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岗村与英塘村合并后,现有1124户,农业人口4551人,耕地面积5877.46亩,位于乌龙镇北部105国道横穿而过,陡岗村党支部、现有党员人数141人,能人大户(穆永田、穆家军、赵传友、窦德奎、唐根国、操连国)六户,现有尹勇养鸡场1个,安徽世华化工厂1个,陡岗村地处乌陡支渠下游,水源紧缺,现建提水站2个,可灌溉农田4000余亩,交通便利,镇通村通组均是沙石路,建能源沼气300余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522113 | 237000 | -- | 查看 陡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知母岗村 |
知母岗村:位于乌龙镇西北部,全村共有土地7657亩,24个村民组,829户,人口3385人。西与扈胡镇找母河村相邻,东部接壤跑马岗村,北与丁店村相接。 |
跑马岗村 |
跑马岗村位于乌龙镇东南部,村部在霍乌路边,拥有10个村民组,人口3355人,地亩6869亩,有养殖水面1000亩。 跑马岗村现有10个党小组,121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2名)现有养殖大户6户。 集体收入:轮窑厂年收入5万元。 |
乌龙村 |
乌龙村位于乌龙镇中南部,是乌龙镇人民政府的所在地,是乌龙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乌户路、三河路纵贯南北,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总人口5170人,耕地面积4952亩。下辖9个村氏小组及1个街道。盛产水稻、小麦、油菜、花生、鸡、鸭、猪等农副产品。尤以生猪生产出名,涌现出朱勇章、汪浩、周昌宝、田启明、范本福、樊可发、郑传安等出栏生猪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并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辐射并带动其他农户60余户。村集体经济有综合养殖场、预制厂、停车场等企业,现已对外发包。 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36人(含预备4人),培养积极分子11人,下设党小组14个。目前,该村在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的正确领导下,正“聚精会神搞服务,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富民强村的既定目标而不懈奋斗! |
尹老庄村 |
乌龙镇尹老庄村位于乌龙镇西南部,是原庙店村与尹老庄村合并村,所辖11个村民组,总人口2823人,耕地面积7792亩,党支部下设13个党小组,137名党员。 2010年全村粮食生产达4675吨,产值1122万元,农副业生产总会1237万元,人均纯收入4200元,2011年小麦水稻种植8000亩,特色产业种植以杭白菊为主,全村共种植200亩,计划总产值1500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4500元。 |
铜佛村 |
铜佛村位于乌龙镇的西部,西面与户胡乌龙镇的八个塘村、尹上楼村相邻,南面于本镇的尹老庄村相邻,东部与乌龙镇相邻,北部与户胡镇的找母村接壤。全村共八个村民组,总人口3496人,耕地面积6046亩,同时拥有可养殖水面1200余亩,小二型水库5座,现铜佛村临时党支部共设八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09名,其中预备党员4名。 该村地理条件优越,交通十分便利,从镇政府所在地出发,两条水泥路直达该村,镇循环水泥路横穿我村7公里,钱村境内的所有通组公路全部为砂石路面,群众完全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涌现出许多能人大户,其中两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户,百亩以上的种田大户3户,大型养猪大户1户,各种各样的特色经济先后港落户该村,全省闻名的“皖翠”牌百亩猕猴桃基地座落该村,“皖翠”牌猕猴桃通过国家工商部门论证为绿色食品。该村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与荃银公司合作进行杂交稻制种亲本繁殖300亩,这些既提高了该村的知名度,又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随着党对农村大型机具的补贴政策的落实,该村农户共购买大型旋耕机5台,久保田、洋马等收割机5台,插秧机5台,全村基本实现了种收一条龙机械化操作,为今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黄大庄村 |
乌龙镇黄大庄村是霍邱县的第一个党支部所在地。该村位于乌龙镇西北部,与棠岗村、乌龙村、铜佛村、尹老庄村紧邻,南与叶集试验区的祖师村、张店村接壤,该村距镇政府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村村通水泥路穿村而过,各村民组均通砂石路,交通便利,是原黄大庄村与烟墩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人口2565人,耕地面积4856亩,下辖8个村民组,现设黄大庄村临时党支部,党小组8个,现有党员91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 全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但个私经济蓬勃发展,地方特色比较突出,先后涌现出有影响力的私营经济团体好几家,如以高连学、杨格江为代表的家俱加工,以王立家为首的皖西白鹅养殖,以李宝昌、同永、吕光为主的生猪养殖,以原烟墩村为中心的林果种植,以余少金为核心的工程机械施工作业等。 |
丁店村 |
丁店村位于霍邱县乌龙镇中北部,是原丁店村与砖井沿村合并而成,该村距105国道3公里,三元——河口穿村而过,共有4条砂石路贯通全村,交通便利。全村有土地6150亩,农户927户,人口3600人,11个村民小组。丁店村临时党支部成立于2010年11月村级区划调整,设有8个党小组,党员132名,其中预备党员4名,2011年培养积极分子8名,现有外出流动党员9名。 丁店村交通便利,群众积极发展特色经济。现有树木加工厂2个,养牛场2个,养鸡场3个,大型养猪场2个,养鹅场1个,小型养猪场20多个,该村有养殖母猪的传统,积极发展畜牧业,全村年出栏仔猪1万多头,生猪4千多头。该村现水面养殖600多亩,年收益30多万元,林地300多亩,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全村共有大型拖拉机6台,插秧机4台,收割机6台,小型耕田机做到每户一台。该村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年外出劳动力800多人,年收入1000多万元。 |
陡岗村 |
陡岗村与英塘村合并后,现有1124户,农业人口4551人,耕地面积5877.46亩,位于乌龙镇北部105国道横穿而过,陡岗村党支部、现有党员人数141人,能人大户(穆永田、穆家军、赵传友、窦德奎、唐根国、操连国)六户,现有尹勇养鸡场1个,安徽世华化工厂1个,陡岗村地处乌陡支渠下游,水源紧缺,现建提水站2个,可灌溉农田4000余亩,交通便利,镇通村通组均是沙石路,建能源沼气300余户。 |
响水堰村 |
响水堰村位于乌龙镇北部,由原来的响水村与长沟村合并而成。响水堰村现有人口3849人,土地面积5490亩,村民组9个,村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116名。 响水堰村位于乌陡支渠末稍,东与长集镇、西与户胡镇、北于河口镇紧邻,南距陡岗村105国道路2公里,响水堰村易涝易旱,自然条件较差,响水堰村群众通过多年努力,已建提水站2个,解决了70%的农田灌溉问题。响水村交通四通八达,邵岗——三元路穿村而过,阜六铁路、阜六高速公路也横贯全村。 响水堰村养殖业比较发达,养猪、养鹅、养鸭、养羊远近闻名,拥有能人大户近八十户,特别是史贵华、俞永友、范经有、陈德红等,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大力发展养殖业。 |
松树村 |
松树村位于乌龙镇东部,和众兴集镇接壤,有农户667户,2744人,6个村民组,耕地面积 4770亩。2005年11月,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松树村设立党总支,辖三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全村现有党员108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近年来,松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团结协作,勤政廉洁,锐意进取,取得了可喜成绩。计划生育工作08、09连续两年在省抽检中实现零误差,殡改工作多年实现零土葬,2010年被县委授予“五个好”基层党组织称号,该村的其他各项工作均走在全镇前列。 |
唐岗店村 |
唐岗店村位于乌龙镇南部,三河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所辖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7300亩,人口3890人,910户,支部现有党员114人,其中预备党员4人,下设8个党小组。 一、现拥有能人大户7户,即: 1、种田大户:王校,现有耕地109亩。 2、养殖大户:胡永良,现有猪舍面积600㎡,年产值100万元。 张庆中,现有猪舍面积600㎡,年产值100万元。 王新中,现有猪舍面积1200㎡,年产值200万元。 金继国,现有猪舍面积320㎡,年产值50万元。 周厚军,现有猪舍面积300㎡,年产值50万元。 祝礼安,现有猪舍面积200㎡,年产值40万元。 3、特色经济:程良寿,精米加工厂,年产值2000万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