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韩社区是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01221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0122。邮政编码为2316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1,车牌号码为皖A。与马龙山村、龙泉村、桐山村、桥安村、山王集社区、三站社区、梅山村、桥头集社区、淝光社区、小韩村、城山村、竹塘村、桥青社区、龙光村、复兴社区、仙垱村、国光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122103 | 231600 | 0551 | 查看 大韩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淝光社区 |
桥头集镇淝光社区位于桥头集镇的西北角,西邻撮镇镇,北接店埠镇,一级、二级北干河环抱社区东西。淝光社区是2000年由原来的竹园村、万楼村、岗上村合并而成。现有21个居民组,共有人口3045人,其中农业人口2723人,非农业人口322人。耕地面积2827.72亩,林地928.8亩。淝光社区设党总支部1个,下辖4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正式党员133人。 近年来,淝光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两委”一班人努力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立足现有条件,积极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功引进并形成了新型建材、苗木花卉种植和合肥二电厂劳动服务公司三大特色产业经济。一是合国新型建材厂,该厂座落于社区竹园夏居民组,成功流转土地近150亩,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近80人。厂方修缮了该居民组的农业水利配套设施,居民既增加了经济收入,又方便了农业生产。二是合肥华润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座落于社区大夏和吴官塘居民组,占地近300亩,使原来荒芜的土地实现了有偿流转。该公司还积极吸收农户参加苗木种植,形成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社区顺势成立了桥头集惠民苗木花卉协会,目前拥有会员近200人,解决了近300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了经济收入。三是成立了二电厂劳动服务公司,该公司解决了近60人的就业问题,人均年收入增加380元。另社区紧邻二电厂和合肥循环经济园,群众可就近就业,经济活跃。群众生活总体较为富裕。 |
山王集社区 |
山王集社区位于肥东县东南部,合马路穿境而过,合肥龙泉山生活垃圾处理场道路贯穿南北,交通区域优势明显。社区由原山王、大汤、枣树三村合并而成,面积约20平方公里,辖23个居民组,常住农业人口3495人,耕地2800亩,山林面积2500亩。社区境内有山王中学、山王辅导小学、农村合作银行、电信局、卫生院、农贸市场、粮站、合肥宣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安徽顺邦公司、合肥怡可工贸有限公司、合肥丰棉有限公司、肥东县万达铸锻厂等企事业单位。 社区山林资源丰富,水面发包面积约150亩,山王集街道路宽敞,路灯通明,店铺众多,街容整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0%以上,农家书屋和留守儿童之家的落成,极大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热烈欢迎广大客商投资山王! |
三站社区 |
三站社区是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01221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0122。邮政编码为2316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1,车牌号码为皖A。与马龙山村、龙泉村、桐山村、桥安村、山王集社区、梅山村、桥头集社区、淝光社区、小韩村、城山村、竹塘村、桥青社区、龙光村、复兴社区、仙垱村、国光村、大韩社区相邻。 |
桥头集社区 |
桥头集社区位于桥头集中心位置,是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区面积约8平方公里,在册耕地面积626亩,两个党支部,14个村民组,辖一个街道人口约5000人,党员102人,预备党员6人,发展党员3人,淮南铁路、石长路、省道合马路贯彻全镜,正在新建的合肥经济循环园,铁路专用线正在加紧施工中,村村通道路等交通十分便利。驻社区单位多,有中盐合肥红四方磷复肥有限公司,驻有三五二武警中队、73828部队、等多家企业,社区资源丰富,主要有磷矿石、石灰石、白云石等。 桥头集社区人多地少,居民生活依靠外出务工为主,为了改变人多地少的状况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2011年引荐了合肥一家公司用于发展生态农业、流转期限为14年的桥西、西岗村民组的大棚蔬菜135亩,正在规划实施中。 过去社区是个典型的农业社区,近几年通过科学发展,已成为农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为一体的新型社区,近年来,桥头集社区在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中、以综治维稳工作站为平台,始终将化解矛盾纠纷,维稳社区稳定作为首要任务,作为社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采取预防与调解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注重事务受理、程序民主公开,构筑综治工作稳固防线,做到矛盾化解不出村,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来评为“优秀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连续几年被县授予平安社区和综治先进单位。 今后桥头集社区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不断探索新途径,摸索新方法,及时、高效、稳妥发展社区经济。 |
大韩社区 |
大韩社区是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01221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0122。邮政编码为2316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1,车牌号码为皖A。与马龙山村、龙泉村、桐山村、桥安村、山王集社区、三站社区、梅山村、桥头集社区、淝光社区、小韩村、城山村、竹塘村、桥青社区、龙光村、复兴社区、仙垱村、国光村相邻。 |
桥青社区 |
桥青社区是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01221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0122。邮政编码为2316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1,车牌号码为皖A。与马龙山村、龙泉村、桐山村、桥安村、山王集社区、三站社区、梅山村、桥头集社区、淝光社区、小韩村、城山村、竹塘村、龙光村、复兴社区、仙垱村、国光村、大韩社区相邻。 |
复兴社区 |
复兴社区是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01221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0122。邮政编码为2316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1,车牌号码为皖A。与马龙山村、龙泉村、桐山村、桥安村、山王集社区、三站社区、梅山村、桥头集社区、淝光社区、小韩村、城山村、竹塘村、桥青社区、龙光村、仙垱村、国光村、大韩社区相邻。 |
竹塘村 |
竹塘村位于桥头集镇西南约3.8公里处,辖26个村民组,4774亩,,3111人。属典型农业村,复长路横跨村东西,西南与长临相接,西与撮镇相邻,东与复兴社区相连,南与龙光接壤。我村有苗木花卉、龙虾养殖、大棚蔬菜和露天蔬菜生产和水面养殖基地,面对长期以粮食为主种植结构模式,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村两委一班人开动脑筋、不等不靠,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农民自愿的条件下,把多余土地流转出去,我村于2009年开始进行土地流转,建立了肥东竹塘生态农业公司,还引进了鑫祥服装厂、混凝添加剂厂,解决了我村部分劳动力,还成立了肥东县桥头集镇邦华农业植保专业合作社。近年来,为推广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发展,村党总支根据本村的特点,加大招商力度,以土地流转为抓手,着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农业招商,09年先后有4位投资者利用流转土地,投入了200多万元,建立了80亩科技设施栽培基地,搭建50多个钢架大棚,施用机耕和喷灌设施,种植多品种蔬菜,200多亩苗木花卉基地,培育10多个品种,700多亩水产养殖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后,党总支引导投资者运用多种渠道和手段,以培训为载体,向农民传授知识、技术,同时解决了500多人次农民就业出路,在家门口打工赚钱,党总支咬定发展不放松的功夫,既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
城山村 |
城山村位于桥头集镇最南边,地处寒子山、花子山、青阳山、白马山、马龙山与山之间,属丘陵山区,东于巢县交界,南与肥东县果园场连接,西于合福高铁由村内通过,接石长路、村村通水泥路直通村办公室,09年村自筹资金新建380平方二层村级活动场所,改建7间村级卫生室,并新建了公厕。09年下半年起接石长路至白马山果园场又新修了一条3.2公里的7米水泥路,11年3月份将7米水泥路两边已种植绿化完工,现已通车使用。村内道路畅通,山清水秀。 现有人口1200余人,5个自然村、10个村民组,全村党员54人,3个党小组。 全村现有耕地2000余亩,林地2500亩,荒滩荒山2000亩,水面900亩,村庄占地850亩。为了产业结构调整及环境政策要求,我村在2010年土地流转200余亩,手续完善,建立生态农业,苗木花卉产业基地,二期租地正在计划中,本村现有大量闲置土地,欢饮有意者前来投资。 目前,我们招商引资兴办了鑫宏新型环保建材厂,有机肥厂及农家乐清水湾庄园,为多余劳动力解决了出路,同时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
小韩村 |
小韩村位于丘陵地区,总人口1478人,总面积1310亩,水田910亩、旱地400亩,其中,退耕还林71亩,山林面积1300多亩,水库一座,全村水塘15口。 地处合马路16K至19K两旁,东至鸡笼山于龙泉村交界,8个村民组,内穿淮南铁路线,铁路西谢南组、谢北组,铁路东朝四方组,八大户组,小韩组,唐家岗组,鸡笼山脚下山洪张组,小徐组。 位于鸡笼山山凹落户单位安徽红星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引资落户单位合肥保丽鲜公司开发休闲中心。个体户养殖业原有两家专业养猪厂。 近两年来,在原有合马路两旁小型花石厂、滑石粉厂、石料厂等大小规模53家,由于合马路拓宽及环境整治,2010年春季通过市、县共同努力下现已全部关闭。由于村引导支持举办科技培训班,带动了关闭企业老板继续谋发展、找路子,新建了7家养猪场。 |
龙光村 |
龙光村位于桥头集镇西南部,青阳山下,与长临河镇接壤,交通方便,辖16个村民组,662户2208人,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党小组8个,党员100名。可用耕地3900亩,山林2000亩,退耕还林面积960亩,2011年全村实现地区总产值1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 境内有粮食加工厂、面粉厂、炼油厂、卫生室、东亮洁具、青水湾庄园等众多企业。环境优美,村村通水泥路循环8个自然村,石长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投资环境良好。 我村人均住房面积60平方米,计划生育达标率达100%,合作医疗参入率达到99%,农村社会保险保障率达到90以上%,初中生升学率达到98%,村主要河道、主要道路绿化率达到80%,河道村庄整洁率达到98%,垃圾集中堆放处理率达到100%,按季财务公开率达到100%。 面对十二五规划,龙光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本地交通便捷、资源丰富、人文优势,按照新农村建议的要求,加大村环境整治,打造秀美山川,让居民过上舒适、优雅、幸福的美好生活。 |
梅山村 |
梅山村位于肥东县桥头集镇北边,北与店埠镇杨王村和西山驿居委会交界,西南分别与桥头集镇淝光村和三站村交界。方圆约6平方公里,人口1860人,设管丁陈 上余 下余 小袁10个村民组。农作物以水稻和油菜为主,经济作物有西瓜,棉花等。属丘岭地带,民风淳朴,山间仓松翠柏,地理风景条件优越。 梅山村近两年发展迅猛,交通便捷,村村通水泥路贯穿南北东西。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主要有油白桃,苹果等经果林以及“梅山庙”和“仙人洞”景区,其中梅山的“仙人洞”已经被列入了肥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梅山庙会,来自四方各地的香客均来登山,观光拜佛,山上人山人海,烟云飘绕,山下桃花烂漫,气味芬芳,让人留恋忘返,陶醉在青山绿水中。 2010年至今,梅山村又经过考察后引进了南方贡橘的栽培(项目已在实施中)来带动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修建拓宽上余至梅山景区的道路,为以后的开发和招商打好坚实基础。 |
仙垱村 |
仙垱村位于桥头集镇西南方向约1公里处,全村共有9个自然村,11个村民组,668户,人口2078人,耕地面积1890亩,山林面积280亩,水塘面积330亩,其中当家塘一口,占地面积166亩,系小二型水库,灌溉面积4500亩。建设用地40亩,合肥同创服饰公司在我村落户,带动周边就业人员50多人,我村交通便捷,石长路直通我村。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铁路专用线直穿我村8个村民组,村村通水泥路直通仙垱小二型水库,现已发包养鱼,准备拔坡,兴建农家乐休闲场所,建立垂钓中心,现在我村正与合肥市农委结对共建美化家园,准备成立农业合作社,做好土地流转大文章,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行政村正在洽谈特色农业大棚蔬菜、苗木花卉生产,抓好设施栽培,千方百计创效益,使广大农民增产增收,增效益、增实惠,尽快富裕奔小康。 |
国光村 |
国光村位于桥头集镇东南部,与巢湖市居巢区接壤,面积9870亩,可用耕地面积2400亩,人口1700人,辖12个村民组,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铁矿石、花岗岩、黄砂等,境内山林面积2100亩。国光村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党员69人,近两年来,在村两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先后争取项目支持,筹集资金修建了石长路小黄组2.1公 里水泥路。付洼至汪洼砂石路,小黄至小杜砂石路,并且开通尖山至合肥农班车,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该村地处丘陵地带,极易干旱缺水,针对这一村情,村两委一班人克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新建、扩建当家塘坝12口,有效改善了山村水利灌溉问题。 该村境内林地较多,矿石资源丰富,原来村内有3家石料开采加工企业,一家铁矿石加工企业,但本着要坚持的原则,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对其予以淘汰关闭。其后,2011年初对尖山片500亩山场依法发包,进行植树造林,并于3月份完成了全部绿化任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我村外出务工人口逐年增多,今年有700多人在外务工,年增收入1500余元,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
桥安村 |
桥安村位于肥东县桥头集镇东北角,东南与合肥市巢湖市接壤,北与肥东县店埠镇为邻,西望肥东县著名旅游景点“龙泉古寺”所在地龙泉山,区位优势突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蕴藏大量的铁矿资源。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自然生态环境优美。辖8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辖区面积5.963平方公里,人口总数1854人,党员60名,村部设在上份叶自然村附近。 改革开放以来,桥安人民以其开放的胸怀、自信的热情和敢为天下先的胆略,使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辖区内多为荒坡、山地,可耕地少,农业基础薄弱。但村两委一班人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精神,按照上级部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托“龙泉山国际养生文化园”的辐射和自身的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积极发挥迎春水库和地下矿藏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初步建立了以林业、特色种养业、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工农产业体系,为桥安村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桥安村还开通了互联网电话,设立中国移动发射基站1座,实现了迅捷的信息传递,实现了山村和城市的无缝对接。 在民主建设方面,严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加大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建设整治,强化村民自治,打造秀美山村。 热情好客的桥安人民欢迎您前来投资兴业、旅游观光! |
桐山村 |
桐山村全村总人口1796人,农户数554户,村民小组8个,地处桥头集镇东南边并与巢湖接壤,全村有耕地面积1190.1亩。 桐山村全境约5平方公里,交通方便。我村山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苗木产业,现已发展规模种植近1000亩。我村新型建材加工区也在积极筹备中。我村人均住房面积60平方米,计划生育达标率达100%,合作医疗参入率达到98%,农村社会保险保障率达到90以上%,初中生升学率达到98%,村主要河道、主要道路绿化率达到90%,河道村庄整洁率达到98%,垃圾集中堆放处理率达到100%,按季财务公开率达到100%。 近年来,我村被评为安全生产示范村、社会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村民自治模范村。 |
龙泉村 |
龙泉村地处丘陵地带,占地6平方公里,人口3450人,共12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党员106人,村居面积879.6亩,水域367.5亩,在册田亩2244.14亩,山林面积5658亩。 近几年来,村两委成员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引导下,村两委人员积极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大力宣传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凤入巢,对内引导群众发展第三产业,通过反思只有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群众谋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 我村地理环境优美,树木生长茂盛,水稻和各类农作物长势很好,为我村3450人的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另加所管辖的丘陵山区,储存着大量石英石、建筑材料和铁矿,通过招商引资,原有石料开采企业14家,石料加工企业18家,在此基础上,为带动全村人口的经济收入打下基础。为适应环境发展要求,我村积极以打造生态环境为主线,改变经济发展方法,充分利用荒山地发展特色养殖业,2011年引进了南梅公司,承包我村荒山约1200亩,用当地劳动力每天约100人,平均每天每人40元,同时每年承包荒山按50元每亩补贴给村民组,增加了周边群众的收入,同时美化了环境、美化了村庄。 |
马龙山村 |
马龙山村位于桥头集镇东南角,东临巢湖市居巢区烔炀镇,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一天近4米宽的水泥路横贯村中央。村四周环山、风景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现已成为很多投资商看好的热土。 全村现有人口2000人,耕地面积3400亩,山林面积2000多亩。有10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80多名0党。村两委干部5名,支委3名。村委会4名,交叉任职2名。 村农业经济主要有杂交水稻、油菜、小麦和棉花等作物,大小塘坝50多口。近年来,我村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积极主动对部分土地进行了流转,现流转水稻田300多亩,流转山林地600多亩,村外出务工人员超过600多人。 村辖一个轮窑场,一个养猪场。辖内一所小学,现有十名教师,包括幼儿园在内八个年级300多名学生,一所村级卫生室。 通往各自然村的自来水管道铺设已竣工。合福高铁从我村井张、南许经过,正紧锣密鼓施工。合肥团山陵园有望六月在山许启动。 未来几年,我村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鼓励和支持大户承包。计划水稻田地流转1500多亩,山林地流转2000多亩,在土地和资源上做文章。力争打造生态观光农业。为十二五计划开好年,开好局。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