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 黟县 >> 洪星乡 >> 长春村

长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长春村谷歌卫星地图)


长春村简介

  洪星乡长春村是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离洪星乡政府驻地13公里,区域面积近26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5个村民组,共253户,常住人口908人,200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021元,是以竹产业、茶业及林业为主的林区。本村范围内群山起伏,绿水环绕,空气清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不仅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还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2008年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近几年来长春村坚持洪星乡党委、政府提出的“生态立乡、林业强乡、竹业富民”的发展战略,积极实施竹业富民“四个一”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竹业致富工程进展顺利,毛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我乡最大的毛竹林产业基地,竹产业也成为我村特色产业。
   长春以新农村建设和创建党建工作“先进村”为契机,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富民强村为主题,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深入贯彻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提升精气神、谋求新发展”的工作要求,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深入开展“-”和《公民道德‘二十字’行为规范》宣传活动和“十星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进一步增强村民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自觉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文、教、卫投入,建成村办公大楼、农家书屋、村卫生室,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达到6500元,组组通公路、村庄全部硬化和亮化,村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和青壮年非文盲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和移动通讯信号全覆盖,电话普及率达91%,人畜100%安全饮用自来水,垃圾集中堆放、处理,钢混或砖木结构住房比重达97%,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村民吃、穿、住、行、医、学有保障,生活方式科学、文明、健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023203 242700 -- 查看 长春村谷歌卫星地图

长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长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联光村

联光村  联光村位于洪星乡东北角,距乡政府28KM,下辖3个村民小组(胡村、汤村、林村),人口401人,是个以林业生产为主的山区村。  

长春村

  洪星乡长春村是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离洪星乡政府驻地13公里,区域面积近26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5个村民组,共253户,常住人口908人,200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5021元,是以竹产业、茶业及林业为主的林区。本村范围内群山起伏,绿水环绕,空气清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92%以上,不仅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还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2008年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近几年来长春村坚持洪星乡党委、政府提出的“生态立乡、林业强乡、竹业富民”的发展战略,积极实施竹业富民“四个一”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竹业致富工程进展顺利,毛竹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我乡最大的毛竹林产业基地,竹产业也成为我村特色产业。    长春以新农村建设和创建党建工作“先进村”为契机,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富民强村为主题,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深入贯彻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提升精气神、谋求新发展”的工作要求,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深入开展“-”和《公民道德‘二十字’行为规范》宣传活动和“十星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进一步增强村民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自觉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文、教、卫投入,建成村办公大楼、农家书屋、村卫生室,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达到6500元,组组通公路、村庄全部硬化和亮化,村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和青壮年非文盲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和移动通讯信号全覆盖,电话普及率达91%,人畜100%安全饮用自来水,垃圾集中堆放、处理,钢混或砖木结构住房比重达97%,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村民吃、穿、住、行、医、学有保障,生活方式科学、文明、健康。   

红光村

  红光村村地处洪星乡西部,黟七线穿村而过,该村距县城20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205户,常住人口771人,党员34名。   

杨家墩村

  杨家墩村位于洪星乡西北部,北与美溪乡搭界,西靠祁门,南连大星、同川,东接长春村。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村辖湘口、杨家墩、杨林、主丈、主丈山、安溪等六个村民小组,村委会所在地在杨家墩村民组。村是一个以林、茶、竹为主的村落,境内林地资源丰富。拥有林地面积32100余亩,其中70%为国家、省级公益林,竹林3000余亩,茶园670 亩,耕地173 亩。全村共有254户,832人,劳动力490名,其中:外出务工217人,流向地多为江苏、浙江一带。党员25人。境内风光优美,景色宜人,是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境地。  

同川村

  同川村位于洪星乡西南部,全村辖寨上、汪村、河村、唐川口、奕村5个村民组,共240户948人。全村土地面积2012公顷,其中,耕地39公顷,茶园40公顷,有林地1870公顷,总长9.8公里的简易林区道路贯穿全境,是一个典型的以林、竹、茶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偏远山村。全村的地貌特征属深山狭谷地带,山地居多,狭河两侧呈现宽窄不一的少数平地,地质特征为黄壤土质分布区,主要农产品和经济作物为杉、松、竹原材及茶叶、粮油等。目前系市级帮扶村和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之一。   

大星村

  大星村村情    洪星乡政府所在地,是全乡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该村东南与红光村接壤(以观音桥为界),往东与长春村田坑连接,西北方靠杨家墩村,西南方为同川村。全村共有422户(包括非农户),户籍人口1182人,为洪星乡人口最多的村。    大星原属十二都,建国前归碧芙乡,解放后建立洪星乡,一直做为乡政府所在地(1958年-1961年洪星乡划归美溪人民公社时除外)。该村现有村民组7,大致依山沿公路呈带状分布。自西北到东南分别为一组(养猪场)、二组(经里山)、三组、四组(大星集镇)、五组(塘湾)、六组(黄泥坑)、七组(林家)。该村交通便利,黟七线穿境而过,村组道路水泥硬化基本普及。主要河流是自南向北而流的清弋江。大星集镇较为繁华,拥有乡政府,林业站、中心小学,卫生院,供电站,信用社,邮政储蓄所、移动、联通服务厅等单位。旅社、小型超市、饭店、摩托车专卖店等服务设施齐全,大大方便山区人民的生活。    大星村林业资源资源丰富,境内多山,拥有林地面积1157.5公顷,竹林137.6公顷,茶叶面积910亩,耕地161亩。村民主要收入以林业、茶叶为主,除少数家庭外,粮食以购买为主。村内现有木竹及山野食品加工企业一家,拥有职工60人,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又一来源。   


长春村特产大全




长春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