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万佛湖镇大塘村座落在国家AAAA级万佛湖风景旅游度假区北边,距中心服务区2公里,全村人口1700多人,辖8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庄,全村面积2.9平方公里,全村耕地772亩,山场面积1400多亩,全村主要经济作物有板栗、毛竹、棉花、玉米、油菜、水稻等农作物,全村每年劳务输出近600多人,劳务输出收入占全村收入30%以上,全村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有三条水泥路连接舒岳路,交通便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523103 | 237000 | -- | 查看 大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街道社区 |
一、万佛湖街道社区概况 万佛湖街道社区地处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万佛湖中心服务区。万佛湖镇系安徽省中心建制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之一,综合改革试点镇,更是发展中的旅游商贸重镇,万佛湖镇原名叫龙河镇,龙河镇是1958年兴修龙河口水库,将千年古镇梅河镇整体搬迁建设而形成的,梅河镇1938年是县政府所在地,人口达8000余人,设有司衙部门,故有第二县城之称。街道社区总人口4867人,加之流入人口约7800余人,万佛湖镇街道居委会始建于1985年,由原九井街道、范店街道、龙河街道合并组建的。社区内设有7个居民小区,现居民委员会共有6名工作人员(含支部书记1人、居委会主任1人、大学生村官1人)社区设有老年戏剧协会、物业服务社、老年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等基层组织,社区区域内有文化活动中心1个,2个文化娱乐休闲场所,1座全民健身活动场所,1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1个中心卫生院,2座中心幼儿园,1座五保敬老院,1座中心小学,1座初级中心学校,1座高级中学试范重点学校。 社区设有党支部,支部书记1名。3名支部委员,共有党员105人,5个党小组。社区居委会,居委会主任1名,3名居委会委员(含交叉任职)7名居民小组组长,37名居民代表。社区设有民兵营,社区妇联,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室,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站,农家书屋,司法行政工作室等功能组成。 二、社区服务功能 万佛湖街道社区担负着社区内非农人口以及流动人口的管理,计划生育服务,物业卫生环境管理,以及社区居民的医疗保险业务办理,社区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申报,社区居民的大病救助等其他民生工程的申报工作。社区三无人员及五保老人的救助和管理,同时担负着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 社区两委的中心工作任务:完成好上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维护好社区的稳定以及社区内的各种矛盾纠纷调解处理工作。完成和确保社会医疗保险、社会低保等重大民生工程,完成和确保社区内以及驻镇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完成和确保社区内年度征兵任务以及民兵营工作,完成好社区内困难居民的大病救助申报工作。并且努力完成社区内的其他行政事务性工作。 三、未来发展目标 为了更好的规范社区建设,努力争创一流社区,一流服务,完善好各项管理机制,更进一步提升社区的服务功能,以及更好的发挥好社区的作用。通过社区的提升,社区将更加努力为民服务,扩大服务项目,建立社区老人救助中心和党员、居民活动室,更好的发挥好老年戏剧协会的作用,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强身健体项目等。 |
九井村 |
一、九井村的历史 朋友,您听说过源远流长的九口井故事吗?您听说过满清时代高家、靳家打官司一直打到皇帝老儿那的故事吗?如果您想听,请到九井村来。不,您只需要用鼠标点击一下“万村网页”中的九井村,您从那就可以得到全部您想知道的事,那就是我们九井村。自从民国28年,实行乡保甲制,全县共设54乡(镇),九井便为其中一乡,所在地就是九井村。1950年,全县共设10区,1镇,163乡,九井村为九井乡所在地,为梅河区15个乡之一。1951年,九井为梅河区14个乡,1个镇之一,1952年为梅河区18个乡之一,1956年为梅河区7个乡之一,1958年秋,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九井为梅河区四个人民公社之一;1984年,九井为龙河区六乡之一;1992年撤区并乡,九井乡并入龙河镇人民政府,九井乡易地,但九井村仍沿用至今。实际上,九口井的历史已无法考评,也许会上溯到更久远的历史。清朝高家鼎盛时期的高家大屋旧址仍保留部分古建筑。 二、九井村的地理位置 九井村位于国家AAAA级水利观光旅游区,风光秀丽的万佛湖畔,万佛湖镇东大门,317省道贯穿九井村全境东、北与闸口村毗邻,南临杭埠河,西北与大塘村接壤,高程36m,全村为3.2公里,丘陵与山区相结合,土壤肥沃,物产丰富。面积966亩,其中水田842亩,旱地124亩,山场面积680亩,交通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山青地秀,物华丰茂。 三、九井村的基本情况 九井村540户,总人口1935人,15个村民组,自然村庄25个,全村村干部职数4人,全村党员61名,5个党小组,15位村民组长,人杰荟萃,群众思想解放,民风淳朴,社会安定有序,生活和谐小康。 四、经济发展现状 近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域经济有了长足进展。2007年来,九井村农业总产值60万元,二、三产业总值250万元,劳务输出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880元,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民主管理,和谐发展。 九井村作为原九井乡政府所在地,基础设施较完善,水、电、路状况良好。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村村通,九井村3.2公里全部实行了水泥路,其中九井村北循环路,水泥路面5米宽,此段水泥路创造了舒城县水泥路浇筑四个最一的神话。 九井村是黄淮海工程重点实施村和千亩示范园工程示范村,千亩土地被整治成田成方,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路相连,全村庄稼收割全部实行了机械化收割。 农电网整改全村540户全部实行了整改,增加了一台50kw的变压器,二台变压器确保了九井村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用电。 九井村实行了能源清洁化,改水改厕,兴建了沼气池三百余口,扩建了棚菜50亩,兴建养猪场一座,实行猪——沼气——棚菜和猪——沼气——油菜化专业生产。2008年,饮用水安全,全村约55%的农户安装了自来水。 九井村是羽绒产品的原料集散区,全村约40%的农户收购鸭毛、鹅毛,并分门别类集中配送到各羽绒厂和半成品加工厂。 九井村是万佛湖镇畜禽交易中心的主要交易者,主要供应各类品种的猪仔,日成交量数百头,辐射到周围周边乡镇和岳西、铜城等县。 九井村个体私营大户:塑料软管厂、东晨建材、饲料加工、预制构件厂、大理石厂、钢球防锈材料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发展,我村在万佛湖集镇边的优势,群众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90%的农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家用电器一一应俱全,农用电脑、空调和小轿车正逐渐走入九井村广大群众家中。 五、九井村人物简介 宋仁甫(1893-1952),中医世家,推拿中医参西理论,立张中西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1947年他为首倡导成立舒城县中医师公会,被选为理事长。1950年被选为舒城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 高毅成(1913-),为九井村高家大屋的人,抗日战争期间,任三等正军医(少校衔),1946年,兼舒城县医院院长,1954年任合肥市传染病医院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后被聘为肝病研究室主任。合肥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至第十届代表。 周勇(1963-),现为深圳赛为弱电子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李大应(1968-),博士生,现为合肥市新型冷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宋俊(1971-),学士,现为宝钢集团南通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厂长。 许令斌(1968-),学士,现为湖南平顶山市金矿技术副矿长。 周红梅(1975-),学士,安徽富煌集团营运部老总。 六、未来前景展望 九井村是原乡政府所在地,有九井医院,九井中学,九井小学,龙河砂石管理站,中国石油六安公司龙河加油站,安徽舒城钢球防锈材料厂,舒城东晨建材厂,舒城塑料软管厂,使九井村早已声名鹊起。现九井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心新村,九井新村正在积极申报和建设中,正成为舒城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本和典范。展望未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社会和谐小康的九井新农村便呈现在各位朋友面前。 |
友谊村 |
友谊村位于万佛湖镇的西部,2005年1月村级规模调整,将原龙河镇友谊村与横岭村合并而成。 友谊村全村人口2810人,占地面积7.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0亩,山林面积7000余亩,属丘陵地区。全村下辖15个村民组,西南与五显镇交界,东北与张母桥镇交界,317省道贯穿全村3.71km,交通十分便利。 友谊村是一个劳务输出大村,每年在外务工人员约1000人,务工平均年收入达800万元。规模养殖发展迅猛壮大,规模肉鸡养殖户有7户,年出售肉鸡达30万只,创利约35万余元。规模养猪4户,年出售商品猪约500余头。黄牛专业养殖2户,年出栏黄牛25头左右。种植业以水稻为主,播种面积1000亩,年产量500吨,并以棉花、油菜籽、大豆为农副产品。 友谊村有3个村民组地处山区,盛产茶叶、毛竹、板栗、油茶、松杂木和杉木。年产兰花茶叶15吨,产值120万元;毛竹年销售5千根,年产值6万余元;年产油茶500公斤,年销售木材1000方,全村年产板栗60多吨。 |
廖冲村 |
廖冲村位于万佛湖镇西北,自然条件优越,依山傍水。东与县道范张路相连,其余三面环山;村址座落于范张路边,交通便捷。全村总面积为287公顷,山场面积996亩,现有人口1759人,13个村民组448人,村党支部43个党员,下设四个党小组,村委会下设调解委员会和治保委员会,以及13个治保小组,村级公路总里程19.5公里,村组道路晴雨通车,已修1.5公里水泥路的主干道,08年已完成“村村通”工程1.5公里的基础工程。通过电改,有三个配电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电能充分保障,新农合已新建医疗室一个,解决了村民就医难问题。由于我村山场面积大,板栗种植面积广,品种优,收获季节,商贩上门订购;张湾组地处大山区海拔高、无污染,是山野菜“掌风菜”培育基地。 |
范店村 |
范店村座落在万佛湖西边,舒岳路、舒张路、南循环水泥路三条路段贯穿全村,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环境优美,村域面积9平方公里,全村530户,1743人,现有党员68名(其中外出党员6名),17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0人。现有板栗面积300亩,菜园面积260亩。 近年来,范店村围绕生态、文明、和谐、富裕的目标,充分发扬“开拓、务实、拼搏、超越”的创业精神,走上了富强、文明、发展、和谐的发展道路。2013年全村实现生产总值1500万元。农民纯收入达7800元。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上级目标要求、围绕创红旗支部、争经济强村”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而我村是自然条件优越,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和谐、文明的乡村。 |
高朝村 |
高朝村位于万佛湖镇北侧,舒岳路32公里以北、舒张路以东,东与荷花村、独山村接壤,南与蔡塘村、范店村为界,西与廖冲村相邻,北于张母桥镇洪冲村相隔。本村是个有山有耕地交通便捷的村,全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2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10户,人口1623人,劳动力数822,其中女劳力431,共有0党员52名,总耕地面积1312亩,其中水田840亩,山场面积1323亩。 从1991年开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村两委带领广大群众开发以窑墩、树湾、幸福三组为主的山场,旱地上开发经济林板栗树,全村现有栗树面积400多亩,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共有茶园240亩,年产绿茶3吨多。 全村共有劳动力400多人在外务工,在外年创收入400多万元,外出创业人员有10多人在外地城市购房居住,村内二层楼房以上有350户,占总户数85%,购买小汽车户17户。 全村年产稻谷300多吨,籽棉40多吨,人均纯收入2800元,村内各组机耕路勾通,村村通水泥路正在施工,年内可望通车,在上级政府的正确指导下,群众生活不断提高。 |
蔡塘村 |
万佛湖镇蔡塘村位于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万佛湖风景区西北侧,杭北干渠上游,该村人口1298人,9个村民组,339户,现有党员47名,村两委成员4人,村民代表29人。面积2平方公里,地貌以丘岗区为主,部分畈区。 本村民风淳朴,人杰地灵,一直为万佛湖镇社会治安较好的村之一。本村交通便捷,北邻317省道,南邻南循环路,并由村中心水泥路连接在一起,蔡羊一路,蔡羊二路连接羊山村水泥路,为我镇村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村自然资源丰富,由于本村主要居丘岗区,农特产品丰富,本村主要农特产品有板栗、桃、杏等水果,品质优良。松杂木资源丰富,是兴办旅游纪念品的首选地之一。近年来,逐步形成了特色农产品种植、生态农业种植、水产和禽畜养殖四大产业区,发展板栗、油茶特色产业400亩,生态水稻种植500亩,水产养殖120亩,禽畜养殖大户6户,村域闲置土地较多,可充分利用兴办家禽、家畜等养殖业。 |
独山村 |
独山村位于杭北干渠上游,舒岳路两侧,占地2.6平方公里,现有10个村民小组,360户,1240人,拥有村部1座,全日制小学1所和蓄水量达17万方的小二型水库1口,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 一、按照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不断加快物质文明和文明建设。全村已有95%以上的农户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我村85%以上住楼房户,70%通上了电话,家用电器、摩托车、手机等应有尽有,据统计全村现有大小车辆60多辆,其中私家轿车达16辆,已有10户家庭装上了电脑。 二、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全村已有个体规模养殖厂5户(养猪二户,养鸡三户),个体餐饮业3家,商品零售店8家,个体运输20多人,创办村农组示范基地1处(50亩经果林生产基地),全村已形成600多亩的板票基地。 三、引导农民有序流动。本村辖区内有镇办企业二个(砖瓦厂和油料加工厂)和招商引资企业二个(家俱厂和颗粒塑料厂),我们将有技术、会经营的人安排进厂上班,同时每年将组织400多人外出务工经商,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四、全村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全村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共设立三个供电台区,确保供电畅通,通组的主干道全部是四级砂石路面,晴雨通车,水利条件大有改善,基本上能确保农作物旱涝保收。 |
荷花村 |
万佛湖镇荷花村,是由原板山、法华两村合并而来。2005年3月挂牌成立,全村共有556户,2100人,村“两委”成员有5人组成,党员78人,村民代表60人,辖23个村民组,66个自然村庄,分布在4.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拥有可耕地1760亩,山场面积1880亩。 村内山峦起伏,南有小独山,北有大板山,中有菜子岭山梁,山上松涛陈陈,果树漂香,70余口碧水龙潭点缀在层峦叠嶂之中,美丽的万佛湖之字母河荷花堰沿村而过,无数条小溪在雨雪中汇入堰内,流向远方,村内4条长10公里主干道路穿村而过,无数条机耕路蜿蜒连接着主干道通往每一个自然村庄,道路中还有3.2公里路基工程已经结束。水泥路面计划有望落实,余下大小道路建成了砂石路,基本实现晴雨通车。 村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润,板山寨的轮廓尚存,荷花公社社址座落其间,法华庵古寺远近闻名,板山南村农协会成立在荷花堰边,闻名遐迩的现代佛教文化板山庙更是香大鼎盛,座落于雄伟的板山之上。荷花一个拥有历史悠久、美丽动人的名字,有着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优良品质。 |
邵院村 |
邵院村位于万佛湖镇域西南部,人口1734人,463户,13个村民组,耕地面积87.5公顷。该村主导产业为优质粮油、经济林果种植业、特种畜禽养殖业。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农林特产销售、土地流转经营、劳务输出等。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60元。邵院中心村含2个村民组(长岗组、虎园组),6个自然村庄,169户,579人。 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主、整治结合、彰显特色的原则,邵院村中心村依托自然资源和人文生态优势,确立了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一心”,以贯穿村庄V字型道路景观发展轴为“二轴”,以两个居住片区、一个自然景观区、一个现代农田区、两个滨水景观区、一个公共活动片区为“七区”的总体布局。自2013年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以来,通过整、改、建、管,一幅错落有致、生态优美、人居和谐的美好乡村画卷基本显现。 建设美好乡村,建成小康社会。邵院村将进一步完善中心村硬件、软件服务设施,努力实现环境优美、家家富裕、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小康新村。 |
沃孜村 |
舒城县万佛湖镇沃孜村,地处万佛湖镇东大门,东邻干汊河镇,北与棠树乡为界,南与阙店乡接壤,317省道纵贯境内3公里,沿杭埠河北岸,全村共12个村民组,476户,1765人,现有0党员72人。可用耕地750亩,山场1520亩,水面50亩,森林覆盖率达70%,交通便捷,砂石资源丰富,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旅游观光和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近年来,0沃孜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促经济发展为抓手,连续10年被上级党委表彰为“先进党组织”,其中,2006年、2007年被0舒城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组织”。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增长较快,2007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村组交通四通八达、晴雨通车,农田基本建设较好,基本达到旱能灌、涝能排。农村电网整改达标,户通电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40%,固定电话装机率达60%,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达100%,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全村人民在村 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呈现了村民自治,依法治村户户抓经济,人人促发展,新农村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的可喜局面。 |
闸口村 |
闸口村:位于万佛湖镇东北,距镇区1公里,东接沃孜村,南至杭埠河,西邻九井村,北连棠树乡,317省道穿村而过。全村辖21个村民组,农户572户,人口1950人,国土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0亩,山场面积1200亩。 |
大塘村 |
舒城县万佛湖镇大塘村座落在国家AAAA级万佛湖风景旅游度假区北边,距中心服务区2公里,全村人口1700多人,辖8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庄,全村面积2.9平方公里,全村耕地772亩,山场面积1400多亩,全村主要经济作物有板栗、毛竹、棉花、玉米、油菜、水稻等农作物,全村每年劳务输出近600多人,劳务输出收入占全村收入30%以上,全村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有三条水泥路连接舒岳路,交通便利。 |
龙河村 |
龙河村位于国家AAAA级名胜风景区-万佛湖畔,东至九井街道,西至羊山轮窑厂,南临杭埠河圩堤,北至雨林河,是全镇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万佛湖镇政府所在地。舒岳路、九曹路、万佛大道贯穿境内,交通便捷。全村31个村民组,总户数870户,人口3036人,劳动力数1947人,其中女劳动力968人,共有党员130名,占总人口42.8%,是万佛湖镇第一大村。 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带领群众围绕旅游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全村共有80多户经商,300多人从事服务业,旅游经济快速发展。2002年共征地80多亩支持集镇建设,顺利完成了金皖大酒店和万佛湖旅游商住中心的征地,其中万佛湖旅游商住中心项目将于近期挂牌拍卖此项目的建成,对提升集镇工作,完善旅游中心服务区功能,繁荣旅游市场,改善集镇居民工作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设宜居城镇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先后引进大棚蘑菇、龙虾养殖、草莓种植、葡萄种植等项目,提高土地使用价值。全村剩余劳动力900多人,外出务工,在外创收1000多万元。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 |
羊山村 |
羊山村地处风景秀丽的万佛湖畔,317省道穿村而过,镇个体经济工业园区的所在地,市级示范高中龙河中学座落境内,全村辖15个村民组,户数501户,人口1820人,耕地面积903亩,山场面积360亩,东邻龙河村、梅岭村南以白洋河为界与白畈村相连,西与蔡塘村、独山村接壤,北邻荷花堰与荷花组相望。版图面积3.6平方公里。 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村内的基础建设达到了巩固和提高,投资20万建成长140米的引水工程,汪壕、渡槽已竣工,村内的南北两条4.6公里的水泥路于2007年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全面完成,新农合卫生室的落成使我村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变。以龙河中学为依托,着力做好羊山头一块的校园经济。 随着基础建设和环境的改变,诸多企业相继落户我村,招商引资取得丰硕的成果。如万佛湖绿色食品加工厂,新宜龙陶瓷有限公司、阳光制膜有限公司、万福禽业有限公司、龙河建材厂等。 如今,一个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农业丰收、工业发达、教育文明的新农村已展现在人民的面前。 |
白畈村 |
我村位于万佛湖镇西南,距万佛湖镇区1.5公里,紧邻万佛湖上游北岸,属库区一线村,东至杭北干渠,南至万佛湖水库,西至汪湾村,北至羊山村相连,村址座落在南环路与梅山路交叉处交通便捷,全村有17个村民组,542户,现有人口1929人,村民代表40人,党员47名,山场面积1730亩,耕地面积873亩,其中水田589亩,旱地284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国土面积4.9平方公里。新建小学一所,座落在白畈组,总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设定8个班级,拥落师生300余人。08年新建医疗室一个,医生4名,解决了村民就医难问题。 全村外出务工、经商600余人,在外创业有成人员20余人,人均年收入10000-15000元,是村民的收入来源,种植业总面积2260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面积1230亩,总产量250吨;经济作物油菜籽、棉花年产油菜籽53吨、棉花4吨;经济林果主要有板栗、茶叶等,年产板栗60吨、茶叶6吨。2007年全村人均收入3500元。 村级公路总里程10公里,07年已修梅白路、梅山路、白畈路三条主干道水泥路,总长度5.2公里,横穿11个村民组,村组道路晴雨通车,交通方便。 村农田基本建设,争取农业综合治理项目资金数百万元,支渠硬化总长5000米,粮田改造400亩,引进龙虾养殖大户来我村投资数10万元,面积300余亩,年产值300万元。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上级目标要求、围绕创红旗支部、争经济强村”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而我村是自然条件优越,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和谐、文明的乡村。 |
梅岭村 |
一、基本情况:梅岭村位于万佛湖镇最南端,南邻AAAA级风景区-万佛湖,是万佛湖的北大门,属库区一线村,全村现有15个村民组,农户505户,人口1795人,劳动力959人,国土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6亩,其中水田256亩,旱地170亩,水面积160亩,山场2143亩。农户住房情况:楼房310户占总户数61%,破瓦房户108户,占总户数21%,土草房户87户,占总户数18%,人均住房面积32平方米,劳务输出达495余人。 二、村班子建设情况 梅岭村现有0党员55名,村民代表32人,村两委成员4人,采取交叉任职,其中支部委员会3人,村民委员会3人,村民组长15人,村班子整体素质高、团结、战斗力强,始终为群众办实事。 三、今后发展方向及潜力 1、招商引资 梅岭村地处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万佛湖中心服务区,是通往景区的必经之路,境内山环水绕,沿湖未开发山场达1200亩,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旅游服务项目及旅游产品、发展规模养殖条件极为有利,发展旅游业、养殖业是梅岭村今后发展的首选方向。梅岭村欢迎各方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创业,本村上下都将给予大力支持! 2、农业低产改造 梅岭村农业低产资源丰富,通过“四低”资源调查,共有“四低”资源1136亩,其中低产田156亩、低产茶园50亩、低产板栗800亩、低产水面130亩。这些低产资源通过开发治理,具有极大增产潜力。 3、水面养殖 梅岭村水面养殖资源丰富,村内可供养殖水面130亩,年产量17吨。可开发利用养殖水面116亩。开发水面养殖潜力巨大。 4、大棚蔬菜 梅岭村现有从事大棚蔬菜种植20户。利用本村紧邻集镇的优势,结合中低产田改造,扩大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是梅岭村增加群众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
白六村 |
白六村地处风光秀丽的万佛湖北岸,九曹公路贯通其境,交通便捷,村呈条状形,面积1.5平方公里,属典型的浅山丘岗地带。南濒万佛湖松渡码头,东隔溢洪道与阙店乡相望,西临该镇梅岭村,北接丁井村。全村辖12个村民组,314户,1193口人。现有村干部3人,党员39人,村民代表30人,在册五保户9户,共11人,特困户15户,低保户11户共30人。可耕地483.4亩(其中水田390.34亩;旱地93.06亩),山场1085亩(其中经济林800亩)。 党员队伍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女党员10人,40岁以下14人,60岁以上15人,(占党员总数的38%),长年外出党员1人。该村人均可耕地占有量仅有0.4亩,为了使群众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村两委进一步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硬化环山堰及村级主干道。建立村级水、路管护机制,确保全村水、路畅通,村组公路晴雨通车。发挥区位优势,加大马家岭“农家乐”旅游项目开发力度,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目前旅游业人数占全村劳力三分之一以上,使旅游经济成为一项支柱产业。加大科技投入,科技兴农,全村板栗经济林800亩。 近年来,已改造500亩低产林,目前已建成效。使全村的板栗人均年收入由200元增至500元。积极开展“双向互动”活动,充分发挥能人大户的示范,辐射作用,由过去能人大户1户发展到今天的4户。 积极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目前已开通1个村民组长有限电视网络。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宣传《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弘扬新道德、新风尚、反对-、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和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全村人民安居乐业。 |
汪湾村 |
汪湾村地处丘陵地区,位于万佛湖北岸,全村3175人,31个村民组。山林面积达500多亩,土地面积约2000多亩,这里人杰地灵,风景秀丽,是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近几年,在中央惠农的政策下,关注-,帮助困难群众,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关怀下,我村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已全线贯通,全长4.85公里,交通便捷,是投资创业的热土,是架起一座经济腾飞的桥梁。我们汪湾村与万佛湖风景区仅一山之隔,近湖面积达300多亩,现已有几位舒城籍创业有成人士在此投资,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种植业,供游人们观光旅游。为响应党的号召,实践和落实民生工作,帮助单寡孤独,2006我村已建立敬老院一座,2007年为扩大规模通过多方筹资,已得到省二级敬老院标准,现有床位30张,已入住五保老人48人,2008年在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县民政局领导亲临敬老院调研,规划并落实再建房尾10间,并建门楼、围墙及院内绿化,建成后达到床位80张的规模,其正使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使全村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
长岗村 |
长岗村位于万佛湖镇西北、杭北干渠北岸,距集镇3公里,地处丘陵地 带,全村辖12个村民组,户数329户,人口1250人,劳动力530人,村民代 表33人,党员51人,版图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2亩,其中水田 491亩,旱地261亩,山场面积528亩。当家塘29口,其中万方以上当家塘1 口,水面积85亩,其中库叉50亩,电灌站2座,人均耕地0.6亩,山场0.42 亩。村干4名,其中县选派干部1名,2007年修通村境内3.2公里水泥路,并 对友谊、张庄、团山三个村民组长达3.5公里土路进行砂石铺设,确保晴雨通车,完成大桥电灌站维修、出水渠衬砌工程,新建全镇一流的综合服务室1 座,已于2008年6月20日正式使用。全村务工人员返乡兴办服装加工厂3 家,牲畜饲养3家,养鸭、养蜂、水产养殖各一家,目前效益良好。全村常年 外出务工从事运输、建筑、装潢、餐饮、服务等行业320人,拥有私家小轿 车达20余辆。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