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长塘村位于白莲乡西南边境,与龙潭镇接壤,由原新塘、长塘两个小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21个村民组,共768户,总计3146人,其中党员114人。村里有小学一所,卫生室一个。现有一个养鸡专业合作社,一个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传统的一麦一稻(或一油一稻)种植业为主,涌现了一大批养殖专业户。主要有养成鸡专业户张家富、谢春龙、张生超、汪宝俊、张德生、王树林等。养猪专业户徐纯银、王大全、郑明合等。外出创业主要从事建筑行业,表现突出的有-何、-海、张俊全、赵德奎、张荣合、张玉明、王国亮、徐电生、徐东等。从事印刷行业的戚仁林。服装加工业的杜少锋。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522208 | 237000 | -- | 查看 新长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西河村 |
西河村:位于白莲乡西南部,与河口镇接壤,2010年由原西河、五星二村合并而来。现有23个村民组,1239户,4260人。全村土地面积8800亩。 |
白莲村 |
白莲村是由原白莲村、七井村和白莲街道合并而成。人口4328人,有1258户,耕地面积6125.59亩,党员181人。 |
牛集村 |
经过区域规划调整后,牛集村由原老元村、原牛集街道和原牛集村组成,位于白莲乡中西部,北邻石店镇杨桥村,西面距离105国道仅7公里,南与联桥村、新长塘村双向通行,全村有11个村民组,共1100户,总计4950人,劳动力3218人,计税内可耕地5371亩。2006年被省命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我村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社会和谐,人口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好,文化生活富裕。现在村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数字电视,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播放设备,人口学校,法律咨询室等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联通、移动通讯设施全村履盖,电力设施配套齐全。优化农业生产,科学合理种田,率先施行育秧工程,建设育秧大棚。培养大户能人5人,机械化播种,大力搞活开发性农业。发展养殖业,壮大养猪、养鸡产业。目前我村正在进一步加强集镇建设,规划村庄布局,建设垃圾填埋厂,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争取早日把牛集村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联桥村 |
联桥村位于白莲乡中西部,南靠西河村、新长塘村相邻,西靠牛集村相邻,北靠珍珠村相邻。 联桥村是在2010年10月村级区划调整中,由桥头村和刘桥村合并而成,2010年人均收入4800元,主要靠种植水稻、小麦为主,每年产粮约40万公斤,100亩以上种田大户4户。耕地面积6123.7亩,辖22个村民组,871户,3726人,有党员101名,党小组16个.党支部一班人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各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守法意识日益增强,各项工作均在全乡前几名。2010年被县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称号。 |
沣西村 |
沣西村位于白莲乡最西部,靠沣西渠东岸,东伴牛集村,南邻新长塘村,西与龙潭、马店两镇搭界,北与石店镇接壤,阜六铁路、阜六高速穿村而过。西出0.5千米便可行走在105国道上,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 全村下辖20个村民小组,农户905户,总人口395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人),劳动力1842人,耕地面积5908.94亩。共有党员107人,入党积极分子10人,后备干部6人(其中女性2人)。致富能手30余人,外出务工成功近60人。村内养殖大户106户,其中:生猪养殖户80户,养鸡户10户,水产养殖户16户,人均纯收入已过5000元。 |
珍珠村 |
珍珠村在未撤区并乡前位于牛集乡的下游,地处东部,仓房村位于白莲乡西部,处于上游,两村属于手臂之邻,并乡后更属兄弟村,在这次并村属两村合并,由于历史原因,经多方考察论证后,取名珍珠村。现在的珍珠村处于白莲乡的中部,辖12个村民组,人口4618人,劳动力人数3002人,总户1120户,耕地8990亩,现外出打工回乡投资办企业的有近10家,在家也有养殖种植和精养鱼塘几家。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引导下,正在迈开大步奔小康道路。 |
新长塘村 |
新长塘村位于白莲乡西南边境,与龙潭镇接壤,由原新塘、长塘两个小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21个村民组,共768户,总计3146人,其中党员114人。村里有小学一所,卫生室一个。现有一个养鸡专业合作社,一个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传统的一麦一稻(或一油一稻)种植业为主,涌现了一大批养殖专业户。主要有养成鸡专业户张家富、谢春龙、张生超、汪宝俊、张德生、王树林等。养猪专业户徐纯银、王大全、郑明合等。外出创业主要从事建筑行业,表现突出的有-何、-海、张俊全、赵德奎、张荣合、张玉明、王国亮、徐电生、徐东等。从事印刷行业的戚仁林。服装加工业的杜少锋。 |
窑流村 |
窑流村沿沣河上游,位于白莲乡最东端,地势低洼,三面环水,一面靠岗;东边与宋店、岔路、长集有沣河相隔;南边与河口镇隔牛角河相望,北边与邵岗乡相隔沣河的一条支流。地势低洼,且高低差异大,易涝易旱,多受灾。耕地面积约12000亩,土地多分布在“五圩一湖”(即南圩、郭郢圩、少年圩、青年圩、窑流圩和菱角湖)低洼处,以圩区为主,岗地、半岗地不足2000亩。全村有23个自然村民组,834户,总人口3324人(其中农业人口3253人),党员数108人,下设14个党小组。村庄分布:东片集中,西片较分散。 窑流村人多地广灾情大,每年不涝好旱或是旱涝相加,群众投入大收少,经济底子薄,集体经济收为零。但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特别是东片:一个村庄居住13个村民组,一条中心路贯穿南北把村庄分为两半,长约1700米,一站双渠浇灌13个村民组7000多亩土地,水泥路横穿村庄中心,东接315国道,西边邵三路。西片也在不断改进:砂石路组组通,圩区建设不断改善。人口多,富裕劳力丰富;土地广,有水有旱,自然条件丰富。因此窑流村很有发展潜力。 |
牛角河村 |
牛角河村属白莲南大门,南与河口镇相邻,以牛角河相隔,东与本乡窑流村相邻邦,北与白莲村相邻,西与联桥相邻,东西成长形。合并后9个村民组,人口2933,耕地4699亩。村内分别坐落在流舟和东红组两座提水站,基本解决全要农业用水。靠近牛角河畔有三个圩区,圩区内耕地有1200亩,退耕还林1500亩, 农业产业化调整:我村酒坊组花木种植近百亩,花木品种达三十多种,年效益百万元,解决了内处村民组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招商引资:在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我村共招商引资两个项目,在原丁堰村部引进一家锦莲服装有限公司,投资规模500万元,拥有员工一百多人,解决了本乡内不能外出务工难题,增加了群众收入。在塘茺组具有占地二十多亩投资400万元的现代化养成鸡场正在建设,年底将全部建设完工投产。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