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村现为园艺临时党支部,于2010年12月将园艺村和四里村合并。合并后新村村民为园艺村,村址设在原园艺村村部。并后村户数952户,
人口3808人,土地面积3795亩,村民小组11个,村干部10人。
园艺村位于周集镇新区,105国道穿区而过,系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一个中心校和一个居民点,南为富凯矿相邻,东有刘塘坊矿建设之中。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左右.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522102 | 237000 | -- | 查看 园艺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倪岗村 |
倪岗村由后花园村和倪岗村合并而成,并之后村部设在原倪岗村部。总户数924户、人数3586人、土地面积3900亩、村民小组共11个、党员数103人。 倪岗村为于周集西部,西于临水相邻,东边就是贯穿周集镇的105国道,一个笔直的水泥路从西延伸至105国道旁。交通便利,为生活提供有力条件;水利资源丰厚,是农田灌溉的有力保障。全村外出务工人员占一定比例,也是家庭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
双桥村 |
双桥村位于周集镇西部,南与临水镇接壤,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双桥村由原黄岗村和蒋松林村合并而成,全村11个村民组,人口1270户4769人,土地面积5325亩。村党总支部有党员114名,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近年来,村党(总)支部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双桥村的生态养殖发展的比较好,特别是在黄牛养殖、生猪养殖,水产养殖等方面,双桥村利用其在外务工人员多的优势,加大信息交流力度,积极引导在外发展比较好的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
镇北村 |
周集镇镇北村位于周集镇北部,105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镇北村由原侯店村、大楼村合并而成,村部设在原侯店村部。全村12个村民组,人口1638户5637人,耕地面积5955亩。村党总支部有党员108名,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000元。 |
闸口村 |
周集镇闸口村位于周集镇东部,西依105国道,北依淮河,与阜阳市南照镇一河相隔。村村通中心穿过,交通便捷。全村人口3994人,面积1845亩,7个村民小组。现有1所小学,村内道路硬基化,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经济发展环境优越,土地资源较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区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芝麻、油菜、花生及各类瓜果、蔬菜等。闸口村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在低洼地建立养殖场,发展养猪、养鸡等。利用淮河丰富的水资源给农户养鱼和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全村注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积极招商引资,争取项目,效果十分明显。闸口村养鱼场、养猪场、养鸡场,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天时地利,人杰地灵的闸口村已经迈进在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勤劳勇敢而又务实创新的闸口村民愿与八方有识之士携手共进,协力创造更大的辉煌。 |
洪洲村 |
周集镇洪洲村面积约1845亩,住户805户,常住人口 3300人,流动人口 155人,学校1所,卫生室1个,洪洲村境内经济繁荣,交通顺畅。 洪洲村现共有党员60名,其中妇女党员6 名,离退休党员1名,生活困难党员 3 名,党员的学历、性别、年龄结构合理。 洪洲村有专门的办公地点,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组织机构健全,设有党员活动室、党员教育活动基地。党建各种材料齐全,建有全体党员台账,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填写细致准确。在上级党委的安排和支持下,洪洲村建立了在职党员向居住村部报到制度。坚持党员表现情况反馈制度。 洪洲村党建各种工作卓有成效开展,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并坚持不定期召村部党员座谈会,欢迎他们对村部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对村部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促使村部党支部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步骤,保证村部各项工作得到正确有序地开展。 洪洲村在周集镇党委、政府的关怀领导和支持下,两委班子敢于工作,善于工作,始终如一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起狠抓“三个文明”建设,各项工作正一步一个台阶,有条不紊地飞速发展。 |
燎西村 |
燎西村2010年底,统计户数为1543户、人口3992人、土地面积825亩、村民小组5个、村干部5人。 新建街2010年底,统计户数为1186户、人口2917人、土地面积150亩、村民小组5个、村干部4人。 2010年底两村合并,合并后新社区名为燎西社区,居委会设在原燎西村村部。并后统计户数为2729户、 人口6909人、土地面积975亩、村民小组10个、村干部8人,党员数118人。 燎西社区处于周集镇中心,周集镇工业园区落在燎西,现已经拥有规模企业数家。 |
燎东村 |
燎东村位于周集镇区东边缘,人多地少,全村岗、湾地都有,霍邱沿岗河途径燎东村。全村共2942人,耕地面积953亩,党员数48人。 劳动力以外出务工为主,在家劳动力以建筑业为主。 村内有环镇路、周薛路、周王路、银河路交通便捷。 |
薛集村 |
薛集村位于周集镇最东边,为周集镇东大门,北临王截流乡、南临范桥乡。全村总户数1107户,人口总数3549人,土地面积3750亩。 村干部数4人,村民小组数9人。 |
新矿村 |
新矿村2010年底,统计户数为1003户、人口3104人、土地面积3225亩、村民小组8个、村干部5人。殷庙村2010年底,户数为672户、人口2755人、土地面积3315亩、村民小组数6个、村干部5人。上述两村合并,总人数5859人、土地面积5859亩、村民小组数14个、党员数112人,合并后村名为新矿村,村部设在原新圩村部。取名新矿村,顾名思义村中有矿区,2010年霍邱三维矿业进驻新矿村,国企刘塘坊矿业的主矿区设在本村。 本村地质是岗湾结合地,利用沿淮岗湾地大力发展间作套种。大力推广麦套花生、西瓜、蔬菜、玉米等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耕地、空间和温光资源,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村家中个个盖起小洋楼。 |
燎原村 |
燎原社区由周集镇原老街和南街合并,开座谈会,征求群众和干部的意见,取名为燎原社区,居委会设在原南街村部。并后户数2114户、人口数5040人,土地面积为818亩,村民小组数12个,党员176人,也是全镇党员数最多的村。燎原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逐年加强,社区重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0队伍。社区居民大部分是非农户口,无耕地,以经商为主。 |
园艺村 |
园艺村现为园艺临时党支部,于2010年12月将园艺村和四里村合并。合并后新村村民为园艺村,村址设在原园艺村村部。并后村户数952户, 人口3808人,土地面积3795亩,村民小组11个,村干部10人。 园艺村位于周集镇新区,105国道穿区而过,系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一个中心校和一个居民点,南为富凯矿相邻,东有刘塘坊矿建设之中。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左右. |
大成村 |
大成村:地处周集镇东部,全村1120户,3249人,是周集镇刘氏祠堂所在地。 |
班台村 |
班台村地处周集镇东面,与霍邱县王截流镇毗邻,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村民679户,总人数2702人,土地面积3120亩。土地资源丰厚,“村村通”工程伸入村中。班台村种植稻子和麦子,间种地膜西瓜,小面积种植甘蔗,班台村民勤奋努力好学,最大化的利用土地。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的各项工作均走在全镇前列,党支部活动正常,党员的战斗力、凝聚力正在提高和加强;全村的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纯收入逐年递增;社会治安状况良好;计划生育工作步如正规化轨道;村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有所提高。全村上下斗志昂扬,正在为建设和谐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
迎水村 |
迎水村位于105国道旁,总人口3495人,土地面积1680亩,总户数1157户,村民小组4个,党员数79人。迎水村紧邻颍上县的南照镇,沿靠淮河堤案,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近年来本村发展蔬菜大棚10多亩,黄牛养殖200多头,黄牛养殖以家庭散养为主。村内文教卫生场所一应俱全,均达上面要求,为村民提供方便。 |
洪台村 |
洪台村户数880户、人口数3589人、土地面积1680亩、党员数69人。村中学校一座,有学生200人左右;卫生室一所;防疫员一名。洪台村村民住在淮河沿堤上,村里公路与105国道相通,阜六高速、阜六铁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村部通电话率达90%以上,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覆盖率达70%以上,村两委班子团结工作,奋斗拼搏,群众的生活富裕,一起朝着新农村目标前进。 |
孙台村 |
孙台村位于周集镇北部,与淮河北岸的阜南县和颍上县的南照镇隔河相望,居民区为淮河大堤上。全村总户数777户、人口总数3495、土地面积1815亩、村民组数10个、党员数59人。孙台村人多地少,种植以旱地为主,主要依靠劳务输出为主的经济来源。由于孙台村与淮河相近,村中有大船户50户之多,以运输为主的个体户。 |
黄杨村 |
黄杨村位于周集镇西北部,村村通工程延伸村口,交通快捷便利。该村由原黄台村、杨台村合并而成。全村辖12个村民组,1090余户,总人口4315多人,耕地面积3810亩。 作为周集镇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村,黄杨村 “两委”班子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进行新村建设规划,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新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村里建有卫生室、农民图书室等,为人们提供了方便。 目前,修建了村村通水泥路,交通便利。由于地处平原,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作物主要以小麦、水稻等,以养猪、黄豆等为辅助产业。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该村大力发展养猪业,有一部分户已逐渐发展,该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
卢庙村 |
卢庙村地处淮河南岸,蒋郢公路贯穿全村,紧邻集镇,交通便捷,地理条件优越。全村所辖980户,人口3317人,耕地面积3211亩,农业生产主要以小麦、水稻、大豆、玉米为主。该村有一个党总支部,共有党员66名,其中女党员5名,村两委成员5人,平均年龄41岁,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村党总支有书记1人,主任1人,其他委员三人。 近年来,村两委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订了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根本目的,依靠“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了的无公害绿色温室大棚蔬菜基地,积极开展“双培双带”活动,示范引导,辐射推广,村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积极开展流动党员“双向带动”。 |
朱港村 |
朱港村:位于周集镇北部,105国道横穿而过,南与蒋郢村相连,东与洪洲村相邻,西北紧靠迎水村。下辖6个村民组,786户,人口数为2896人,拥有土地2131亩。 |
蒋郢村 |
蒋郢村:位于周集镇西部,全村总人口2765人。 |
富矿村 |
富矿村于2010年底由潘店村和何庄村合并,命名为富矿村,村部设在原何庄村部。总户数1421户,人数5341人,土地面积5805亩,村民小组16个,党员数109人。本村有学校2所,学生400多人;卫生室2所,防疫员各一名。敬老院设在原潘店村中,即是现在的富矿村中。 富矿村进驻的矿业公司有:马钢矿业、富凯矿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