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上海市 >>静安区 >> 宝山路街道

宝山路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宝山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宝山路街道简介

  宝山路街道位于上海市闸北区东部,东至东宝兴路,南至铁路,西靠西藏北路(原和田路),北至中山北路。辖区面积1.62平方公里。设居委会25个,有居民小组1135个,居民35363户,97910人。街道办事处设在青云路600号。
辖区内教育资源丰富。首先,革命遗址众多,有毛泽东、杨开慧工作过的三曾里中央办公处、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指挥部旧址、“四•一二”大-血流成河的宝山路和“八•一三”淞沪战役爆发地等。全区12处革命遗址,宝山路街道占了9处,成为社区得天独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其次,大、中、小学校、幼儿园齐全,市北中学、青云中学、三中心小学、芷江中路幼儿园等重点学校都在宝山路街道。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中医医院位于街道腹地。

  -文物遗迹

  "四·一二"-政变中革命群众流血牺牲地点
宝山路三德里附近(今宝山路220~300号)
宝山路地处闸北华界,是较贫穷的华人集居地。这块土地成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鏖战最激烈的地方。
1927年4月13日上午,上海总工会再次向社会各界发表总同盟-宣言,上午10时,在闸北青云路广场召开工人群众大会,参加者6万多人。下午1时,工人高呼口号,0队伍行至宝山路三德里附近,蒋介石密令埋伏在天主教堂和附近里弄的全副武装的军队,突然冲出向0队伍扫射。这是骇人听闻的"四.一二"-大-中的一幕,仅4月12-15日有300多名0员和革命群众被-,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闸北和宝山路地区人民为中国人民革命史留下了悲壮的一页。
1977年12月,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公布,将宝山路三德里附近列为革命纪念地。
上海基督教闸北堂
上海基督教闸北堂前身为为"虹口长老会",始建于1888年,距今已有115年。该堂原为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及长老陈芷谷主持。1894年,俞国桢牧师起任牧职,主持圣工达卅年之久。俞牧师力主中国教会独立自主,摆脱外国教会的控制。1904年,发动信徒捐款在海宁路建造堂舍,定名为"沪北海宁路自立长老会堂"。1914年,出售海宁路房屋,在闸北区宝通路商务印书馆附近另建新堂,改名"闸北自立长老会堂"。1927年起闸北堂更名为"中华基督教会闸北堂"。
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闸北堂信徒与其他职工一起参加起义,青年信徒陈安芳在抢救伤员中,不幸牺牲,留下仅出生六个月的女儿。
1932年闸北堂毁于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1936年重建,1937年8月13日,闸北堂再次毁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炮火中,直至1947年重新建造。
新中国诞生后,闸北堂基督教信徒参加基督教"三自"-,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教会自立。1958年,闸北区基督教不同宗派的教会实施联合,境内16处教堂合并于闸北堂,实现中国教会的合一。-,教会活动-停止,闸北堂被工厂占用。1981年下半年教会收回闸北堂,经过整修于1982年7月复堂。1987年10月又新修建了小礼堂及办公楼。1996年,为满足彭浦地区基督教信徒的宗教需求,又在临汾路1555号建造了闸北堂分堂"灵泉堂"。
闸北堂百余年的历程伴随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9.79万人 1.62平方公里 310106007 200070 021 查看 宝山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宝山路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宝昌路六百弄社区 0 0

----

查看 宝昌路六百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宝山路四九九弄社区 0 0

----

查看 宝山路四九九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三宝社区 0 0

----

查看 三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儒林里社区 0 0

----

查看 儒林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公兴社区 0 0

----

查看 公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宝通社区 0 0

----

查看 宝通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陆丰社区 0 0

----

查看 陆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象山里社区 0 0

----

查看 象山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祥林社区 0 0

----

查看 祥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会铁社区 0 0

----

查看 会铁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通源社区 0 0

----

查看 通源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芷江中路二九四弄社区 0 0

----

查看 芷江中路二九四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青云路四三五弄社区 0 0

----

查看 青云路四三五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劳动新村社区 0 0

----

查看 劳动新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荣昌社区 0 0

----

查看 荣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通阁新村社区 0 0

----

查看 通阁新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华德新村社区 0 0

----

查看 华德新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邮电新村社区 0 0

----

查看 邮电新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存仁社区 0 0

----

查看 存仁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宝华里社区 0 0

----

查看 宝华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汉兴里社区 0 0

----

查看 汉兴里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止园新村社区 0 0

----

查看 止园新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王家宅社区 0 0

----

查看 王家宅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宝山路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天目西路街道

  天目西路街道位于闸北区西南部,东起南北高架、大统路、普善路;西、南沿苏州河,与静安、普陀两区接壤;北接中山北路,总面积1.94平方公里,辖区以铁路为界,划成南北两块。
  街道办事处地址:天目中路749弄53号。辖区内有19个居委会,居民19137户,人口5690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5‰,还有纳入管理的外来人口8413人。2002年,街道被市里授予“文明社区”、上海市“双拥”模范街道、上海市“社区教育”先进街道等荣誉称号。
  -地理位置

  境内交通发达,铁路上海站坐落其中。长途汽车站有4个,市区公交路线有40多条起始线,30条过境线,并有地铁一号线和轨道交通明珠线。是市区重要交通枢纽中心。辖区内有天目路、恒丰路2条市级景观道路,8座水陆桥梁。另北广场将新建华东最大的长途客运总站,目前已基本完成动迁工作,2年后可望投入使用。闸北区区委、区0等机关部门均在境内。自1999年起,辖区内建成不夜城商业区,有50余幢高级商务商住楼,并有市属、区属、外资、民营企业、外省市驻沪办事机构等约2400家单位,是闸北重要的经济中心。
  -企业
  天目西路街道独特的地域优势,为街道经济发展造就了十分宝贵的外部环境。中华名牌“全聚德”烤鸭店、地平线手机市场等一批品牌企业加盟天目西经济,构建了街道餐饮服务、商贸流通、市政工程、出租运输、都市工业园区新业态的新格局。街道招商引资工作本着服务第一、互利互惠的精神,构筑招商引资服务高地,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招商服务和跟踪服务,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街道辖区内三个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72家企业入驻园区。这些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均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辖区容貌
  城市管理积极探索尝试长效管理,充分发挥区城管监察二分队,环卫所等有关部门的作用,对辖区开展规范的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使辖区市容市貌有了明显改观。2002年,不夜城4万平方大型绿地竣工,为地区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夜城地区的城市管理已成为闸北区的品牌标志。
  -居民问题
  街道全面贯彻“-”重要思想,从实际出发,解决居民群众各类困难。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在南北两块各建造一所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保健、阅读、娱乐等20余项服务项目,使居民足不出辖区,便可得到各类服务。街道社会保障部门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对贫困对象和无业人员开展社会救助和再就业工作,保障了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
  -学习型社区
  街道以“五手”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得到市、区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肯定,街道制定《天目西路街道建设学习化社区三年规划》,已通过市级专家评审。街道整合社区资源,广泛发动社区单位参与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铁路上海站、上海隧道交通研究设计院、上海青年文化活动中心等单位积极支持创建活动,利用自身优势,建立社区教育基地,免费为地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普教育场地,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学习型社区”活动。
  -安全防范
  街道在加强安全防范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广泛发动居民参加治安联防工作,有一支4673人的群防群治队伍,每晚坚持值班巡逻,为居民群众筑起一道安全防线。目前已创建4个市级安全小区,10个区级安全小区。
  -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街道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更多居民和单位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刘玉瑛等代表的一大批社区志愿者热心参加社区管理和助困、助残、助业的“四助”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区氛围,社区志愿者活动已成为天目西地区的一大亮点。
天目西路街道上下团结一致,认真学习,贯彻领会“-”精神,以“不夜城新一轮开发”为契机,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把天目西路街道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与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相适应的现代化社区。
  

北站街道

   北站街道位于闸北区东南部,东靠河南北路、武进路、罗浮路、虬江路与虹口区乍浦路街道相连,西沿共和新路、南北高架路与天目西路街道为邻,南隔苏州河同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相望,北以铁路为界与芷江西路、宝山路街道接壤。面积1.99平方公里。境内大多为老式石库门房屋。改革开放以来,新梅大厦、政法大楼、凯旋门大厦、华东大楼、海文大楼、蓝宝石大楼、海联大楼、南星大楼、河滨豪园、华祺苑、永盛苑等高层楼宇拔地而起,老城区面貌大为改变。
  1991年9月,原北站街道和山西北路街道合并为北站街道;开封路街道和新疆路街道合并为西藏北路街道。
  1996年10月,北站街道由西藏北路街道和原北站街道撤并而成。街道办事处地址:国庆路43号。
  辖区内有颐福里、来安里、图南里、均益里、657弄、东德安里、老泰安里、新泰安里、799弄、南唐家弄、北唐家弄、顺庆里、宝庆里、长春里、文昌里、南高寿里、北高寿里、卫星里、华安坊、曲阜路、甘肃路、龙吉里、开封里、天保里、南林里、长康里、北市场、南星、三生里、永顺、长春坊、蒙古路、国庆等33个居委会。
  经旧区改造,2007年10月,辖区现有新泰安(657弄、东德安里、新泰安里)、老泰安里、南唐家弄(799弄、南唐家弄)、北唐家弄、顺庆(顺庆里、宝庆里、长春里、文昌里)、南高寿里、北高寿里、均益里、颐福里、来安里、图南里、华安坊、蒙古路、卫星里、长康(曲阜路、长康里)、甘肃路、龙吉里、开封里、天保里、南林里、北市场、南星、三生里、永顺、长春坊、国庆等26个居委会。
  辖区内交通四通八达,有海宁路、西藏北路、天目路、河南北路、浙江北路、天潼路、宝山路等大、中、小道路42条,通13、14、15、18、19、41、46、58、63、66、108、210、213、510、518、537、844、916、922、930、隧道三线等几十条公交线路及轨道8号线等。
  辖区内有上海铁路局、市抽纱进出口公司、市蔬菜公司二分公司、四行创意园区、闸北公安分局、闸北区-、北方集团等单位;有市工业品批发市场、跳蚤市场、七浦路服饰市场街区、保健品市场、甘肃路灯饰市场等商业;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业。
  市属企事业单位140多家,区属企事业单位260多个。
  地址: 国庆路43号 电话: 63800077 邮政编码: 200070
  

江宁路街道

  江宁路街道位于静安区北部,是静安区主要的生活居住区,东起泰兴路、西苏州路,西沿胶州路,南起北京西路,北至安远路,辖区面积1.84平方公里。下设19个居民区,现有居民3万余户,是区内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街道。江宁路街道社会事业资源丰富,街道北面的安远路与普陀区相接,临近玉佛寺,成为佛教旅游的重要通道。辖区内西苏州河样板段1万平方米绿地和昌平路13000平方米绿地为一级公共绿地。
  街道内既有新建的高档住宅区,也有传统里弄型小区和新公房小区,是典型的多元并存社区,是一个以生活居住为主,有较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业繁华,设施和功能健全的成熟社区。
  近年来,社区党工委、街道办事处紧紧围绕静安区委、区0“高起点、外向型、国际化”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社区实际,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扎实为群众办实事,社区服务和管理的效能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家在江宁”的社区理念深入人心。

  〔概况〕江宁路街道位于区境北部,东起泰兴路、西苏州路,西沿胶州路、常德路,南迄新闸路、北京西路,北至安远路。辖区面积1.84平方公里。居民31841户、91129人,下设19个居委会,947个居民小组。街道办事处设在江宁路838号四楼。2008年,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国际静安总体目标,以党建统领和促进探索社区全员参与新机制,努力打造和谐社区共同体。全年荣获市、区先进集体荣誉22项。全面完成街道实事工作:(1)全面完成居民区办公用房和综合活动用房达标,以“一居一特”为目标,加大对居委会用房的使用和管理,提升其综合效能。(2)建成开放1500平方米的社区文化活动分中心,包括健身馆、图书馆。建成社区居民综合活动中心和5个文化小广场。(3)普及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为社区贫困家庭和部分低收入家庭0-3岁婴幼儿提供早期教育培训,开展儿童健康教育宣传、咨询和培训。(4)广泛拓展就业渠道,通过开发各类岗位,落实就业援助,超额完成市、区下达指标。(5)建成社区助老配餐服务中心,与社区综合活动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兼容,满足社区老年人个性化助餐服务需求。新增敬老院床位90个,对其中15位困难老人予以综合帮扶。(6)建成集管理服务、事务受理、康复培训、协会活动、帮困扶残为一体的残疾人活动中心。(7)投入20余万元,建立社区综合保险机制,完成社区综合保险联络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8)改版江宁门户网站,协助完成5000户社区居民数字化电视覆盖,提升社区信息化水平。开通市中心城区首个IPTV党建频道,实现社区全覆盖。(9)为社区10000户老式里弄居民增设简易红外线报警器,为转制物业公房小区和老式居民小区设立72个图像监控点。(10)对全体社区干部进行社工师和助理社工师的资质培训,使社区干部在新形势下的综合素质和服务群众能力有明显提高。
  全力以赴做好抗灾救灾送温暖工作,雪灾期间帮困1269户、63450元,实物帮困2629人次,折合现金12.1万元。汶川地震后,共接受393家单位集体、24836人捐款298.89万元,衣被2048件,实物变现5000余元。在10月份开展的“献爱心、送温暖”活动中,共有34家单位、1893人,捐款176857元;104家单位,11094人,捐赠衣被50899件。
  通过爱心园网络,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综合帮扶。居民区“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按照老人需求,提供助餐、助洁、助学等菜单式组合服务。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估制度,设定相应的服务等级,将家庭困难且生活需照料的残疾人家庭纳入居家助残服务范围。
  开展“抓防范、创平安、迎奥运”控发案竞赛活动,社区安全防范水平进一步加强,案件总数较去年同期下降23.6%。深化“一岗双责”,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不断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在全国“两会”、-和残奥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时间节点期间,未发生一起影响社区稳定的事件。全年街道共受理各类信访件479件(次),办结率100%;缠访、闹访、重访重点化解率、结案率实现100%。
  进一步理顺物业党建联建工作的领导体系,社区内65个业主委员会委员的党员比例达46%以上,进一步加大在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力度,健全社会组织党建的责任制,“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拓展。
  

宝山路街道

  宝山路街道位于上海市闸北区东部,东至东宝兴路,南至铁路,西靠西藏北路(原和田路),北至中山北路。辖区面积1.62平方公里。设居委会25个,有居民小组1135个,居民35363户,97910人。街道办事处设在青云路600号。
辖区内教育资源丰富。首先,革命遗址众多,有毛泽东、杨开慧工作过的三曾里中央办公处、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指挥部旧址、“四•一二”大-血流成河的宝山路和“八•一三”淞沪战役爆发地等。全区12处革命遗址,宝山路街道占了9处,成为社区得天独厚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其次,大、中、小学校、幼儿园齐全,市北中学、青云中学、三中心小学、芷江中路幼儿园等重点学校都在宝山路街道。商务印书馆上海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中医医院位于街道腹地。
  -文物遗迹
  "四·一二"-政变中革命群众流血牺牲地点
宝山路三德里附近(今宝山路220~300号)
宝山路地处闸北华界,是较贫穷的华人集居地。这块土地成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鏖战最激烈的地方。
1927年4月13日上午,上海总工会再次向社会各界发表总同盟-宣言,上午10时,在闸北青云路广场召开工人群众大会,参加者6万多人。下午1时,工人高呼口号,0队伍行至宝山路三德里附近,蒋介石密令埋伏在天主教堂和附近里弄的全副武装的军队,突然冲出向0队伍扫射。这是骇人听闻的"四.一二"-大-中的一幕,仅4月12-15日有300多名0员和革命群众被-,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闸北和宝山路地区人民为中国人民革命史留下了悲壮的一页。
1977年12月,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公布,将宝山路三德里附近列为革命纪念地。
上海基督教闸北堂
上海基督教闸北堂前身为为"虹口长老会",始建于1888年,距今已有115年。该堂原为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范约翰及长老陈芷谷主持。1894年,俞国桢牧师起任牧职,主持圣工达卅年之久。俞牧师力主中国教会独立自主,摆脱外国教会的控制。1904年,发动信徒捐款在海宁路建造堂舍,定名为"沪北海宁路自立长老会堂"。1914年,出售海宁路房屋,在闸北区宝通路商务印书馆附近另建新堂,改名"闸北自立长老会堂"。1927年起闸北堂更名为"中华基督教会闸北堂"。
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闸北堂信徒与其他职工一起参加起义,青年信徒陈安芳在抢救伤员中,不幸牺牲,留下仅出生六个月的女儿。
1932年闸北堂毁于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1936年重建,1937年8月13日,闸北堂再次毁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炮火中,直至1947年重新建造。
新中国诞生后,闸北堂基督教信徒参加基督教"三自"-,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教会自立。1958年,闸北区基督教不同宗派的教会实施联合,境内16处教堂合并于闸北堂,实现中国教会的合一。-,教会活动-停止,闸北堂被工厂占用。1981年下半年教会收回闸北堂,经过整修于1982年7月复堂。1987年10月又新修建了小礼堂及办公楼。1996年,为满足彭浦地区基督教信徒的宗教需求,又在临汾路1555号建造了闸北堂分堂"灵泉堂"。
闸北堂百余年的历程伴随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
  

石门二路街道

石门二路街道
  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地处上海市静安区东北部,东起成都北路,南临繁华的南京西路至江宁路折武定路接泰兴路,北靠南苏州河路。辖区面积1.09平方公里,辖区人口2.74万户,7.4万人。街道办事处下设13个社区事务所。辖区内有中小道路23条,交通便利,上南北高架可与内外环线道路网相连,下石门一路地铁站可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网络相通,过恒丰路桥即达上海陆上大门----上海火车站。
  -文化,社区建设
  石门二路街道社区商业繁荣,著名特色商店星罗棋布,社区范围内有梅龙镇伊势丹广场、环艺影院、美琪大戏院、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各类企业1970余家,辖区内文化资源丰富。石门二路街道社区是追寻上世纪30年代大上海石库门风情的最佳场所,近年来,城区建设融合石库门风情与现代建筑风格,走出了一条老城区改造的特色之路。
  新福康里小区是上海市旧区成套改造的精品小区,是一个汇集石库门文化和现代居住理念于一身的新型住宅区。“新福康里”建筑的独特风韵在于设计上大胆采用“意构”手法,寓比拟,象征于实景,在风貌上既保留传统民居特色,又融入现代海派风格。人工与自然、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融汇聚,将“亦真亦幻、宛如天开”的石库门风格演绎得淋漓尽致。上海壹街区、国际丽都城地处北京西路黄金街段,与南京西路顶级商务圈毗邻。它们是在充分挖掘地域特征、人文底蕴、美学尺度、消费形态、价值取向、国际生活理念与方式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的市中心国际化高档住宅小区。无限风光的背后藏典着诸多值得精彩回味更不能释怀的胆识观、财富源、自豪情、欣慰感、核心力、奋斗梦……精彩社区,让生活更美好。
  -荣誉称号
  石门二路街道社区连续三年荣获市级文明社区称号,辖区内现有10个市级文明小区和3个区级文明小区。五年来,先后建成了全国青年文明社区、首批上海市社区建设示范街道、上海市一级卫生街道、上海市“无燃煤街道”、 上海市社区信息化试点街道等。
  -发展展望
  目前,石门二路街道已制定了社区发展规划,目标是全力打造上海大都市中心区的现代化综合社区。石门二路街道社区的宏伟蓝图已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有理由相信:石门二路街道社区的未来更美好!
  

共和新路街道

  共和新路街道位于闸北区的中部,辖区面积2.72平方公里,共有239个社区单位,现有常住人口6.2万,流动人口0.3万左右。社区环境整洁优美,社会治安铁序良好,社区服务日趋完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辖区内有共和新路、中山北路、洛川东路、平型关路、柳营路等,99年市、区级文明小区已达到21个,务实的工作,科学的管理,推动了共和新村文明社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80弄居委会
  谈家桥路80弄居委会位于共和新路街道的西部,东起普善璐,西至谈家桥路,南临中山北路,北与柳营路1025弄相邻。现有居民户数1742户,居民人数4355人。辖区内有二个区级文明小区。

辖区范围:
普善路390弄1—4号
普善路590弄1—2号
普善路611—629号
谈家桥路80弄1—17号
谈家桥路85弄2—17号
谈家桥路1—16号
谈家桥路152号
中山北路903号
中山北路945弄1—2号
办公地址:谈家桥路85弄16号102室
所获荣誉:
1992年度获街道百日无事故竞赛活动
1993年度获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达标居委会
1997年度获闸北区“安全小区”
1996年—1997年获上海市积极参加“安全小区”
2000年度获街道益寿保健操一等奖
2001年度获街道“老体协”益寿保健套路比赛三等奖
  200弄居委会
  洛川东路200弄居委会位于共和新路街道的东部,东起北宝兴路,西至平型关路,南与唐家沙居委会相邻,北到洛川东路为至。有居民1042户,2738人。
辖区范围:洛川东路20号——230号,洛川东路140弄1号——15号,洛川东路200弄1号——17号,北宝兴路122号、124号、128号,126弄1号——6号,平型关路315弄1号——3号。
办公地址:洛川东路200弄11号103室
特色工作:老年教育是我们200弄居委会的特色。1988年以来我们先后开办了老年脚底按摩班、老年健身操、腰鼓队、广播体操等多支群众体育队伍,并多次被评为闸北区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闸北区老年教育先进集体、闸北区敬老居委会。
曾获荣誉:
1998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居委会
1999年——2004年被评为闸北区文明小区
1993年——1998年被评为闸北区文明单位
1996年——1998年被评为闸北区先进居委会
1998年被评为闸北区老年教育先进集体
1998年被评为闸北区敬老居委会
  共和新路街道柳二居委会
  柳二居委会位于共和新路街道南部,东起与309弄柳一居委会接壤、西至古田中学、南临柳营路西藏北路、北达洛川东路400弄居委会。
管辖范围:柳营路319弄1——80号(20号甲、29号甲、37号甲)
办公地址:闸北区柳营路319弄29号102室
居民户数:1825
人 数:5225
小区全称:柳营新村第二居委会
居委会特色工作:老年合唱队(2001年至今)
曾获荣誉:
上海市“95”年精神康复工作先进集体
1997—1998 闸北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1998—1999 闸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2004年 闸北区消防安全先进集体
  锦佳苑居委会
  锦佳苑居委会位于共和新路街道的西边,成立于1998年5月。居委会的管辖范围东起万荣路、普善路,西至彭越浦河,南临普善路,北达老沪太路,共有居民户数1889户,人口数在3660人左右,辖区内有2个市级文明小区,它们是延长中路锦佳苑小区和延长中路628弄小区。我们还有延长中路629弄延铁家园小区正在争创区级文明小区。另外还有几个不成熟小区分别是万荣路22弄宁祥小区;万荣路30弄宁和小区;普善路958弄小区。居委会正积极在该几个小区组建业委会,使这几个小区的管理也尽可能的走上正规。
办公地址:延长中路600弄31号102室
特色工作:老年合唱班、英语口语会话班、兴趣编织班、老年拳操队等
曾获荣誉:
1999年荣获上海市文明小区、闸北区科普居委会、闸北区“防激化,创安宁”白日竞赛活动先进集体荣誉
2000年荣获闸北区敬老居委会荣誉
2001年荣获上海市安全小区、闸北区先进基层党支部、共和新路街道先进党组织、上海市百万妇女健身活动木兰拳比赛三等奖等
2004年延长中路628弄小区荣获上海市文明小区
  柳一居委会
  柳一居委会位于共和新路街道南部,东到牡丹苑,西围墙与洛平居委会接壤;南到柳营路,西到309弄,与柳营新村与第二居委会接壤;北到柳营路309弄38号—41号与洛平居委会接壤。居民902户,人口有2151人。
辖区范围:柳营路1—14号甲;14号—18号;22号—23号;25号—27号;29号—32号;34号—41号
办公地址:柳营路309弄11号102室
特色工作:老年读报组,老年拳操队,老年运动会先进集体
曾获荣誉:
1998年—1999年被评为市级安全小区
2000年度被评为区科普居委会
1998—2002年被评为先进社区健身试点
2000年度被评为区敬老居委会
  洛平居委会
  洛平居委会位于共和新路街道的南部,东起平型关路,西与洛川居委会相邻,南起柳营路(与柳一居委会相邻),北至洛川东路,有居民1270户,人口数3502人,辖区内有1个市级文民小区(牡丹苑小区)。
辖区范围:
洛川东路320弄1号—37号,260号—350号
平型关路230弄1号—6号
平型关路240弄1号—8号
平型关路250弄1号—7号
平型关路260弄1号—3号
平型关路300弄1号—15号
办公地址:洛川东路320弄11号101室
特色工作:洛平居委会与农工商超市72店共建帮困,从2000年开始共建帮困至今
曾获荣誉:
1989—1992年度被评为闸北区文明单位
1998年度被评为闸北区科普居委会
1997年度——2004年度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小区(牡丹苑小区)
  谈家桥居委会
  谈家桥居委会位于共和新路街道的最西部,东起谈家桥路,西至沪太路,南临中山北路,北至柳营西路,有居民987户2500人。
辖区范围:
谈家桥路155弄1号—62号
谈家桥路157弄1号—36号
谈家桥路163弄1号甲—8号
谈家桥路163弄10号—20号
办公地址:谈家桥路163弄9号甲
特色工作:五心工程《开心、爱心、舒心、称心、放心》
曾获荣誉:
1993年被评为区卫生单位
1996年被评为区“三八红旗集体”
1998年被评为上海市民政局一级居委会
1999年—2000年被评为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2000年—2001年被评为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2000年—2003年被评为区促进就业服务先进集体
2001年—2002年被评为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2002年—2003年被评为区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2000年—2001年被评为街道文明班组(居委会)
2003年被评为街道“百万家庭网上行”优秀组织奖
2003年—2004年被评为街道文明十佳好事
  三阳居委会
  三阳居委会位于共和新路街道的最东面,东起平型关路,西至西宝兴路,南临中山北路,北达柳营路。有户籍居民1555户,户籍总人数4114人。辖区内有三个封闭式小区,即宝昌路847弄小区,冠秀公寓和和田公寓。二个不封闭小区:金山小区和西宝兴路922弄小区。
辖区范围:平型关路7—179号(单号);西宝新路696—940(双号):中山北路155—295(单号);柳营路200—222(双号)
办公地址:黄山路198号
特色工作:帮困服务,就业援助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助老服务,助残服务
  锦灏居委会
  锦灏居委会位于共和新路街道东北部,于2003年建立,东起平型关路,西至富甸苑,南临洛川东路,北达延长路,所管辖范围包括平型关路450弄1——4号、500弄1——31号,延长路128弄1——7号、152弄1——22号,共有居民1392户,人口4176人。辖区内有一个市级文明小区(锦灏家园)、一个区级文明小区(延平小区)。其中锦灏家园是由上海静、锦丰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建商品房,坐落于延长路152弄,南靠闸北公园、北与上海大学隔延长路相望,总占地面积29000平方米,绿地面积占35%,是由3幢多层和6幢高层组成,楼组数42个,总户数829户,人口2478人,小区配套设施齐全,是个成熟小区。
办公地址:延长路152弄25号1楼
特色工作:通过设计各种载体,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主要包括老年求知会、英语会话班、合唱队、戏曲班等等
所获荣誉:
2003年度被评为闸北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
2004年度被评为闸北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
  唐家沙居委会
  唐家沙居委会位于共和新路街道南部,东起北宝兴路,南至柳营路,西到平型关路,北达平型关路305弄11号—16号与洛川东路240弄居委会接壤。有居民1344户,人口3671人,现有居民大楼55个、2个居民小组。
辖区范围:
北宝兴路46号—114号
北宝兴路10弄1号—14号
北宝兴路42弄1号—5号
柳营路165号—183号
平型关路235弄1号—4号
平型关路245弄1号—4号
平型关路255弄1号—4号
平型关路265弄1号—4号
平型关路305弄1号—16号
办公地址:北宝兴路68弄4号
特色工作: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动居民参加群防群治值班巡逻,曾荣获1996—1997年度上海市“安全小区”
曾获荣誉:
1997—1998年度被评为上海市闸北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1999—2000年度被评为上海市闸北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2001—2002年度被评为上海市闸北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2002—2003年度被评为巩和新路街道先进党组织
  永乐居委会
  永乐居委会位于共和新路街道的西部,东起彭越浦河,南至洛川中路,西临沪太路,北达老沪太路,有居民1616户,居民4825人,辖区内有2个市级文明小区。
辖区范围:
东面:洛川中路999号至老沪太路1138号(彭越浦河)
南面:洛川中路999号至洛川中路1079号
西面:沪太路701号至863号
北面:老沪太路1138号至1560号(双号)
办公地址:延长中路800弄64号102室
特色工作:小区内有综合活动室,面积达135平方米左右,每周有编织组、歌咏队、书法班、读报小组,定时定点组织活动。 还经常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有益活动,得到许多中、老年人的好评。最近还将有收藏爱好小组在酝酿成立之中。
曾获荣誉:曾获市“先进居委会”、“敬老居委会”、“社区建设示范居委会”、闸北区“争创无纠纷楼组活动”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闸北区“先进集体”、“敬老居委会”等。
  中山北路805弄居委会
  中山北路805弄居委位于共和新路街道的西部、中山北路以北、共和新路以西、普善路以东,北至心族公寓北首为界。现有居民1237户,3325人。辖区内有二个区级文明小区。
辖区范围:
中山北路805弄1-36号;中山北路831弄1-5号;中山北路703弄7-25号;共和新路1200弄4-8号
办公地址:中山北路805弄6号103室
特色工作:六大委员会,从2004年起,根据社区工作实际情况和需要,组建了“六大委员会”,这六大委员会是公共卫生、治安保卫、优抚救助、青少年教育、计划生育、人民调解,每月定期分条线召开会议商讨居委会有关工作和小区内重大和热点事,进行策划并分头落实,本着“大家事、大家参与、大家管”的精神来参与社区各项管理工作。
曾获荣誉:
1998年评为闸北区文明居委会
1999年-2001年评为闸北区先进居委会
2000年闸北区科普居委会
2001年闸北区敬老居委会2002年评为闸北区群众体育先进居委会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共和新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坐落在延长中路755号(近沪太路)。中心占地面积1952平方米,是一幢六层(局部四层)的建筑物,改扩建后的总建筑面积6460平方米。2007年5月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试运行。
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文化、体育、教育、培训、娱乐、科技、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设施。设有社区图书馆、东方信息苑、舞厅、健身中心、体质测试室、乒乓房、台球室、儿童玩具馆、练唱室、乐器培训室、钢琴房(3间)、特色活动室、书画教室(2间)、科普活动室、多媒体教室、普通教室(3间)、阳光廊/休闲室、综合展示厅、会议室、多功能厅和化妆室等。
中心是一个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内容有沪剧、越剧等戏剧沙龙;阳光歌队;马大嫂茶艺队、苗苗茶艺队;春晖时装队;读书会;太极拳、健身斗笠操、扇子点穴操、绸带柔身操;木兰扇舞、采茶健身舞等。开设有各类培训班,艺术方面有钢琴、二胡、绘画、书法、舞蹈班等,兴趣方面有沪剧、越剧、时装班等,技能方面有电脑、英语、编织、插花、艺术串珠、0花、食品雕刻等。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培训,吸引了众多的社区居民。
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为0实事项目,街道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文化为魂”的理念,突出“茶文化”特色,开展全方位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为群众文化团队提供指导和服务,为广大社区居民精心打造一个“文化之家”。
  

南京西路街道

  南京西路街道成立于1994年10月,辖区面积1.62平方公里,人口61601人,居民21174户,有16个居委会和社区事务所。
  在恒隆广场、中信泰富广场、嘉里中心、中欣大厦、上海商城等50余幢商务楼汇聚了贝尔阿尔卡特、辉瑞投资、通用电气等知名企业;有上海电视台、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市外办、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文新报业集团等市级单位;目前街道范围内有欧陆古典式、西班牙式、中国传统式等风格的历史保护建筑28处,包括著名的上海展览中心、马勒别墅、怀恩堂、模范村等。深厚历史文化的滋养和积淀,顶级商务楼宇和高档宾馆相继崛起,使南西街道的社区功能和品位得到了提升。在市委市0、区委区0的领导下,以建设双高区的精品社区和现代化的高雅社区为目标,取得了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城区环境品质明显提升,社会治安状况保持稳定,社区服务日益完善,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的显著成就,成为上海和静安重要的对外窗口。
  南京西路街道获得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街道”、“全国侨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上海市民政工作全优街道”、“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等各项国家级和市级荣誉,是上海市文明社区“五连冠”单位,为建设安居乐业的和谐社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宁路街道

  全称:上海市闸北区大宁路街道,位于闸北区中部偏北,东沿北宝兴路、粤秀路、俞泾浦与虹口区隔河相望,南沿延长路、老沪太路与共和新路街道相邻,西以万荣路为界与彭浦镇接壤,北沿走马塘河与彭浦镇、彭浦新村为邻,辖区面积6.18平方公里。3.9万人,1.4万户居民,15个居委会。街道下设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学校、社区敬老院、街道图书馆、文化站以及社区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等机构。街道办事处设在共和新路2301弄1号。
  延长居委会、延铁居委会、451弄居委会、延峰居委会、540弄居委会、八方居委会、505弄居委会、广延居委会、上工居委、大一居委会、大二居委会、801弄居委会、粤秀居委会


  -交通状况
  全国首条集高架道路、轨道交通、地面道路“三位一体”的南北主干道——共和新路在辖区内贯穿而过,辖区内设有3个地铁出口站,兼有中山、新宁长途客运站和铁路北郊站,这些与纵横交错的几十条公交线路共同构成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科教文卫
  大宁社区文体医疗资源丰富。上海马戏城、闸北体育场等文化体育单位,同济大学附属铁路中心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等4所医院坐落其间。大中小幼教育单位齐全,包括延长幼儿园、区实验小学、风华高级中学、上海大学延长校区等一批重点教育单位均在本辖区范围内。坐落于社区西南侧的大宁—灵石公园是浦西面积最大的公共绿地,不仅成为社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辖区内有上海大学、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闸北区实验小学、大宁国际小学、上海马戏城、闸北体育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闸北区中医医院、闸北区妇女儿童保健所、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大润发超市、延长中路商业街等,昔日的城乡结合部,正在发展成为交通发达、高楼林立、市场繁荣、生活方便的居民区。大宁路街道1999年建成上海市文明社区。
  -精神文明建设
  大宁路街道注重开发利用社区资源,通过积极与社区企事业单位磋商沟通,培植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动力。辖区现拥有5个社区学校教育基地、10个社区德育教育基地、2个党员教育基地和130余个中小学生“四个一”活动点。
大宁社区1999年建成文明社区,时任市长的-同志欣然题词:安居乐业在大宁。2004年初通过市文明办复查继续保持文明社区称号,目前有19个市、区级文明小区,90%居民生活在文明小区内。目前正在向建成学习型社区目标奋进。
  -城市建设
  东西走向的广中路把辖区自然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主要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设的居民住宅区。北部主要是原彭浦工业老区,国有大中型企业众多。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深化,土地置换,新梅共和城、大宁国际社区等一批高档商品住宅小区的兴建,大宁社区将逐渐成为人口导入区。为满足居民多层次消费需求以及文化、休闲、娱乐的要求,根据0有关规划,大宁社区将成为区商业文化副中心。
1994年以来,辖区内城市建设有很大发展。东西走向的广中路把辖区自然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成的居民住宅区。北部是原彭浦工业区,国有大中型企业众多。随着企业体制改革深化,-、转产、转型,一批大厂整体搬迁或关闭,原甘家宅、朱家宅、雨伞店、杨湖宅等自然村落先后被拆除,建成新梅共和城、慧芝湖、宝华现代城等一批高档商品住宅小区,大宁社区逐渐成为人口导入区。
集高架道路、轨道交通、地面道路“三位一体”的南北主干道——共和新路在辖区内贯穿,地铁一号线在区域内设3个站点,与纵横交错的几十条公交线路构成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荣誉称号
  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集体
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
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全国人口文化先进集体
540弄健身苑全国优秀全民健身活动站
2002—2005年度上海市先进街道办事处
上海市社区建设模范街道
2004—2005年度上海市安全社区
2003—2005年度上海市统一战线工作先进集体
上海市一级卫生街道
  

静安寺街道

  静安寺街道位于静安区西南部,东起富民路、常德路,西迄镇宁路,南至长乐路,北接新闸路。面积1.57平方公里,有居民17537户,人口58501人。社区内有南京西路、北京西路、延安中路、华山路、愚园路等全市著名的商业文化街。地铁二号线,延安路高架横贯街区,构成了地下、地面、地上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络。上海警备区、上海计算机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医药设计研究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歌剧院、华山医院、华东医院、希尔顿宾馆、贵都饭店等一批驰名的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此坐落。辖区内还建有1752年历史的"静安古寺",和"新恩堂"基督教堂。居民住宅以花园别墅、新式里弄、高档商品房为主,居住环境幽雅舒畅。社区居民素有"知识分子多、知名人士多、侨胞侨眷多,文化层次比较高"的特点。静安寺地区集高楼林立,商厦栉比,宾馆云集,交通便捷,科教繁荣,人文荟萃为一体,而成为沪上闻名遐迩的高品位的商业商务区和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区。
   静安寺街道是全市"两级0,三级管理"十个示范街道之一,自成立以来,已荣膺市级文明社区、市先进街道办事处、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优秀单位、市一级卫生街道、全国双拥模范街道、市"烟尘、噪声"双达标街道、市社区教育先进集体、市司法调解先进集体、市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市国防教育先进集体等全国、市、区级嘉奖40余项。街道的重点工作、特色工作、开拓创新工作每年受到市、区两级0的肯定,赢得了社会各方和居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彭浦新村街道

  彭浦新村街道位于上海闸北区境西北部,东起岭南路,西到东茭泾河,南临场中路、走马塘,北接共康路和高压线走廊。有33个居委会,49429户居民 125974人,14074名来沪人员,办事处地址:曲沃路470弄2号。2006年,街道以创建文明城区和幸福家园为总抓手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立足“服务、合作、共赢”经济策略,街道积极应对招商引资相关政策调整和缺乏经营场地、资金等问题,又好又快发展社区经济。
  2006年全年完成总税16749万元,同比增长119.5%;完成地方税收2702.76万元(不含房产税);引进企业85户,引进资金13565万元。社区经济结构发生可喜变化,50万元以上企业由原来4个增加到现在14个;100万元以上企业由原来2个增加到4个。财政收入结构由原来依靠税收和搭建出租收入为主变为现在依靠税收为主,为社区发展奠定扎实经济基础。


  -市容管理建设
  围绕“规划、改善、长效”目标,街道强化市容管理建设。整治场中路曲沃路至共和新路段“居改非”,对保德路、长临路、临汾路、场中路等路段160多家商店店招店牌进行统一整治,改建卷帘门100多扇。先后翻修闻喜路、长临路和三泉路,解决多年困扰康德公寓和共和新路4605弄小区居民通道问题。加大道路道路两侧、“三口”和小区的拆违工作力度,共拆除违法搭建6685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167.1%。配合市区有关部门先后完成彭五小区12栋房屋成套率改造试点工程和共康四村21.4万平方米市综合改造工程。改建闻喜路农贸市场和配合改造平顺路菜场。创建扬尘污染控制达标街道和艺康苑市级安静居住小区。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小区整治活动,全年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279份,清除无主垃圾318吨,大件垃圾282吨,清洗明沟、垃圾棚(桶)5956处,整治3109个楼道和1200幢大楼公用部位,刷白门栋2105个。人口和计生工作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年内户籍人口出生466人,计划生育率100%,外来流动人口出生91人,计划生育率98.9%。
  -加强社会治安
  紧扣“防范、控制、责任”环节,社区安全稳定进一步加强。在33个小区启动平安小区创建工作,年底有7个小区创建成区级平安小区。全年刑案下降12.91%,入室-案下降3.01%。对小浴室、小理发店、足浴屋等进行集中整治和日常检查。组建450人禁毒工作志愿者队伍,对362位吸毒人员动态管理。对25个居民区74名610对象逐一成立帮教工作小组。及时化解、预防在先做好司法工作,实现社会矛盾纠纷联防、联勤、联调、联治。全年司法、信访接待来访260余起1400余人次,处理各类信访来件400余封。社区发生各类纠纷290起,解决成功率100%。“110”接处警946起,全部调处完毕。确保“六国峰会”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等重大节庆时期社区稳定。街道与相关部门和辖区1000多家单位、3500多个岗位层层签约安全责任制。年内,出动检查人员2047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企业2424次(家)。辖区生产经营单位全年无死亡事故,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得到控制并超额完成区安委办下达指标。
  -做实社区服务
  着力“基础、对应、拓展”重点,做实社区服务体系。街道在组织措施、拓展渠道、清理公益性岗位、安置“双困”人员就业、青年培训和促进就业、职业培训帐户卡发放、创业带动就业、控制失业登记数、收缴外劳动力综合保险和队伍建设等方面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全年完成新增就业岗位1895个,是年计划111.4%;通过自主就业和街道推荐就业相结合实现就业有10050人,其中在外区就业占85%;职业培训帐户卡发放1620张,是年计划129%;月均参加外劳动力综合保险3373人,超目标数5%;安置双困人员445人,达到认定一个、安置一个、保障一个要求;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目标数以内。加强失业、医保、低保等-社会保障和帮困工作。申领失保金和延长申领失保金31221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1288.24万元;发放各类帮困救助1093.75万元78535人次,大病重病医疗救助42.93万元258人次,爱心慈善超市发放实物共1300份,计4万元左右。社区卫生中心和市北医院为社区居民减免挂号费40万元;受理无保障高龄老人纳入社会保障1038人,办理学生卡10042张,社会保障卡1287张。改建并开放2210平方米10个星光老年活动室。新建彭浦第二老年公寓,新增养老床位120个。新建老年人日托照料服务中心。为1300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对1800名独居老人开展结对关爱活动,完成全年240个“安康通”指标登记。0完成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街道被评为区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上海国际特奥邀请赛我街道为闸北区唯一特奥社区接待单位,10月12日至14日成功接待捷克共和国、文莱达噜萨兰国特奥代表团,接待工作得到区0和市、区特奥执委会好评。完成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街道和通过市双拥模范街道验收。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把握“制度、民主、活力”特点,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成功完成第八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产生第八届居委会成员252人。街道直选比例为82%,列全区第一。居委会主任研究会和特色创建工作为基层政权建设发挥较好作用,受到区0好评。完成区十四届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全街道63800余名选民参加投票选举,选民参选率达到90.74%,并一次选举成功。
  -发展社区各项事业
  抓紧“整合、互动、提升”工作,发展社区各项事业。改建社区文化中心,新建两片公共运动场,筹建社区人文历史展示厅,创造良好人文环境。深化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型社区创建。街道批准为《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街道》,《提升困难人群人文素养 共建彭浦幸福家园的实验研究》课题经市审核并予以立项。《培训社区教育品牌,提升居民文明素质》荣获区社区教育十大实事项目成果奖并在社区教育工作大会上作发言。组队参加市、区重大群众性节庆活动,在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社区老年茶艺比赛中获二等奖。精心组织19支队伍参加区八运会18项体育竞技,成功承办闸北区手杖操比赛,获闸北区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优秀组织奖。组织手杖操排舞代表区参加市十三届运动会比赛,并获乙组自选套路第二名,规定套路第三名。街道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推进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社区发展总抓手,在社区形态文明、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等方面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取得新版“上海市文明社区”光荣称号,0完成上海市文明城区“中试”测评与新版市级文明小区检查验收工作。
  

曹家渡街道

  曹家渡街道位于静安区西北部,东起胶州路,西到长宁路、江苏路,南临武定西路、新闸路,北至长寿路、安远路,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下设14个居委会,现有居民25087户,72839人。
  街道设八科一办,五个委员会:即社会发展委员会、综合治理委员会、精神文明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市政建设委员会。机关现有工作人员108人。机关内部设机关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经济党支部;基层设14个党总支;综合经济党委下设20个党支部,7个楼宇服务点,1个党员服务工作站。
  -经济建设
  近年来,曹家渡街道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双高区”的目标,以成功创建市级文明社区为契机,重点抓好经济发展,克服经济不利因素,迎难而上,开拓进取,保持了持续良好发展的态势。2003年,工贸经济完成产值26.4亿元,实现利润1.83亿元,完成税收7581万元,名列全区前茅。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街道还实现了社区治安状况持续良好,社区管理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和保障机制日益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突破,党建工作稳步推进的可喜成绩,上海市,乃至全国的领导多次到我们社区参观、调研。如国家人口计生政策法规司巡视员党小清等一行考察了街道封闭式住宅计生管理服务试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慕尧、包信宝,副市长杨晓渡到曹家渡社区视察工作、开展调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还欣然为街道题词:“把曹家渡街道建设成文明、祥和、安居乐业的新型社区”。
  -荣誉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通过全体机关干部、居委干部的共同努力,社区对应设置部门的共同协作,街道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荣获市拥军优属先进街道、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市文明社区、市社区安全先进单位、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市特级图书馆、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称号,推动了街道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了曹家渡社区良好发展的新局面!
  

临汾路街道

  临汾路街道始建于1988年10月,辖区范围:东起江杨南路,与虹口区毗邻;西至岭南路,与闸北区彭浦新村街道交界;南屹北郊站;北临北长浜,与宝山区接壤。总面积2.1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万,现有居民约6万、25400余户,下划4个次网格街区,设17个居委会。是个正在建设与发展中的纯居民居住导入区,以普通市民为主要居住群体。

临汾路街道 驻保德路345号,邮编200435。辖:岭南路100弄、临汾路299弄、岭南路270弄、临汾路375弄、临汾路380弄、保德路425弄、闻喜路251弄、汾西路261弄、保德路450弄、阳曲路470弄、阳曲路570弄、岭南路700弄、汾西路260弄、阳曲路760弄、场中路1011弄、爱建16个居委会。
1991年以来街道坚持抓创建,已建成文明小区25个,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街道办事处,获市以上荣誉100多项。1995年,其中的临汾小区首批进入上海市十佳文明小区行列,阳曲小区97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区、文明村镇示范点;98年3月被市委市府首批命名为市级文明社区;1999、2002年先后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典型;2005年又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2000年1月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四个先进典型之一,同年11月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2000年12月街道团工委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2001年7月街道党工委被0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2年2月被中央文明办、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2004年街道又创成上海市市容环境示范区域,阳曲路、临汾路、安业路和阳泉路分别创成餐饮美食、商业休闲、文化娱乐和绿化休闲特色街;2005年3月中央文明办、国家民政部等联合授予“全国万家社区图书馆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街道,11月被中国社工协会评选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2005年被确定为上海市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综合试点单位,7月16日临汾社区党工委、临汾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委员会正式挂牌运行。
1996年以来,-、-、-、-、-、-、-、-、-、-、陈至立、李贵鲜、-、-、彭佩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莅临临汾视察指导工作。期间,街道还接待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日本以及全国各地800余批中外来宾。
  -荣誉称号
  荣誉称号-世界和全国
  1999年08月: 临汾街道办事处主任宋强在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评选中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一等功”(个人)
1999年09月: 临汾街道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1999年11月: 世界卫生组织特委派市健康教育所所长胡锦华授予临汾街道健康促进社区实验基地铜牌。
2000年0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命名临汾小区为全国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
2000年11月: 临汾路街道办事处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
2000年12月: 共青团中央评定临汾街道团工委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
2001年05月: 临汾路街道团工委-孙红获“中国青年五四奖”。
2001年07月: 临汾路街道党工委被0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光荣称号。
2002年01月: 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
2002年02月: 临汾街道被评为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
2000年-2002年度: 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命名临汾路街道团委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2005年: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 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先进街道。
2005年10月: 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证书)
2005年11月: 被中国社工协会城区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
2006年1月: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评为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光荣册及铜牌)
  荣誉称号-市级
  1995年03月: 临汾街道成为上海市二级卫生街道。
1995年03月: 临汾街道临汾路375弄成为上海市首批文明小区。
1996年04月: 临汾街道获上海市1995-1996年文明单位。
1997年: 被上海市民政局评为上海市社区服务先进集体 94-96。
1997年03月: 临汾街道阳曲小区被中宣部列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
1998年: 临汾街道获上海市一级卫生街道。
1998年05月: 临汾街道获全国“青年文明社区”示范点。
1998年06月: 临汾街道成为上海市首批文明社区。
1998年10月: 上海市科学技术学会授予上海市区景科协先进集体称号。
1998年12月: 临汾街道获上海市体育先进街道。
1998年12月: 上海市绿化委员会评定临汾街道为1997-1998年度上海市绿化先进集体。
1998年12月: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临汾街道机关1997-1998年度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奖牌。
1998年12月: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评定临汾街道为’98环境噪声达标街道。
1998年12月: 上海市民政局授予临汾街道上海市先进街道办事处的称号。
1998年12月: 临汾街道机关档案工作被上海市档案局表彰为上海市机关档案工作“市二级”先进。
1998年: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临汾街道为上海市一级卫生街道。
1999年01月: 临汾街道办事处被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表彰为上海市先进街道。
1999年01月: 上海市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指导小组授予98年度临汾街道牛奶管理组优秀集体的称号。
1999年01月: 被上海市生产服务合作联社评为上海集体合作经济先进集体。
1999年02月: 被上海市绿化委员会评为97-98年度上海市绿化先进集体。
1999年03月: 上海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授予临汾街道上海市优秀街道监察队
1999年03月: 临汾街道阳曲小区居委会干部获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
1999年05月: 临汾街道团工委-孙红被上海市团市委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标兵”。
1999年08月: 临汾街道团工委被团市委授予青少年社区文明行动示范点。
1999年10月: 临汾街道老干部工作获得上海市离休干部社区高龄养老工作先进单位。
1999年11月: 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授予临汾街道99年上海市社区健身苑(点)实事工程优秀工程奖。
1999年11月: 被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评为99年上海市社区健身苑(点)实事工程优秀工程奖。
1999年12月: 上海有线电视台评定临汾街道有线电视站1999年度有线电视网络管理优胜街道站。
1999年12月: 上海市民政局评定临汾街道上海市民政系统重大建设项目佳作奖。
2000年01月: 上海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评定临汾街道上海市优秀街道监察队。
2000年01月: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体育社会专业委员会评定临汾街道1999-2000年度先进会员单位。
2000年05月: 上海市市政管理委员会评定临汾街道监察队为上海市优秀街道监察队。
2000年07月: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2001)11号文通报临汾街道为市一级卫生街道首批通过年度市级复查复评单位。
2000年09月: 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定临汾街道为上海市社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文明站和计划生育保健服务示范单位。
2000年10月: 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评定临汾街道为社区民族工作先进集体。
2000年10月: 上海市精防办评定临汾街道为上海市“九五”期间精神康复工作先进单位。
2000年10月: 上海市除四害协会评定临汾街道为2000年度十佳除害服务站。
2000年12月: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定临汾街道为1999-2000年度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2000年12月: 上海市生产服务合作联社评定临汾投资经营公司业务部为上海市生产服务合作联社系统先进集体。
2000年12月: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评定临汾路街道团工委为上海市五四红旗团组织标兵。
2001年04月: 上海市委组织部评定临汾街道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达三级标准。
2001年06月: 上海市健康教育协会评定临汾街道为1999-2000年度上海市社区健康教育先进集体。
2001年06月: 临汾街道被上海市委组织部评为上海市基层党建工作优秀成果奖。
2001年06月: 上海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定临汾街道组织人事科为上海市老干部工作先进集体。
2001年07月: 上海市委宣传部、司法局等部门评定临汾街道为上海市“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2001年12月: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评定临汾街道为基本无燃煤街道。
2001-2002年: 被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2001-2002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
2002年: 上海市先进街道办事处。
2002年1月: 上海市女职工周末学校示范学校。
2002年: 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2002年9月: 上海市志愿者活动优秀集体。
2002年12月: 文明社区。
2002年12月: 上海市红十字示范街道。
2002年12月: 被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人事局评为2002~2003年度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铜牌)。
2003年: 拥军优属先进街道(镇)。
2003年03月: 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
2003年06月: 上海市先进基层 党组织。
2004年: 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2002-2003)。
2004年: 社区老干部工作示范点。
2004年02月: 上海市市容环境管理达标街道。
2005年03月: "三八"红旗集体。
2005年05月: 被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人事局评为上海市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2002~2004)铜牌、证书。
2005年06月: 被上海市委老干部局、精神文明委员会办公室评为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2005年: 被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禁毒委员会评为2004~2005年度上海市安全社区(铜牌)。
2006年04月: 被上海市人民0评为2004~2005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证书)。
2006年06月: 被上海市人们0评为2004~2005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区(证书)。
2006年06月: 被上海市委委员会评为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册)。
  -基础设施
  有线电视站
  临汾路街道有线电视站是上海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和临汾街道办事处对外服务的窗口,是党0与群众联系的桥梁。
临汾路街道有线站负责辖区内有线电视用户的安装、维修、迁移、过户、申请、收费、暂停和恢复工作及“有线通”——宽带接入技术的咨询申请工作。
临汾有线电视站以用户的满意为服务宗旨,以“一句问候语、一个监督电话、一双鞋套、一块查抹布、一块工号胸卡、一线服务反馈卡”的“六个一”的服务承诺,争取做到“有线连万家,情系你我他”。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临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位于保德路181-183号(近阳泉路),占地4.2亩,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使用面积3700平方米,共五层。是一个以公益性为主的科教文体活动中心。它是上海市人民0重点实事工程。于2004年8月破土动工,2005年元月竣工投入使用。内部项目多样,设施先进,管理完善,制度健全。设有416平方米电脑操作管理的图书馆和少儿智慧宫。配有立体音响设备、150个座位的曲艺室,能适合各种戏曲沙龙活动。健身房投资55万装有45件健身器械,可以满足各层次人群的健身需求。宽敞的五个工作室为各界人士,搭建联系群众、面向社会的“平台”。174平方米的展示厅能为各种展览服务。容纳3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能接待各种大型高规格会议和文艺演出。四个可以容纳30~80人的社区学校专用教师。另外,中心有信息苑、音乐室、书画室、钢琴室、排练厅、跳操室、乒乓房。满足多层次、多种文体活动人群的需求,是临汾路街道的三个文明建设的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红红姐姐工作室
  1994年,街道团工委针对社区中的知青子女,开设了“红红姐姐”信箱,架起了通往知青子女的“心之桥”,受到了他们的欢迎。随着其影响面的不断扩大,她所服务的对象已经覆盖了全社区的青少年,之后,我们又开通了“红红姐姐”热线电话,来信和来电的青少年不仅有本社区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信箱和热线开通以来,我们共计回信300余封,接听电话550余人次。为了深化这一品牌工作内涵,扩大服务的涵盖面,随后,我们专门成立了“红红姐姐”工作室,将原来的信箱和热线纳入工作室,并发展了更多的服务项目。2005年,青年中心正式挂牌成立,“红红姐姐”工作室作为具有影响力的工作品牌,纳入了青年中心的服务项目,并继续深化充实其内涵。
“红红姐姐”是一座桥梁,正是通过她,凝聚了青年,培育了队伍,带动了青少年以及社区单位,社会团体等投入到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帮困助学等工作中,在此基础上,临汾社区有了全市第一个社区中学生团支部,创建了闸北区里第一幢青年文明楼组,发育了第一支居民楼组中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积极倡导小区绿地文化、楼组文化、橱窗文化,挖掘青少年中的资源,开展家庭文化展示活动;将市属单位企业、高校的资源引进小区,与社区单位共同参与社区活动和帮困助学活动累计获得资金4万3千余元;与闸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区少儿图书馆联手成立“青少年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引入专家和高校志愿者,为青少年提供各种心理咨询,做青少年的成长中的“爱心使者”;成立“千校百万”外来务工青年培训学校,调动了外来青年学习知识的热情;尝试社工工作制,在晚上、双休日等青少年的闲暇时间走访青少年家庭,指导他们开展活动;启动青年就业援助员工作,帮助青年再就业。
街道团工委通过“红红姐姐”这一工作品牌,凝聚了广大青少年,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区建设和管理。1998年,街道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社区”,2000年街道团工委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荣誉称号;2001年10月被共青团上海市委评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2002年-2005年度连续获得“闸北区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 2004年获得“我带爷爷奶奶科普行”优秀组织奖;2005年获得“上海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10月临汾社区青年中心“青年活力之家”被评为全国城市青年中心优秀项目(工作)方案;2006年获得“2005年度闸北区五四红旗(工)委”荣誉。
  社区生活求助联动服务中心
  临汾路街道社区生活求助联动服务中心是在临汾社区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直接关心支持下建成的。中心旨在为临汾社区的居民提供便利、快捷、安全的生活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开设一条热线电话和一个社区服务网站,畅通信息沟通的渠道,受理居民求助事项,利用信息平台指导有关诚信服务单位和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及时帮助和全方位的有效服务。
服务中心旗下现有百余家网络单位,其中Ⅰ类网络单位36家,分六类25项服务内容(咨询调解类、助残为老类、维修类、便民服务类、医疗卫生类、送货上门类),主要为临汾社区居民提供生活所需的上门服务;Ⅱ类网络单位46家(具有较好信誉),分八类20项服务内容,中心可根据居民需求提供其详细的信息。Ⅲ类网络单位主要是临汾辖区内的职能部门、居委会、医院、学校、药房、活动设施等,中心工作人员在了解居民的需求后,可将中心信息平台中的信息提供给居民,供其选择。
服务中心有较完善的工作机制及技术保障措施,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接听居民来电及电子邮件,提供给居民以优质、规范的服务。
  

芷江西路街道

  芷江西路街道位于闸北区中南部,是一个变化、发展、前进中的老城区,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居民2.7万户,户籍人口7.8万余人,设居委17个,街道办事处坐落在芷江西路155号。 
斗转星移,岁月变迁,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老城区不断展现新颜。纵贯南北的高架路,穿梭往来的30余条公交线,地铁1号、8号线业已贯通,又毗邻铁路上海新客站北广场和长途汽车客运站,辖区交通十分便捷;教育进修学院、上大市北附中、市北初中、民办扬波中学、民办当代中学……教育资源非常丰富;闸北区文化馆、体育馆、少科站、少年宫、中心医院、星火影剧院,文化底蕴得天独厚,这片热土得到了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的关心与呵护。
街道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带领社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区委“以勤奋学习为乐,以知识创新为荣”的号召,团结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依靠方方面面,同创共建,资源共享,以社区“终身教育节” 活动为载体,以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组、学习型小区为基础,宣传推广倡导“学习伴随人一生”的终身学习理念,努力构建社区终身教育体系,不断迈向“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型社区发展目标。2002年,街道跨入了上海市文明社区的行列,2006~2007又再度通过新版上海市文明社区的检查验收。 
“轻州不摇楫,正用一风送”,在浓郁的学习之风中,芷江西人正扬帆向学习型文明社区不断进发,创造更加灿烂,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明天。
  

彭浦镇

  彭浦镇地处闸北区西北部,彭浦镇地处闸北区西北部,是上海市北郊著名的蔬菜种植区,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同志曾经为彭浦镇白遗桥村题词。改革开放以后,彭浦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九十年代初,成为市郊著名的亿元乡镇,人均收入连续几年名列市郊前茅。彭浦镇还是一个文艺之乡,摄影、民间舞蹈等开展得有声有色。上世纪末,被文化部和农业部授予“中国摄影之乡”称号。.
  


宝山路街道特产大全




宝山路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