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淮南市 >> 八公山区 >> 八公山镇 >> 杨家地村

杨家地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杨家地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家地村简介

  杨家地村属八公山镇北部一个行政村,位于新庄孜煤矿城乡结合部,淮凤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有两个自然村庄,四个村民小组,共1020人,村党支部目前共有43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1名。耕地面积283亩。多年来,在上级部门、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按照“农业稳村、工贸强村、多产活村”的发展思路,我村班子齐心协力,务实奋进,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村容村貌得到了巨大的变化,真心真意地为村民谋利益,使村民切切实实的得到了实惠。发展是根基,荣誉是鲜花,多年来我村获得了省级文明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市级“五个好”标兵、市级先进远程教育先进站点等一系列荣誉。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支部始终坚持“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工作重心,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高度重视新村建设规划、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村庄整治、土地纠纷等各项社会工作。长期以来,村支两委把稳步发展集体经济当作头等大事,加强荣杨公司的经营管理,积极引导扶持个私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到2010年底村集体收入达4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支部带领全村党员共同承诺为民办实事、互相监督和帮助践诺情况。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为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民生方面,我村积极建设民生工程,为村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投资120万元建起了农家书屋并兴建第一自然村农民休闲娱乐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投资40万元对第一自然村180户村民进行水改,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投资3万元兴修两天200米厂的村民道路,美化了村庄建设。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405100 232000 -- 查看 杨家地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家地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杨家地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朱岗村

  朱岗村概况    位于八公山下的朱岗行政村,隶属淮南市八公山镇,南与谢家集区接壤,北距八公山区政府四公里,东与繁华的长江商贸城相连。西与淮舜水泥有限公司毗邻,西部主干道蔡新路和市第二通道由南向北穿境而过,境内工商贸易发达。朱岗村现辖有5个村民小组429户住户、人口为1600多人,土地187亩、人均不足0、2亩,为人多地少村。现全村有党员52名,村民代表30名。    八公山是国家四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核心面积18.85平方公里,大小40余座山峰,起伏叠嶂,苍松迭翠雄奇灵秀,汉淮南王宫,青琅馆,白塔寺等十多处景美奇丽迷人,其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珠联壁合浑然天成,更有八公山豆腐朱岗狗肉让众多游客流恋忘返.    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加之朱岗村民的勤劳智慧铸就了朱岗村的今日辉煌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支两委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带领全体村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村级集体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村民收入逐年增长,清路障,清水沟,除垃圾等村内大环境整治效果明显.村民休闲健身广场的落成,村民安居环境大幅改善,生活质量逐日提升,一个和谐繁荣靓丽的朱岗新村展现在世人面前.    朱岗村的经济社会建设,得到了上级党委的关心和支持,朱岗村的发展成果得到了上级政府的充分肯定,被授予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同时市.区.镇也给了朱岗村多项殊荣,在今后的发展中,村支两委将带领村民们以满腔的工作热情,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把朱岗村打造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崭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蔡岗村

  蔡岗村地处淮南西部谢家集与八公山区交界处,隶属于八公山区八公山镇,南于谢家集毗邻,北于蔡洼、下郢融为一体,东临谢三矿老区,西临淮凤公路。全村总面积0.30平方公里,下辖五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376人,其中农业人口724人,非农业人口652人;全村现有耕地293亩,人均耕地0.21亩。   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现有0正式党员47员,其中女党员17名,占党员总数的36.2%。党员平均年龄38岁,党员中高小以下文化程度10人,占党员总数21.3%;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8人,占党员总数的38.3%;高中或大专文化程度的19人,占40.4%。   多年来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尤其是上海大众汽车淮南特约维修站、中国一汽淮南服务站、两蔡煤矿、江淮轿车维修服务站等企业,为村级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已形成以煤炭、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主导的企业格局。全村个体及联户企业多家,集体及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813人。2011年集体经济纯收入421万元,年人均收入7850元。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尽快达到“村容整洁”的目标,近年来村里投资150余万元,进行村民用电改造工程,整修更换村内照明线路、灯具,实施了村内水道清於及铺设下水道盖板工程,使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基本实现了净化、亮化。目前,投资60万元的村民生活用水改造工程正在紧急实施,预计今年10月底前民众可以用上放心水。   在基础组织建设中,村党支部以“五个好”党支部创建为抓手,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双培双带”培训中,十数名党员成了致富能手,为构建小康社会做出了贡献。为此,村党支部被市委、区委分别命名为“红旗党支部”、“五个好”村党支部,被省委命名为“安徽省先进党支部”、“五个好”党支部标兵。我村还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小康示范村”。   几年来,我们在市、区、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带领全村广大干群振奋精神,真抓实干、统一认识,奋力开拓,实现了村级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妙山村

  妙山村简介    妙山村隶属于八公山镇,地处八公山风景区内,人口485人,党员10人,村里有2个作业小组,人均年收入 1200元。妙山村山青水秀,村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众多,还有许多人文景观。为了把我村打造成4A级乡村旅游景点,我村实行山场禁采,并积极开发农家乐、豆腐村及乡村种植基地。我村因地制宜,加大香椿种植基地面积,开发欧里刺野茶。我村下一步决心建设一个山水园林为骨架,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生态休闲为主的特色旅游区,并向富裕村谦虚学习好的发展模式加以 结合自身,实现我村跨越式发展。   

淮滨村

  八公山镇淮滨村位于八公山北部淮河南岸与山王镇相毗邻。村党支部下设四个党小组含党员63名,村委会下辖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80人,耕地面积1363.8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纯农业村。村民绝大部分已走出土地,就业去向主要以周边大小煤矿为主,部分村民从事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建筑施工、批零贸易等。2011年度村集体收入9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600元,多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部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主题,积极带头支持引导群众发展经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几年来村内房道主干路进行了水泥路面改造,基本解决了村民出行难路况差问题。2011年度投资30万元对河北生产道路进行了全面维修改造,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交通运输,2009年村办公楼改造工程动工,2010年9月投入使用,办公条件得到极大改观。在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中与市首创水务公司结对共建了村民体育休闲广场,占地1000平方健身室、器件12套、篮球架1套供村民休闲纳凉体育锻炼,村卫生室、农民书屋一应俱全。现在群众的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基本有了保障,休闲娱乐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提升,为此群众对村两委的工作满意度达95%以上,同时也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和肯定。几年来我村先后被评为区级文明村、镇优秀基层党组织、区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五个好”党支部、镇计划生育先进合格村、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10年村党支部书记曹怀伟被评为市级优秀党支部书记光荣称号。   

杨家地村

  杨家地村属八公山镇北部一个行政村,位于新庄孜煤矿城乡结合部,淮凤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有两个自然村庄,四个村民小组,共1020人,村党支部目前共有43名党员,其中预备党员1名。耕地面积283亩。多年来,在上级部门、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按照“农业稳村、工贸强村、多产活村”的发展思路,我村班子齐心协力,务实奋进,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村容村貌得到了巨大的变化,真心真意地为村民谋利益,使村民切切实实的得到了实惠。发展是根基,荣誉是鲜花,多年来我村获得了省级文明村、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市级“五个好”标兵、市级先进远程教育先进站点等一系列荣誉。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支部始终坚持“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工作重心,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高度重视新村建设规划、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村庄整治、土地纠纷等各项社会工作。长期以来,村支两委把稳步发展集体经济当作头等大事,加强荣杨公司的经营管理,积极引导扶持个私经济发展,逐步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到2010年底村集体收入达4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支部带领全村党员共同承诺为民办实事、互相监督和帮助践诺情况。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为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民生方面,我村积极建设民生工程,为村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投资120万元建起了农家书屋并兴建第一自然村农民休闲娱乐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投资40万元对第一自然村180户村民进行水改,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投资3万元兴修两天200米厂的村民道路,美化了村庄建设。   

钱淮村

  钱淮村简介    八公山镇钱淮村位于淮凤北路两侧,辖五个村民作业组,49名党员(预备党员1名),385户,1583人,属城乡结合部,村支两委成员7名,大专文化4人,是个年富力强的战斗集体,两委成员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努力创造和谐社会,抢抓机遇,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坚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钱淮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沈巷村

  沈巷村位于八公山区中部,是八公山镇的中心村,地理位置优越,面积约2平方公里,辖沈巷、土坝、后洼、西山四个自然村,九个作业组,全村总人口1037人,其中农转非339人,纯农业人口698人,现有耕地256.27亩,人均地0.2471亩,现有党员43人,党小组4个,铁路和省道淮利路穿中而过,交通十分便捷,村道、出村路全部水泥硬化,实现路通、电通、水通、电讯通。    全村以种植蔬菜为主,近年来村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先后兴办纸品加工厂、纸箱厂、造纸厂,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与市里联办第二煤矿,兴办建材厂。同时调整农业结构,坚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形成特色。   我村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响应各级党委下放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号召,充分利用本村西山作业组的荒山废地随后于1998年在沿路边上填沟造地建设12栋园林式住宅,受到市区镇的肯定的支持,1999年在学习消化吸收了一些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后,进行了紫金山庄的开发建设,兴建12栋公寓楼,百幢别墅住宅群,配套建设了大型休闲娱乐广场、喷泉、农贸市场及商业网点,山庄小区道路建设安装了一批健身器材,美化了村容村貌,优化了生活环境。紫金山庄总占地面积20公顷,依山傍水,环境幽雅,交通便利。目前已成为我市西部地区的一处亮点,2003年获市级文明住宅小区。目前,沈巷农民新村正在积极筹划之中,投资200余万元的沈巷农家乐项目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全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八公山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提高壮大村级集体收入。201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50元,2011年村集体收入132万元,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农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村党支部被区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的荣誉称号。村先后获区级文明村、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计划生育达标,涌现的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双文明户达80%以上,同时涌现出大批经济能人,全村现有经营户16户,运输专业户13户,蔬菜专业户5户,养殖专业户4户。   经济要增长,精神文明要齐头并进已成为全体村民共同努力的方向,相信沈巷村将切切实实发展成为整洁、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蔡洼村

  蔡洼村简介    八公山镇蔡洼村南邻蔡岗、下郢两村,北邻沈巷村,东邻潘二公司五号井,西邻沿矿路,交通便捷,属于城郊型农业村。    目前村辖区总户数为403户,总人口1690人,村党支部有党员55名,分三个党小组。农业人口1167人,分三个村民作业组,分别为西和平、朱小庄、蔡洼,分布于全村,    蔡洼村现有土地面积10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700亩,人均耕地农作物生产以稻、麦、豆为主,村农民主要经济收来源一靠农业,二靠村办企业,三靠副业,四靠煤矿井下作业,2008年人均收入为5500元。    蔡洼村两委有7人组成,平均数年龄42岁,大专文化3人,两委成员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努力创造和谐社会,抢抓机遇,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坚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蔡洼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钱湖村

  钱湖村简介    八公山镇钱湖村位于八公山区中部,新毕煤矿之间,东邻淮河,西靠水张铁路线,属城乡结合部。全村现有四个村民小组,300余户,1078人,耕地面积270亩。   在经济发展方面,根据本村地理优势,又是国家大中型煤炭基地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煤炭运输装卸等服务业。现村拥有装卸码头一个,同时大力扶持蔬菜生产和个人经济发展。2008年实现村集体收入26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300元。    近年来,该村以党支部为核心,着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资100万元在原垃圾场空闲地新建一个近30亩的休闲广场,投资500万元新建农民新村住宅楼一座。同时村级各项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相继荣获了市、区、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村、绿色小康村、安全文明小区、计划生育合格村、五个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下郢村

  下郢村简介    八公山镇下郢村,地处谢、八两区交界处,与蔡岗、蔡洼两村相交错。现有土地88.8亩,人口1213人,三个村民小组。随着采煤沉陷不断加剧,可耕地越来越少,截止目前人均耕地不足1分。下郢村是个远近闻名的“豆腐村”,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全村从业人员300余人,占全村劳动力80%, 日加工黄豆10吨,产品品种十余种,远销南京、六安、合肥、颍上、阜阳等周边市县。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民生工程建设,改造村卫生室,建 设农家书屋,及农民健身广场,开展新农村建设。目前下郢新村一期已竣工,96户已投入使用。    八公山镇下郢社区党支部,现有0正式党员29人,其中男25人占86%,女4人占14%,大专学历5人占17%,高中学历5人占17%,初中文化13人45%,2名预备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下设两个党小组。    村党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现了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明建设三丰收,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渐入人心,我村各项工作先后多次获得淮南市巾帼示范村,区“五个好”,党支部、区、镇文明单位,镇优秀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杨家地村特产大全




杨家地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