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社区位于舜耕山下,占地面积1.5平方公顷,由利民村、四圩村、九一小、解放村、高炉村、九街、十四中、新亚新村、公安村、邮电村、启明村、解放街、三友村十三个村组成,辖区内有4006人、约1458户、退休人员598人、下岗人员412人、社区党员106人,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在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社区居民群众安居乐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402102 | 232000 | -- | 查看 红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红旗社区 |
红旗社区位于舜耕山下,占地面积1.5平方公顷,由利民村、四圩村、九一小、解放村、高炉村、九街、十四中、新亚新村、公安村、邮电村、启明村、解放街、三友村十三个村组成,辖区内有4006人、约1458户、退休人员598人、下岗人员412人、社区党员106人,经过近几年的治理,在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社区居民群众安居乐业。 |
淮舜社区 |
淮舜社区地处淮南市九龙岗镇东北部,2002年4月,由淮舜、舜耕、站南、淮路四个居民委员会合并而成。现有居民4601人,1461户.人口构成相对复杂,下岗失业人员多,退休人员多,人口老龄化严重。 社区现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社区居委会成员4人,专职书记1人,劳动保障协理员2人,计生协理员1人,社居委工作相对繁重,涵盖了党务、民政、劳动保障、计生、综治、信访等工作。 社区党总支共有党员76人,下辖3个支部。淮舜社区居民经济收入不高,基础设施落后,是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区域。 |
新建社区 |
新建社区位于九龙岗城区的西北部,又是镇政府所在地,该社区成立于2002年5月,由原来的新建、建设、反修、前进四个行政村组成,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3744人,计1540户.社区党组织设总支一个,党支部三个,共有党员118人。退休人员567人,大中专以上学历240人,社区文艺队2个,关爱工作组4个,五老人员187人,社区工人活动室4个.目前社区现有在职工作人员9人,社区单位有:矿工医院、九龙岗矿水电办,九二小、矿务局水厂, 铁路水厂,彩虹灯管厂等六家企事业单位。 |
重华社区 |
重华社区,位于九龙岗镇东南方,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由矿北村、矿东村、医院村、院南村、新市街、南宿舍六个村民组组成,辖区有3875人、约1825户,退休工人543人、下岗失业人员287人、社区内党员124人。经过几年的治理,社区在环境卫生、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社区内居民群众安居乐业。 |
王楼村 |
王楼村位于大通区九龙岗镇最东端,东望高塘湖,西临淮蚌高速、合蚌高铁,南接孔店乡,北靠合徐高速淮南连接线。该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322户,1383人。其中,劳动力700余人,外出务工劳力占全村总人口30%。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24名。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00多亩、其中退耕还林600余亩,养殖水面20余处、400余亩。以麦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双孢菇种植、畜禽养殖、机械育种和稻米加工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属于典型的生态农业村,是大通区的“鱼米之乡”。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326元。2010年被授于“淮南市绿色小康村”荣誉称号,2012年被授予“淮南市宜家工程示范村”。 |
魏嘴村 |
魏嘴村位于九龙岗镇东部,地处合徐引线334省道9公里处,东临与定远县交界,南与本镇王楼村相邻,西与本镇方岗村相接,北依高唐湖畔。全村有五个村民组,分别为张圩组、张巷组、排王组、宗圩组、魏嘴组,总人口1420人。 全村占地面积2100多亩,淡水养殖面积4100余亩。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等。村民的主要经济项目是淡水养殖和手工业——卷闸门厂,人均收入7000多元。 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狠抓两个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农民增收,集体增效,加强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农村经济。有效地带动了我村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使村里面貌焕然一新!完善规范了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让党员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决策权,村党委成立了“党员议事会”,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制定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方案,设立了不同岗位,制定了岗位职责和活动制度并付诸实施,全村20多名无职党员自愿申报上岗,做到了“有岗有位、有职有责、有位有为”。 我支部的党员们身先士卒,实践在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如王正强、王传村、陈国珍、王传祥、徐孝明等带领村民办起了5000亩的拦河养鱼,参与农户达200余户。每年村民接分红28万。许长军、王传领、王本山、王宗怀、王伟等党员领办了23家卷闸门厂。产品除占领皖北市场外还在河南、山东等周边地区打开销路。参与农户达140余户。年创产值3000多万元。村民不出村即可就业,月工资在1200-2000元不等。农家乐饭店,双孢菇温室也在党员的带领下方兴未艾。全村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可随便选择就业。这些都是创业致富的具体体现。 |
方岗村 |
方岗村位于九龙岗镇东北部,与王楼村、魏嘴村、九龙岗村、曹店村以及淮南农场相邻。334省道穿村而过,北临淮南高铁客运站,合淮蚌高速公路出入口坐落于村境内,交通便利。全村共有7个村民组,总人口1399人,耕地1820亩,退耕还林400亩,水产养殖850亩,人均耕地1.3亩,是个以稻麦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农业村。现有党员32名,村民代表32名,五保户15名,低保户93名。2010年人均纯收入6972元。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为高塘湖养殖水面承包费,无其他集体经济收入。本村境内有两家农家乐饭店,有三户从事家禽养殖业,五户从事食品加工业,外出务工人员多从事建筑业和装潢业,全村共有村级水泥道路2.7公里,其中水泥道路60%完成了道路亮化。 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0年5月以来,我村实施了土地置换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325亩,拆迁面积3.2万平方米,新建方岗农民新村2.8万平方米,安置农户217户,新增耕地240亩。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新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
曹店村 |
淮南市九龙岗镇曹店村位于淮河中游南岸,高塘湖之滨,居淮南东,向定远、滁州、长丰、合肥要道。全村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00余亩,辖区13个村民组,总人口0.25万人。本村的百亩桃园每年产桃丰富,红心脆桃远近闻名。同时本村的特色农家乐一条龙服务也在步入正轨。曹店村共有党员58人,同时本村充分调动选派干部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2007年:我村修建了二支渠(曹店小学旁)800米。2008年:修建了大西路、中心路共2公里,基本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2009年:修建村委会路700米、曹店小学路600米,完善了村级道路;2010年上半年完成村级灌溉站引水渠的清淤工作,新修二支渠150多米。2011年在猪厂、大西修建水泥路1200米;2012年,又修建村内猪厂路、东中路,全长950米.目前实现已13个自然村村村通。 在抓好“文明生态村”和经济建设的同时,我村还重点抓了公益事业的发展,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面貌为目标,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为基础,倡导树文明新风,构建和谐发展新农村。 “安徽省优秀普法大院”、“淮南市计划生育文明大院”、“淮南市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大通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大通区平安村”、“大通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大通区无-村”这一项项荣誉称号,无疑是对坚持因地制宜,规划为先,梯度推进,城乡统筹,“两型”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的曹店人建设美好乡村一种肯定,有理由相信曹店村将会为建设美好乡村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
九龙岗村 |
九龙岗村位于舜耕山最东端,南与孔店乡接壤,北与淮南市区为邻,拥有2765人口,土地4300亩,现人均年收入4700元,九水路穿林而过,交通便捷。 九龙岗村靠党的政策,靠勤劳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农作物稳定增长,已初步形成建材粮油米面加工等工业体系,企业税后利润15万元。 近几年新农村建设,九龙岗村已实现了电、路、网络三通,校园书声朗朗,以九水路为骨架,辅之以一幢幢建筑及鳞次栉比的新村,逐步形成崭新的小康格局。 村党支部不断夯实村党组织建设,利用党员“主题教育活动”、“三会一课”和“党员电教活动”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党员干部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实用技术、致富技能进行学习培训。村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每周六开展的“中心组”学习,同时将党员教育与党员活动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开展了先进性教育、“创先争优”、“小学教”、主题教育、民主评议党员、结对帮扶和党员奉献日等活动,狠抓“六项载体”建设。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狠抓两个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农民增收,集体增效,加强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农村经济。有效地带动了我村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使村里面貌焕然一新!完善规范了村级民主政治建设,让党员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议事权、决策权,村党委成立了“党员议事会”,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制定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方案,设立了不同岗位,制定了岗位职责和活动制度并付诸实施,全村40多名无职党员自愿申报 |
夏农村 |
夏农村位于淮南市九龙岗镇西北部,地形狭长,属城郊型农村,境内有南北方向县道九洛路,东西方向乡道九王路,一级公路合徐高速淮南连接线,淮南铁路支线等道路穿过,交通便利。 全村现有6个自然村,分属5个村民组,自动向西分别为砖厂,梁圩,夏郢,闫东,闫西村民组,总户数为315户,人口1343人,其中因国家建设征地拆迁农转非人口301人。 全村总面积1985亩,其中耕地970余亩,地形狭长较零散。农业支柱产业为奶牛养殖业,养殖户80余户,奶牛存栏数900余头。本地奶牛是传统优势的农业项目,有很强的竞争力。该村以标准化奶牛园区为载体,以政府扶持引导、农民入股参与和招商引资为手段,整合奶牛饲养资源,提高生产档次和水平,扩大饲养规模,增加奶牛养殖业对农民收入的质献率。九龙岗镇已成为淮南市第一奶牛园区,园区占地158亩,奶牛1800头,初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的要求。大通奶牛养殖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吸引了国内知名企业纷纷来此投资兴业,伊利集团已确定在区内建设1000头标准的奶牛养殖园。 |
陈巷村 |
陈巷村位于大通区九龙岗镇西部,南倚舜耕山,与夏菜村、夏农村、淮南农场、大通街道、洛河镇林巷村及胡圩村相邻。334省道、九大路贯穿村中心,西距市中心仅5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全村11个村民组,总人数3016人,耕地2100亩,人均耕地0.7亩。村党支部有4个党小组,党员人数73名,村民代表65名。村支部书记王献玲,村委会主任王宗英。村民人均纯收入7103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主要是周边企业服务协调费收入。 随着我市东进南扩战略的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我村。区工业新区一期占地300余亩,入园企业18家;顺发泽润园项目完成征地拆迁1000亩,一期住宅项目基本完成;占地960亩的淮南国际汽车商贸城项目已启动实施,正在进-屋丈量工作;占地60亩的犇鑫奶牛园项目已于201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我村已经成为大通区九龙岗镇城市化发展的排头兵。自2002年以来,我村先后被授予区计划生育先进村,区、镇无毒村等称号。村党支部被评为区、镇五好村党支部、优秀基层党组织。陈巷村村支两委干部整体素质较高,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够很好的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够带领广大村民发展生产,美化家园,增加收入。 |
夏菜村 |
夏菜村位于九龙岗火车站东西一条线,东与九龙岗村相连,西与陈巷相接,北与淮南农场相接,南与铁路相连。总人口2448人,下设10个村民组,750户,村为淮南市蔬菜专业户(村),现有蔬菜面积600亩左右。共有党员50名,其中女性7名。下设5个党小组,1名支部书记,2名支部委员。2007年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无-村。2006年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小学教活动先进党支部,2004年省委组织部“五个好”党组织,2005—2006年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五个好”村党支部标兵,2010年被九龙岗镇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每年发展党员不少于两名。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