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 舒城县 >> 千人桥镇 >> 五里桥村

五里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五里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五里桥村简介

  五里桥村是由原五里桥、马畈、上章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辖31个村民组,共有 910户、3568人和3655亩耕地,现有7名村两委干部、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和108名党员。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原重阳乡乡政府位于其中,东距合(合肥)九(九江)铁路、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舒城站4公里,省城合肥49公里,西距舒城县城12公里;省道六(六安)舒(舒城)三(三河镇)准高速公路和镇道五(五里桥)黄(黄城)路穿境而过。
  设施较好,配套完善。拥有标准化村部和农家书屋各1座、排灌站3座、供电变压台区16座,农业全部实现自流灌溉;实现了组组通公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建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通讯基塔各1座;五里桥街道和重阳中学坐落其中。
  组织先进,经济发达。多年来,一直被镇党委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农组建设示范村,现有工业企业5家,其中县十强民营工业企业1家,农业特色养殖企业3家,农业规模经营大户15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23104 237000 -- 查看 五里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五里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五里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街道社区

  千人桥街道社区成立于1984年10月,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现有五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三十六栋,住户1761户,常住人口2828人,流动人口2756人,辖区单位33个,其中机关单位4个,学校3个,医院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18个,个体商业网点300个,有志愿者队伍1支5人。    目前,社区工作人员共有4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的2名,社区党员总数42名,其中妇女党员10名,流动党员10名,离退休11名,生活困难15名,占总人数比例的1/4。    本支部党建工作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五个好”的社区党组织目标和要求,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积极开展“一创三联”活动。基层党建工作先后多次受到县委、镇党委表彰奖励。   

旺禾村

  旺禾村位于舒城县千人桥镇北部, 全村辖16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432人、耕地2683亩、8个党小组和67名党员。 全村地处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 平均海拔18米,土壤肥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季风显著。年均气温15.6°C,年均降雨量在1033.5毫米以上,无霜期224天。    旺禾村是多年的杂交稻良种繁育基地,从20世纪中期开始,现在已发展到1000多亩,大部分群众都成为良种繁育的专家。全村年良种繁育收入近500多万元;境内基础设施完善,千三路东边已实施土地综合治理,路渠配套并硬化;西边新修的中大路与改建后的史加路纵横交错,实现循环,交通出行十分方便快捷;居民家中户户通自来水和有线电视享受城里人的生活;新建的朱家涵排涝站和陶圈排涝站抗排两用设备先进可使农业生产旱涝保收。    旺禾村民风淳朴,环境优雅,交通便捷,是投资兴业的理想乐园,热情好客的村民欢迎四海宾朋的到来。    恰逢盛世,全体村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正行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   

舒胜村

  舒胜村位于千人镇东部,距镇政府6公里,六舒三公路穿境而过, 全村辖16个村民组,502户,现有人口1835人、耕地1556.5亩、村两委成员4名、党员54名,6个党小组。 全村地处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 平均海拔18米,土壤肥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季风显著。年均气温15.6°C,年均降雨量在1033.5毫米以上,无霜期224天。    近年来,舒胜村两委立足本村实际,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不等不靠,利用自身力量,稳步发展。各项工作都都走在全镇前列。是千人桥镇为数不多的无债务村之一。今年 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 扩建村级活动室,从而进下促进村党支部发挥作用。   

千佛村

  千佛村位于千人桥镇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全村辖19个村民组,共2765人、2691.2亩耕地,是全镇粮食主产区,全村共有57名党员,1个党总支部委员会,2个党支部和7个党小组。近年来,千佛村两委提出“建设一纵一横的主干道路、硬化农田水利灌溉沟渠、升级全村电路电网、调优产业发展结构、改建村级活动场所、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的总体工作思路,通过逐步实施,实现了道路相连、沟渠成网、用电稳定、配套齐全、村民富裕、组织有力的新面貌。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千佛村通过走肉鸭、水产、牲畜、苗木、食用菌等立体综合养殖种植之路,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农户,以家禽畜牧养殖带动水产养殖和经济作物种植,同时,发展沼气清洁能源的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太岗村

  太岗村位于舒城县千人桥镇中部, 全村辖14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860人、耕地1785亩、8个党小组和45名党员。 全村地处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 平均海拔18米,土壤肥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季风显著。年均气温15.6°C,年均降雨量在1033.5毫米以上,无霜期224天。    近年来,太岗村两委立足本村实际,走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先后建立起了70亩猪鱼养殖基地、300亩马马铃薯种植基地、300亩地瓜种植基地,涌现出各类能人大户6户。  

重阳村

     重阳村位于千人桥镇政府东2公里,是原太平和原重阳两村合并而成,全村辖25个村民组,共有3856人、耕地面积2780亩、村两委干部7名,大学生村官1名。重阳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10个党小组,党员88人。   重阳村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该村位于千人桥镇中心地带,六舒三公路穿境而过,村级公路纵横交错,杭埠河镶嵌南边,水陆交通十分方便。   重阳村基础较好,潜力很大。该村是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第三批选派干部下派村和省第一批、第四批大学生村官任职村,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目前已形成了以景泰园为中心的300亩苗木花卉种植基地,以地湾、黄老为基础的500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以杭埠河河道为依托的黄砂开发基地,以砂场路两边为基础的1000多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以瑞翔石英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工业集中区。今年随着“一圈一带”工作的启动和深入,该村已被千人桥镇列为全镇工业发展集中区。   

五里桥村

  五里桥村是由原五里桥、马畈、上章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辖31个村民组,共有 910户、3568人和3655亩耕地,现有7名村两委干部、1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和108名党员。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原重阳乡乡政府位于其中,东距合(合肥)九(九江)铁路、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舒城站4公里,省城合肥49公里,西距舒城县城12公里;省道六(六安)舒(舒城)三(三河镇)准高速公路和镇道五(五里桥)黄(黄城)路穿境而过。   设施较好,配套完善。拥有标准化村部和农家书屋各1座、排灌站3座、供电变压台区16座,农业全部实现自流灌溉;实现了组组通公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建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通讯基塔各1座;五里桥街道和重阳中学坐落其中。   组织先进,经济发达。多年来,一直被镇党委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村、农组建设示范村,现有工业企业5家,其中县十强民营工业企业1家,农业特色养殖企业3家,农业规模经营大户15户。   

孙湾村

      孙湾村位于杭埠河北岸,西边与本镇重阳村相邻,南与百神庙镇周公渡街一河之隔,东于本镇周圩村邻,北与六舒三路只有300米之隔,全村有616户,人口2436人,耕地面积1856亩,村两委有4人组成,现有党员63人。   孙湾村主要经济作物以种植优质水稻为主,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能人大户,有汤庄组汤尤刚饲养生猪,每年出栏生猪有500条左右,纯利润约15万元,有圩埂组养鸭大户宋兴芝,每年出栏3万只,李湾组李丰林饲养鸭每年出栏约4万只,同时也有一大批养鱼能手,分别是陈绪三、王增稳、汤德舟等,每年的收入都很可观。    为了扩大集体经济,今年村两委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并落实未来的发展,具体有以下目标:    1、继续在黄砂开采上下功夫。黄庄村民组旱地目前几乎属闲置土地,也没有种植农作物,全部都是黄砂,村两委决定对通组道路进行加宽和硬化,开采黄砂。    2、对农科队进行改造,承包给大户养殖龙虾。    3、对加工厂进行改造,租给本村群众兴办一座幼儿园。   

周圩村

  周圩村地处千人桥镇东南部,杭埠河北岸,与百神庙镇隔河相望,距千人桥镇政府约6公里。周圩村下辖14个村民组,全村共有农户625户、2409人、耕地面积为2143亩,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4名,其中1949年10月1日以前入党的1名。  

韩桥村

  韩桥村位于千人桥镇东部,与杭埠镇接壤,离镇政府7公里,六舒三公路在韩桥村境内穿过,交通便捷。   韩桥村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以水稻、油菜、小麦、西瓜等。村有近50%的劳力外出外出务工,人均纯收入在3300元左右,村两委积极引导广大村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全村辖17个村民组,农户614户,总人口2196人,耕地面积2272亩,村两委有6人组成,党支部下设7个党小组,有党员58人,村部座落许缺村民组。   

兴丰村

  兴丰村位于千人桥镇东北部。全村辖16个村民组,现有2348人,耕地2568亩,党小组9个,党员40名。  兴丰村属圩区, 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沟渠纵横,水面积丰富,是天然的渔米之乡。盛产的优质水稻、优质小麦和四大家鱼畅销周边省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亲莱。这里春季菜花飘香,夏季荷花送爽,秋季稻浪翻腾,冬季麦苗强壮,田园风光美不胜收。全村“三纵一横”主干道全部为水泥公路,最近处与六(六安)舒(舒城)三(三河)公路不足1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是一个良好的投资兴业之地。     近年来,在千人桥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兴丰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各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两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大力整改农田,科技兴农,实行土地承包转让,搞好劳务输出,深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龙虾养殖,目前已发展龙虾养殖面积800多亩。此外,兴丰村还是多年的优质水稻良种繁育基地,眼下每年各种水稻良种繁育都1000多亩以上。  

张屋村

  张屋村位于千人桥镇西北部,距镇政府约4公里,县道千三公路穿村而过,交通比较便捷。全村辖12个村民组,共有农户455户,总人口1969人,耕地面积2004亩,村两委由6人组成,全村共有党员45名。    张屋村曾经是千人桥镇负债最多的一个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村两委工作压力大,为改变面貌,镇党委多方给予帮助、支持,2001年争取全县第一批选派村,同时镇党委还安排一名镇干部到村任职,协助选派干部开展工作。2002年初,镇政府投放 20多万元,帮助张屋村改造近400多亩低洼易涝田块,现为张屋村杏子圩综合养殖厂,租赁给浙江一大户经营,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一定的收入,现在该养殖厂作为张屋村农组示范基地,在该基地的辐射下,带动周边群众学习养殖技术,提高群众的脱贫致富水平。    2008年,镇党委安排镇经发办副主任王彤昕同志到张屋村担任-,在王彤昕同志的带领下张屋村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一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内主干道基本能够晴雨通车,境内沟渠纵横交错,农业生产旱涝保收。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正确引导村民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在金川、新华、倪老、北头和墩塘等5个村民组引导群众种植蔬菜,现有面积达600亩,其中集中连片达300亩,并于2009年成立了舒城县张屋蔬菜专业合作社,同时,被县农业委员会确定为全县的三大蔬菜基地之一。    全村群众住房条件逐步提高70%的农户住上了楼房或平房。   

千人桥村

  千人桥村地处杭埠河北岸,千人桥街道附近,与百神庙镇相邻,六舒三公路穿村而过,交通非常便捷。千人桥村是原千人桥和原上阳村合并而成,全村辖19个村民组,共有农户895户、人口3451人、耕地面积2269亩,村领导班子有7人组成,全村共有党员103人。   

三汊河村

  三汊河是原三汊河村和原龙滩村合并而成,地处千人桥镇北部,丰乐河南岸,与肥西县丰乐镇隔河相望,舒城县防汛公路(新南路)穿村而过,交通较便捷。全村辖30个村民组,共有农户965户,总人口3098人,共有耕地面积4142亩,三汊河村两委共有5人组成,村党组织下设两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32名。    三汊河村有一个农组示范基地,该基地始建于2004年年初,是本镇舒兴村村民孔凡红通过反租倒包的形式对三汊河村近200亩低洼易涝田块进行改造,配套了沟渠涵闸建立起来的,现有池塘10口,主要是进行水产和水生蔬菜综合养殖,该示范基地的建立,一是带动了周边群众学习水产养殖技术,提高了群众的脱贫致富水平。二是腾出了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加了群众收入。三是解决了土地抛荒,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现成立了三汊河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和水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黄城村

  黄城村位于千人桥镇北部,丰乐河以南,与肥西县丰乐镇新仓街道隔河相望,距镇政府12.5公里,是千人桥镇最边远的一个村。全村共有20个村民组,农户720户,总人口2830人,耕地面积3300亩,村两委共有5人组成,党支部共有党员65名。村内道路纵横,交通状况较好,县防汛路、“村村通”水泥路--五黄路、重黄路都通住黄城境内。黄城村四周为圩埂,90%以上的村民都居住在四周的圩埂上,自然形成一个独立的圩口,丰乐河紧挨着村北圩埂,长达4.5公里,每年汛期,该地段防汛任务较重。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投入150多万元,对该地段进行加固,同时对原有的一座排涝站进行维修,确保正常运转。从而缓解了防汛工作的一些压力。   

舒兴村

  舒兴村位于千人桥镇北部,距镇政府约7公里,是我镇基层组织建设较落后的一个村,村内交通较落后,村两委干部压力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较差,群众意见大,针对这种情况,镇党委高度重视,2005年度,争取上级党组织支持,安排舒兴村为第三批选派村,县广电局干部李勇同志到舒兴村担任-。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该村面貌有很大的变化,干群关系得到缓解。今年在李勇同志的多方争取和村两委一班人共同努力下,舒兴村将实施水泥路“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村级活动场所改建工程。全村共有人19个村民组,农户510户,人口1974人,耕地面积2370亩,村两委由5人组成,其中县下派1名,全村共有党员50名。   

童畈村

  童畈村位于舒城县千人桥镇东北部, 全村辖16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216人、耕地3001亩、11个党小组和48名党员。    全村地处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 平均海拔18米,土壤肥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季风显著。年均气温15.6°C,年均降雨量在1033.5毫米以上,无霜期224天。    近年来,童畈村两委立足实际,走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先后建立起了100亩龙虾养殖基地和2400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涌现出各类能人大户10多户。  

鲍桥村

  鲍桥村简介    鲍桥村位于千人桥镇西部,距镇政府一公里,六舒三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鲍桥村全村人口共计3237人,根底面积2117.8亩,辖21个村民组,村党组织07年成立了党总支委员会,下辖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3人,村两委成员5人组成。鲍桥村村两委班子团结,共同为鲍桥村的发展献计出力。    由于地理条件优越,村两委的积极主动招商引资,取得了一定成绩。目前为止落户鲍桥村的企业有多家企业。千人桥周瑜酒厂、兴福米业、金桥体育用品厂等。这些企业的落户解决了部分农业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家致富同时给鲍桥村的经济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完备村

  完备村位于舒城县千人桥镇中部, 全村辖11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424人、耕地1835亩、10个党小组和76名党员。 全村地处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 平均海拔18米,土壤肥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季风显著。年均气温15.6°C,年均降雨量在1033.5毫米以上,无霜期224天。    近年来,完备村两委立足本村实际,走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先后建立起了100亩龙虾养殖基地、500亩马铃薯种植基地、500亩地瓜种植基地,涌现出各类能人大户8户。此外,完备村还积极开发境内优质黄砂资源,年产优质黄砂5000多吨。  

张湾村

  张湾村简介    张湾村位于舒城县千人桥镇南部,全村辖16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180人、耕地1478亩、8个党小组和65名党员。    全村地处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24米,土壤肥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季风显著。年均气温约为15.6°C,年均降雨量在1033.5毫米以上,无霜期224天。    近年来,张湾村两委立足本村实际,走新型农业发展道路,先后建立起了1000亩地瓜种植基地,涌现出各类能人大户8户。 境内有优质的黄砂资源,全年产黄沙5万多吨。 百分之九十的村民盖起楼房,装上电话。   

路里村

  路里村位于千人桥镇西部,六舒三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西与城关镇孔集办事处相邻,南隔杭埠河与百神庙相邻,人口2794人,辖1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512亩,一个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辖9个党小组,村两委有5人组成,全村共有党员88名。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村两委积极发挥本地优势,因势利导,逐步形成了以竹器编织、木材加工为主导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发家致富,村级班子团结,干群关系融洽,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下三村

  下三村是原上城村和原下三村合并而成,位于千人桥镇北部,四周被小河所包围,自然形成一个独立的圩口,境内地势平坦,沟渠纵横,水面积丰富,村村通水泥路--五黄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全村辖28个村民组,农户895人,总人口3460人,村总面积5.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00多亩。村两委有6人组成,村党组织下设1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04人。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下三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各项工作开展有条不紊,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两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大力整改农田,科技兴农,实行土地承包转让,搞好劳务输出,深化产业结构,发展集体经济,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下三村涌现出一大批能人大户。   


五里桥村特产大全




五里桥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