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社区简介
前进社区为板块型社区,位于淮凤路以南 ,东与工农村交接,西与王巷村交接,南至红山村。区域面积约两平方公里,辖区内新建听泉小区。社区现有居常住户2658户,人口7696人。社区办公面积达320平方米以上,组织机构健全。设有三室一站一所配有电脑电话,电视上网设备。驻辖单位有八区三中、淮南市十七中、孔集派出所、孔集医院四家单位,群众性娱乐场所,设有老年活动室。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405101 | 232000 | -- | 查看 前进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李山社区 |
李山社区简介 李山社区为板块型社区,东与东风社区交接,西与山王村交接,北至李咀村。区域面积约一平方公里,辖区内现有居常住户1726户,人口6137人。社区办公面积达330平方米以上,组织机构健全。设有三室一站一所配有电脑电话,电视上网设备。驻辖单位有八区二中、李咀派出所、李咀医院三家单位,群众性娱乐场所,设有老年活动室. |
东风社区 |
东风社区简介 东风社区为板块型社区,位于李嘴孜矿中心地带,东至毕岗村的小东庄,西至李山社区,南至毕岗村,北至淮矿社区。社区区域面积约一平方公里,辖区内新建小区淮上西苑,住户有1038户。社区现有居住户数1514户,人口3815人。社区办公面积达350平方米以上,组织机构健全。设有三室一站一所配有电脑电话,电视上网设备。驻辖单位有八区六小、华东置业有限公司、李嘴物业管理处等事业单位,群众性娱乐场所,设有老年活动室。 |
前进社区 |
前进社区简介 前进社区为板块型社区,位于淮凤路以南 ,东与工农村交接,西与王巷村交接,南至红山村。区域面积约两平方公里,辖区内新建听泉小区。社区现有居常住户2658户,人口7696人。社区办公面积达320平方米以上,组织机构健全。设有三室一站一所配有电脑电话,电视上网设备。驻辖单位有八区三中、淮南市十七中、孔集派出所、孔集医院四家单位,群众性娱乐场所,设有老年活动室。 |
淮岸社区 |
淮岸社区简介 淮岸社区位于淮凤路以北,淮河以南。区域面积约2.5平方公里。辖区现有居常住户2320户,人口6199人,其中流入人口35人,流出人口320人。社区办公面积达310平方米以上,组织机构健全。设有三室一站一所配有电脑电话,电视上网设备。驻辖单位有巨万公司、乐嘟嘟幼儿园、孔李物业三家单位,群众性娱乐场所,设有老年活动室。 |
闪冲村 |
一、总体概况 闪冲村位于八公山区西郊的丘陵地带,东靠国家4A级八公山风景区,西与凤台县李冲回族乡接壤,南与寿县隔山相望,隶属于妙山林场管辖,是八公山区唯一的少数民族村。闪冲村地域为半山半田,森林覆盖率90%以上。目前,全村456户1798人,其中回族人口1502人,占总人口的83%。村内建有回民小学一所及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一座。全村耕地1470亩,荒山坡地1100亩。全村现有桃园1050亩、香椿420亩、板栗400亩。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8450元。 二、近两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10年以来,在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特别是我市“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优先发展”政策的支持下,闪冲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2年经省民委批准创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年底被列入首批“美好乡村”创建村。当前随着创建项目的进入,闪冲村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2010年至2012年各项建设情况 1. 2010年实施“关山”塘清淤扩容工程。该工程总投入40万元,通过对关山蓄水塘进行扩容加固和配套的灌溉渠道,新增蓄水量10000立方米,总蓄水量增至18000立方米,确保了周边300亩农田的灌溉用水,使82户300余人受益。 2. 自2010年以来,建设村民组之间水泥道路2000米,投入资金 43万元(含“一事一议”筹集资金和财政奖补资金)极大的改善了村庄通行环境。 3. 2010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闪冲村建成了社区卫生室,为全村1700余村民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极大的改善了村庄医疗状况。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能报销。使该项民生工-正落实到群众的心坎上。 4. 2011年底,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投入90余万元,闪冲村完成“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项目的完工使该村从此告别了吃碱水的历史。 5. 2011年闪冲村争取的国家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资金60万元,该项目完工促进了乡村环境美化,污水排水沟、垃圾池、公共厕所提高了村庄整体卫生环境,40盏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更是极大的提升了村庄的生活品质。 6.2012年,闪冲村创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获得省民委批准,并获取省级创建资金60万元,市级创建资金40万元。同时,为了支持少数民族村发展,区政府每年拨付15万元用于少数民族事业发展。 (二)美好乡村建设以来发展情况 2012年底,闪冲村被列入“美好乡村”试点村。为了支持闪冲美好乡村创建,各级政府加大了对闪冲少数民族美好乡村创建的投入,先后引入了闪冲民族文化广场综合服务楼、闪冲回民小学升级改造、污水处理系统设置、村容整治、村庄绿化、水系治理、农房改造、“关山路”建设、村域道路整修、闪冲古清真寺改造、农网改造、香椿基地提升、公厕建设、垃圾处理、产业发展规划等17个项目,总计划投资逾千万元。 目前已投入建设的项目有: 1.闪冲村民族文化广场综合服务楼,该项目地基已经打好,主体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项目计划投资93.4万元,当前已经投入资金20万元。 2.闪冲村香椿生产基地二期工程也于7月16日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投资40万元,当前已投入建设资金20万元。 3.水系治理方面,截洪沟二期工程已经完成,等待审核验收,共投入建设资金35万元。 4.清真寺整体建筑规划设计已完成,部分主体工程已经开工建设。该项目计划投入84万元,当前已完成长生古泉及千年银杏树的保护,已投入资金21万元。 5.“美好乡村”建设初期实施了村庄环境整治及绿化工程,投入资金近20万元。 6.闪冲村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已经完成了摸排登记工作,计划粉刷墙面4.6万平方米,改造窗户、门扇0.9万平方米。该项目计划投入230万元,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毕,正在进入招投标程序。 7.“关山路”工程已经完成路线测绘,路基清理将与年内完成,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1.9万元。 8.经过与市电力公司沟通,农网改造工程也已达成共识,线路设计及布点工作已完成测绘。该项目预计投入500余万元。 上述项目拟投入资金:1504.3万元,当前已投入资金:116万元。今年下半年,闪冲回民小学、污水处理设施、公厕建等项目也将陆续投入建设,至年底主体创建工程将逐步完成。 三、当前党建情况 闪冲村现有党员33名,60岁以上老党员名13名,占党员总数的39.3%,30岁以下的党员6名,占党员总数18.1%的,少数民族党员28名,占党员总数84.4%的,女党员5名,占党员总数的15.1%。 我村党员学历情况,小学文化程度党员计7名,以老党员居多;初中文化党员19名;高中及以上党员7名。 入党时间情况,其中党龄,1至5年的8人,6至10年的5人,10至20年的5人,20至30的2名,30至40年的5人,40年以上的8名。2012年以来新发展党员两人。 总体上来说,闪冲村党员队伍是一个政治坚定,充满战斗力的集体。但是,党员结构老化,老党员占的比例较大,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直接影响着党员作用的发挥,造成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四、民族宗教状况 闪冲村为回民聚居村,全村共有人口1798人其中回族人口达到1502人。村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村域有清真寺一座,为宗教活动主要场所,同时主导着村域内信徒的正常宗教活动,良好的保持着各项宗教活动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宗教信仰的法律法规。同时,村支两委和清真寺管委会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民族繁荣发展和促进宗教和顺为目标,正确处理民族宗教事务,使闪冲民族宗教事业健康发展。 |
工农村 |
工农村位于山王镇西部,东邻张楼村,南与山王村、南塘村相连,西与王巷村相邻,北临淮水之滨,与孔集矿居民区接壤,城乡交错,新老淮力路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地理环境复杂,辖区面积3.4平方公里,资源丰富,全村总人口为2998人,可耕土地1300余亩,山林、林场800余亩,共有九个作业组。全村共有党员65名,为党总支委员会,下设三个党支部。2010年综治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先进民兵营。 |
丁山村 |
丁山村基本情况 丁山村地处城郊,紧临八公山森林公园,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辖区面积约4.18平方公里,全村7个生产组, 340户人家,人口有近1200人,目前我村劳动力有700多人,主要从事开采山石、就近务工,小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由于我村临近城区,在上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帮助协调下,按就近入学的原则,我村孩子都入学在区三小和十三中,少部分在皖淮厂小学就学,就学的条件比较好。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班子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主题,团结带领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坚持稳中求进、稳步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为构建富裕和谐村庄奋斗,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2年初,村委会着手开始修建村内利民道路,目前我村辖区范围内的所有利民道路都已修建完毕。在镇、区领导的协调和努力下,市供电局已经批准我村的农网改造项目申请,我村的农网改造项目分两个阶段进行即五组至七组第一阶段,一组至四组第二阶段,截止到目前本村第一阶段工程已经完工。近10年来,我村坚持为70周岁以上村民每月发放生活补助,从开始的30元增至50元直至现在的100元。新的一届两委班子又把补助年龄放宽到65周岁,这样就有更多村民从中受益。2011至2012年间,我村先后被山王镇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共青团淮南市委员会授予的“农村青年文明行动示范村”称号。 |
毕岗村 |
毕岗村地处山王镇东部,S308线两侧,现有人口16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1300多人,城市人口200多人,下设7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700余亩,人均约0.6亩,属人均拥有耕地较少的村。针对这种情况,村支两委积极引导村民从事以采矿、蔬菜种植和服务业为主要收入渠道,2008年全村实现人均收入4960元。毕岗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7名,其中正式党员25名,下设2个党小组。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下,村支两委齐心协力,力所能及的为1600多村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同时也获得了不少荣誉,2007年被市委命名为“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2008年被区授予“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村”;2008年被区关工委授予“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2008年被区授予“无-村”;2008年被区综治委授予“综治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南塘村 |
南塘村简介 南塘村位于山王镇西部,八公山风景区南塘景点在该村境内。该村东临山王村,西至妙山林场,南与林场村、八公山风景区大门接壤,北依孔集矿,地理位置明显,属城郊型农村。 截至2011年底,全村总人口875人,总户数232户,该村有六个村民小组,分散分布于全村。 南塘村现有耕地面积807亩,果园面积1200余亩。该村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一靠果林,二靠副业,三靠煤矿井下工作,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为8960元。 |
李咀村 |
李咀村位于淮河以南,东邻李咀孜煤矿,西邻孔集煤矿,生活在李咀孜煤矿腹地。全村两个自然村,六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00余人,是一个典型蔬菜专业村。去年实现收入36万元。近年来在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被区、镇评为“五个好”党支部、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
张楼村 |
张楼村地处山王镇中心位置,东与李咀村相连,南与山王接壤,西与工农村相邻。北边是我村所属塌陷区域与李咀孜蔬菜基地相连,村内有新淮利路自东向西穿村而过,老淮利路连接南北。所辖面积800多亩;其中在册耕地220亩;塌陷区200亩,林山300亩。辖区总人口1500人,其中农业人口约900人,常住非农人口600多口。村委会设置人员6人;计生专干1人。村委会下设配套组织有:调解委员会、治保委员会、民兵、妇代会、共青团及监督委员会。村委会办公室位于村落北部,办公设施齐全,配备3台电脑,工作条件较好。村内有张楼小学,教学环境优美、教学设备施完备,设有多媒体教室,能满足我村及周边适龄儿童就学需要。另设有新型卫生所满足群众就医。 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老村办企业对外承包,年集体收入10万元左右,村民收入主要靠装卸、运输,及蔬菜种植,养殖业。个体经济发展较快,我村扶持企业养鸡场规模不断扩大,年收入逐年递增,连续被市、区命名养殖基地、个人当选市人大代表。村内洗煤厂带动我村经济发展,并解决我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多人。 近年来,为提高我村村民种植业收入,先后修建南洼大沟水渠300多米,环园路500多米,基地建成蔬菜大棚50多座,架设抗旱线路1500多米,配套设施有泵房2座、206米深水井一口,基本能满足蔬菜生产需求。 村内环境得以改变,有垃圾中转站一座;新建卫生厕所50多座;投资新修村民道路3000多米,新拆迁住户水电齐全,道路设施基本完成。 |
王巷村 |
王巷村位于八公山区西部,东邻孔集街道,西和孔集村相连,王巷村是山王镇农业大村,农业总人口2300人,全村有十四个村民小组,51个群众代表,41名0党员,耕地面积1100亩,水面600余亩。 2009年实现工农业产值8050万元,工业产值7050万元,农业产值1000万元,其中农作物类实现产量1000吨,产值520万元,水果类实现产量400吨,产值80万元,畜牧业类实现产量180吨,产值400万元。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达5400元以上。 |
孔集村 |
孔集村简介 孔集村位于淮南市八公山风景秀美的舜根山北骊,北面傍依着淮河,西边毗邻凤台工业园区。全村总人口3400余人,分三个自然庄,十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00亩,山场800余亩;村境内交通便捷,淮利路穿村而过,北临淮河水运线,东于水张铁路线连接;村内资源丰富,有石灰石、紫砂页岩矿产资源;村内水利基础设施齐全。 |
山王村 |
山王社区位于八公山区山王镇中部,淮利主干公路南侧,西部二通道穿村而过,是镇政府所在地,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捷,属于城郊型农业村。 全村总人口2154人,总户数570户,该村有11个村民小组,分为山王集片、沟南片、沟北片分布于全村。 山王社区现有土地面积1318亩,其中:耕地面积638亩,人均耕地0.27亩,农作物生产以蔬菜为主,该村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一靠农业,二靠建筑业,三靠副业,四靠煤矿井下工作。 |
林场村 |
林场村东南与毕岗、丁山村相邻,西、北与南塘、山王两村接壤,二通道道路从我村平山组穿过,离通往八公山风景区南塘景点道路150米,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属于城郊型农业村。截止2013年,全村总人口1035人,总户数241户,林场村现有土地面积5200亩。我村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一靠农业,二靠副业,三靠煤矿井下工作,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7025元。上半年,我村共办理了178户农业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办理了358人,金额达到了34580元;城市医疗保险56人,金额达到了548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