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溪村系渚口乡下四村之一,县级贫困村。与江西浮梁县毗邻。全村辖5个村民组(李村、胡村、江村、何村、巡源)277户996人。全村耕地面积512亩,茶园面积410亩,山林面积15865亩。2008年人均纯收入3942元。村党支部现在党员19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024207 | 242700 | -- | 查看 樵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三联村 |
三联村:为原水村村、清溪村、道源村三村合并而成,故名三联。三联村是全乡人口最多、面积最广的村。全村辖20个村民组,656户,2358人。 |
樵溪村 |
樵溪村系渚口乡下四村之一,县级贫困村。与江西浮梁县毗邻。全村辖5个村民组(李村、胡村、江村、何村、巡源)277户996人。全村耕地面积512亩,茶园面积410亩,山林面积15865亩。2008年人均纯收入3942元。村党支部现在党员19名。 |
伊坑村 |
伊坑村:位于渚口乡东3公里处。 |
大北村 |
大北村位于祁门县城以西26公里处,是乡政府所在地,位于省道221和省道326交汇处,目前“黄祁高速公路牯牛降站口”也设在本村境内。 全村有4个村民组,315户,总人口1049人,有党员26名,村支两委成员8人,大学生村官1人。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达8430元,多次被评为市、县级“五个好”先进村党支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等。 |
渚口村 |
渚口村 渚口位于祁西,距县城30公里。因其溪水潆洄,环映如锦;背靠成峰,障蔽如城,故别号锦城。唐乾符年间,祁门倪氏始祖康民与郑传集众抗黄巢,加封检校兵部尚书,其五世孙三六、社五约于宋中期由伊川迁居渚口。 渚口为倪姓聚居地,后发展为倪、吴、胡三姓融合共居,是徽州人聚族而居又融合发展的典型村落,现有284户1005人。“渚”为万山丛中一小洲,村落一面靠山,三面环水,村人称铜锣形、腰带水。村前平畴轩敞,古树参天;村内粉墙黛瓦,街巷宛若迷宫。 渚口村自古文风昌盛,历代名人辈出,旧时书塾众多,古有举人5人,文武科进士5人,七品以上-16人。明代倪思辉,累官至南京户部尚书,明史有传。清代倪望重,历任浙江诸县知县,以府官致仕,其藏书楼“万卷楼”闻名遐迩。胡士著,清康熙进士,官至翰林院詹事,他与江南诸多名士之往来,拓展了徽州的人文空间。吴书升独穷经史,开祁门一邑文风。明清两代,村人远游淮泗,经商者无数。倪本高,明万历业盐两淮,起业巨万;清末民初粮商倪尚荣,因修县积谷仓而受民国总统黎元洪“泽被乡闾”的匾额嘉奖。 村内“贞一堂”、“一府六县”两处古建筑,极为独特,堪称经典。贞一堂为倪氏宗祠,始建于明初,曾两度遭火灾重建,现存为民国建制。被誉为“徽州民国第一祠”。祠堂座北朝南,前、中、后三进,内置五开间,前后天井,面积1200余平方米。整座祠堂由108根大柱支撑,空间开阔宏大。门前广场两侧18对巨大的旗杆石鼓,规模壮观,是倪氏宗族为子孙考取功名者而立旗杆所留。贞一堂因其历史悠久,体量宏大,用材精良,雕刻精美,规模完备,保存较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1998年5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府六县”即倪望重宅,村人称“新屋里”,建于光绪十年(1884)前后,占地1600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1个府厅,6个县厅,恰合古徽州一府六县建制,同时暗合宅主6任浙江5县知县的特殊经历。 倪宅建筑,府厅庄严肃穆,气势宏伟;县厅小巧玲珑,起居方便;花厅幽静典雅,格调别致。与府厅相连的为东花厅,是宅主倪望重的藏书楼,号“万卷楼”,其藏书1950年移送国家文物部门。2004年11月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村中民间文化遗存丰厚,器乐演奏《十番锣鼓》堪称乡村“迎宾曲”;民间舞蹈《扑蝶舞》被誉为祁门旋律;《姐妹看灯》曾进京中南海为中央-演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