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郢村位于新店镇北部,淮河南岸,是淮河水灾多发区。该村人口3177人,党员58名,耕地面积3049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197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522104 | 237000 | -- | 查看 李老郢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华村 |
新华村位于镇政府南2公里处,由过去的伊楼和安郢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该村东、西分别与黄庙岗村、东湖村相邻,北紧靠塘南村。全村共有12个村民组,4219人,耕地5553亩,党员100名,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984元。 镇敬老院坐落在原伊楼村境内,院内现有五保老人近百人。全村每年种植优质稻面积达5000余亩。 |
黄泊渡村 |
黄泊渡村人口2880人,有750户,14个村民组,3836.79亩耕地,48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3名)。 黄泊渡村位于县城东方约八公里处,紧邻城东湖西岸,三面环湖,水产资源丰富。 自古以来,黄泊渡为城东湖的一个重要渡口,是霍邱东乡与霍邱县城之间的交通枢纽。解放后,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黄泊渡的渡口功能逐渐衰退。现在,黄泊渡与霍寿路有混凝土路相连,交通便捷。 该村的西瓜种植、生猪养殖是其特色产业。近年来,在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带动下,该村群众利用靠近东湖的有利条件,发展荸荠种植,现已发展300亩以上。 由于该村地理位置较偏,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滞后,镇村党组织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该村的村部建设滞后问题,使之能够跟上全镇发展步伐。 |
砟巴集村 |
砟巴集村位于新店镇南部,人口2319人,698户,6个村民组,耕地3734亩。43名党员。 该村曾是新店镇南部地区的一个商业集散地,曾发展为小型集市,后因交通条件改善,南部各村进城变得方便,加之道路路径改变,砟巴集市不复存在。 近年来,通过一些致富能人的带动,该村群众的生猪养殖、水产养殖、建筑建材等特色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 |
茅桥村 |
茅桥村位于新店镇南端,城东湖西岸,三面环水。村辖17个村民组,784户,2761人,耕地面积3734.41亩,非耕地面积2400亩,水面168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4915元。 该村湖汊纵横,水害严重,以前是霍邱的重点贫困村。随着东湖保庄圩的竣工并发挥效益,水害变为水利,近年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该村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水产、劳务输出、建筑等经济较为活跃,人民群众的生活进入小康水平。 |
韩庙村 |
韩庙村位于新店镇南部,由原来的韩庙村和松林村合并而成,总耕地面积6216亩,人口4546人,党员109名,2010年人均年收入5310元。 随着城区东扩,韩庙村和霍邱县城连为一体,成为霍邱的南郊,地理优势凸显。近年来,由于城区经济的带动,该村蔬菜种植、交通运输、建筑装潢、劳务输出,特别是餐饮业劳务输出已成为该村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
北戎西村 |
北氵戎西村位于新店镇的东南部,三面被城东湖围绕,从城东湖的南北东三方向西瞭望,伸入城东湖中心的地方城就是该村,北氵戎西村由此得名。 该村在2010年12月由原北氵戎西村和原三岔堰村合并组建,现有15个村民组,4298人,耕地6196亩,党员90名,2010年人均纯收入5015元。 近年来,该村抓住“整乡镇推进”示范工程建设的和下派-的契机,在帮扶和下派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整修、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修建沼气池100口,并利用自身优势,组建龙虾合作社和獭兔养殖合作联社,有力地促经村级经济的发展。 |
陈家埠村 |
陈家埠村是2010年12月村级区划调整中将原陈家埠村和谢庙村合并组建的村。 陈家埠村位于新店镇中西部,全村人口4015人,有4230亩耕地,11个村民组,103名党员. 陈家埠村所在地是原陈家埠小乡驻地,310省道穿境而过,有一定的商业基础,是新店镇的商业集散地之一。现在该村被确定为城区规划范围内,区位优势明显。 该村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位于古老的水门塘风景区东岸,新石器时代遗址扁担岗和具有美丽传说的绣鞋墩就坐落在该村境内。 |
牛王村 |
牛王村位于新店镇中不,310省道穿境而过。该村有5个村民组,2512人,党员46名,耕地3367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457元。 牛王村地势平坦,旱涝保收,农业基础较好,是新店镇重要的良种推广示范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区。近年来,随着城区的迅速扩张,牛王村已被霍邱县规划为规划集中区。 近年来,该村抓住“整乡镇推进”示范工程建设的和下派-的契机,在帮扶和下派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整修、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修建水闸、水渠、水泥路等,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塘店村 |
塘店村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310省道(霍邱—寿县)穿村而过,城区要道公园路将该村与霍邱城区紧密相连。 全村共有19个村民组,685户,2760人,耕地面积3224亩。村内新修3.2公里水泥路,使组组相连,晴雨无阻。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几年争取项目资金,清理渠道11400米,新修提水站2座,梯形渠7000多米,确保农业旱涝保收。物产丰富,不仅盛产小麦、水稻、无公害蔬菜、瓜果,四季飘香,科学饲养,皖西白鹅、三元杂交猪、西门塔尔黄牛等家禽、畜牧,大力兴办民营企业,在原塘店轮窑厂、钢瓶检测站的基础上,新建板材加工厂3家,手套加工厂1家,棉鞋厂1家,建成养殖基地2个,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要求也在提高,康居工程在逐步实施,村卫生室、“农家书屋”已投入使用,农电网络覆盖全村。在未来几年里,塘店村将发挥近郊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以蔬菜、瓜果栽植为主,畜禽养殖、花卉栽培等为辅的系列农业生产为主,带动农村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家乐”生态经济模式,促进塘店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该村连续三年被霍邱县委“五个好”党支部,被六安市委评为全市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标兵称号。 |
十里井村 |
十里井村位于新店镇中部,处于丘陵地带,人口3046人,723户,6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742亩,2010年人均收入5597元。其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土壤肥沃,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交通方便快捷,霍寿路贯穿该村境内,为该村带来了大发展。新店镇新计生服务站就坐落在该村。同时,霍邱县看守所及霍邱县武警中队也在该村境内。 近几年,十里井村各项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借助计生服务站、看守所、武警中队坐落境内的区位优势,街道建设得到大步跨越。2013年十里井村被选为霍邱县“美好乡村”之一,这是造福于农民的工程之一,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部署,对于加快建设美好安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动新店镇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店镇为了响应号召,各部门领导都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努力把十里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现阶段整个村正在大力发展,修建房屋和道路,完善各项基础设施,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 |
双龙村 |
双龙村是2010年12月村级区划调整后原双塔庵村和青龙门村合并组建。 双龙村位于新店镇西部,西与城关镇的三里、五一村接壤,全村人口3832人,3657亩土地,有15个村民组,114名党员,2010年人均纯收入5200元。 随着霍邱城区的东移,该村已经成为城区建设的主战场,双湖东路、玉泉东路、卧阳大道、南环路等城区主干道均在该村境内。同时,310省道东西从该村中心穿境而过,双龙村已经成为各方投资兴业的热土 |
塘南村 |
新店镇塘南村位于镇政府西1.5公里,霍寿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塘南村西邻十里井村,北与新店村接壤,南靠新华村。该村有5个村民组2833人,耕地2900亩,党员59名,2010年人均纯收入5894元。村支两委班子工作热情高,凝聚力强。 塘南村是新店镇的农业科技种植示范村,红桥村民组有反季节蔬菜大棚17个,种植蔬菜优质品种21种;闸口村民组有桃树近万株,人均年增收1750元。在科技示范园区,养殖户猪舍面积占地20余亩,存栏数500多头,年纯收入19万元。 |
新店村 |
新店村位于县城东15公里处,是镇政府所在地,由过去的北岔路村、街道村、新店村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霍寿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北沿淮河,与颍上县王岗镇隔河相望,东西分别与塘南村、曹郢村、新塘村相邻。全村辖15个村民组,人口6639人,耕地4688亩,党员177名,2010年人均纯收入5240元。 新店村街道共有经商户124家,农贸市场摊位386户,年商品流通额高达两千万元。农民科技意识强,全村经济作物面积占耕地面积60%以上。2010年全村水利兴修土方就高达两万方以上。修村村通道路长2630米厂,全村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
曹郢村 |
曹郢村位于新店镇北部,淮河南岸,紧邻镇政府所在地。该村人口2860人,党员57名,耕地2235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836元。 近年来,该村两委通过成立禾丰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一千多亩,建立了莲藕生产基地,极大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
东湖村 |
东湖村位于新店镇东部,南面沿城东湖,北面和西面分别与新塘村和新店村相接,东面与潘集乡接壤。霍寿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东湖村共有6个村民组,959户,2930人,党员51日,耕地面积267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206元。东湖村农田水利设施齐全,东湖闸管所不仅提供了该村的农田提水排水,保证了旱涝保收,同时也是周边几个村赖以生存的农田水利设施保障。该村物资丰富,盛产小麦、水稻。近几年,为发展经济,村班子大力支持群众开展特色养殖,现已初具规模。有养牛40余头专业户一人,800平方米猪舍一个,养鸡上万只农户三户,同时发展黑鱼养殖鱼塘八口,年产黑鱼40多万斤,年产值可达300万元以上。 2010年,东湖村抓住“整乡镇推进”示范工程的契机,通过上级的扶持,整修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新建了村卫生室和农家书屋,为民办事、为民服务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
新塘村 |
新塘村由原来的新民村和断塘村合并而成,位于新店镇东部,孟家湖西岸,有蚂虾坝和新断路与霍寿路相连。该村人口3963人,党员95名,耕地面积4786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120元。 近年来,在上级支持下,该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得到提高。形成了生猪养殖、肉蛋鸡养殖、果树栽培等特色经济。 |
李老郢村 |
李老郢村位于新店镇北部,淮河南岸,是淮河水灾多发区。该村人口3177人,党员58名,耕地面积3049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197元。 |
花庵村 |
花庵村原名茶庵村,该村位于新店镇东北部,一度是新店镇的第一大村。该村人口4085人,党员60名,耕地面积3169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5159元。 近年来,花庵村党支部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新农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新建了村卫生室,现代化花园式小学,建成了抽水机站,全村保持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村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全县“五个好”基层党组织。 |
赵郢村 |
赵郢村位于新店镇的东北角,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有混凝土公路新赵路与霍寿路相连。该村人口3910人,党员59名,耕地面积2384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4963元。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村两委将党的农村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水稻、小麦等主导农作物年年丰收。地处偏僻的赵郢村群众过上了小康生活。 |
黄庙岗村 |
黄庙岗村位于新店镇中部,城东湖西岸,3010省道东方,有镇内混凝土与310省道相通。该村有10个村民组,3400人,耕地4080亩,党员55名,2010年人均纯收入6247元,是新店镇中心村之一。 近年来,村支两委开拓进取,通过实施凤还巢等新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葡萄、养牛等农业产业,促进了该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黄庙岗村与新华村、黄泊渡村、砟巴集村、茅桥村、韩庙村、北戎西村、陈家埠村、牛王村、塘店村、十里井村、双龙村、塘南村、新店村、曹郢村、东湖村、新塘村、李老郢村、花庵村、赵郢村相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