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 裕安区 >> 青山乡 >> 杨湾村

杨湾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杨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湾村简介

  杨湾村位于青山西南方,东与魏庵村毗邻,南与罗集乡隔河相望,西与营桥村接壤,北与土门店村相连,全村被汲河大坝呈“月牙形”包围,地势低洼,十年九灾,是固镇镇严重的水灾区。全村辖14个村民组,640户,2469人,总耕地面积2939亩,累计约1400亩。
   村“两委”班子健全,村党支部6人,村书记安万华、主任李其松文书李福安、营长杨克应、计生专干郭建献,有6个党小组,党员71名,3名预备党员,建党积极分子10名;
   杨湾村是个典型的纯农业村。自2008年以来,村里通过召开党支部会议、“两委”会议、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在充分准备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增加村集体、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劳务输出业及壮大种养殖业为重点,以加强两委班子建设作保障,宁肯勤劳苦干,不愿苦熬度日,力争一年打基础、二年求发展,三年上台阶”发展新思路,提出了奋斗目标。经过四年发展现有养殖大户5户,工艺羽绒加工1户,带活了全村经济发展。
   杨湾村两委和全村人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杨湾村投资、视察和指导工作!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03201 237000 -- 查看 杨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湾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杨湾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营桥村

  营桥村位于青山乡政府东侧,人口2664人,耕地面积1832亩,山场面积8620亩,10个村民小组,全村党员54名(3名预备党员),人均收入4000元,固定资产42 万余元。    营桥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空气新鲜,风景独特,注有巍巍矗立的“大小铜山寨”,栩栩如生“月亮石”,形象逼真的“石船”,奇形怪状的“豹子岩”等山景,是旅游的好胜地,山村绿化面积60%以上,山林茂密,济济林(板栗)初具规模。养鸡、油茶在农业大户带领下,蓬勃兴起,欣欣向荣。村集体年收入3万元。村村通工程约9公里2010年已修建完毕,三条通组机耕路2010年年底已建好两条,2011年计划建设田冲路,目前正在建设中,320平方米“五保新村”2009年初投入使用,营桥小学于2008年建成。    在村两委带领下,全村人民发展多种经营,提高人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收入,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有团结的村班子,营桥将一定成为一个文明健康的新农村。   

杨湾村

  杨湾村位于青山西南方,东与魏庵村毗邻,南与罗集乡隔河相望,西与营桥村接壤,北与土门店村相连,全村被汲河大坝呈“月牙形”包围,地势低洼,十年九灾,是固镇镇严重的水灾区。全村辖14个村民组,640户,2469人,总耕地面积2939亩,累计约1400亩。    村“两委”班子健全,村党支部6人,村书记安万华、主任李其松文书李福安、营长杨克应、计生专干郭建献,有6个党小组,党员71名,3名预备党员,建党积极分子10名;    杨湾村是个典型的纯农业村。自2008年以来,村里通过召开党支部会议、“两委”会议、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在充分准备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增加村集体、农民收入为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发展劳务输出业及壮大种养殖业为重点,以加强两委班子建设作保障,宁肯勤劳苦干,不愿苦熬度日,力争一年打基础、二年求发展,三年上台阶”发展新思路,提出了奋斗目标。经过四年发展现有养殖大户5户,工艺羽绒加工1户,带活了全村经济发展。    杨湾村两委和全村人民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杨湾村投资、视察和指导工作!  

孙堰村

  孙堰村位于裕安区青山乡的西南端,西临淠河,东南与霍山交界。全村共辖9个村民组,361户,1391人,党员37人,五个党小组。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220亩,生态林4500亩,荒滩2700亩,水面500亩,经济林700亩,其中板栗400亩,杉木林300亩。    坚持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农组示范基地和经营服务园区,以基地、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以服务为纽带,通过党员示范户的辐射带动和基地的扶持培训,带动广大群众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个私经济,达到共同致富,有农组示范片2个;民营企业1个,年创经济效益500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90人,24户摆脱贫困。科技示范户6户,年创效益近万元的5户,共带动20户群众进行科技生产和从事个私经营,年创经济效益30万元。       全面达到村有农组示范基地和民营企业服务园区,每组有农组科技示范区,党员科技示范大户和党员经营示范户分别达到2人以上。到2016年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利用自然生态林资源的优势,做自然生态文章,发展特色生态旅游,把孙堰村建设成一个生态旅游度假村。    积极、稳妥地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为把孙堰村建设成和谐、文明、富裕的小康村而努力奋斗。  

土门店村

  土门店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    土门店村位于青山乡最北端,105国道、淠史杭总干渠穿村三公里。水陆交通便捷,土地分布状况为水田、旱地和林地。    土门店是许继慎将军的故乡,许继慎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红色旅游景点。    二、人口资源状况    全村共17个村民组,总户数923户,总人口3250人,其中回族2人,有劳动能力1570人,其中小学文化610人,初中文化390人,高中文化 530人,大学文化 40人。常年外出务工 1080人。    三、土地资源    全村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2200亩,其中旱地170亩,林地600亩。    四、农业生产状况    土门店村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养殖业以猪、鸡、鸭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2012年人均收入5600元。    五、基础设施状况    1、道路:全村现有水泥路12公里,砂石路21公里,基本实现户户通路。    2、“三通”:全村通电率百分之百,有线电视、卫星接收入户率百分之百,程控电话、手机入户率百分之百。    3、水利工程:全村共有水塘65口,淠史杭干渠、老河口穿过,二天门、石堰两座国有电站座落,灌溉面积全覆盖。    4、人畜饮水:百分之八十农户安装自来水,百分之二十农户饮用井水。    5、社会服务:配置“11+4”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2013年新建村为民服务中心,有村小一所,适龄儿童入学率百分之百,幼儿园一所,卫生室一所,并配有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所、农资店、便民超市12处、农贸市场。四项基础设施即公交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   

芮草洼村

  芮草洼村概况    青山乡芮草洼村位于青山乡北部、105国道(六安—霍山)、六潜高速公路、芮张公路(芮草洼—金安区张店镇)、淠史杭总干渠贯穿境内,距六安市区15公里。全村总人口3089人,总户数806户,劳动力1749人,其中外出打工人数1010人。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350亩。村党总支下设枣林、红旗2个支部,6个党小组。村两委干部7人,其中大学生村官1人,平均年龄37岁。芮草洼村以工业生产、加工;农业水稻种植、养猪、养鸭、养鸡、油茶栽培为主导产业。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700元。在青山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近年来,芮草洼村注重加强村党总支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努力发展村级经济;加大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认真规划,切实抓好美好乡村建设;加强群众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全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村党总支曾多次获省、市、区表彰,2010年获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2012年获六安市裕安区“先进村党组织”荣誉称号;2012年获六安市“2006-2010年全市依法治市和法律宣传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获六安市“优秀村党建网页”荣誉称号;2013年8月获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戚塘村

  青山乡戚塘村位于我乡东北角,105国道1108公里处向东3公里。东与金安区中店乡长岭村、高店村相交界,北与城南工业园李仓村相接壤,南与黄大桥村相连,西与土门店村相邻。属二区(金安、裕安)三乡(青山、城南、中店)交界村。全村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935 亩,旱地面积255亩,山场面积2000亩(杉木林1000亩,杨树200亩,松数100亩,园林200亩,各类低产林地荒坡地500亩),水面400亩。属典型的丘岗地貌和江淮分水岭地带。戚塘村全村总人口1800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1758人,460户,共有11个村民组。全村党员总数60名,建党积极分子6名。村总支委员会下设新塘、金窑二支部、四个党小组和四个党员责任区。    全村主要经济作物为水稻,年产水稻120万公斤,油菜籽10万公斤。旱经作物主要以玉米、大豆、棉花、花生、山芋等。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西瓜、蔬菜、经果林等在我村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全村有村办企业戚塘轮窑厂一个,年产红砖1500万块,年产值450万元,年创年税30万元,解决群众就业60人。村办小型粮油加工厂一个,个体私营经济实体26个,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700人,净务工收入1000万元。2009年7月引进青山园林绿化项目一个,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180万元。现带动全村10余户发展园林经济。各种汽车、运输车车辆52辆,各类摩托车基本普及全村。 目前,党和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投入的倾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全村的电力、交通、通讯、运输等各行业日益完善。村容村貌不断焕新,各类楼房楼房、小别墅在全村到处可见。随着经济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全村人们正朝着和谐、文明、幸福、安康的新农村不断前进。  

段岭村

  段岭村位于青山乡东北部,属丘陵地带,北与本乡土门村相邻,南与营桥村接壤,西与芮草洼村、红桥村交界,东与黄大桥、宋岗村相连。距六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六安市,约20公里;西距105国道、商景高速仅1.5公里;县道芮张路横穿而过。本村现有农户548户,农业总人口2036人。总面积约为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20亩,其中可耕水田1434亩,旱地586亩。山场4000亩,水面680亩。该村现有村办小学一所、卫生室一所、五保老人之家一所,规模民营企业一家、个体工商户22户、农组示范基地五个、科技示范户11户。主要基础设施有小二型水库一座和村级道路水泥硬化5.2公里,并实现了组组通砂石路,做到晴雨能通车。全村辖18个村民组,现有0党员40名,共分五个党小组。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我们将根据我村的自然资源和现有条件,以基地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以服务为纽带,通过党员示范户的辐射带动和基地建设,带领广大群众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种植业、养殖业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调优,加快社会公益事业和农田水利基地设施建设步伐,合理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尽早完成村中心集镇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尽快实现广大群众共同富裕,早日完成新农村建设目标和任务。  

望江村

  一、望江村基本情况       全村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863亩,人口1616人,水泥路2.2公里,卫生室1个,合并小学1个,   现有党员32名,其中男性党员30人,女性党员2人,60岁以上占70%,小学文化65%,中专、高中文化占35%,有两名党员长期在外打工,支部书记陈仁让、支委委员唐建中、翁秀芳,下设4个党小组,分别为:门西、刘塘合并为第-小组,陈榜、刘后合并为第二党小组,长塘、唐院合并为第三党小组,新桥、河沿合并为第四党小组。村民代表33人。       二、经济发展状况    望江村现有农业人口1616人,下设8个村民组,村支部充分发挥各党小组的带头作用,已建起了村集体林场,大塘冲水产养殖厂,私营大米加工厂,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改变农业结构,实现了人均收入突破10%的年增长率。      

红桥村

  红桥村概况   红桥村位于青山乡中部,青山绿水,六潜高速、105国道、红苏公路穿腹而过。山水田地应有尽有,东与六潜高速紧依,南于青山乡政府紧连,西与淠史杭上游横排头风景区相毗邻,北与淠史杭总干渠新淠河接壤。我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盘古寺、龙王寺、金华寺三大传奇迷人的古寺均座落在我村,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横排头旅游风景区,83742部队均与我村相拥抱,我村地理优势、区域优势独特,红苏路是通往横排头旅游风景区和九公寨风景区的必由之路。    全村总人口3284人,806户,47个自然村庄。土地总面积18572亩,其中耕地3712亩,属丘陵地形,森林覆盖率达48%。    红桥村有村部,两所小学,1所卫生院和1个幼儿园,1个塑料扣板厂和1个木材卷板厂,均在红苏路边。村内有1个淠河圩,1个近800亩的林场和200亩的花卉生产基地,地理位置独特。2006年,我村为裕安区新农村建设区级示范村。为了使新农村建设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我村近期兴建沿淠——红星全长6公里的水泥路。   

青山村

  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青山村位于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上游,淠水之滨,青山乡政府所在村,距离市区22公里,105国道穿境而过。全村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60亩、山场1.33万亩,主要经济作物为水稻、茭白、经果林等,主要产业结构为种植业、养殖业、餐饮业。青山村现有村民组11个,人口2632人,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680元。目前,村两委成员7人,本科以上学历2人,35岁以下2人,女性2人。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41名,预备党员4人,入党积极分子9名,常年外出党员4名。 近年来,该村在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整体工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黄大桥村

  黄大桥村概况   黄大桥村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名称,全村农业人口为2386人,耕地面积为2139亩,由11个村民组组成,党员人数为43名,分为四个党小组,其中女党员4名,预备党员1名,发展积极分子2名。    支部在履行党员职责时狠下功夫,认真分析了原因和实际状况;实行了党员、干部心连心活动,使每个困难党员有干部联系,每个流出党员有干部联络,并做到每个党员有联系户。必须做到党员干部心连心;哪里有困难哪就有我们的党员出现,对无职党员的公益事业,每年督查二次,年终评比总结一次,表扬了先进党小组和先进个人。给予有突出性的先进个人,给予了适当的经济奖励。    随着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不断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全村的电力、交通、通讯、运输等各行业不断迈进。村容村貌不断焕新,农户小楼房、小别墅在我村到处可见。经济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大,全村人们正朝着和谐、文明、幸福、安康的新农村不断前进。   

八字岗村

     八字岗概况   八字岗村总面积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59亩,芮张路横穿全村,属丘陵地区。    我村总人口3150人,其中党员65人,女党员9人,入党积极分子3名.分两个支部,王店支部33人,汪神支部32人,辖5个党小组。    近年来,我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积极招商引资办企业,引导农民发展科技农业,注重加快八字岗村新农村建设,使我村经济有较快发展,社会稳定,农民建设新农村积极性极为高涨。   

铜山村

  0青山乡铜山村党总支现有党员63名,下辖邹拐支部、林场支部、老洼支部3个党支部。邹拐支部下辖邹拐党小组、板桥党小组;林场支部下辖罗院党小组、油坊党小组;老洼支部下辖老洼党小组、幸福党小组。35岁以下党员4名,36—45岁党员21名;46—54岁党员6名;55—59岁党员5名;60岁以上党员27名。中专学历党员5名,高中11名,初中及以下47名。总支书记张德才,总支委员张德才、张万胜、夏春芳。上述总支委员分别兼任老洼、邹拐、林场支部书记。    在村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铜山村的电网已改造完毕,户户都装上程控电话,通过水泥路年底将竣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成立铜山村毛竹协会、板栗协会、茶叶协会、养鸡协会、油茶协会,有力推动了生产发展,农民增收。    铜山村重点加强以村党总支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优化、壮大党员队伍,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0员的先进性,带领铜山人民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西岗村

  裕安区青山乡西岗村位于青山乡西南边,东于本乡营桥村、青山村接壤,南和霍山县交界,西于陶洪集相连,北于石板冲赵家湾村隔河相望。全村辖11个村民组,人口2060人,土地面积8000多亩,耕地面积1250亩。山场面积7000多亩,2005年设立总支一个,二个支部(程冲支部、希望支部),6个党小组(希望支部三个党小组,程冲支部三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6人,中专以上4人,高中5人,初中20人,初中以下17人,30岁以下党员3人,30至45岁党员30人,45岁以上20人,总支书记1人,支部书记2人,支委5人。    西岗村有党员示范基地二个,一个是西岗前进黑木耳种植基地,一个是世和药材种植基地,这二个示范基地发挥了积极作用,现辐射到各村民组,从而带动了一方致富,增加了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西岗村党组织今后奋斗目标是:继续发展和扩大党员示范基地,利用我村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开发荒山、荒水,以党员示范基地为样本,引导全体村民参观示范基地,请技术专家传授种养殖方面的技术,逐步形成种养殖一条龙服务,利用自然优势,辐射到各组、各户,走共同富裕之路,为早日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魏庵村

  魏庵村位于淠河的东岸,依山近水,风景秀丽,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2017人,其中农业人口1971人,耕地面积913亩,林业面积575亩,有486户农户从事农业生产。本村有优质茭白180亩,生态林300亩,优质-300亩,优质玉米400亩。    本村有生态农业示范片2个,其中一个为优质茭白示范片,一个为优质水稻示范片。本村劳动人数为1153,其中外出务工人员725人,大都在外地从事服装产业和建筑业。本村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本村居民百分之八十是明朝洪武年间从江西移居到此居住,本村居民具有中国农民传统的吃苦耐劳精神。    本村有汉代樊哙将军的墓及樊哙将军练兵的将军滩,建于清代初的魏氏祠。魏氏祠为古代标准的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其中祠中的雕椋画栋,保留完好无缺,历经数次洪水而无损。    鉴于本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各村生态环保的农业,本村人民正在努力奔向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而努力奋斗。  

兴隆村

  兴隆村党支部书记魏正前,委员:杨志浩、魏德安,全村共44名党员,在60岁以上的党员有20名,60—40岁的党员有20名,40岁以下党员有4名,全村共有五个党小组,发展年青党员是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我村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只因没有很好的龙头企业,村通过村支部扩大会议多次讨论,认为要想发展我村经济,必须先修路,只有路修好,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只有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搞好我村大庄组居民点规划的实施建设,设立农贸市场,才能以点带面,使全村发展成为10个规划点,按新农村建设布局逐步实施。同时,以村原来的大棚蔬菜发展为基础,培养科技能手,使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个个掌握2项以上的蔬菜种植技术,将原来的20亩蔬菜扩大到百亩蔬菜基地。广泛宣传引导在外打工的能人大户,回乡创办企业,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年青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使之发展成为合格的党员,让他们加入到村级经济建设中来,采取户帮户、人帮人、干部党员帮群众的滚动式结对帮扶方式,为家乡的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宋岗村

  宋岗村概况       宋岗村农业人口3214人,29个村民组,总支党员64名,其中女党员6名,9个党小组,55岁以上党员占党员总数四分之一,整个党组织年龄结构偏高;初中以下学历占百分之六十,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外出及老弱党员占总支的三分之一。针对这一现状,总支通过学习,吸收了年青党员5名,发展积极分子2名,充实了党组织的新鲜血液,使党组织焕发新机。    总支在履行党员职责时狠下功夫,认真分析了原因和实际状况;实行了党员、干部连心活动,使每个困难党员有干部联系,每个流出党员有干部联络,并做到每个党员有联系户。对无职党员的公益事业,每年督查二次,年终评比总结一次,表扬了先进党小组和先进个人。尤其以余守堂、万文庆等同志为首的先进无职党员给予了适当的经济奖励。   


杨湾村特产大全




杨湾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