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祠村位于安塘村湖畔,三面环水,东与定远县炉桥镇相连,南与长丰县水湖镇接壤,是孔店乡东大门。王祠村是以王家祠堂闻名的。
全村总人口3440人,共812户,分为10个村民组。其中党员45名,分为四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4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3408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2043亩,水面面积3600亩,经济作物面积100亩,粮食产量达2000吨。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402200 | 232000 | -- | 查看 王祠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洪圩村 |
洪圩村位于孔店乡东北部,蔡城塘东部,高塘湖西部,交通极为便利,靠近水九路和合徐高速连接线。 全村总人口2000人,共510户,分为13个村民组,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有100人。其中党员33名,分为三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8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3726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2600亩,经济作物面积200亩,粮食产量达3000吨。全村特色农业规模达到200亩,年产值达到100万元。全村共有双培双带基地数2个,示范户数是5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柿元村 |
柿元村位于古老而美丽的蔡城塘之下高塘湖之上,交通便利,位于水九路两侧。 全村总人口2161人,外出务工人员190人,共620户,分为10个村民组。其中党员34名,分为六个党小组,外出务工党员3人。 全村耕地面积为4133亩,水面面积20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3472亩,经济作物面积200亩,粮食产量达3550吨,水产品产量5吨。全村特色农业规模达到30亩,年产值达15万元。全村共有示范户数是120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欢灯村 |
欢灯村位于孔店乡西南部,交通便利,南接长丰砂石路,北接乡政府水泥路。 全村总人口2108人,外出务工人员520人,共449户,分为13个村民组。其中党员44名,分为四个党小组,外出务工党员4人。 全村耕地面积为3550亩,水面面积12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2880亩,经济作物面积700亩,粮食产量达2440吨,水产品产量7吨。全村特色农业规模达到600亩,年产值达480万元。全村共有示范户数是5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马厂村 |
马厂村位于孔店乡西部,原来是马厂乡,后来与孔店合并,化为马厂村,交通便利。 全村总人口2216人,外出务工人员360人,共550户,分为10个村民组。其中党员28名,分为四个党小组。 全村耕地面积为2591亩,水面面积1200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1991亩,经济作物面积600亩,粮食产量达2000吨,水产品产量12吨。全村特色农业规模达到120亩,年产值达240万元。全村共有示范户数是6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松林村 |
松林村位于孔店乡西部,孔马路贯穿我村,因此交通极为便利。 全村总人口1563人,外出务工人员125人,共398户,分为12个村民组。其中党员40名,分为四个党小组,外出务工党员6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3598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3400亩,经济作物面积198亩,粮食产量达3300吨。全村特色农业规模达到120亩,年产值达240万元。全村共有示范户数是6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安塘村 |
安塘村位于舜耕山、龙王山南四里,距离孔店乡政府8里,北与舜南村接壤,南与松林村紧靠,西与吴大郢村相连,东与胡拐村紧挨。交通极为便利。 全村总人口1612人,外出务工人员237人,共365户,分为7个村民组。其中党员38名,分为七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2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2473亩,水面面积500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2460亩,经济作物面积248亩,粮食产量达2400吨,水产品产量150吨。全村特色农业规模达到20亩,年产值达20万元。全村共有双培双带基地数3个,示范户数是2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费郢村 |
费郢村位于孔店乡西北部,与三和乡相邻。 全村总人口3294人,外出务工人员700人,共814户,分为12个村民组。其中党员64名,分为八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5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5964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4928亩,经济作物面积248亩,粮食产量达4770吨。全村特色农业规模达到300亩,年产值达90万元。全村共有双培双带基地数1个,示范户数是2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王祠村 |
王祠村位于安塘村湖畔,三面环水,东与定远县炉桥镇相连,南与长丰县水湖镇接壤,是孔店乡东大门。王祠村是以王家祠堂闻名的。 全村总人口3440人,共812户,分为10个村民组。其中党员45名,分为四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4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3408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2043亩,水面面积3600亩,经济作物面积100亩,粮食产量达2000吨。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黄山村 |
黄山村位于骑山南坡,交通便利。 全村总人口2102人,共563户,分为6个村民组。其中党员30名,分为七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3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3301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2319亩,经济作物面积2976亩,粮食产量达3732吨。全村共有示范户数是2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孔店村 |
孔店村位于孔店乡中部,孔店中学坐落境内,交通便利,水九路、孔马路贯通境内。 全村总人口1862人,外出务工人员240人,共484户,分为9个村民组。其中党员35名,分为四个党小组,外出务工党员6人。 全村耕地面积为2786亩,水面面积60亩, 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2506亩,经济作物面积280亩,粮食产量达2004吨,水产品产量2.5吨。全村特色农业规模达到26亩,年产值达60万元。全村共有双培双带基地数2个,示范户数是5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古堆村 |
古堆村位于孔店乡北部,蔡城塘东部,高塘湖西部,交通极为便利,靠近水九路和合徐高速连接线。 全村总人口2670人,共643户,分为10个村民组,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有490人。其中党员42名,分为五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5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3100亩,水面面积1500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3000亩,经济作物面积900亩,粮食产量达2140吨。全村共有双培双带基地数2个,示范户数是30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河沿村 |
河沿村:位于孔店乡东南高塘湖沿岸,全村共九个自然村庄,九个村民组,355户,1435人。 |
胡拐村 |
胡拐村位于孔店乡中部。交通极为便利,九孔路贯穿全境。 全村总人口1810人,共393户,分为6个村民组,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有181人。其中党员28名,分为三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4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2521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2042亩,粮食产量达2930吨。全村共有示范户数是3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毛郢村 |
毛郢村位于孔店乡北部,舜耕山南部。交通极为便利。 全村总人口1760人,共428户,分为6个村民组,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有500人。其中党员32名,分为三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1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3140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2500亩,经济作物面积300亩,粮食产量达2000吨。全村共有双培双带基地数1个,示范户数3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沈大郢村 |
沈大郢村位于孔店乡西南部,舜耕山南部,南与长丰县交界,西与三和乡、曹庵镇相连,北与马厂村紧挨。交通极为便利,大兴路、曹马路穿村而过,新马路绕村而过。 全村总人口2660人,共697户,分为15个村民组,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有386人。其中党员44名,分为五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5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5995亩,水面面积167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4128亩,经济作物面积1667亩,粮食产量达3303吨。全村共有双培双带基地数1个,示范户数3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大郢村 |
大郢村位于孔店乡东部。交通极为便利,孔王公路穿村而过。 全村总人口1588人,共410户,分为9个村民组,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有620人。其中党员18名,分为三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1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2943亩,水面面积300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2700亩,经济作物面积243亩,粮食产量达3000吨。全村共有双培双带基地数1个,示范户数1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东河村 |
东河村位于孔店乡中部,东与高塘湖、定远县的炉桥镇相连,南与长丰县水湖镇相连,西与河沿村相连,北与王祠村相连,地势优越,交通极为便利。 全村总人口2578人,共586户,分为6个村民组,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有260人。其中党员27名,分为五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6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2480亩,水面面积1585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1960亩,经济作物面积180亩,粮食产量达2819吨。全村特色农业规模32亩,产值16万元。全村共有双培双带基地数1个,示范户数1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新街村 |
新街村位于孔店乡中心,交通便利,位于水九路两侧。 全村总人口3060人,外出务工人员800人,共753户,分为7个村民组。其中党员47名,分为七个党小组,外出务工党员3人。 全村耕地面积为4172亩,水面面积120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3772亩,经济作物面积400亩,粮食产量达3772吨,水产品产量280吨。全村特色农业规模达到360亩,年产值达360万元。全村共有双培双带基地数3个,示范户数是120户。 现在新街村草莓示范基地正在建设中。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全村粮食作物面积2506亩,积极作物面积280亩。全年粮食产量2004吨,水产品产量2.5吨。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新华村 |
孔店乡新华村位于孔店乡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约12公里,与三和乡王圩村交界。全村总人口2217人,共515户,分为10个村民组,其中外出务工人员约有500余人。全村耕地面积为3618亩,其中经济作物面积180余亩,水田旱地基本各占一半,湖泊(水塘)4个。以水稻、麦子种植为主,粮食年平均产量达3000吨。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目前山南新区开发占地近1000亩左右(纬九路,经十六路,安徽理工大学新校区)。 我村现有党员39名(5女,34男),目前无预备党员。村党支部下设为4个党小组。年龄结构:35岁以下2人,35-45岁2人,45-50岁1人和50岁以上的34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党员有1名。 |
刘庄村 |
刘庄村位于孔店乡北部,紧靠舜耕山南麓,是孔店乡的北大门。交通极为便利,九孔路贯穿全境。 全村总人口2215人,共549户,分为5个村民组,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有463人。其中党员33名,分为三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3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2525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2000亩,经济作物面积525亩,粮食产量达1800吨。全村特色农业规模达到300亩,年产值达到150万元。全村共有双培双带基地数2个,示范户数是9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舜南村 |
舜南村位于孔店乡北部,和淮南市九龙岗仅一山之隔,东面与刘庄村紧挨,南面与胡拐村、安塘村相邻,西面与毛郢村交界。交通极为便利。 全村总人口2283人,共602户,分为9个村民组,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有258人。其中党员43名,分为六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8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2688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2030亩,经济作物面积420亩,粮食产量达1925吨。全村特色农业规模达到420亩,年产值达到200万元。全村共有双培双带基地数1个,示范户数是2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吴大郢村 |
吴大郢村位于孔店乡中西部,孔马路横穿吴大郢村,交通极为便利。 全村总人口1596人,共440户,分为8个村民组,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有500人。其中党员20名,分为三个党小组,其中外出务工党员有4名。 全村耕地面积为3100亩,水面面积1000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是2520亩,经济作物面积580亩,粮食产量达2520吨。全村共有双培双带基地数1个,示范户数是2户。 该村年平均气温为11.8℃,日照时数2364小时,无霜期189天,年降雨量为550 m,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且年际间变化较大,寒暖剧烈,四季分明,常常是春旱连秋旱,干旱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气候资源总的评价是,光、热、气资源丰富,适宜粮、棉、果及多种经济作物生长,丰富的光、热、气资源,为农业生产夺得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区域内土壤类型为,碳酸盐褐土型土和洪积碳酸盐褐土,属中壤略偏砂,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为10.1g/kg,含氮0.55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钾138.2mg/kg,土壤的PH值8.4-8.5之间,耕作层厚度小于30cm,土壤肥力居全县平均水平。 总体评价,村内土壤砂、粘适中,通透性好,供肥保肥性和宜耕性较好,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但土壤肥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如能提高一个等级,农产品产量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