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 舒城县 >> 杭埠镇 >> 五联村

五联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五联村谷歌卫星地图)


五联村简介

  五联村位于皖杭埠镇东部,其东南西北分别与保靖、大兴、五星村接壤。六舒三路是纵贯其东西,辖13个村民组,5个党小组,总人口1473人,耕地面积993亩,现有正式党员43人,其中女党员4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523106 237000 -- 查看 五联村谷歌卫星地图

五联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五联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杭埠社区

  位于杭埠镇中部,辖杭埠、河南、舒三三个街道和六个农村居民组,西与徐圩村、南与杭南村、东北与朱流圩村相邻,合九铁路在境内横贯南北,并建有客站一座,六舒三省道公路在境内中心区东西相向,交通便捷。杭埠街道社区属圩畈区,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高程8米左右,四秀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盛产优质水稻、油菜、水产养殖等,基本农田约900亩,水塘面积约200亩。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决策及领导下,杭埠的工业经济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投资办厂的工业企业日益增多,工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杭埠街道社区经济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劳务输出、进厂务工方面,经济得到显著改善,现辖区内人口4654人,其中:非农人口3387人,农业人口1267人,共1015户。杭埠街道社区共有党员89名,其中:女性党员14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境内交通优势突出,并成功实施了电网综合改造,达到“四个一”安全供电和保障供电要求,并实现了组组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并能满足居民的宽带上网需求,辖区内大部分用户用上了自来水。   文、教、卫等公益事业稳步推进,境内有中心小一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社区居委会办公室干净、明亮,办公条件良好;境内有镇卫生院。   

六圩村

  六圩村地处杭埠镇政府西北位置,距杭埠街道1.6km,全村方圆1.4km,常住人口2112人,耕地面积2121.7亩,水塘面积约220亩,植树造林面积120亩。全村自然村庄6个,11个村民组。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杭埠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来镇工业园投资的工业项目日益增多,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其中尤以劳务输出和进镇入厂务工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最为明显。2007年村民纯收入达3200元。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村通”水泥路贯彻南北,防汛路横穿东西,村内交通状况良好,不断加大水利设施力度,保证了涝能排、旱能灌。实现了组组通电话,电话入户率达80%。   村民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全村共有533户,其中楼房323户,消灭了土墙草顶房。   文、教、卫等公益事业稳步推进,村内有1所小学,儿童上学就读方便;村委会有独立办公场地,办公条件良好,内村建有卫生1所卫生室。   

潘湾村

  潘湾村地处杭埠镇街道以东,位于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域,东与龙安村,南与六丛村,西与杭南村相邻,全村共有16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庄,49户。耕地面积1625亩,农业人口1887人,共有党员41名,分为5个党小组,村民代表30名,2009年村人均收入5200元。    自2007年起,党的组织建设、计划生育、水利兴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村务公开等各项工作先后受到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表彰。   

舒拐村

  舒拐村(原庐江县福元乡于1996年9月划入舒城县杭埠镇)位于杭埠镇东南部,坐落在杭埠河北岸,东临大兴村,南临杭埠河,西临六丛村,北临孙圩村。   本村耕地面积1470亩,辖8个村民组,438户,人口1557人,现有正式党员36人,其中女性5名。   本村地势低洼,属圩畈区,拥有四个圩口,其中3个圩口分别和孙圩村、大兴村接壤,约290亩,属上湾和下湾村民组耕地。   本村具有三大经济特色:1、有500名青壮年劳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2、是以传统的水稻、小麦、油菜等生产为主的种植业。3、淡水养鱼。经过多年经营,农民收入逐步提高,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   本村基础设施已逐步完善,南北贯通的舒胜路为水泥路面,连接合界高速,电力设施基本齐全,有一台10KVA的工业变压器,可供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用电。自来水已通整个自然村,用户达150户,电话入户率约50%。有一所立新小学,一个村医疗卫生室,能确保儿童就近入学和方便村民看病就医。   

胡同村

  胡同村地处杭埠镇中部,西与培育村、龙安村,南与龙安村、孙圩村,东与五联村,北与保靖村分别相邻,沪蓉高速及其便道胡胜路纵贯南北,六舒三路横贯东西。全村国土面积299.028公顷,耕地面积136.93公顷,村部占地面积.0.14公顷,森林面积0.21公顷,水面积22.16公顷,总人口1844人,508户,党员40名、党小组3个,村民代表48名,共16个村民组,8个自然村庄。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村经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农户在农村成为一个新的亮点,部分农户的土地转包给大农户,走了劳务输出和小本经营等路。    社会治安划四个治安户长:圩东、圩中、圩兴、圩西有翟青山任户长,邵湾、朱埂、朱滩有朱维荣任户长,左东、左西、杨东、杨西有左申怀任户长,湾西、湾东、孙郢、中郢、东风有李家才任户   

孙圩村

  孙圩村地处杭埠镇东部,东临大兴村、五联村,南临舒拐村、龙安村,六舒三公路在我村北部横贯东西,镇道舒胜路横贯南北,村内龙孙排涝渠横贯东西,全村国土面积283.04公顷。辖16个村民组,8个自然村庄,538户,总人口1961人。党员49名,其中女性党员5名。孙圩村属杭埠河下游冲击平原,属圩畈区,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高程6.5-7.0m,境内沟渠纵横交错,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主产优质水稻、西瓜、油菜、适宜水产养殖。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村内基础设施逐步完善,07年底,“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全面完工,村内交通状况良好。实现了组组通电话、通自来水,群众生产、生活十分方便。08年初,国家基本农田综合治理工程在我村实施,现在600亩核心治理区内均为标准田块,治理区外沟渠进行了清淤,道路、过路涵、机耕桥等配套设施齐全,增强了抗旱排涝能力。修建了通组机耕路,全村范围内均可实现机械化生产。  

五联村

  五联村位于皖杭埠镇东部,其东南西北分别与保靖、大兴、五星村接壤。六舒三路是纵贯其东西,辖13个村民组,5个党小组,总人口1473人,耕地面积993亩,现有正式党员43人,其中女党员4人。   

大兴村

  大兴村位于杭埠镇东南部,毗邻庐江郭河乡、肥西县三河镇,与舒拐、孙圩、五联接壤。大兴村共有678户,2218人。耕地面积2155亩,辖13个自然片,20个村民组。党员人数62人,其中女性党员4人,村民代表51人。本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水田面积2155亩,旱地面积122亩,退耕还林面积30.6亩。五保人口25人,困难人口297人,特困人口97人,流出务工人员824人,分布于全国各地。人均年收入2640元。村现有小学一所,台区三座,加工厂一个,私营作坊12个,个体运输运营车辆12辆,水面养殖34亩。近年来,在杭埠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保先教育”、“先教活动开展”以及“践引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家园”等项工作的相继展开,使我村支部全体党员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深刻的教育、学习之气蔚然成风,对“十七”大精神的领会逐渐深刻。以学促进,以学促干,学习联系实际。自此,全支部党员、有职党员尽职尽责,共谋发展,“双项承诺”逐一兑现,由于大兴村基础薄弱,负债原大兴:62万,原郑圩:17万,合计79万余元。现已经平柳债务:28万余元。基础设施由原来的零设施,先新开控各湾组抗旱、排涝渠一条并沟边培路玉村民组大场。清淤大兴圩渠、郑圩渠、龙孙渠并培路使大型机械可以直达田头,为群众生产提供了方位,同时建节制闸两座,机耕桥6座,沟通了五联村址至三合路面砂石硬化,方便了群众的生活引路。至此,大兴村不通车的情况得到了改变。在职党员设岗定责以及对支部的承诺有序开展和兑现,以上为大兴村的基本概况。   

太平村

  太平村地处舒城、肥西、庐江三县交界,西与大兴村、东北与三河相邻,地理位置优越。耕地面积685.26亩,人口1197人,360户,形成四个自然片,13个村民小组,全村党员27名,其中女性党员3名。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村经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农户在农村成为一个新的亮点,部分农户的土地转包给大农户,走了劳务输出和小本经营等路,2007年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   社会治安划四个治安户长:太平、太新、张祠有杨金彪任户长,街心陈三万,新明、新友有罗耕芝任户长,王渡、友中、友联有舒仁虎任户长,秦桥、秦墩有杨大兴任户长。在村干部带队,负责村夜里打更巡逻和一般民事纠纷处理,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一方平安。   村内水利设施十分齐全,配套旱能灌,涝能排,程控入户达90%,农村电网改造全部完成。   村址坐落于太新村民组,有良好的计生服务和为民代理室等,数字电视给农民、农业科普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   

五星村

  五星村位于杭埠镇东部,是杭埠镇的边站,东至肥西县三河镇粮站后门,南士保靖村,西与汪圩村交界,北是丰乐村,有15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977.9亩,全村人口1568人,现有正式党员47人,其中女党员5人。   

后河村

  地理位置:后河村地处杭埠镇西北边陲,东与六圩、何圩两村相邻;西接杭埠河古道;南于千人桥镇韩桥村、下三村、黄城村隔河相邻;北与肥西县丰乐镇接壤,丰乐河傍村而过。全村地形近似圆形,由三圩六泊(三个圩口、六个泊地)组成。    气候条件:后河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降雨量较为集中。全年冬短夏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全年无霜期200-250天,年平均降水量800-1700毫米,气候条件优越,年日照总数为2038小时,尤其适合蚕桑、有机水稻和反季节蔬菜生产。    土地资源:全村总面积 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0亩,其中水田2868亩,旱地632亩,水面积390亩,人均耕地约1.1亩,村内地势平坦,多为水浇地。    人口资源:村内现有6个自然村庄,所辖19个村民组,有农户862户,人口约3039人,现有劳动力人口约2400人,高中及以上文化 230人, 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近1700人,外出务工收入是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    基础设施:一、道路交通。县防汛路穿村而过,全长2.7公里,村村通水泥路2.2公里,沙石路8.5公里,沙家小店防洪桥一座,其余到村民组道路均为土路。二、农田水利设施。全村现有当家塘11口,抗排站三座,灌溉面积百亩农田以上的大堰近万米。三、“三通”。全村通电率达100%,全部实行了农电整改,前河、后河、胡圩三个自然村庄共安装了有线电视50户,全村安装程控电话260户。    社会服务:村两委会现有办公楼房2层10间,面积达330平方米,设有读书室、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群众性活动场所;建立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公示栏;村内建有小学一所,卫生室一个。    基层组织建设:村设党支部一个,内设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8名,其中女性党员8名,男性党员60名;村两委班子成员由7人组成,其中村支委6人,村委会委员5人;先后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民兵营、共青团、妇联会、计生协会等群团组织。    新农村建设:后河村在杭埠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实施村庄布点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建设新农村居民点六处,中心村庄一处。通过规划实施,我村在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后河村将成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文化娱乐设施丰富、村庄风貌改善、村民文化素质提高、 建设用地节约、符合现代文明生活需要的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保靖村

  保靖村位于杭埠镇东部,其东南西北分别与五联、胡同、培育、汪圩、五星村接壤。胡胜路纵贯南北。   全村国土面积261.26公顷,耕地面积2143亩,水面27.85公顷,辖13个村民组,8个自然村庄,总人口1895人,现有1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党员39人,其中:女党员4人。   本村地势平坦,平均海拔7m左右,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盛产水稻、油菜、蔬菜和淡水鱼虾,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村”。   本村村域经济具有三大特色:   一是有近600名青壮年劳力常年外出务工经商;   二是以生产烟花炮竹为龙头的加工业;   三是以传统的水稻、油菜等生产为主的种植业和生产淡水鱼虾的养殖业,通过多措并举,农民收入逐年提高,2012年人均纯收入已达5400元。   本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逐步达到了完善,南北向的胡胜路和蚕场路均为水泥路面,东西向的培育路逐步改建为水泥路面;电力设施配套齐全,有1台100KVA、2台80KVA变压器,可供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用电。   自来水主管道已通向所有自然村,村民全部用上安全卫生的自来水;电话入户率和手机普及率较高;有一所完小(培育小学)、一座农家书屋和一个村卫生室。   

何圩村

  何圩村地处杭埠镇北部偏西,北与丰乐河、东与河南村、南与六圩村、西与后河村相邻,镇道何徐路纵贯南北,九条村级道路通往各村民组。全村辖11个村民组,总人口2103人,耕地面积2093.12亩。村支部辖4个党小组,51名党员(其中女党员3名)。    我村有6年制小学一所,入学率100%。村委会于2007年新建独立办公场所,坐落在镇道何徐路旁,群众办事方便,办公条件良好。全村已装电话286部,基本实现组组通电话。村内有配电机房3座,标准化台区3个,有龙安排灌站、漰埂抗旱站,彻底解决了全村村民生产、生活问题。    近年来,基础设施逐年完善,已将何徐路建成水泥路面,通组道路全部硬化,境内沟渠纵横交错,农业生产旱涝保收。全村群众住房条件逐步提高,现有80%户住上楼房,基本消灭了土墙草顶。    总之,我村经济兴旺发达、交通十分便捷、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六丛村

  六丛村地处杭埠镇南偏东约3公里,舒三路南,杭埠河北,东与潘湾村、薛泊村,南与杭埠河,西与舒拐村,北与朱流圩村、龙安村相邻。六杭路,高速路便道,纵贯南北,民心路横贯东西。   六丛村土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8.29亩,水面约350亩,辖12个村民组,全村434户,总人口1651人,41名0员,22名村民代表,4名村干部。   六丛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生产水稻、西瓜、油菜,水产养殖等,有“鱼米之乡”之城。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两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整改农田,科技兴农,实行土地承包转让,搞好劳务输出,深化产业结构,发展集体经济。    社会治安全村划12个治安组,村内交通十分便捷,水利设施齐全配套,旱能灌、涝能排。农村电网改造全部完成,农村小学环境优雅,师生雄厚,教师7名,拥有在校生110名,村址坐落在六丛小学旁,在民心路与六杭路交叉处,村有一流的计生服务室和为民代理室等。数字电视给农民增加农业科普知识。  

汪圩村

  汪圩村位于杭埠镇东北方,丰乐河南岸,北于肥西县丰乐镇一河相隔,南于培育村相邻,东靠五星村,西于河南村相邻,合宁告诉公路直穿我村,两边士绿化带,呼声路、荒六路交叉穿过,地理环境优越,交通方便,我村共有856户,26个村民组,5个自然片,人口2764人,耕地面积4385亩,党员77人,11个党小组。其中女党员7人,高中文化13人,初中文化21人,小学文化43人,一所条件较完善的村小。   

龙安村

  龙安村:位于杭埠镇中部,南与六丛村,西与潘湾村、朱流圩村,东与孙圩村、舒拐村,北与培育村、胡同村相邻,沪蓉高速和六舒三省道穿村而过,离沪蓉高速舒城出口处不足0.5km。辖10个村民组,住户486户,人口1869人,耕地面积1600亩,水域面积120亩。  

梅林村

  梅林村地处杭埠镇北约1公里,南与徐圩村、朱流圩村,东与官圩村,西与六圩村,北与河南村、何圩村相邻。合九铁路、军丰路纵贯南北,防汛路横贯东西。   梅林村土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52.96亩,水面约440亩;辖12个村民组,13个自然村庄。全村540户,总人口1767人,41名0员(其中预备党员1名),45名村民代表,5名村干部。   梅林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主产水稻、西瓜、油菜等,水产养殖发达,有“鱼米之乡”之称。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村经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农户在农村成为一个新的亮点,部分农户土地转包给大农户,走上了劳务输出和进镇入厂打工。2007年人均纯收入2880元。   社会治安:全村划五个治安户长,小河南、胡西、胡男由胡安照任户长,黄郢、罗汉由黄永来任户长,张灯、东灯、胡灯油李家甫任户长,圩东钱郢有程正长任户长。由村干部带队,负责村夜里打更巡逻和一般民事纠纷处理,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一方平安。   村内交通十分便捷,水利设施齐全、配套,旱能灌、涝能排。程控电话入户率65%,农村电网改造全部完成,小学教师7名,拥有在校小学生200名。   村址坐落在东灯村民组,在防汛路与军丰路的交叉处,村有一流的计生服务室和为民代理室等。数字电视给农民、农业科普知识打下了坚实基础。   

官圩村

  地理位置:官圩村位于杭埠镇北面,东与培育村交界,南与朱流圩村隔民主河相望,西与梅林村交界,北与河南村相邻。全村近似圆形,村址位于圆的中心,辐射四周。   基础设施:一、道路交通:荒六路(水泥路)贯穿全村东西,目前在建水泥路3公里,已建水泥、砂石路2公里;二、农田水利:全村国土面积2068.64亩,水面340.5亩,现有当家塘8口,抗排站2座,2011年官圩村两委引导村民进行沟渠清淤,对年久失修的涵道进行了疏通,增强了我村的抗旱、排涝能力,目前我村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0%;三、水电:全村实行了农电整改,自来水预计今年年底将流入各村民家。   为民服务:村址现有办公楼房1层7间,面积达200平方米,设有会议室、综治办公室、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食堂2间(2013年7月新建,近期将投入使用);建立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公示栏;一间卫生室(与梅林村合用)。   经济发展:村级经济以农业为主,官圩村地处丰乐河下游,属圩畈区,地势较为平坦,境内沟渠纵横交错,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主要生产优质水稻、西瓜、油菜、小麦等,适宜水产养殖;全村外出务工率70%以上。   基层组织:村设党支部一个,内设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43名,其中女性党员6名;村两委班子成员由4人组成,大学生村官1名;先后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治安保卫委员会民兵营、共青团、妇联会、计生协会等群团组织。   

培育村

     培育村由原荒圩、港口两村合并,地处杭埠镇中东部,东与胡同村、保靖村相邻,西南与朱流圩村、龙安村接近,北靠丰乐河,合宁高速公路直穿我村中部,交通方便,地理环境优越。   村内现有10个自然村庄,762户,所辖25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962人,耕地面积3422亩,党员92人,其中女党员9人,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培育村属圩畈地区,号称鱼米之乡,水面积580亩,村内设有刘家斗门、荒圩、下流圩三座排站,民主河东西横穿原荒圩、港口,直通五星大站,能及时排涝抗旱,确保能做到旱涝保收,群众生活富裕稳定。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政府锐利进取,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具体表现在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经济发展、公益事业、党的建设、电力维护等。   

杭南村

  杭南村地处杭埠镇镇域西部,村域北部大部分区域属杭埠镇规划区内,西与禾丰村,南与三蕊村、薛泊村,东隔杭埠河故道与六丛村、潘湾村,北隔杭埠河故道与街道社区相邻,合九铁路和镇道杭三路纵贯南北,禾薛路横贯东西。    全村国土面积240.63公顷,耕地80.5公顷,林地面积4.01公顷,水面67.31公顷。辖12个村民组,10个自然村社,432户,总人口1529人。    杭南村为杭埠河下游冲击平原,属圩畈区,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高程在8—9m,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主产优质水稻、西瓜、油菜、水产养殖等,为鱼米之乡。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杭埠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来镇规划区投资的工业项目日益增多,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其中尤以劳务输出和进镇入厂务工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最为明显。2007年村民纯收入达3200元。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全面完工,村内交通状况良好,不断加大水利设施力度,保证了涝能排、旱能灌。实现了组组通电话,电话入户率达70%,农村电网综合改造升级完成,达到“四一”安全供电 和保障供电要求,宽带上网用户20户。    村民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全村共有432户,其中楼房423户,消灭了土墙草顶房。近年通过改水改厕工程的实施,康居工程的建设,95%以上住户使用上卫生厕所,50户用上自来水,其余住户饮用水取自净地下水。    文、教、卫等公益事业稳步推进,村内无独立小学,儿童到镇中心小学就读;村委会有独立办公场地,村址设在杭南大道北侧,占地685m2,办公条件良好,内村建有卫生室,通过达标验收。   

姜湾村

  姜湾村位于杭埠镇西部,人口1530人,耕地面积984亩,辖10个村民小组,村委会有4人组成。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3名(其中女党员2名,预备党员1名),支委3名,辖4个党小组。   我村地理位置独特,交通十分便捷,省道六舒三公路东西方向贯村而过,镇级水泥路姜河路纵贯全村南北。   近年来,我村认真贯彻镇党委、政府工业富镇的发展战略,积极协助镇政府全面实施招商引资工作。安徽浩缘朋制衣有限公司、安徽新荣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舒城美尔佳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落户我村。其中,县级规模5家,安徽浩缘朋制衣有限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县“十强企业”、安徽新荣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几年来,伴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增长,我村也将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不断减轻农民负担,逐年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自“十位一体”农田基本设施改造后,08年投入20万元实施全村电力线路标准化改选,投入20万元建成约1公里长水泥路,村级投入5万元,极大地提高了通村公路的质量,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80元。   

禾丰村

  禾丰村地处杭埠镇镇域南部,西与千人桥镇相邻,东于杭南村,南与三蕊村相邻,军丰路直穿我村,禾薛路横贯东西。交通方便,地理环境优越,我村现有人口1780人,445户,村民代表40名。全村土地面积279.35公顷。耕地面积94.93公顷,林地面积1.16公顷,水面50.92公顷,辖13个村民组。0党员42人,其中女党员5人、预备党员2人。   禾丰村属杭埠河下游冲击平原,属圩畈区,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高程在9.0M左右,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主产优质水稻、油菜。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村民收入为着重点,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促进了特色经济的发展。2011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850元。   

三蕊村

  三蕊村位于杭埠镇西南,杭埠河两岸,离镇中心2.5公里。县道军丰路,镇道杭三水泥路横贯南北。村村通乡情水泥路纵贯东西,交通便捷。2005年由原三门、将军宕两村合并更名,该村辖19个村民小组,650户,2400人口,1790亩耕地。5名村两委干部,50名村民代表,77名党员。自然经济以传统农业种植,特种养殖错落有致,本镇务工和外出劳务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淠史杭灌区党委联合结对共建帮扶下,在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村级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村民生活条件逐步提高。村两委一班人以饱满热情、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努力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秀篇章。  

薛泊村

  薛泊村原属庐江县福元乡,1997年4月1日划归舒城县杭埠镇,全村辖18个村民组,7个自然村庄,总人口1710人、2001亩耕地、水面400多亩;设一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5名村干部、67名党员。2010年第四批选派干部任职村。    一、区域交通较为便捷。地处杭埠集镇东南侧,东与六丛村、西与三蕊村、杭南村接壤,南依杭埠河,北隔杭埠河故道与潘湾村、六丛村相邻,合九铁路贯穿南北,禾薛水泥路横贯东西,村内交通较为便捷。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近两年来,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村党支部投入大量资金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 “村村通”水泥路,各组通户道路硬化,有线电视、电话、自来水安装到户,正逐步覆盖全村;实施了主排涝渠及相应沟渠清淤工程,拥有新庄、赵庄排涝站,渡水糟等水利设施,确保旱能灌、涝能排;农村电网综合改造升级工程已经结束,达到安全供电和保障供电的要求;建有标准化村部、小学、卫生室等。    三、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一是村民经济发展意识空前增强。通过村党员科技示范户的带动下,从事种、养殖业大户增多,本村近2001亩耕地, 400亩养殖水面,通过种植优质水稻、西瓜、油菜、棉花,实施无公害养殖水产品等,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域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谋生本领,使村民就业有较好的去处,有较高的收入,随着劳务输出和进厂务工人员增多,拉动了村域经济发展。二是各项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对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提高,近两年,全村有9名学生考入大学;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网络逐步覆盖全村,其中村民享受了医保政策达100%。;随着有线电视、电话、网络入户,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2010-2011年薛泊村党支部连续两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2010年全镇第二名、2011年全镇第一名,村级勤廉“一建三管”、阳光村务、计划生育、民生工程等工作也跃居全镇前列。  

朱流圩村

  朱流圩村位于杭埠镇中部,人口2955人耕地面积2946亩,辖27村民小组,村委会有5人组成。村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共有党员96,支委5名,辖7个党小组.   我村地理位置独特,交通十分便捷,省道六舒三公路东西方向贯村而过,杭埠工业园区核心区位于我村境内。   近年来,我村认真贯彻镇党委、政府工业富镇的发展战略,积极协助镇政府全面实施招商引资工作。安徽华晶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省农科院、安徽龙津集团、安徽正果电气、雅玛特(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企业落户我村。    几年来,伴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增长,我村也将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不断减轻农民负担,逐年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自“十位一体”农田基本设施改造后,08年投入20万元实施全村电力线路标准化改造,投入80万元建设标准化村址,极大地改善了办公条件,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201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   

徐圩村

  杭埠镇徐圩村,地处杭埠镇街道西侧,于集镇相邻,村内六舒三公路横穿东西,合九铁路跨越南北,距合界高速上下道口仅4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共有十一个村民小组,三个自村庄、426个农户,耕地面积960亩,人口1641人,共有党员47名,分为三个党小组,村民代表40名,2012年底村人均纯收入7200元。    1999年被六安市环境保护局授予“六安地区十佳生态村” ,2000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 称号,2002年被六安市文明委授予全市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位” ,同时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创红旗支部、争经济强村“先进村” 称号,2004年被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2005年被县委组织部授予“民主法治示范村” 称号,2009年度被市档案局确定为:新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示范村。    2008年至2012年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 农村经常性工作; 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风廉政建设、村务公开、农业结构调整等工作,多年来都受到镇及上级领导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河南村

  河南村地处舒城县、肥西县交界处,杭埠镇的北大门,军丰路终关,东与汪圩村相邻,南与官圩、梅林村相邻,西与何圩村相邻,北与肥西县丰乐镇隔河相望,合九铁路贯穿南北,辖区内有舒城县唯一的水运码头,年运输量100万吨以上,地理位置优越。   河南村土地面积约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2.8亩,辖区内有6个村民组,6个自然村庄,全村486户,总人口1589人,党员50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女性党员3人),村干部5人。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村经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大农户在我村成为一个新的亮点,部分农户的土地转包给大农户走向劳务输出之路,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   社会治安划分6片,推选6个治安户长,分别是柳郢组龚存贤任户长;圣圩组龚乃照任户长;戴灯组代永文任户长;新丰组王热任户长;新民组方吉根任户长;和平组吕少军任户长。有村干部带队负责夜间打更巡逻和一般民事纠纷处理,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社会稳定,一方平安。   村内水利设施齐全,确保旱涝保收,程空电话入户95%,农村电网改造一期工程全部结束;二期工程即将动工。   村址坐落于新丰街,与河南管理区50米之隔,有良好的计生服务室、为民服务代理点、农村党员活动、远程教育室等,给村民们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联村特产大全




五联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