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合肥市 >> 长丰县 >> 水湖镇 >> 张祠社区

张祠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张祠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张祠社区简介

  张祠社区简介
   张祠社区位于水湖镇西部,距县城3公里,南与金瓦村交界,东临庙岗村,北接裴户村,西邻蒋赵村。全村现有人口1360人,耕地面积3883亩,辖祠堂、魏庄、罗拐、小庄、藕塘、西郢、汪一七个自然村庄,12个村民组,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村干部5人,其中村。
   近年来,张祠村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水稻面积2000亩,草莓、蔬菜面积逐年增加,草莓面积达到16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6600元。村内有砖瓦厂一座,养猪场三个,磷肥厂一个,年产值突破千万元,增加了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
   张祠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43名0党员。村党支部在书记的带领下注重抓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行村务政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村级事务管理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不断建立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做好为民服务,带动村民致富。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121100 231100 0551 查看 张祠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张祠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张祠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翰林社区

  翰林社区:位于长丰县政府西侧。  翰林社区与蒋赵村、富华社区、李集社区、钱岗社区、丰峡村、大周村、南孔村、颜湖社区、李杨村、李岗村、长岗村、阮巷社区、庙岗社区、锦湖社区、谢户村、费岗村、孔圩村、李拐村、伍岗社区、岗城社区、小岗村、拐王村、兴隆村、周圩村、裴户村、张祠社区、金瓦村、俞岗村、周巷村、水湖社区相邻。  

富华社区

  富华社区:成立于2012年8月,由原长合、长淮社区合并而成,位于县城主城区,是县委县政府等单位办公所在地,辖区内共有36个县直单位。辖区面积约2.6平方公里,大型娱乐场所一个(水湖公园)、大型商场两个(长丰商场、世纪华联),学校4所。所辖12个居民小区,住户3213户,常住人口9251人。  富华社区与蒋赵村、翰林社区、李集社区、钱岗社区、丰峡村、大周村、南孔村、颜湖社区、李杨村、李岗村、长岗村、阮巷社区、庙岗社区、锦湖社区、谢户村、费岗村、孔圩村、李拐村、伍岗社区、岗城社区、小岗村、拐王村、兴隆村、周圩村、裴户村、张祠社区、金瓦村、俞岗村、周巷村、水湖社区相邻。  

李集社区

  李集社区是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水湖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01211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0121。邮政编码为2311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1,车牌号码为皖A。与蒋赵村、翰林社区、富华社区、钱岗社区、丰峡村、大周村、南孔村、颜湖社区、李杨村、李岗村、长岗村、阮巷社区、庙岗社区、锦湖社区、谢户村、费岗村、孔圩村、李拐村、伍岗社区、岗城社区、小岗村、拐王村、兴隆村、周圩村、裴户村、张祠社区、金瓦村、俞岗村、周巷村、水湖社区相邻。  

伍岗社区

  伍岗社区:位于水湖镇的南部,长淮南路、杨公南路、南二环、南一环、站前路纵贯全村,交通便捷。伍岗社区分为三个自然村庄,分别是桃园、伍岗和夏湖。全社区共辖14个村民组,716户,人口2975人。  伍岗社区与蒋赵村、翰林社区、富华社区、李集社区、钱岗社区、丰峡村、大周村、南孔村、颜湖社区、李杨村、李岗村、长岗村、阮巷社区、庙岗社区、锦湖社区、谢户村、费岗村、孔圩村、李拐村、岗城社区、小岗村、拐王村、兴隆村、周圩村、裴户村、张祠社区、金瓦村、俞岗村、周巷村、水湖社区相邻。  

岗城社区

  岗城社区:位于水湖镇东部,南与水湖社区交界,东临南孔村,西邻富华社区,北接水家湖农场。岗城社区成立于2002年,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00人,耕地面积702亩,辖小杜家、小陈家、岗底下三个自然村庄,9个村民组。  岗城社区与蒋赵村、翰林社区、富华社区、李集社区、钱岗社区、丰峡村、大周村、南孔村、颜湖社区、李杨村、李岗村、长岗村、阮巷社区、庙岗社区、锦湖社区、谢户村、费岗村、孔圩村、李拐村、伍岗社区、小岗村、拐王村、兴隆村、周圩村、裴户村、张祠社区、金瓦村、俞岗村、周巷村、水湖社区相邻。  

水湖社区

  水湖社区:位于长淮路东段,现辖五个居民组,有人口5038人,耕地面积245亩。  水湖社区与蒋赵村、翰林社区、富华社区、李集社区、钱岗社区、丰峡村、大周村、南孔村、颜湖社区、李杨村、李岗村、长岗村、阮巷社区、庙岗社区、锦湖社区、谢户村、费岗村、孔圩村、李拐村、伍岗社区、岗城社区、小岗村、拐王村、兴隆村、周圩村、裴户村、张祠社区、金瓦村、俞岗村、周巷村相邻。  

钱岗社区

  钱岗社区是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水湖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012110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0121。邮政编码为2311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1,车牌号码为皖A。与蒋赵村、翰林社区、富华社区、李集社区、丰峡村、大周村、南孔村、颜湖社区、李杨村、李岗村、长岗村、阮巷社区、庙岗社区、锦湖社区、谢户村、费岗村、孔圩村、李拐村、伍岗社区、岗城社区、小岗村、拐王村、兴隆村、周圩村、裴户村、张祠社区、金瓦村、俞岗村、周巷村、水湖社区相邻。  

庙岗社区

  庙岗社区位于水胡镇西北部,处于交通枢纽地段,距合淮高速曹安出口仅7公里,离合徐高速炉桥出口约15公里,水家湖火车站2公里,到淮南市中心仅20分钟的路程,省道s311横穿我村。水家湖新兴工业园(占地1480亩)在其境内,长丰县儿童福利院与其相连,安徽首家草莓酿酒基地坐落在我村西部,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    庙岗村全村3760人,耕地2728亩,林地300亩,是长丰县工业园建设示范村。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庙岗村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不断调整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另外,通过发展劳务经济,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农民收入不断增加。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60元,超过全县、全市平均水平。   

锦湖社区

  锦湖社区:位于水湖镇双墩西路锦湖家园内,社区地域面积为2.3平方公里,所辖杨公路以西,北至长丰一中,南至城关中学,共有四个住宅小区:丰乐小区,益民院,廉租房以及新的锦湖家园,老旧棚户区集中在长寿路西段两侧,户籍人口6438人,常住人口13000人左右。  锦湖社区与蒋赵村、翰林社区、富华社区、李集社区、钱岗社区、丰峡村、大周村、南孔村、颜湖社区、李杨村、李岗村、长岗村、阮巷社区、庙岗社区、谢户村、费岗村、孔圩村、李拐村、伍岗社区、岗城社区、小岗村、拐王村、兴隆村、周圩村、裴户村、张祠社区、金瓦村、俞岗村、周巷村、水湖社区相邻。  

阮巷社区

  阮巷社区是水湖镇城郊村,耕地面积2853亩,总人口2460人.种植草莓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了,现已初具规模,2009年草莓种植面积近2000亩,年产草莓4500吨,亩均纯效益8000元,成为全镇有名的富裕村。2006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特色村”称号。2007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示范村”。    早在2002年阮巷村就在全镇率先建起了市级农业产业园,园内建有GRC大棚120亩。2004年、2005年又先后在园区兴建钢架大棚294亩,新建两口达标大塘,建成农田采摘路5条,园区实现了水、电、路、渠四通。在建设期,村组干部深入到户,与农户座谈,帮农户算经济账,协调农户调整土地,统一放线,指导农户安装,协调解决小额贷款15万元,解决农户资金不足等问题。    阮巷村十分重视草莓销售问题,加强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管理。投资200万元建起了草莓批发大市场,为交易双方提供公平交易的场所,市场安装大型电子信息显示屏一台,向客户提供市场信息,吸引了南来北往客商来此运销草莓,上市高峰交易量上百吨,市场年交易草莓3万吨,产品远销北京、青岛、东三省等地,并出口韩国和日本。村两委还注重对外宣传草莓,努力提高草莓对外知名度,先后在中央台七套《金土地》、安徽电视台《金点子行动》和《相约花戏楼》等栏目中宣传草莓。还深入北京、天津等地进行市场调查,为莓农包装积极想方设法,设计新包装,为莓农销售做好服务。阮巷村十分重视草莓销售问题,加强市场建设,规范市场管理。投资200万元建起了草莓批发大市场,为交易双方提供公平交易的场所,市场安装大型电子信息显示屏一台,向客户提供市场信息,吸引了南来北往客商来此运销草莓,上市高峰交易量上百吨,市场年交易草莓3万吨,产品远销北京、青岛、东三省等地,并出口韩国和日本。村两委还注重对外宣传草莓,努力提高草莓对外知名度,先后在中央台七套《金土地》、安徽电视台《金点子行动》和《相约花戏楼》等栏目中宣传草莓。还深入北京、天津等地进行市场调查,为莓农包装积极想方设法,设计新包装,为莓农销售做好服务。   

张祠社区

  张祠社区简介    张祠社区位于水湖镇西部,距县城3公里,南与金瓦村交界,东临庙岗村,北接裴户村,西邻蒋赵村。全村现有人口1360人,耕地面积3883亩,辖祠堂、魏庄、罗拐、小庄、藕塘、西郢、汪一七个自然村庄,12个村民组,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村干部5人,其中村。    近年来,张祠村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水稻面积2000亩,草莓、蔬菜面积逐年增加,草莓面积达到16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6600元。村内有砖瓦厂一座,养猪场三个,磷肥厂一个,年产值突破千万元,增加了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    张祠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43名0党员。村党支部在书记的带领下注重抓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行村务政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村级事务管理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不断建立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做好为民服务,带动村民致富。

颜湖社区

  颜湖社区位居水湖镇东部,高塘湖东岸,全村现有人口2236人,耕地面积1591亩,辖张町、颜湖两个自然村庄,9个村民组,设立党支部,现有党员34人,预备党员1人。    颜湖村近年来,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草莓、蔬菜面积逐年扩大,2009年草莓面积达800亩,建起了猪场、后三两个标准化草莓基地,基地面积200亩,全部为钢架大棚。颜湖村注重病虫害防治,在全镇率先成立了机防队,该机防队2009年被县评为优秀机防队。    颜湖村注重抓基层组织建设,推行村务政务公开,2009年建起3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室。  

丰峡村

  一、地理位置    丰峡村位于县城水湖镇东部,其中心村离县城直线距离1.5公里,东与颜湖村相邻,南与李杨村接壤,西与伍岗村相连,北邻水湖居委会。   二、自然条件    丰峡村地处低洼区,地势较低,全年盛行风向以东偏东南,风频率最大为10.2%,而西风频率最小,占3.64%,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3.6米/秒,夏季多东风和东南风,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属季风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为957.5mm,平均无霜期224天,最大冰冻厚度9厘米左右。   三、基本情况    水湖镇丰峡村是合肥市接收的三峡移民新建村,2000年8月,重庆市巫山县巫峡、南陵、大溪3个乡镇的三峡移民9个村151户625人迁移到水湖镇,独立建制设立丰峡村,现有151户、649人,农田625亩,人均耕地近1亩。丰峡村连续多年获得上级表彰: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千村百镇”示范村,2007年被合肥市授予“养殖业发展特色村”、“村务公开”示范村,2008年被合肥市政府授予“双先”村称号和“清洁家园绿化乡村”先进村称号,2009年被省环保局、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的“安徽省生态村”称号。   四、经济条件    丰峡村紧紧围绕产业发展这一主线,大力发展养殖业,先后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7个,猪圈76栋,养殖面积14368平方米,年出栏生猪4.5万头,被合肥市授予养猪生产示范村。为帮助农民致富,自2008年起,引导农户发展草莓,2009年草莓种植面积达100多亩,亩均纯收入8000元以上,同时积极引导丰峡发挥自己专长,从事三产服务业。蔬菜生产、草莓种植和交通运输等,均产生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2009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180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1.8%。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达100%。自来水普及率100%,电话普及率97%,有线电视普及率98%,生活水平达到小康。   

长岗村

  长岗村简介    长岗村位于水湖镇西南部,距县城3公里,南与李拐村交界,东临阮巷村,西邻金瓦村。全村现有人口2700人,耕地面积3773亩,辖西冲、李集、许巷、东赵圩、后赵圩、庙后、圩塘、长岗八个个自然村庄,16个村民组,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村干部4人,其中务工干部1人。    近年来,长岗村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水稻面积1800亩,草莓、蔬菜面积逐年增加,草莓面积达到12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6600元。村内有养殖场一个,年产值一百万元,增加了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    张祠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58名0党员。村党支部在书记的带领下注重抓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行村务政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村级事务管理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不断建立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做好为民服务,带动村民致富。   

李岗村

  一、地理位置    李岗村位于县城水湖镇南部,其中心村离县城直线距离3.5公里,东与李杨村相邻,南与罗塘乡黄岗村接壤,西与费岗村相连,北边是伍岗村,东南是水湖农场。   二、自然条件    李岗村地处高岗区,地势较高,全年盛行风向以东偏东南,风频率最大为10.2%,而西风频率最小,占3.64%,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3.6米/秒,夏季多东风和东南风,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属季风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为957.5mm,平均无霜期224天,最大冰冻厚度9厘米左右。   三、基本情况    李岗村现有耕地2450亩,人口1845人,450户,辖12个村民组,有李岗、江湖、方庄3个自然村庄,村庄占地面积约600亩。北部有大型水库—前进水库,西部有李岗水库,伍代公路贯穿境内,东部有淮南铁路贯穿。   四、经济条件    李岗村地势较高,水利条件较差,用水基础设施条件差,基本靠天收, 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   李岗村种植业主要以水稻、小麦为主,其他杂粮兼种。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蔬菜、草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0年草莓种植面积达400多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50亩。李岗村南部,建有中型养猪场,带动村内养殖业的发展。境内有300亩林地,适合发展畜禽养殖。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   伍代公路横穿李岗村境内,2009年全部实现了村内组租通水泥路,方便了村民出行。   李岗村已实施村庄整治,结合新农村规划,规划了一个中心村。积极引导农户到中心村建房。   李岗村有学校一座,标准化卫生室。人饮安全工程基本已实施,人饮用水主要是自来水。李岗村室于2008年新建,设施较完善。  

李杨村

  水湖镇李杨村位居县城东部,总户数985户,总人口4730人,耕地面积4700亩,辖李圩、张町、王谢、魏户、熊湾、大小郭、郭圩、小杨、小徐等自然村庄,系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李杨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结构调整示范村,草莓、西瓜、萝卜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品。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6145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185元)高26.4%,李杨村狠抓计划生育工作,本着村自为战,充分发挥计生协会作用,计划生育工作步入正常轨道。狠抓能源建设,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国债能源项目,全村已先后建起沼气池210口,新安装太阳能243个,户户使用液化率,清洁能源普及率达85%。    2009年底已完成改厕(圈)396户,改厕改圈率达95%。村庄及主干道修建了垃圾池,安装了垃圾筒,配备了垃圾车,制定了村规民约,确定专人负责垃圾清运,由镇市容管理所集中送往垃圾处理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85%,境内建有秸杆加工厂,农作物秸杆除加工粉碎还田外,还用作沼气原料,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大为提高,基本杜绝了焚烧秸杆现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充分发挥草莓协会和蔬菜协会的作用,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技术,实行十户连保机制,从生产源头抓起,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强度,2009年农药使用强度为2.9kg/hm2,化肥施用强度为60kg/hm2。教育和引导群众树立环保意识,“白色污染“得到较好控制,废弃农膜随意丢弃现象基本杜绝,农膜地膜回收率达60%以上。   

大周村

  大周村简介    大周村位于水湖镇东北部,距县城5公里,南与南孔村交界,东临定远县,西邻孔圩村。全村现有人口2120人,耕地面积2100亩,辖大周、门东、沈岗三个自然村庄,8个村民组,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村干部4人,其中务工干部1人。    近年来,大周村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水稻面积1500亩,草莓、蔬菜面积逐年增加,草莓面积达到2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6600元。村内有土鸡养殖场一个,养殖大户一名,增加了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    大周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30名0党员。村党支部在书记的带领下注重抓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行村务政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村级事务管理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不断建立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做好为民服务,带动村民致富。   

蒋赵村

  蒋赵村位于县城水湖镇西北部,秀丽的舜耕山南麓,紧挨合淮阜高速东侧,交通发达,民风淳朴。从县城乘车西行大约10分钟到达。本村拥有耕地5561亩,976户常住人口,总人口4086 人,其中农业劳动力2724人。下辖谢圩、黄大郢、下赵、邱岗等28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庄,公共为民服务活动场所面积400平方米,内部设施较为简陋,2012年建有新农村土地置换点一处。    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班子成员7人,党员68人(含预备党员2人),其中女党员9人,分为6个党小组。现有低保户130户,共272人,留守儿童403人,专业或-29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1400人。特困户83户。贫困老党员12人。该村水利资源充足,拥有当家塘38口,赵瓦水库面积480亩、赵楼水库面积180亩、黄泥坝水库200亩,美丽的舜耕河自上而下,形成与淮南交界。河两岸树木丛生,郁郁葱葱,岸边碧草如菌,野花盛开。村委一班人自筹资金在舜耕河上修建了了3个拦水坝,极大方便了村民引水灌溉发展农业。该村素有种植草莓、小甜瓜和西瓜的习惯,近年来,通过大力引导农户发展设施农业,蔬菜瓜果种植产业渐成规模和特色,主导蔬菜品种的是草莓。目前,种植西瓜达到700亩,小甜瓜种植面积达到300亩,草莓种植面积达到2900亩。根据季节和市场需要,还种植豆角、莴笋、苋菜、空心菜、西葫芦、芹菜、黄瓜等蔬菜,一年四季果蔬不断。销售渠道通畅,主供合肥、淮南批发市场,亩均效益8000元以上。为了促进集体销售,该村还成立了草莓、西瓜种植协会,拥有会员80多户。    通过近几年的果蔬产业发展,蒋赵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农户都翻盖了三层楼房,甚至在县城城区、市区买上了房子,村里的社会治安稳定,群众生产生活秩序井然有序,蒋赵村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南孔村

兴隆村

  一、地理位置    兴隆村位于长丰县水湖镇的西大门,西与淮南市曹庵镇接壤,北与淮南市孔店乡隔河相望。水曹路横穿东西,兴马路贯穿南北,交通较便利。   二、基本情况    长丰县水湖镇兴隆村区域面积约6.2平方公里,辖13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91户,总人口3518人,耕地总面积5063亩,其中水田4127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6100元。兴隆村现有村干部8人,两个党支部,一个党总支,现有正式党员62人,预备党员5人,积极分子4人。近几年,村两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紧紧围绕争创长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验示范村的目标,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围绕“四坚持四注重”,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民参与。注重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总体规划制定、支柱产业选择、基础条件改善等重大问题决策上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按群众意愿办事,让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当主人、唱主角,激发和调动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新农村建设过程转化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过程,营造出全民齐心协力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坚持科学规划,注重改善民生。对兴隆街道进行整治,对老村庄进行改造。到目前,已对全村所有自然村庄道路进行砂石路维修,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对村级卫生室进行高标准改造,解决了群众的就医难问题;自来水主管道已铺设到兴隆街道,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坚持发展经济,注重产业支撑。围绕壮大草莓、西瓜支柱产业,已发展草莓种植1900亩、西瓜种植2600亩。健全了草莓蔬菜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社会服务组织,提高了市场化运作水平   坚持党建先行,注重科学发展。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建工作新理论指导和推动新农村建设。通过民主双评、召开年度团拜会等听取老党员、老干部和本村“能人”对“两委”工作的意见建议,采取设岗承诺等形式发挥无职党员在构建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该村在党员活动室、村村通、村庄整治等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部按照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程序进行决策,确保新农村建设重大事务决策科学、管理民主、群众满意。该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水湖镇先进党支部村。   三、经济条件    兴隆村主要以种植西瓜、草莓、蔬菜为主。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瓜果批发市场之优势,广招各类客户,促进农副产品的销路,拉动全村的经济发展,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兴隆村南北跨度长达4公里,村庄分布兴马路两侧。由于兴马路年久失修,加之超载车辆的通行,路面坑洼不平,严重影响通行,制约着村对外交流。一、建议对兴马路进行维修,发挥作用,解决兴隆村民出行难问题;二、建议争取项目资金对兴隆村果蔬园区加大投入,提升档次,增加抗灾能力;三、建议打通兴隆中心村道路,修建水泥路,与兴马路实现对接,扩大兴隆集镇规模,发挥集镇作用。   

周巷村

  周巷村:位于长丰县城北部,与淮南孔店乡交界,村村通贯穿全村,水九路从村经过,交通便捷。现有村民1774人,土地1624亩。  

俞岗村

  俞岗村情概况    一、基本概况。    俞岗村是原刘岗村和俞圩村两村相并,位于县城水湖镇西部,离县城直线距离约10公里,东至张祠村,南至罗塘乡隔河相望,北至兴隆村,西至淮南市曹庵镇范圩村,是一个半夜鸡叫听三乡的地方。我村地处省道、合淮阜高速公路横穿我村中心界,靠近我村委会和高速路旁是1972年建造的刘岗水电站,现有学校2座,现已并到江汽小学。我村共有人口3783人,拥有土地4871亩,现有退耕还林6处,约占树林面积156.803亩。俞岗村虽然离县城遥远,但交通便利,地域广阔。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其中支委3人,党员56人,-表3人,村民代表33人,共有22个村民小组。村民组长22名,16个自然村庄:赵郢、俞瓦房、俞老圩、后郢、曹庄、柿元、方庄、刘岗、小郢、蒋洼、张岗、杨郢、李元、新圩、俞小郢、后圩。    二、自然条件。    俞岗村大部分是丘陵地带,上游是旱地占水田25%,土壤为黄色粘性土,下游是水田占旱地75%,土壤为黑色和黑白色地层构成。    三、经济条件    俞岗村于2010年修一条环村水泥路,路两头于省道公路相连约长3.5公里,做到组组相通,对村民出入和生产发展经济十分有利。    俞岗村主要农业生产有:水权3660亩,棉花、玉米1200余亩,小麦种植面积3570余亩,草莓600余亩,早西瓜、早甜瓜共500余亩,大棚蔬菜200余亩。    养殖业:共有养殖户30余户,波尔山羊合作社一个,食菌蘑菇合作社一个。   

金瓦村

  金瓦村位于县城西郊一公里,东与阮巷村相连,西与俞岗村、罗塘乡代庙村相连,南与长岗村相连,北与庙岗村、张祠村相连,交通便捷,通公交车。    金瓦村现有28个村民组,13个自然村庄,人口3501人,耕地5076亩,主要是草莓种植、养殖业,其中草莓种植面积2270亩,具有规模型养猪示范小区5个,成立合作社2个。    金瓦村党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72名0党员。  

裴户村

  裴户村位居县城西部,现有耕地3108亩,总人口1806人。裴户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该村近年来狠抓结构调整,草莓、反季节蔬菜和食用菌已初具规模,被长丰县委授予“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特色村”称号,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40元,高于全镇平均水平。    裴户村通过争取项目支持,积极发动群众投资兴建钢架大棚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档次,先后建成了张大郢、裴户、北庄、蒋圩等草莓产业园和裴户食用菌基地,钢架大棚面积达1200亩。其中张大郢还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核心区,核心区面积800亩,园区配套建设了生产路9.5公里,“U”型渠13.6公里,栽植蜀桧、高杆女贞2000棵,钢架大棚650亩;裴户草莓产业园被列入省级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项目区,项目区修建三横三纵生产路,硬化了排水渠,安装滴灌300亩,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村组干部在园区建设中,深入到户,与群众座谈,协调解决占地等问题,同时还协调小额贷款35万元,由村里统一采购钢架、统一放线、指导农户安装,确保产业园区建设顺利进行。  

周圩村

  周圩村情概况    水湖镇周圩村北与淮南市孔店乡相邻,全村总人口1794人,党员34人,辖7个自然村庄,8个村民组,土地面积2635亩,人均耕地面积1.47亩。近年来,周圩村党支部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大力推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以草莓等为主的经济作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周圩村党总支成立于2009年5月,下辖周圩村和周圩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两个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34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   

谢户村

  谢户村简介    谢户村位于水湖镇西北部,距县城5公里,南与农场交界,东临拐王村,西邻周巷村,北接淮南。全村现有人口2600人,耕地面积3100亩,辖闫巷、旗杆、谢户、新集四个自然村庄,18个村民组,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村干部3人,其中务工干部2人。    近年来,谢户村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水稻面积1200亩,草莓、蔬菜面积逐年增加,草莓面积达到12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6600元。村内有养猪厂一个,年产值五十万元,增加了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    谢户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34名0党员。村党支部在书记的带领下注重抓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行村务政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村级事务管理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不断建立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做好为民服务,带动村民致富。   

拐王村

  拐王村简介    拐王村位于水湖镇东北部,距县城6公里,南与孔圩村交界,东临定远县,西邻谢户村,北接淮南孔店乡。全村现有人口2570人,耕地面积3279亩,辖小井、闫西、闫小圩、拐王、新庄、老家、前魏、大桥南八个自然村庄,18个村民组,设立党支部1个,现有村干部4人。    近年来,拐王村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以种植业为主,水稻面积2200亩,草莓、蔬菜面积逐年增加,草莓面积达到20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6600元。村内有水产养殖场一个,年产值一百万元,增加了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    拐王村党支部29名0党员。村党支部在书记的带领下注重抓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行村务政务公开,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评议的村级事务管理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不断建立完善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做好为民服务,带动村民致富。      

李拐村

  李拐村:位于水湖镇西南部,距县城7公里,北与长岗村交界,东临费岗村,西邻罗塘代庙村。全村辖3个自然村庄,17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100人,耕地面积3200亩。  李拐村与蒋赵村、翰林社区、富华社区、李集社区、钱岗社区、丰峡村、大周村、南孔村、颜湖社区、李杨村、李岗村、长岗村、阮巷社区、庙岗社区、锦湖社区、谢户村、费岗村、孔圩村、伍岗社区、岗城社区、小岗村、拐王村、兴隆村、周圩村、裴户村、张祠社区、金瓦村、俞岗村、周巷村、水湖社区相邻。  

孔圩村

  孔圩村:位于水湖镇东北面,接近定远县,距离水家湖约5公里,全村分为6个自然村庄,即湖田、上塘、西王、小西王、老圩、新圩。孔圩村辖12个村民组,总户数460户,总人口1986人,耕地面积2340亩。  

费岗村

  费岗村:位于水湖镇西南部,距县城3公里,南与罗塘乡黄岗村交界,东临李岗村,西邻长岗村,北接阮巷。全村现辖丁巷、费岗、新庄、新胜、东郢、南郢、钱郢、西郢八个自然村庄,13个村民组,共565户,有人口2242人,耕地面积3469亩。  

小岗村

  小岗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    小岗村位于县城水湖镇东北部,紧挨合淮铁路西侧,与在建的合蚌高铁相邻。    二、基本情况    小岗村现有耕地1015亩,人口1342人, 340户,其中农业从业人口835人。下辖8个村民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岗南、岗中、岗北三个村民组。    三、经济条件    小岗村素有种植蔬菜习惯,近年来,通过大力引导农户发展设施农业,蔬菜种植产业渐成规模和特色,主导蔬菜品种的是莴笋。莴笋结束后,根据季节和市场需要,还种植豆角、苋菜、空心菜、西葫芦、芹菜、黄瓜等蔬菜,一年四季蔬菜不断。2007年小岗村被合肥市授予“莴笋生产特色村的”称号,小岗村种的莴笋也被省农委评为“无公害农产品”。目前,一年两茬的莴笋种植面积达到1400亩,其中钢架大棚350多亩。日均上市量可达60吨,并且销售通畅,主供合肥周谷堆农贸批发市场,亩均效益5000元以上。   小岗村有中心小学,标准化卫生室,新村室于2010年11月建成,设施完善。    近年来,镇政府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设施农业,注重形成规模和特色,自2005年以 共引导农户兴建钢架大棚350多亩,竹杆大棚更是铺天盖地。一年四季莴笋面积达1500亩,是合肥市有名的莴笋村,2007年被合肥市授予“莴笋生产特色村”称号,每天都有10辆车前往合肥市场销售,日均上市量达60吨,上市高峰左右合肥周谷堆市场价格,亩均效益6000元以上。莴笋结束后,种植豆角、黄瓜、空心菜等蔬菜,小岗村一年四季蔬菜不断。同时注重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操作,2009年生产的莴笋被省农委授予“无公害农产品”称号。莴笋等蔬菜已成为小岗村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带动了周巷、谢户等周边农户种植蔬菜,全镇蔬菜面积达2万亩。  


张祠社区特产大全




张祠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