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 裕安区 >> 单王乡 >> 宁沟村

宁沟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宁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宁沟村简介

  宁沟村地处单王乡北端,东与东湾村相连,北与王拐村相邻,西和福和相伴,耕地面积1247亩,人口2200,全村共成十三个组以生产小麦、花生、玉米为主,有优质基地示范片200亩,全村有三条基埂路,南北平行贯穿全村境内,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党员43人,女党员3人,50岁以上的党员25人,40岁以上的党员10人,30岁以上的党员3人,党员发展能手4人,工作发展能手5人,今后发展思路,组织建设以发展年轻、发展能手和女青年入党为主,进一步搞好双培双带工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全村群众逐步走上富裕安康之路。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03200 237000 -- 查看 宁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宁沟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宁沟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单王社区

  我乡街道居委会位于单王乡政府南边,西、北于前楼村交界,总面积2850亩,耕地面积850亩,总人口3030人,自然东边淠河,可开发铁沙资源,黄沙出售建设,沙滩可植树造林,六单快速通道从我居委会串过,自修机耕路5条全长10公里,在我村境内有一个丰收水库,旱天可供抗旱,排内涝有街东闸,木家堰口,居委会下设一个街道,一、二、三个村民组,总计党员67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3人,高中文化程度4人,初中、初中以上60人,35周岁以下14人,45周岁以下4人,54周岁以下14人,59周岁以下12人,60周岁以上20人,设置6个党小组,发展能手11人,其中有党员、有群众、发展建党积极分子11人,80%是高中以上文化,其中有两名女积极分子,村集体经济是黄沙开发,林场承包,丰收水库水面承包,集体全年收益2万元左右,今后加大开发项目,发展养殖大户、种植大户,在单王街道发展服务业、运输业,得到带领全村村民致富为目标。   

胡台村

  胡台村位于单王乡的东北部,北与霍邱县松台村紧邻,东与寿县太平村一河(老淠河)之隔,属六、霍、寿三县交界处,人口2940亩,现有耕地1240亩,近几年水冲水冲沙涨损毁,人均耕地不足0.4亩,土壤结果东沙土、西泥土地,种植业主要以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大瓜、红麻、瓜果蔬菜为主。现有6个村民组,支部设有5个党小组,39名党员,其中70岁以上6人,60岁以上的9人,50岁以上的12人,40岁以上的9人,40岁以下的3人,党员年龄结果偏高,近几年,随着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一些富民政策的不断深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党员队伍0现了一大批生产致富能手,现有17名党员成为发展能手。带领胡台人走上致富路,党支部针对党员队伍年龄偏高问题,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培养一批年青有为的发展能手,去年培养5名建党积极分子,条件成熟的3名,准备报送党委申批入党,08年已吸收3名建党积极分子。    随着农村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胡台村将利用胡台小集这个张湾地区文化、交通、政治的中心,大力发展集市贸易,引进外资,鼓励农民兴办个体企业,推广优良品种,普及大棚蔬菜,发展养殖业、运输业,为外出务工农民寻找致富门路,力争08年度人均收入达 元。    要想富,先修路,村两委将通过各种渠道,发动群众捐献、自筹等方式,力争在年底将胡台村内的公路“黑色化”,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张集村

  张集村位于郭单路中段,单王乡政府西部约4公里,属丘陵地形,总面积2874亩,耕地面积2374亩,总人口1527人。全村共18个自然村庄,分布零散。全村工有水面300亩,主要农产品为:水稻,小麦,玉米,花生,油菜等。主要以自然白鹅养殖,养猪,养鸡为副业。人均生产总值1500元。    全村共有党员27人,党小组五个,平均年龄40岁,外出党员2名,党员平均文化初中水平。党员发展能手一名。    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上级转移支付。为了更好地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增加集体收入。    我支部计划:    一、加强党员致富能力的培养。    二、加大对党员中的致富能力的扶植力度。    三、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工业。    四、把致富能手引入党组织。  

汤楼村

  汤楼村位于单王乡政府所在地以西的2公里处,近25公里的郭单公路东西纵穿全境,隶属易旱的丘陵岗区村,现主要经营以水稻、小麦为主的粮食产品以及以花生、打瓜为主的经济作物。总面积约5200亩,其中耕地占2451亩,林地占400余亩,水面约好350亩,坡陡荒地近500亩,其他作耕面积1500余亩,现有通往村部近2公里的砂石路。全村现有农业户主406户,人口出生率1645人,所辖9个村民小组,一个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党员人数不胜数28名,其中35岁以下的2名,36至45岁的名,60岁以上的确15名,现已培养建党积极分子2名,计划本年培养发展能手15人,村民全年经营总值在本世纪内300万元左右,而村集体经济收益一直甚差。    为求发展,拓展思路,今后要大力发展培养能人和科技致富带头人,极力吸、引,着力当地,大型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产品新加工销售来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为早奔小康而奋斗。  

东湾村

  东湾村位于单王乡的东北方,东方与寿县隔河相接,南方与码头镇以淠河为界,西方与宁沟、王拐村交界,北方与胡台村交界。    耕地面积1356亩,人口3421人,自然条件较好,农作物主要以种植小麦、油菜、玉米、花生为主,易涝易旱,交通便利,本村2007年新修2公里的水泥路。村内共16个村名小组,9个自然村庄。现有0员38名,分为4个党员责任庄,党员队伍的文化结构,初中以上文化的占50%左右,年龄结构50岁以下的只占40%,处老龄化状态,党员发展能手8名,党建积极分子5名。村集体经济落后,无任何集体经济实体,无集体经济收入。今后的发展思路,组织建设方面以发展年轻党员、女党员、改变党员队伍的结构。把发展能手培养成0,尽可能的创造村集体经济实体,以提存集体经济收益,带领全村群众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张湾村

  我村位于单王乡北部,东与寿县相邻,北与霍邱接壤,南与胡台村一路相隔,西是王楼村,属湾区村。耕地1295亩,总人口2843人,辖五个村民组,划分五个党员责任区,43名党员,其中女党员五名,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7人。实行党员发展能手,特困群众帮扶结对。    我村自然条件一般,物产丰富,农作物生产水稻、小麦、油菜、花生、玉米等,农民勤劳,养殖鸡、鸭、猪、羊等家禽家畜。    交通便利,乡道从我村经过,机埂里修至各个自然村庄。    村集体村部一座,内部设施齐全。    今后发展思路;由于党员年龄偏大,计划每年发展年轻新党员1—2人,其中女党员1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路、修渠、排涝渠清淤,改善村容村貌。  

王拐村

  王拐村位于单王乡的东北部。现有耕地面积1378亩,人口2280,13个自然村民组,土壤结构:东以沙质土,西北为低洼黄泥土,适于水稻,红麻种植。农物种植的经济作物以红麻,大瓜,油菜,花生芝麻等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主要收入以农业为主。近几年,随着党的改革开放和一系列富民政策的深入,村两委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的道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实行科技种田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为了使全村人尽快致富,党支部积极疏导组织一大批因散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使一大批人富足起来。其中党员干部率先致富,成为发展能手的有 名,群众成为发展能手的有 户。2007我村人均收入达到3800余元。为了使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拓展。村两委年初对党发展规划,准备集资修通全村境内的公路黑色化进一步,推进科技兴农,科技致富。为建设美好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太平村

  太平村位于单王乡西南部,由原瓦岗,南郢两村合并而成, 属丘陵地形,耕地面积4050亩,总人口3053人,下辖25个村民组。全村共有水面600多亩,主要农产品为水稻,小麦,玉米,花生,油菜等。主要以白鹅养殖,养猪,养鸡为副业。人均生产总值2260元。    全村共有党员64人,党总支1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6个,外出党员13名,建党积极分子5人。党员发展能手4名。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上级转移支付。于2007年初争取资金修通了村级水泥路。环村沙石路5.9公里。改变了交通条件。为了更好地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    我支部计划:    一、加强党员致富能力的培养。    二、加大对党员中的致富能力的扶植力度。    三、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工业。    四、把致富能手引入党组织。   

福和村

  福和村单王乡的北部,与霍邱县接壤。村所辖面积9280亩,耕地面积4726人,户数1180户,水利等交通设施落后,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红麻,大瓜,自然条件优越,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主村辖11个村民组,设立一个党总支(福和村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福和村第一,第二,第三党支部)。全村共有党员76人,其中预备党员5人,女党员9人,年龄结构35岁以下5人,36—45岁16人,46—54岁14人,55—59岁8人,60岁以上33人,党员发展能手31名,建党积极分子9人。村集体经济薄弱,年经济收入3万元。    今后发展思路:   一.加强村级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建设村级基层组织活动场所210平方米。    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除险加固青年坝水库,西台水库,新塘水库,并重建水库涵闸。    三. 加强村级道路建设,新建水泥路2条长3.3公里,沙石路2条长4.7公里,加宽桥梁一座,涵管一孔。    通过基层组织阵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我村落后面貌,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加强脱贫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郭店村

  郭店村地处单王乡西南与顺河镇、固镇镇、丁集镇接壤,总耕地面积4400亩,人口3860人,属丘岗地,汲东干渠流经本村,白土岗自流灌溉渠北支横穿全村,交通便捷,胡鲜路横贯全村,电力提水站两台、生产组18个,设一个党总支、三个支部、六个党小组,党员人数5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8人,平均年龄50岁左右,拥有发展能手30人,经支部大会推荐确定建党积极分子12人,村拥有轮窑厂一个,年产值120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全村人均收入三千多元,目前外出务工回乡创业6人,解决了家乡部分剩余劳动力,带动全村经济发展,新一届村两委将继续带领全村人民不断开拓创新,鼓励和支持外出事业有成有志青年加乡创业,大力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和提升农业投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前楼村

  前楼村位于单王乡政府以北,包围整个单王街道,东临老淠河,南与单王村相邻,西与汤楼村接壤,北与福和村靠近。六单路纵穿我村,全村共有758户,7个大生产组,总面积1937亩,2928人,全村有固定电话300多部,全村地处湾、畈地区,全村主要以种植杂交水稻为主。全村有党员52人,其中女性1人,近几年发展培养新党员7人,积极分子5有,培养党员发展能手10人以上,今后以他们为榜样召开全村广大青年相互学习。       我村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花生等,近年来,我村积极调整产业机构,加大对养殖业,特色种植业的帮扶力度,提高百姓的收入。在社会建设方面,我村临近单王乡,新建单王综合市场,促进我村农产品交换,为村民提供便利。    前楼村积极加大党组织建设,提高两委班子的工作水平,努力建设一个美好的新农村。前楼村两委班子携前楼百姓热忱欢迎广大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   

梁泊村

  梁泊村地处单王乡西北部,与霍邱县彭塔乡花园镇交界,属典型的江淮丘陵。    梁泊村是二00五年由原天鹅村与原梁泊村合并而成,面积约9平方公里,耕地4230亩,人口3170人,辖11个村民组。    梁泊村设党总支,下辖三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5人,其中女党员6人,发展能手11人,建党积极分子11人。    梁泊村主产小麦,水稻,进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养猪业、林业发展迅速,几大小型水库均已建配套工程,依托水库,使水产养殖业逐渐发达,“村村通”使该村摆脱了长期闭塞的困境,如今的梁泊村是林茂粮丰,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社会和谐。  

荣店村

  荣店村位于单王乡西北部,西北与霍邱接壤,东邻汤楼村,南与张集村一路之隔,西施双桠村,北部与梁泊村相邻,是典型的岗区村,面积约16平方公里,耕地3085亩,人口2213人。自然条件一般,新堰自西向东从中间穿过,南部可引流淠史杭水,北部兴修十口当家塘。    物产丰富,农作物生产水稻,兼作小麦、油菜、花生、棉花、玉米等,农民勤劳,养殖白鹅、鸡、鸭、猪、羊等家禽家畜。    交通便利,郭单路从南部边境经过,村内新修一条3公里的水泥路,机耕路修至每个村庄。   全村共设置4个村民组,计划4个党员责任区,党员36名,其中女党员5人。党员年龄结构偏大,实行党员发展能手,特困群众帮扶结对,现发展入党积极分子5人。    村集体建村部一座,内部设施齐全。    今后发展思路,计划每年发展年轻新党员2名,其中女党员1名,争取资金修通各生产组砂石路,改进村里电力设施,改善村容村貌。  

宁沟村

  宁沟村地处单王乡北端,东与东湾村相连,北与王拐村相邻,西和福和相伴,耕地面积1247亩,人口2200,全村共成十三个组以生产小麦、花生、玉米为主,有优质基地示范片200亩,全村有三条基埂路,南北平行贯穿全村境内,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党员43人,女党员3人,50岁以上的党员25人,40岁以上的党员10人,30岁以上的党员3人,党员发展能手4人,工作发展能手5人,今后发展思路,组织建设以发展年轻、发展能手和女青年入党为主,进一步搞好双培双带工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全村群众逐步走上富裕安康之路。  

王楼村

  王楼村位于单王乡最北端,东临寿县,北与霍邱位于二县一区交界处。全村共有农户656户,现有人口2342人,共成立了七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38人,其中女党员5人,全村分为四个党员小组,村两委班子四人,上级下派一人。  

张祠村

  张祠村位于单王乡政府所在地以南2.5KM处,东于金安区,淠东乡仅一河之隔,难于顺河镇,安城, 头两村接壤,西于 乡,张集,汤楼两村先临,六单路纵穿村中心往过。全村共有668户,2736人。在原来13个村民组的基础上,合并成8个大村民组,总面积7836亩,其中耕地面积2640亩。全村又修建沙石路5条,并于2007年新修完善1.2KM的水泥路1条。在争取农田改造的基础上,新修5米宽,2KM长的沙石路1条,2.5米宽长2KM的沙石路3条,使我村交通方便,四通八达的新农村景观。全村已装固定电话200余部。    张祠村地处岗,湾,田之三种类型的土地资源。岗区4个组织积极响应退耕还林政策,实现退耕还林600余亩,现杨树已基成林,出现林茂鸟唱的新景象。全村主要以种植优质杂交水稻为主导产业。村集体于92年3月修建三上三下的村部 ,并积极建起了计划服务室。加强了党组织阵地建设,新购置了办公桌椅,彩电,VCD,组建了党员活动室2间,人口学习使广大党员学习活动有场所。全村现有正式党员47,预备党员1人,并针对党员年龄高的实际情况。近几年发展培养新党员8名,其中女性2名,培养建党积极分子10余人。从而使党员队伍保持年轻化状态,并发展能手数10名,以他们为榜样,号召全村广大青年相互学习。    今后我村在加强培养发展能手的基础上,积极宣传,引导他们发展养殖业,饲养业,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科学种田,号召那些外出工的懂技术,当老板的村民回乡办厂,办企业,当老板。积极引进外资,想方设法因地制宜,把家乡建设的更好,构建和谐家园。   

双桠村

  双桠村共有39名党员,设立了6各党小组,其中女党员7名,高中以上文化6名,初中文化10名,初中以下党员23名,老弱病残党员9名,70岁以上党员8名,40岁以下党员4名。流动党员8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  


宁沟村特产大全




宁沟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