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 裕安区 >> 苏埠镇 >> 八里村

八里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八里村谷歌卫星地图)


八里村简介

  八里村由原团结村和原八里村合并而来,位于苏埠镇南端,西临老淠河,东靠苏横路,南与横排头村接壤,北与苏南村相连。全村共有6个片35个村民组,1180户,4688人。设1个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党员102人,其中女党员11人。耕地面积1086亩,农业以一季-、一季玉米为主,人均纯收入4300元。2000年以来,建立了河滩高效意杨林,已被列入国家生态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境内丰富的砂石资源已开发利用,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内道路畅通,已有东西走向的三条水泥路和南北走向的一条水泥路。目前,村两委正在积极运作再修一条南北走向的水泥路,路与路纵横交错,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
   该村由于地理位置特殊,2006年被列入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村。2010年由于支部班子涣散,党组织力量不强,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难点村,同时也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整村推进扶贫村。
   近年来,八里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整乡镇推进工作的要求,设置了会议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办公室、老年学校、农家书屋、计划生育办公室、尿(妇)检室、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以及财务监督管理办公室等,各项制度、标牌均已上墙。目前,我们村正扎实有效地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03100 237000 -- 查看 八里村谷歌卫星地图

八里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八里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南外社区

  南外社区:位于镇郊东北,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4020,辖21个居民组。  

南街社区

  南街社区:地处苏埠镇区中部,辖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900余户,总人口3000余人。  

西街社区

  西街社区:位于苏埠镇中心,占地面积0.8平方公里,东北方与苏埠镇东街接壤,南与苏埠南街、南外社区接壤,辖区共1240户,人口2497人。  

东街社区

  苏埠镇东街居委会,位于镇区西北部,辖六个居民小组,明清时期的老街是该居委会的一大亮点,共有5个驻镇单位,商贸繁荣经济发达。          街道共辖6个居民小组,1168户人口3760人。设1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5名。东街居委会是2005年4月合并后的居委会,原街道南部商业经济繁荣,北面是以老街旅游为主。   东街社区与卢氏祠村、苏南村、横排头村、碾盘村、白圩村、孙湾村、万寿村、淠河村、田垅村、西街社区、八里村、大巷村、戚桥村、南楼村、陵波村、范大塘村、南街社区、南外社区、黄莲村相邻。

卢氏祠村

  卢氏祠村位于苏埠镇东南方,淠史杭总干渠下游,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现有15个村民组,1025户,4248人,其中男性2230人,女性2018人,劳动力2216人。面积占全镇十七分之一,人口占全镇二十分之一。全村总体地势平坦,是典型的畈区农业大村,耕地2428亩,人均耕地仅为0.64亩。粮食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轮作),亩均单产分别为1000斤、350斤左右,夏秋总产240万斤左右。外出务工1600多人。村内有小校1所,学生280名。村级卫生室1个,医生工作者6名。全村共有党员82名,村级各种组织健全,机构运作正常。我村现有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莲藕基地1个,120亩养鱼基地1个,流转土地800余亩,服装加工厂4个,养鹅专业户1个,争取安徽农科院指导建立100亩的马铃薯基地1个,养猪大户6个,养鸽专业户7个。全村人均收入5378元。   

苏南村

  苏南村紧靠苏埠镇南侧和老淠河东岸,东是典型的沿淠湾区。全村有8个村民组,1258户,5032人。区域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1123亩,人均仅有2分地。    全村在积极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中,成立了村两委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因地制宜,新建的苏南商贸一条街,新铺了宽3.2米、长800米的彩砖人行道,新栽620棵香樟行道树和建设街头草坪花园420平方米,建标准化公厕五座,新建垃圾池25个,安装了高架路灯14盏,创造了优美的环境。对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李庄组进行了综合整治,从“三清四改”入手,清理杂树2100多棵,平整粪窖25个和污水坑18口,整理通组道路4条2600米,水泥路面已全部铺齐。已建成具有下水道及黄浆水排放的新建豆腐加工用房共13栋39间。新建篮球场一处。修下水道全长4000米,排污管道及堰井涵道全长2600米。新建了黄院组白家庵路挂面一条街,已将路两边共42户手工挂面加工作坊门前路两边1400米,全部修建了80公分×80公分的砖混水泥结构雨污排放渠,并对挂面晒场进行了全面的水泥混凝土硬化整铺建设。村投资100多万元,新建了占地200亩的木材大市场,新上带锯40台(套),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提高了木材附加值,整个市场年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解决了1000多人就业,全村人均增收500多元。在老淠河荒滩栽植意扬1000亩,现胸径在2尺粗左右,成材后价值600多万元。老淠河防洪堤坝水泥护坡工程于2007年7月12日开工至2008年11月16日全面竣工。防洪坝全长1980米,护坡两边共用六角砖66200块,两边护坡合计18542平方,总投资128万元。老淠河防洪坝的完成,使防洪能力提高到了百年一遇。在2008年我村的白院组实施了老宅基地拆除还耕工程,共涉及了7个村民组,206户,823人。其中拆迁户78户,拆除房屋7100平方米,砍伐树木33000平方米,迁坟248座,新修水泥渠道1200米,机耕路1000米。该工程的完成使以前的仅有86亩耕地面积增加到310多亩,现已以每亩450元的价格承包给种粮大户。去年3月份强胜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和益美食品有限公司入驻投产,解决劳动力200多人。全村共投入资金320万元,共修建了水泥路全长14200米,厚度均为20公分,宽度有12米、8米、4.5米、3.5米。实现了村内水泥路网络化、组组通水泥的新格局。2008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近6000元。    苏南村通过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全村的各项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在2002年至2007年连续被区委授予先进村党支部,2004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示范村”,2005—2009年连续五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2006年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12月被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组评为“先进村”,2009年3月被安徽省环保局授予“安徽省生态村”,2010年5月被0六安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3月被安徽省档案局、安徽省新农办授予“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2011年4月被六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十一五”期间全市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横排头村

  横排头村位于苏埠镇最南端,东与青山乡相连,南接著名的淠史杭灌区横排头枢纽工程,西临石板冲乡,北和苏南村接壤,交通便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横排头旅游风景区位于境内。全村现有人口4335人,1089户,党员72人,耕地面积966.7亩,下设8全村民组,建成通村水泥路6公里。   横排头村与卢氏祠村、苏南村、碾盘村、白圩村、孙湾村、万寿村、淠河村、东街社区、田垅村、西街社区、八里村、大巷村、戚桥村、南楼村、陵波村、范大塘村、南街社区、南外社区、黄莲村相邻。  

碾盘村

  碾盘村位于苏埠镇东北部,总面积2平方公里,东与白圩村相邻,南与孙湾、淠河两村接壤,西、北两方与韩摆渡镇棉场村相邻。全村现有农业人口4056人,总户数1135户,耕地面积1684.3亩。分7个大片,总支下设三个支部,有正式党员82人;有小学2所,卫生室2所,油厂3个,粮食加工厂3个,道路交通方便,村综治组织网络制度健全,群防群治队伍充实完备。    碾盘村与卢氏祠村、苏南村、横排头村、白圩村、孙湾村、万寿村、淠河村、东街社区、田垅村、西街社区、八里村、大巷村、戚桥村、南楼村、陵波村、范大塘村、南街社区、南外社区、黄莲村相邻。  

白圩村

  白圩村位于苏埠镇东北部,四周有约80%被自然河道环绕,可耕面积约1600多亩,总人口3868人,其中劳动力2520人。全村分5个大(南河、群星、河湾、红星、红旗),共辖5个党小组,党员总数77人,其中女党员数9人。我村的可耕面积有约60%是水田,是典型的半湾半畈地区。    村部位于村中南部的叶庄组,占地约90平方丈,有1所卫生室、1个油籽加工厂、1个小型粮食加工厂、1个预制厂、1个木材加工厂、1个综合养殖示范基地。   

孙湾村

  孙湾村位于苏埠镇东北部,南与苏戚路相邻,交通便捷。全村共有农业人口3543人,938户,辖9个村民组,60个自然村庄,党员80名;全村占地面积3.5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30.6亩,水域面积616亩,人均耕地0.52亩,是一个纯畈村。近年来,村两委立足实际,大力发展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建立农组示范基地两外,分别为:开广卷板厂和克俊养猪厂,年创经济效益200余万元,解决我村剩余劳动力80人,人均收入7000元以上,同时开展劳动力转移。依托创业成功流动党员:周以圣、王文柱、卢士权为主,每年输出劳动力800多人,人均收入在2万元以上,全村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600余人,给我村经济带来很大提升。   

万寿村

  万寿村位于苏埠镇东北部,属畈区,与白圩村、范大塘村、大巷村、韩摆渡镇相邻,总人口5126人,耕地面积2778亩,有11个党小组(新闸、中河、万寿、迎水、麻布、坝埂、先锋、团结、向阳、霍大桥、立新)。六潜高速公路横路全村,张寿支渠灌溉全村,交通便捷。有村村通水泥路8.5公里,水资源丰富,粮食生产以水稻、油菜、-为主。个体养殖业蓬勃发展,外出务工人员收入逐年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日新月异。积极争取新农村建设。村两委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诚团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向更高目标迈进。   

淠河村

  淠河村位于苏埠镇北郊,面积2平方公里,南与苏埠镇区相连,北与韩摆渡镇接壤,西邻老淠河,东有金杯支渠与孙湾村隔河相望。淠河村有农业人口4308人,辖8个村民组,35个自然村庄,由原淠河村及苏东村合并而成。合并后的村党支部有党员89名,下设4个党小组。    淠河村拥有耕地1015亩,人均耕地不足3分,农业以生产-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由于人多地少,近年来养殖业发展迅猛,目前,有规模型养殖场6家,农业产值逐年提高。近几年,随着政府对农村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水泥路网已初步形成,康居工程建设逐渐完善。    -深加工是淠河村的传统产业,拥有麻丝厂12家,麻类手工编织2家,产品出口欧美。近几年,木材加工业发展较快,沿永慧路有木材加工厂6家,经济效益明显,带动农民就业500人以上。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淠河村两委正与党员群众一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探索新的发展思路,以高昂的斗志,把淠河村发展好,让全村人民过上美好新生活。    淠河村党支部组织健全,下设8个党小组,党员92名。全村拥有规模型企业10家,全部为私营企业,-加工是传统的主导产业,近几年木材加工业也发展较好。由于人多地少,全村每年都有大量劳务输出,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田垅村

  田垅村位于苏埠镇的东南侧,东与卢氏祠村相邻,西与黄莲村相连,北接苏戚路,南至横排头村。全村共有人口3062人,辖6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675亩,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6名   近年来,田垅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有力地推动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3000元,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一直是政通人和、村泰民安,开创了田垅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推动了村级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   

八里村

  八里村由原团结村和原八里村合并而来,位于苏埠镇南端,西临老淠河,东靠苏横路,南与横排头村接壤,北与苏南村相连。全村共有6个片35个村民组,1180户,4688人。设1个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党员102人,其中女党员11人。耕地面积1086亩,农业以一季-、一季玉米为主,人均纯收入4300元。2000年以来,建立了河滩高效意杨林,已被列入国家生态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境内丰富的砂石资源已开发利用,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内道路畅通,已有东西走向的三条水泥路和南北走向的一条水泥路。目前,村两委正在积极运作再修一条南北走向的水泥路,路与路纵横交错,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    该村由于地理位置特殊,2006年被列入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村。2010年由于支部班子涣散,党组织力量不强,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难点村,同时也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整村推进扶贫村。    近年来,八里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整乡镇推进工作的要求,设置了会议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办公室、老年学校、农家书屋、计划生育办公室、尿(妇)检室、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以及财务监督管理办公室等,各项制度、标牌均已上墙。目前,我们村正扎实有效地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巷村

  大巷村地处苏埠镇东北角,淠史杭沿下,总人口3565人,耕地面积3854亩,辖8个村民组,党员87人,其中女党员10人。区域内总面积6.5平方公里。村部设立在南高路、三皇路交叉中心,占地面积8670平方米。办公场所设会议室、党员活动室、老年学校、农家书屋、计划生育办公室、尿(妇)检室、三资管理工作站、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远程教育室、计划生育人口学校、警务室。各项制度上墙,软件齐全。康居工程规划有序。全村纵横道路16公里,已完成村村通水泥路12.2公里。私营养殖企业10户,年纯收入30万元,种植葡萄30亩、草霉20亩、大棚蔬菜10亩、西瓜35亩,年纯收入100万元。招商引资开办服装厂5家,年纯收入320万元。为全面规划落实《大巷村五年发展规划》,建设和谐新农村,让村民过上美好新生活。   

戚桥村

  戚桥村地处苏埠镇东大门,面积2.25平方千米,人口475人,耕地面积3815亩,东面临淠史杭总干渠,与城南镇、青山乡一桥之隔。    戚桥村交通便利,苏戚公路经过我村与105国道相接,距六安城区13公里,距苏埠镇区7公里,距国家4A级风景区横排头可沿淠史杭总干渠堤进度直达。    我村目前拥有农贸市场1处,面积1200平方米,上规模超市5家,小型商店几十家,精米加工厂1家,上规模羊毛衫厂1家,小型服装加工厂5家。在羊毛衫厂和服装厂就业人数达300余人。目前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办苏埠工业园集中区,已征地80亩,企业将陆续入驻,不久我村将建成以工业为龙头带动农民发展的新农村。   

南楼村

  南楼村位于苏埠镇东部苏戚路穿境而过,毗邻105国道,环拥淠河总干渠,交通便捷,水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全村土地总面积6100亩,其中耕地面积,其中耕地面积2875亩,水域面积1050亩。全村现有总人口3546人,1008户,辖7个村民组,设置1个党总支、三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87名党员。    近年来,村两委立足本村实际,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和私营企业,目前全村现有一个占地70亩木材加工区一个(20家企业)、裕胜板材包装箱厂一家、友信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一家、南楼服饰、星瑞服装厂等服装企业六家、华羚针织企业三家解决本村富裕劳动力1058余人,规模型养猪场五家,年产1000万元的卫生洁具厂正在开工建设,2万棵意杨树逐步增效,2011年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大关。    今年以来,村两委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省、市、区-会精神,认真贯彻中央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继续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工作中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发挥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五个好”标准要求建设支部,特别注重干实事、干好事、干老百姓拥护的事,获得群众的良好反映。以沈浩精神为动力,以徐师龙事迹为楷模,突出“务实苦干出成效,埋头拼搏创先进”这个主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带头示范。目前新农村康居小区“4+1”结构的公寓式楼房18栋已全部竣工,216户已搬迁入住。小区内的水、电、路、緑花、文化娱乐健身器材等各种配套设施安装完毕幷投入使用。宅基地复耕中,我村共迁移坟墓1354座、规划修建一个占地20亩的公墓、清理杂树木700亩、新增土地800亩、经整理形成了道路平整、沟渠硬华、农田成方、树木成行的新景象。近几年村里利用"一事一议“项目先后对机场路全线进行了桥涵沟渠配套和沙石铺垫修整,拓宽了1000米中心路的水泥路面、安装路灯50盏、修建公厕2座、垃圾池36个、緑化3500平方米、对中心路沿线的200家住户的围墙和墙面进行了粉刷一新。当你来到南楼呈现在你眼前是:一幢幢楼房鳞次栉比,一片片稻浪迎风飞扬的美好画卷。  

陵波村

  陵波村位于苏埠镇正东,淠史杭下游,西与本镇田垅村、黄莲村接壤,东与南楼村相连,北与范大塘村、孙湾村接壤,属于纯畈村,辖7个大片。   六潜高速贯穿我村南北,苏戚路贯穿我村东,棋盘经济道路张寿支渠、将军路、机场路纵横交错,现有村村通水泥路5公里,实现晴雨路32公里,全村总人口5272人,1436户,农户住房都建立在镇规划的棋盘路上,耕地面积2958.6亩,现有养殖水面1565亩,村办企业4家,从事养殖专业户15户,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外出成功人士带领全村剩余劳动再就业1965人。    我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七个党员责任区,全村党员108人。   

范大塘村

  范大塘村位于苏埠镇东北端,属畈区,与孙湾、万寿、戚桥、南楼、陵波5村相邻。总人口3361人,耕地面积1271亩。辖联盟、红光、中心、黄院、邬庄5个村民组。六潜高速公路横跨全村,张寿支渠贯穿南北,苏戚公路擦村而过。地势平坦,交通便捷,水资源丰富,境内有170亩精养渔塘。粮食生产以水稻、油菜为主,村办企业有油厂、加工厂、渔场。村集体年收入达5万元。近年来,个体养殖业蓬勃兴起,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创业人员不断增加,农民收入连年增多。村积极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件。   

黄莲村

  黄莲村位于苏埠镇正东,紧邻镇区,距六安市区20公里。苏戚路东西贯穿全村,祝张路和机场路南北穿越,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全村辖8个村民组,1070户,3918人。设1个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党员78人,其中9名女党员。耕地面积2214亩,农作物以水稻和油菜为主,麻类和蔬菜为辅。       近几年在村两委的帮带扶持下,返乡农民工积极创业,先后办起了1家黄鳝养殖基地,5家生猪养殖基地,3家土鸡养殖基地。年产生猪近5000头,土鸡3000余只,黄鳝10000公斤,不仅满足本地区消费还输往邻近地区。       村域内企业众多,拥有金鹰股份麻纺公司和丰源麻纺公司2家年产值500万以上规模企业,2008年落后我村的苏皖冷藏公司在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速。2009年新完成裕安区农民工创业园20余亩征地,浙江企业家投资的外贸手套制造厂也即将落户创业园。    黄莲村历史悠久,佛教、文化底蕴深厚,风景优美。裕安区最大农村初中苏南初中位于镇村交接处;千年古刹黄莲寺香火鼎盛,慕名游客流连忘返;天然荷塘众多,百亩油菜田里一处塘,林下垂钓别有一番风趣。    新的一年里,村两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本村实际,大力发展现代养殖、种植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旅游资源规划新农村建设,打造集佛教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现代生态旅游新农村。    开放、热情的黄莲村竭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考察投资兴业!   


八里村特产大全




八里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