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黄村位于朱巷镇东面,距集镇6公里,西邻三里河水库,南接柘塘村,辖8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户数669户,总人口2720人,总劳力1520人,该村属典型的江淮分水岭村, 全村总耕地面积4150亩,其中水田面积亩占90%;我村有养鸡棚10多个,年出产约28万只鸡,养鸽厂两个,年产量约3000对,另外我村还引进了特色草莓种植,种植面积约有100亩,所产草莓远销北京、上海、合肥等城市。
我村位于朱张路和长白路交叉口,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闻名全国的北少林学校由我村杜和杰先生创建,该校位于我村北面,自成立以来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批文武双才。另外我村村民广泛植树造林,整个村庄绿树成荫、绿水环绕、百鸟群集。
2001-2003年我村被市文明办誉为“安全文明村”
2004年被长丰县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
2008年被合肥市民政局评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
2008年被评为“朱巷镇计划生育先进村”
2011年我村被朱巷镇列为“清洁家园示范村”
2011年我村被长丰县列为“计划生育先进村”
热忱欢迎国内外人士来我村考察、参观,投资、兴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121107 | 231100 | 0551 | 查看 前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柘塘社区 |
柘塘社区位于朱巷镇东南面,距集镇7公里,西邻三里河水库,南接造甲乡,辖8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户数718户,总人口2599人,总劳力约1600人,该村属典型的江淮分水岭村, 全村总耕地面积3186亩,退耕还林面积424.9亩,我村有大型养猪厂一个,年均出栏生猪2000多头,中型养羊厂一个,年均出栏山羊1600多只。 另外我村还引进了合肥丰泉工贸实业有限公司来我村种植特色山芋、萝卜等作物,目前300亩山芋苗已经下地。 我村原为柘塘乡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长白路、朱柘路从我村穿过,村村通公路四通八达。村境南部有一小型水库,北部有一小型电站。村内有中小学各一所,村卫生院一所,柘塘街店铺林立,人员众多,各种设施齐全,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热忱欢迎国内外人士来我村考察、参观,投资、兴业。 |
庞孤堆社区 |
一、概况 朱巷镇位于合肥市长丰县中部,南距省会合肥市52公里,北距长丰县城20公里,距华东能源城市淮南市40公里,镇域总面积116平方公里,人口4.3万人,合九公路纵贯南北,张义公路横跨东西,呈“十”字形交通框架。向东20公里直上合徐高速出口,向西10公里直达206国道、25公里可上合淮阜高速罗塘出口。 项目区涉及庞孤堆、梁圩两个行政村,南北长约4600米,东西跨度约4500米,东至羊荒村黄湾村民组,南、西北方向均为庞孤堆村和梁圩村基本农田,北至永丰水库。项目计划整理土地面积15263亩,预计实施新增耕地1730亩,新村建设占地539.61亩,分别为庞孤堆居民点和梁大圩居民点,总人数1000户,总人口3692人;新村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其中庞孤堆规划点892户,3300人,占地480.86亩,梁大圩规划点108户,392人,占地58.75亩。 新村内道路系统分三级:其中主干道2295米,宽6米,两边人行道各1.5米,红线控制为20米,在小区内部形成“井”字形布局,便捷有效的组织小区内的车行。次干道路总长4004米,宽4米,红线控制12米,于小区的边缘和主干道间起到组织车辆的作用。宅间路总长7801米,路宽3米,红线控制为10米,充分组织了宅间的交通,保证小区内每户都能方便地将农用车辆入户。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朱巷镇经济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程。 项目的建设既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3.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朱巷镇进行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 4.土地整治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将间接地提高农民素质。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节约了土地资源,利用节约的土地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将从第一产业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各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切实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三、社会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朱巷镇庞孤堆、梁圩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是朱巷镇落实解决“三农”问题有关精神,提高农民收入的显著举措。项目建成以后,农民将进入宽敞明亮、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农村。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将逐渐引导农民进入城市文明中,并通过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提高农民素质。 新农村工程根据村民意愿和村民的实际条件,实现了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该工程建设,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使其改善居住条件又节约了土地。 新农村工程的建设拉开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序幕,新农村工程的建设将全面带动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并使农村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或者向工业、服务业转移。 2.生态效益 新农村建设完成后,首先生活垃圾、污水得到合理处理,结合规模化建设“四位一体”新能源利用工程的实施,农户不需要社会管理体系介入,直接将通过“四位一体”模式,将秸秆、粪便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其次,新农村各项建设完成后,将实现耕地面积增加,促进生态系统的改善,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
油坊社区 |
油坊社区地处朱巷镇西南部,江淮分水岭地区,与义井乡交界,距离朱巷镇偏远,基础设施较差。现有人口2448人,扶贫对象262人,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农民耕地面积3230亩,村民收入以传统农业为主。 |
朱巷社区 |
朱巷社区位于朱巷镇镇区内,现有耕地1130亩,退耕还林462亩,水面50亩,总面积3.8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共4432人,1147户,劳动力2471人。53名村民代表,村民组长7人。村委会现有村干部7人,挂职正副书记各一人,共9人。该村2002年成立了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现有党员59人。 朱巷社区与七里村、柘塘社区、羊荒村、东许村、前黄村、庞孤堆社区、梁圩村、镇北村、梁山村、油坊社区、耿岗村、陈庄村相邻。 |
七里村 |
七里村位于朱巷镇东南部,与造甲乡、下塘镇交界。全村耕地面积5243.07亩,退耕还林122.48亩,村内共有6个村民组,810户,2692人。全村交通便捷,长白路、高小路纵横境内。全村水利条件优越,有小一型水库3座,村级电站2座。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和大豆为主。 |
羊荒村 |
羊荒村位于镇域东北部,居住总户数771户,总人数3062人,下辖29个村民组。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195.2公顷,耕地面积10247.6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约3650元,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工地种植业和外出务工。村民饮用水源主要是井水。 随着人口自然增长和迁村并点发展的需要,村庄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合理利用土地,集中进行村庄建设,同时考虑到对原有村庄内质量很好的建筑的保留,对原有张户进行改建,同时进行新村规划。规划面积13.6公顷,基地内有部分老村庄的居住建筑,其余主要为工地,地势平坦。 |
东许村 |
东许村位于镇区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0.5公里,是朱巷镇的北大门,西南方分别于梁山、朱巷、陈庄村接壤,东北部分别于庞孤堆、梁圩村相邻,现有耕地面积4600亩,辖17个村民组698户,总人口2960人。该村于2001年成立了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6名。 本村水利条件优越,39支渠横贯南北,东边几个村民组从永丰水库提水,西边有废水河小型水库,农业生产用水便利,村内设小中型电灌站四个,大中塘坝10口,蓄水量在45万方。本村交通条件便利,长白公路穿村而过,村内砂石铺路。 |
前黄村 |
前黄村位于朱巷镇东面,距集镇6公里,西邻三里河水库,南接柘塘村,辖8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户数669户,总人口2720人,总劳力1520人,该村属典型的江淮分水岭村, 全村总耕地面积4150亩,其中水田面积亩占90%;我村有养鸡棚10多个,年出产约28万只鸡,养鸽厂两个,年产量约3000对,另外我村还引进了特色草莓种植,种植面积约有100亩,所产草莓远销北京、上海、合肥等城市。 我村位于朱张路和长白路交叉口,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闻名全国的北少林学校由我村杜和杰先生创建,该校位于我村北面,自成立以来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批文武双才。另外我村村民广泛植树造林,整个村庄绿树成荫、绿水环绕、百鸟群集。 2001-2003年我村被市文明办誉为“安全文明村” 2004年被长丰县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 2008年被合肥市民政局评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 2008年被评为“朱巷镇计划生育先进村” 2011年我村被朱巷镇列为“清洁家园示范村” 2011年我村被长丰县列为“计划生育先进村” 热忱欢迎国内外人士来我村考察、参观,投资、兴业。 |
梁圩村 |
梁圩村坐落在长丰县朱巷镇西北部,北面和西面与左店乡接壤,南面与镇北村相连,东与庞孤堆村毗连,交通非常便捷。本村耕地面积5352.82亩,人口3246人,下设28个村民小组。近年来,梁圩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引导下,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草莓种植、雪山草鸡养殖和仔猪养殖,走出了一条农民脱贫快,收入高的特色农业路子。 |
镇北村 |
镇北村位于镇区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0.5公里,是朱巷镇的北大门,西南方分别于梁山、朱巷、陈庄村接壤,东北部分别于庞孤堆、梁圩村相邻,现有耕地面积4600亩,辖17个村民组698户,总人口2960人。该村于2001年成立了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6名。 本村水利条件优越,39支渠横贯南北,东边几个村民组从永丰水库提水,西边有废水河小型水库,农业生产用水便利,村内设小中型电灌站四个,大中塘坝10口,蓄水量在45万方。本村交通条件便利,长白公路穿村而过,村内砂石铺路。 |
梁山村 |
梁山村位于朱巷镇集镇南部,自然条件优越,主干道交通便捷,群众基础好,素质高,劳动力资源充足。目前全村辖村民组11个,人口2552人,耕地面积4000亩。 村境内有黄花山水库、具有两百多年历史洞窟一座,亟待开发。 近年来,梁山村两委以“强村富民”为目标,带领全村人民扎实苦干,在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梁山村的发展还是浅层次的,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有差距,有必要在基础设施建设、通组达户道路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以实现“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的目标。 梁山,以农家人的热忱开放、勤劳朴实迎接四海朋友前来投资、旅游。 |
耿岗村 |
耿岗村位于朱巷镇东面,距集镇6公里,西邻三里河水库,南接柘塘村,辖13个村民小组。2010年总户数669户,总人口2720人,总劳力1520人,该村属典型的江淮分水岭村, 全村总耕地面积4150亩,其中水田面积亩占90%;我村有养鸡棚10多个,年出产约28万只鸡,养鸽厂两个,年产量约3000对,另外我村还引进了特色草莓种植,种植面积约有100亩,所产草莓远销北京、上海、合肥等城市。 我村位于朱张路和长白路交叉口,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闻名全国的北少林学校由我村杜和杰先生创建,该校位于我村北面,自成立以来为社会各界输送了大批文武双才。另外我村村民广泛植树造林,整个村庄绿树成荫、绿水环绕、百鸟群集。 |
陈庄村 |
陈庄村位于朱巷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3公里。东与前黄、西与朱巷、南与七里、北与庞孤堆等村相邻。全村辖村民组10个,农户857户,人口3352人,耕地面积5562亩。 本村属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重点地区,地势高低不平,岗冲交错,水旱相间,农业生产用水除靠内蓄水外,靠三里河水库、东方红水库提灌,村内建有电机水灌站两座,水利资源、农业用水条件相对较好。村内交通条件逐年改善,朱柘路、高小路穿村而过。村内设有孙岗小学一所。农户家家户户通电,大部分农户用上电话,有线广播通向各个村民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