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 金安区 >> 淠东乡 >> 代庙村

代庙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代庙村谷歌卫星地图)


代庙村简介

  代庙村东与木厂镇孟岗村接壤,西连本乡黄圩村,南接木厂镇旗杆村,北与本乡淠东村相邻,辖15个村民组,录属淠东乡。全村590户,人口2060人,耕地面积1768亩,人均收入2600元。主产水稻、小麦、油菜、黑瓜籽等。代庙村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5个,正式党员45名,班子成员4名,村设卫生室1个。
  
   为了响应上级政府抗旱动员会精神,代庙村两委在灌渠下游的七个村民组组织打机井19口,解决农业生产用水问题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02202 237000 -- 查看 代庙村谷歌卫星地图

代庙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代庙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童店村

  童店村位于淠东乡东北部,耕地面积2108亩,全村539户,农业人口1707人,辖12个村民小组。地理位置:与淠东村接壤,占地约为2平方千米,人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经济较为滞后。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村民自身素质也相应提高,农民以生产种植小麦、水稻、玉米等经济作物为主,交通较为方便,村通水泥路,文化设施落后。现有在职村干4人,其中书记1人,村主任1人,营长1人,文书1人。现有幼儿园1的,基本上解决儿童入学便利。全村党员24名,其中女党员4名。    由于今年旱情严重,广大村民在两委成员分组包保监督指导下,自发组织人力用肩挑对在地作物抗旱保苗,结合抗旱同时,大力开展三十三项惠民工程的宣传,确保惠民工程落到实处,有效化解干群之间矛盾,真正做到上级满意,深入人心。    总之,由于我村基础差,在今后的各项工作中取长补短,扎实开展好工作,确保安定,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  

小圩村

  小圩村简介    小圩村位于淠东乡最南端,东部与木厂相接壤,北于桂滩村相连,西与施滩村、南与裕安隔河相望,属半畈湾区。    全村面积约3.6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组,23个自然村庄,全村共计998户,总人口3900人,耕地面积为2558亩,其中水田面积1740亩,旱地800亩。共有党员83人,村民代表50人,村两委成员4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配套组织齐全,党风正、民风淳、社会治安良好;黄小路、中岗支渠路纵贯全村,交通方便。我村是农业大村,主导产业以农为主,盛产小麦、水稻、花生、黑瓜籽等农作物;畜牧业以生猪、牛、羊、鸡、鸭等畜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50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革力度和基层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巩固,科学技术的转化和运用,“双培双带”、“5355”工程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作用的发挥,小圩的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欣欣向荣。    为响应上级政府抗旱动员会的精神,结合我村实际,自2月以来我区域降水量历史上最少,旱情严重,为把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经村两委成员实地堪查和走访调研决定,成立由村主任为首的抗旱领导小组。在能利用上中岗支渠水进一步清淤确保水流畅通,在用水死角打水井3眼,有力保障了我村农业用水,为午季的丰产丰收打下了基础。  

施滩村

  施滩村位于淠东乡西南部,老淠河东岸,耕地面积2571亩,辖9个村民组。全村人口(农业)4250人,1201户。地理位置:东与桂滩村交界,南与小圩村交界,北临老淠河,西临老淠河,占地约4平方千米。人均纯收入2750元左右,经济较为滞后。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村民自身素质也相应提高,农民以生产种植小麦、花生、瓜、玉米等经济粮食作为物主。交通较为便利,文化设施落后,仅就一个图书室。组织设施滩村党总支,总支下设两个支部。    为响应上级政府抗旱动员会的精神,结合本村实际,自今年2月份以来,我区降水量历史最少,旱情严重,为把农业损失隆到最低限度,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的抗旱领导小组在利用中岗支渠水源的基础上进行抗旱外,利用不上支渠水源的地方,打水井15眼,有力保障了我村农业用水。  

西店村

  西店村简介       西店村位于淠东乡西北方,南邻徐庙村,东邻甄刘村,北与马头镇龙滩村、陈滩村交界,西与淠河堤。现有耕地2377亩,980户,12个村民组,小学一所,幼儿园1所,水泥路段12公里,交通比较方便。村有总支1个,支部2个,党员73名,领导班子成员有书记1人,副书记1人,文书1人,妇干1人。地方经济主要以花生、打瓜等农作物为主。       目前地方旱情比较严重,农作物严重缺水,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在村两委包点干部和广大党员带领和监督下,广大群众大部分都投入到抗旱救灾中。结合抗旱同时,大力开展三十三项惠民工程宣传,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有效化解干群之间矛盾,做到上级领导放心,人民群众开心。  

黄圩村

  黄圩村简介    黄圩村位于金安区淠东乡西南部,辖14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322亩,总人口3872人,一个五保新村、一个村组卫生室1个、一个中心小学(代庙村黄圩村)、二个幼儿园、李三路贯通北半个村,整村通水泥路,通思、电话、有线电视。       村班子建设:2010年4月区委下派一名-,调整村班子后,班子成员4名,-、总支书记、村委主任、妇代会主席,并交叉任职。全村村民代表54人,党员76人,一个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村民代表活动室、农家书屋和党务、村务、财务、计生信息公开栏。       经济发展:村境内有民营企业6家(主要是木材加工和胶合板生产)。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花生、打瓜、大豆等农作物,以后村将着重对黄砂、铁砂、矿业资源开发。    整村面豹向着村容整洁、村风文明、小康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和方向健康发展。

甄刘村

  甄刘村简介       甄刘村位于淠东乡北部,辖11个村民组,现有人口4200人,耕地面积2506亩。主要农作物以小麦、油菜、玉米、花生等为主,年人均收入2300元。村村通水泥路贯穿东西7个村民组。设村部一个,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下设两个支部,2011年发展积极分子3名。       村部党员活动室、人口学校、计生服务室等具备。   

徐庙村

  徐庙村简介    我村位于所在地西北方,全村896户,农业人口3548人,耕地面积1548亩,12个村民组,67名党员,其中女党员5名,经济比较差,交通方便,现有在职村干4名,其中:书记1人,村主任1人,副书记1人,营长1人。该村今年被乡定整乡镇推进的省级贫困村之一。现有公办小学1所,幼儿园二所,基本上解决儿童入所方便,入学便利。       由于今年旱情严重,广大村民在村两委成员分组包保监督指导下,自发组织人力用肩挑对在地作物抗旱保苗(重点是打瓜)。结合抗旱同时,大力发展三十三项惠民工程的宣传,确保民工程落到实处,有效化解干群之间矛盾,真正做到上级满意,深入人心。  

徐郢村

  徐郢村简介    徐郢村位于淠东乡西部,老淠河东岸,耕地面积1011亩,辖4个村民组。全村农业人口2852人,735户,地理位置:东与淠东村接壤,南与黄圩村交界,西临淠河,北与徐庙村接壤,占地约为2平方千米。人均纯收入2480元左右,经济较为滞后,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村民自身素质也相应提高,农民以生产种植小麦、花生、大瓜、玉米等经济作物为主。交通较为便利,文化设施落后。组织设徐郢村党总支,总支下设两支部,全村党员55人,村两委成员4人,总支书记、村主任由张见明同志“一肩挑”。张见明,男,现年59岁,先后担任村委副主任、主任、支部副书记、村主任、村党总支书记之职。总支委员、村委委员张文胜,男,现年39岁,高中文化,2000年12月到村任职村文书一职至今。村委委员张文响,男,现年51岁,初中文化,2000年12月到村任职民兵营长一职至今。张莉,村总支委员,1997年10月到村任村妇干一职至今年4月8日辞职。现聘用张敏同志为村妇干一职,试用期为两个月。  

淠东村

  淠东村位于淠东乡政府中心地段,东与童店村交界,西与徐郢村、徐庙村交界,北与海潮村交界,南与代庙村交界。淠东村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交通上有着其它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村里的主要干路都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其中有条水泥路还是乡村公交车开往市区的必经之地,成了乡里的交通枢纽。方便的交通,使得许多外商都对淠东村充满了期待,不少商人到村洽谈,愿意在村投资建厂。       淠东村总人口4000多人,耕地面积约2383亩,其中800亩林地面积,420亩农耕用地,其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花生、玉米、大豆等。    淠东村有2个党支部,一个党总支,6个党小组,全村党员数70多人,其中女党员8人。村委会民兵、共青团、妇联、治保、调解等村民组织健全。健全的村民组织,使得村里在开展村务,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上,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村内有小学1所,幼儿园2所,村内现有水泥路4公里,有农家书屋1个,党员71名,党员活动室1个,远程教育信息室1个,敬老院1个,村务党务信息每季度公开一次。主要经济特色是打瓜籽、大青豆,能人大户4户,种粮大户2户,在外创业有成人员6名。全村人均收入2800元,全村计划生育工作有序开展,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各项民生工作发放到位。2011年到我村落户的企业一家,六安轻纺公司淠东分厂,近期我村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抗旱第一线,共清理排水渠2公里,打井26口,有效解决了旱情。   

代庙村

  代庙村东与木厂镇孟岗村接壤,西连本乡黄圩村,南接木厂镇旗杆村,北与本乡淠东村相邻,辖15个村民组,录属淠东乡。全村590户,人口2060人,耕地面积1768亩,人均收入2600元。主产水稻、小麦、油菜、黑瓜籽等。代庙村设党支部1个,党小组5个,正式党员45名,班子成员4名,村设卫生室1个。       为了响应上级政府抗旱动员会精神,代庙村两委在灌渠下游的七个村民组组织打机井19口,解决农业生产用水问题  

桂滩村

  桂滩村位于淠东乡南六公里,南与小圩村相连,西与施滩村、裕安隔河相望,东与木厂镇旗杆村相接,北与黄圩村相连。    全村有15个村民组,全村共计844户,总人口3079人,耕地面积2342亩,村支部2个,村共有党员88人,村民代表56人,村两委成员5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配套组织齐全,党风正、民风淳,社会治安良好。黄小路纵贯全村,交通方便。桂滩小学位于村中心,民办中学一个,位于村中心以北刘岗组。我村是个农村大家,主导产业以农为主,盛产小麦、水稻、花生、黑瓜籽等农作物,畜牧业以生猪、牛、羊、鸡、鸭等畜禽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72元。       2011年4月村两委研究决定,对桂滩村和平组至淠河埂扩路、清沟等。  

海潮村

  海潮村位于淠东乡最北端,东部与童店村接壤,北与马头孙长郢相连,西与甄刘村徐庙村相连,南与淠东村相连,属湾区。    全村面积4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全村共计1050户,总人口4162人,耕地面积3100亩,其中水田360亩,共有党员87名,村民代表50人,村两委成员4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配套组织齐全,党风正、民风淳、社会治安良好,黄海路、新海路纵贯全村,交通方便。我村是农业大村,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水稻、花生、黑瓜籽等农作物,畜牧业以生猪、牛、羊、鸡、鸭等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改革力度和基层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巩固,“双培双带”、“5355”工程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作用的发挥,海潮村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欣欣向荣。    为响应上级政府抗旱动员会的精神,结合我村实际,自2月以来我区域降水量历史上最少,旱情严重,为把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经村两委成员实地堪查和走访调研决定,成立由村主任为首的抗旱领导小组。在利用新三河水渠进一步清淤确保水流畅通,在用水死角打水井3眼,有力保障了我村农业用水,为午季的丰产丰收打下了基础。   


代庙村特产大全




代庙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