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淮南市 >> 谢家集区 >> 孙庙乡 >> 李咀村

李咀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李咀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咀村简介

  李咀村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孙庙乡西部,三面环水,我村是淮南市谢家集区孙庙乡2009年度--2014年度唯一的选派村,也是典型的农业村。全村共有16个村民组,683户农户,2928人;现有土地4390亩,其中水田3300亩,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是传统一稻一麦的农业经济,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基层党组织设党支部委员会,下设5个党小组,党员41名,其中高中文化3人、初中文化12人、小学文化21人、文盲4人,女党员2人,外出务工党员6人,困难党员4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404200 232000 -- 查看 李咀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咀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李咀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王集村

  王集村位于孙庙乡东南部,境内有7米宽的水泥路通往田家庵区史院乡。全村共有总人口2368人,全村7个村民组。总耕地面积2980亩,其中建设用地240亩。村里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为主,人均纯收入3480元。    全村共有党员42人,村两委班子共6人,平均年龄48岁,是一支年富力强、团结协作、具有战斗力的班子。村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发展农业、养殖业,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王集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正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刘庙村

  刘庙村是孙庙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是淮南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庄,总人口1849人,总户数463户,耕地面积2818亩。村内经济主要以农业种植、商品流通等为主,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电话普及率80%。村内主要道路靠近杨孙路,分布路西刘大郢至小薛郢规划点1800米,路宽5米。靠近乡政府循环路至大东郢800米,宽5米。村内农业用水靠一东干渠、二级提水,供电、通信、有线宽带等设施均已连接到村组,自来水普及率达50%。村内教育、医疗、集贸市场等相对较完善。    改造新建的孙庙农贸市场坐落在村内,是淮南市重要的水产品批发集散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刘庙村按“一村一品”路子,围绕市场做文章,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农村集镇,培育、搞活、规范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业生产,2011年安徽国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刘庙村通过土地租赁流转,总投资3000万元发展生态葡萄种植;投资3300多万元的中博会签约项目国惠园米业一期已建成投产;推广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支持农民创业,为村内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村内现建有润森木业、孙庙窑厂、预制厂等企业。刘庙村正朝着繁荣、富裕、整洁、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堆坊村

  堆坊村位于孙庙乡西北部,地处瓦埠湖畔。境内有5.5米宽的水泥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村共有总人口2216人,户数588余户,全村16个村民组。总耕地面积2889亩,村里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为主,人均纯收入3650元。    全村共有党员37人,分为三个党小组,村两委班子共三人,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平均年龄38岁,是全市乃至全省村干部职数最少的村之一,是一支年富力强、团结协作、具有战斗力的班子。2007年、2009年分别被评为谢家集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博会签约项目、安徽省唯一一家由国家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支持的中国黄晶梨生产基地坐落在堆坊村境内,目前一、二期500亩长势良好。2010年秋一期栽植的黄晶梨已初见成效,目前市场供不应求。2010年下半年毗邻黄晶梨园区再流转土地500亩,用于发展花卉苗木基地。堆坊村充分利用村内马岗水库资源,积极发展服务业,建成了休闲、娱乐、餐饮等一体化的农家乐,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投资90余万元新扩建的孙庙乡敬老院也座落在我村境内。    堆坊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实施“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新庄村

  新庄村位于孙庙乡西南部,地处瓦埠湖畔。境内有3米宽的水泥路。全村共有总人口1960人,户数460余户,全村10个村民组。总耕地面积2944亩,其中建设用地310亩。村内无学校等社会服务设施。村里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为主,人均纯收入3530元。    全村共有党员37人,村两委班子共6人,平均年龄42岁,是一支年富力强、团结协作、具有战斗力的班子。村内充分利用瓦埠湖资源,积极发展农业、养殖业,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新庄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实施“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柯湖村

  柯湖村概况    柯湖村位于孙庙乡东南部,瓦埠湖畔,渔业资源丰富,是淮南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全村人口1890人,户数440余户,12个村民组,现有耕地2666亩。村里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养殖业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3740元。    全村共有党员27人,分为3个党小组,村“两委”班子共4人,平均年龄40岁,是一支年富力强、团结协作的班子。村里各项工作一直处于全乡前列。村内有上海市闸北区援建的柯湖小学,设备齐全,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远近闻名;设备齐全,面积130多平方,按标准建造的村级卫生室2008年底开始使用;2005年新建的瓦埠湖水产品交易市场坐落在柯湖村境内,日平均交易量500公斤左右,高峰期可达5000公斤;2009年5月实现柯湖电站水渠全部硬化,有效的改善了农业生产用水,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村内的郑埠码头是孙庙乡通往寿县、瓦埠、大顺等地的唯一水上通道。    当前,柯湖村在-理论及“-”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大力实施“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工程,加快新农村建设,带领群众早日奔小康。   

范咀村

  范咀村位于孙庙乡西北部,地处瓦埠湖畔。境内有3米宽的水泥路穿境而过。全村共有总人口1740人,户数405余户,全村11个村民组。总耕地面积3578亩,其中建设用地274亩。村里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为主,人均纯收入3650元。    全村共有党员35人,村两委班子共6人,平均年龄48岁,是一支年富力强、团结协作、具有战斗力的班子。村内充分利用村内马岗水库资源,积极发展农业、养殖业,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范咀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正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李咀村

  李咀村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孙庙乡西部,三面环水,我村是淮南市谢家集区孙庙乡2009年度--2014年度唯一的选派村,也是典型的农业村。全村共有16个村民组,683户农户,2928人;现有土地4390亩,其中水田3300亩,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是传统一稻一麦的农业经济,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基层党组织设党支部委员会,下设5个党小组,党员41名,其中高中文化3人、初中文化12人、小学文化21人、文盲4人,女党员2人,外出务工党员6人,困难党员4人。。  

老岗村

  老岗村概况    全村共有6个自然村,总人口1830人,总户数565户,总耕地面积3451亩,建设用地285亩,电话普及率50%。行政村内主要道路有中心村至何郢子路长1200米,宽6米;何郢子至张大郢路长500米,宽5米;村委会至张大郢路长300米,宽5米;张大郢至余郢子路长500米,宽5米;村委会至余郢子路长400米,宽5米;老岗组至余郢子路长600米,宽5米;邓郢子至村庄主干道水泥路长500米,宽5米;李老郢至村主干道长1000米,宽5米。人用水主要依靠小水井,村庄无特色产业,村内无学校等社会服务设施。有医疗卫生室一个。   

孙庙村

  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总人口2341人,总户数531户,耕地3100亩,非农人口比例为10%,受教育人数占总人数98%,供电、通信、有线宽带等设施均已连接到村组,自来水普及率达70%。境内有孙庙至老岗水泥路全长2公里,宽5.5米。    村辖区内有孙庙乡卫生院一所,孙庙中学、孙庙小学及孙庙中心幼儿园均在村境内,医疗、教育设施配套齐全。村内其它公共服务设施还有淮南通商银行孙庙支行、孙庙生态式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等。2010、2011连续两年发展订单农业总面积达3000亩,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孙庙村利用自身有利条件,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发展。   

刘郢村

  刘郢村位于孙庙乡东部,与史院乡接壤,地处瓦埠湖畔,渔业资源相当丰富。全村共有16个村民组,总人口2422人,总户数680户,耕地面积3703亩,两个移民安置点。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小麦、渔业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3540元,是个典型的“鱼米之乡”。该村共有党员50人,5个党小组,村“两委”成员5人,是一支年富力强、团结协作的村级班子。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利用本村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目前已建成万亩红菱种植基地和万亩芡实生产基地,并成立了红菱养殖协会,不断壮大规模,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目前,刘郢村正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按照“清洁乡村、美化家园”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家园。   


李咀村特产大全




李咀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