连续四年在渔亭镇年度村级工作综合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先后荣获市级社会主义示范村和双学双比巾帼示范村、县平安村和关心下一代先进村等荣誉称号。2012年11月我村通过考核被评为第二届黄山市文明村。目前全村拥有村级企业三个。   

考川村

  考川村位于渔亭镇南端,东、南、西侧均与祁门县凫峰乡接壤,渔瑶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辖区有6个村民小组,共296户,总人口1065人,总面积8.83平方公里,其中农用耕地1290亩,茶园463.5亩,林业用地4468亩。    考川村两委成员4人,交叉任职2人,其中女性1人,平均年龄41.5岁,班子成员团结合作,制定了后备干部培养计划和措施。党支部现有4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4名,初中以下文化43人,高中以上6人,30岁至40岁14人,40岁至50岁4人,50岁以上30人。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017余元,村集体经济共计5万余元,在2010年度全镇村级各项工作在全镇综合评比中荣获第二名,2008年12月通过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验收达标。    下一步,该村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大村集体经济建设,不断加大獭兔等特色养殖,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  

汪村村

  汪村村位于渔亭镇西南方向渔瑶公路线上,距渔亭镇政府约5公里,渔瑶线贯穿全村,交通较为便利,村南西与休宁、祁门接壤,西面与考川村及祁门接壤,是一个三县连接处,全村辖有6个村民组,共302户,1100人,其中劳动力585人,党员33人。    汪村村有山场9750亩,耕地1535亩,其中水田875亩,旱地285亩,临时性耕地345亩。主导产业以茶叶、毛竹、粮及第三产业为主。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紧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毛竹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村民的经济水平提高了。2010全村经济经济收入5000余元,村民人均收入6900元, 面向今后的长远发展,汪村村两委班子继续以促进农民增收,在现有120亩油茶的基础上,大力引导村民改变种植结构,发展社会平稳发展为核心,统揽全局,进一步强化党支部建设,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用,力争把全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更上新台阶。   

下阜村

  下阜村位于黟县渔亭镇南部,西面与祁门县接壤,东面与休宁县交界,全村面积7.74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总户达259户,共计940人,该村以生产粮食、木、竹、茶叶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其中农业耕地1050亩,林业用地9460.5亩,森林覆盖率达81.4%。    下阜村党支部坚持-精神为理论依据,不断加强对现有党员的教育培训,同时积极主动吸纳年轻党员加入到党组织,为支部补充新鲜血液,目前全村共有党员27名。近年来,村支部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把建设标准“五个好”支部发展与发展农村经济密切结合,把提高党员“双培双带”能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坚持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富民兴村的发展道路。    该村结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在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村民进行大规模的茶、木、竹粗加工,并主动利用现有条件,整合资源,在局部领域探索项目的深加工,如有以前的卖木头到卖木材,到今天的卖木炭,想方设法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带领广大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在新农村建设中,下阜村党支部如同一只领头羊,带领着广大村民按照“畜——沼——田”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走上了一条“以畜养粪、以粪造气、以气富民”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之路。   

桃源村

  桃源村位于渔亭和碧阳镇的交界处,有“桃花源十里长廊”之称,是进入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最佳通道,省道路218横穿而过,这里山青水秀、生态优美、景色动人,村中仍保留着“桃源洞”、“红庙”、“浔阳台”、“文峰塔”、“万家酒店”等一些古迹。交通位置十分优越,共有9个村民小组,共276户,总人口857人,桃源村现有山场16549亩,占桃源村总面积85%,茶园 330 亩,农民主要收入以山场木竹、茶叶和外出务工为主.    村级二、三产业发展情况良好,目前全村共有茶叶粗制加工厂7家,年产毛峰和绿茶1200多担;油厂一家,销路在本村和黟县;大理石厂二家;农机机械厂一家;专业养鸡场一家,一年产量10万多只;“农家乐”饭店一家;2008年成功引进桃花谷漂流有限公司,由于漂流人数的增多,更加促进了我村旅游的发展。   我村在上届换届实行村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目前村“两委”班子共5人,村主要干部实行正常上班制,各项制度基本完善,严格规范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010年,桃源村两委在渔亭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新农村建设列入本年度村级工作的重要内容,并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全年新农村建设总投资117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60万元,文化体育事业建设投入资金7万元,环境整治投入资金50万元。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951.06万元,较2007年690.2万元,年递增率16% ,农民人均村收入7020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5万元。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和谐发展新局面。  

团结村

  团结村位于渔亭镇政府所在地,东部,与休宁县接壤,皖赣铁路、慈张公路横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村辖有10个村民组,共670户,2032人,其中党员58人,其中劳动力1150人。山场20000余亩,耕地2089亩,其中水田1159亩,旱地430亩,临时性耕地500亩,园地688余亩,主导产业以茶、粮、第三产业为主。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在县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小城镇发展的良好机遇,积极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均在全镇前列。 “十二五”开局之年,团结村两委一班人,决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统揽工作全局,进一步强化村党支部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力争实现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各项目标。


考川村特产大全




考川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