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淮南市 >> 田家庵区 >> 史院乡 >> 史院村

史院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史院村谷歌卫星地图)


史院村简介

  史院村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史院乡,是田家庵区首批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462户,总人口2208人,耕地面积2535亩。目前,村“两委”班子共有5人,村党支部党员57名。由于该村位置优越,道路交通便利,村“两委”一班人正在积极筹划本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改善村容村貌,改变群众的生活环境,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在搞好种植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各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好发展的好路子,突出特色,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403201 232000 -- 查看 史院村谷歌卫星地图

史院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史院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涧坝村

  涧坝村位于史院乡政府南部,西与庞岗村相望,南与尹祠村相邻,东与瓦杨村相邻,北靠史院村。全村面积7.13平方公里,村内辖巷南,王圩,小瓦等18个村民组,人口共计2360人。劳动力1621人,并且有一半以上外出打工。村内交通便利,史院—尹祠段、涧坝—瓦杨段水泥路穿村而过。村内共有党员44名,预备党员4人。由尹学军任我村村党支部书记,尹良根任我村村委会主任,尹良力,尹可力等人为村委会成员。一同带领我村发展。    我村属于平原地区,且毗邻瓦埠湖。气候宜人,水资源充沛,村中水田2800亩,旱地424亩,林地580亩,其中退耕还林267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5208元。村中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养殖业包括鸡、羊、猪等家畜,而经济作物则主要是草莓以及各种蔬菜。近年来,村两委通过对村情的详细分析,通过土地流转,积极引导村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精品草莓育种及种植特色产业,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村内既有尹良华为主体的这样的大型草莓种植合作社,并建有占地282亩的闰土草莓示范基地,在本地区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同时也有像王彦东,杨春这样的个体草莓种植大户,一起促进了本村的草莓产业的发展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特色农产品奠定了基础。   

瓦杨村

  瓦杨村位于史院乡东南3公里处,由原来的瓦房村和杨塘村合并而得名,距乡政府所在地约3.5公里,区域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53亩,辖12个自然村庄,25个村民组,820户,3107人,其中五保户91人,低收入户152人。全村共有劳动力1187人,6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0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总收入1500万元,人均纯收入3124元。    我村地处瓦埠湖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生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2006年被列为淮南市新农村建设“1860”工程示范村之一。在07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比中位列全区第一。    瓦杨村现有党员49人,其中女党员3人。党支部以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和党员承诺为抓手,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过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瓦杨村党支部被田家庵区委评为2005年--2007年度农村“五个好”优秀基层党支部,2007—2009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  

尹祠村

  尹祠村位于史院乡的南端,村里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古建筑——尹家祠堂,村名也由此而得。全村辖有6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一所小学,耕地面积2590亩,全村570户人家,人口2303人,其中五保户41户、低保户63户,村里70%的青壮劳动力在外务工。村党支部有31名党员,支委成员3人。   尹祠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村里以小麦、水稻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近年来,我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初步形成了以草莓种植为主,蔬菜、瓜果种植为辅的农业结构。   

仇咀村

  仇咀村位于瓦埠湖畔,由原陈岗村和仇咀村合并而成,耕地面积3528亩,23个村民组,总人口3864人,1026户,全村现有党员33名。水资源丰富,群众搞养殖业的较多,有养鱼的、养鹅的、养蟹的……   

庞岗村

  庞岗村位于史院乡西南部,全村总人口2785人,耕地面积3100亩,辖19个村民组,现有党员27名,建党积极分子2名,村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共5人。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突出党建工作重点,不断加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在发展经济中找准切入点,使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联湖村

  联湖村位于史院乡西北部,全村总人口1599人,耕地面积2310亩,农户533户,村两委成员共5人。党员28名,村民收入主要以农作物为主。在新的一届两委正式组建后,带领全村人民发展多种经营,提高人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收入,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有团结的村班子,联湖将一定成为一个文明健康的新农村。   

邵庄村

  邵庄村基本情况   1、总的概况。 邵庄村位于史院乡政府北部,离史院街道1.25公里,全村总人口2100余人,辖16个村民组,耕地面积约2410亩,主要以种植优质水稻和小麦为主,及少量大棚草莓、大棚蔬菜、大棚西瓜种植,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为主。村级组织设置完善,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现有党员36名,女党员4名,其中,正式党员33名、预备党员3名,积极分子3人。村党总支配备书记、副书记各1名,大学生村官1名,委员3名;村委会配备村主任1名、委员2名。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39.8岁,中专文化程度3人、大专文化程度1人、大学文化程度2人。村集体无经济来源,无外债,每年的办公经费和人员工资均有乡政府转移支付。近几年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大力推进乡村各项事业发展建设。   2、村民经济发展状况。全村男女劳力各占总人口的30%,其中一半以上的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主要以种植优质水稻和小麦为主。村里有一个翠绿蔬菜生产合作社,该合作社筹划于2010年底,成立于2011年元月。合作社成立时注册资金6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现有一处25个钢架大棚的基地,入社成员5位,每位成员都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和种植经验,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另有部分村民也进行大棚草莓、大棚蔬菜、大棚西瓜种植,主要突出的带头人有轩家翠、杨慧国、杨会如等。   3、各自然庄情况。北郢自然庄靠近史院村,有两个村民组(一组、二组),人口数为159人,大部分家庭都沿史邵路两侧建起了新房,经济条件较好;姚庄在北郢北侧,有两个村民组(姚东、姚西),人口数为338人,也是我村村部所在地;姚圩、小上郢两个庄子较小,位于姚庄西北侧,都只有一个村民组,离村内主干道较远,人口数分别为104人和93人;二里半位于姚庄北侧,有一个村民组,人口数为156人;邵庄在二里半北部,有两个村民组(邵东、邵西),人口数为126人;前八门、后八门在二里半的东北侧都只有一个村民组,离村内主干道较远,人口数分别为153人和125人;张郢、黄郢在我村的东北方向,也是史院乡的东北角,与曹庵镇柳树村交界,人口数分别为179人和128人;杨瓦房自然庄在我村的西南角,与联湖村交界,是我村最大的自然庄,有三个村民组(瓦东、瓦中、瓦西)人口数为359人。经济作物种植主要集中在张郢、黄郢、前八门、后八门,其余村民组以水稻、小麦种植为主。  

闫阳村

  闫阳村坐落在史院乡西南部,全村总人口2300人,400多户,耕地面积2974亩,辖16个村民组,现有党员47名,村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共5人。  

史院村

  史院村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史院乡,是田家庵区首批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462户,总人口2208人,耕地面积2535亩。目前,村“两委”班子共有5人,村党支部党员57名。由于该村位置优越,道路交通便利,村“两委”一班人正在积极筹划本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改善村容村貌,改变群众的生活环境,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在搞好种植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各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好发展的好路子,突出特色,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史院村特产大全




史院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