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淮南市 >> 凤台县 >> 新集镇 >> 魏许村

魏许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魏许村谷歌卫星地图)


魏许村简介

  魏许村位于新集镇的西北部,包括七个自然村,共540户,人口共2500人。其中皮庄58户,马刘140户,魏庄75户,大圩子75户,马庄57户,许进78户,鲍楼110户。该村交通便捷,人口主要分布在沿路区域。全村耕地旱涝保收。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421102 232000 0554 查看 魏许村谷歌卫星地图

魏许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魏许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魏许村

  魏许村位于新集镇的西北部,包括七个自然村,共540户,人口共2500人。其中皮庄58户,马刘140户,魏庄75户,大圩子75户,马庄57户,许进78户,鲍楼110户。该村交通便捷,人口主要分布在沿路区域。全村耕地旱涝保收。  

胡岗村

  胡岗村位于新集镇东北部,东临单岗村,南临陈巷村,西北与赵庄相连;该地基呈东西狭长形。共有330户,1360人。人口分布较集中。东部有较大水域,适合发展养殖业,成立了白鹅公司,又新建了小新集农贸市场。潘谢路、毛张路经过该村,交通方便。现有一敬老院。  

赵庄村

  赵庄村位于新集镇东北部,共420多户,人口近1500余人。全村共有四个自然村。包括赵庄、刘庄、王庄、新集。其中赵庄137户,小刘庄50户,王庄130多户。土地半岗半湾,南有潘谢路,西有毛张路,马新路横穿境内,连接四个自然村。村部设在新集,交通方便,南有新集矿,北有岳长矿.改革种植一麦一稻的习惯,在八亩塘周边种大棚蔬菜发展养殖业。   规划思想如下:   1. 赵庄村位于新集镇东北处,整个村子的自然村几乎都被马新路连接,西部又有毛庄路,所以马新路是村子的发展基石。在本次规划中,我们考虑如何最为有效的发挥马新路这一联系纽带将几个自然村方便的联系起来,也也就急需向马新路靠拢,各个自然村相互临近,这样便于村落的未来发展。   2. 基地公共服务设施可分散布置于各个自然村中。新村中安排商服,项目为小百货、修理、日杂店、修理、服务等。   3. 小区采用主要道路---宅前路二级布置,主要道路红线7米,断面形式为4米+2*1.5米,宅前路红线宽度为3米。主要道路与其他道路形成环形,既方便内部适用,又保障了村子的安静。   4. 绿地系统分为中心小游园—庭院绿地—宅前宅后绿地三级。  

前靳村

  前靳村位于新集镇南部,全村包括6个自然村。共407户,人口共1881人。包括后靳村,潘郢村,李庄,万庄,坡塘口,潘口。其中后靳村共118户,490人,潘郢村53户,256人。潘口共84户,460人。万庄共48户,245人。李庄共104户,430人。   

胡马村

  胡马村位于新集镇中东部,西邻罗杨村,北与马杨村、赵庄村接壤,东与陈巷村相邻,南与郭郢村、王集村接壤,阜淮铁路、潘谢公路经过我村。胡马村的由来,胡马村于1973年由原罗杨村的张郢、东油坊,陈巷村的康郢、胡郢、马郢、石郢、陈庄,郭郢村的岳文章李凤郢合并成立。胡马村土地面积4.38平方公里,辖9个自然庄,15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123人,586户。耕地面积3193亩,地势平坦,北高南低田间沟渠交织排灌方便,旱涝保收。农作物一年两熟,以麦稻为主。  

东朱村

  东朱村是新集镇东大门,紧靠新集一矿,西与郭郢相邻,南与夏集乡王相村接壤,东靠毛张路,北与胡马村搭界。该村有6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全村450户,人口共1800余人,该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收入和村民在新集一矿务工劳务费所得,全村总资产6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80万元.村支两委决心团结一致带领广大村民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为共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王集村

  王集村位于新集镇镇区中部,包括岳少郢、闫郢、柏郢、王集4个自然庄。10个村民组,645户,2561人、该村北靠张集火车站,南与夏集乡尹余村接壤,西接大庄村,东依郭郢村,境内柏油路横穿,交通便利。已新建新集镇中心小学、中心卫生院。  

叶圩村

  叶圩村位于新集镇西北部,西与朱庄相邻,北与岳张集相连,东与常庙村相连,南与姚靳村相近。包括4个自然村,10个联队,人口2523人,本村有3个水电站,3条主渠横穿全村土地,旱涝保收。  

单岗村

  单岗村位于新集镇东北部,包括单家岗和小花家岗两个自然村,总人口2123人,耕地面积944亩,主要种植小麦、水稻、大豆、烟草和大蒜。潘谢公路和西淝河经过该村,花家岗大桥于2005年建成通车,交通十分便利!该村有7家规模较大的养殖场,21家养鱼塘,为该村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005年我村新农村建设进行施工,06年上半年大部分群众入住新农村,新农村的建设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居住条件,同时水泥路面的修建,路灯的投入使用及道路两旁的绿化,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曹庄村

  曹庄行政村位于新集镇西南,东与左集相接,西与靳楼相临,南与颍上县左大圩相连。包括5个自然村。曹庄、贺庄、前刘院、后刘院和岗庄湖。共有605户,其中曹庄158户,贺庄87户,前刘院106户、后刘院222户和岗庄湖32户。现有小学一所,在校学生367名,入学率达98%,个体卫生所2个,村部11间,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支两委制定并附于实施,养殖业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计划,从而加快我村农民奔小康的步伐。  

罗杨村

  罗杨新村位于新集镇人民政府西北角500米处,南临镇直机关单位,与王集村、大庄村接壤,北倚合阜铁路;村内中心道路连接新集创业大道、潘谢公路和张集火车站,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为:北纬32031′—33032′,东径116020′—116023′之间。   截止2006年,全村国土面积447公顷,拥有耕地3301亩,到2008年已沉陷2113亩;共有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86人,总户数895户,其中现有党员83名。几年来,罗杨村各项事业发展迅速,成绩明显,2007年生产总值达2100万元,村里75%以上主要劳动力务工就业,包括其它各类从业人员1178人,当年人均纯收入为4350元。因受新集煤矿采煤沉陷影响,其中王郢、五七、新队3个自然庄已于2002年搬迁至罗杨新村。为结合新农村建设,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 2007年4月,我村罗杨、刘卡、孟圩等自然庄启动搬迁工作,纳入统一规划、统一搬迁。   村党总支、村委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小康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新要求。   

靳楼村

  靳楼村位于新集镇的西部与颍上县的龚集村相临,包括6个自然村,其中回族自然庄有2个,14个村民小组,共计661户,2953人。现有小学一所,在校学生459名,有九个教室,学生入学率达98%。村部一个,个体卫生院2个。  

陈巷村

  陈巷村位于新集镇东北部,全村有9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共916户,总人口3209人。其中后巷村和前巷村人口密集。该村水陆交通便利,临西肥河,潘谢路、毛张路、阜淮铁路贯穿我村境内,是交通运输要地。  

朱庄村

  朱庄村处于颍凤交界,西与颍上县小楼村接壤,北与岳张集镇连塘村相依,南与靳楼村相邻,东与姚靳村相连。全村人口1399人,土地1939亩,共直2个村民小组,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等,养殖业以牛、猪、羊、鸡、鸭、鹅为主。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塑料大棚蔬菜逐年扩大,现有大棚蔬菜20亩,并扩大黄牛和生猪的养殖,以带动其他各行业的不断发展,增加群众经济收入,使全村尽快达到小康村。现有小学一所。  

常庙村

  常庙村位于新集西北,西临叶圩村,东接罗杨村、马杨村,南与魏许村接壤。全村共578户,人口共2396人。包括后大刘、前大刘和翻身庄3个自然村。其中后大刘256户,前大刘236户,翻身庄86户。人口分布较分散。全村以农业为主,该基地水系较发达,主要产小麦和水稻,经济作物占较少的比例,养殖业不断壮大,近年来二,三产业异军突起,现在民营企业三家,个私企业40余户。  

马杨村

  马杨村位于新集镇北部,南与常庙村和罗杨村相接。共525户,人口共2068人。包括4个自然村,分别为孟家湖,腰庄,东风,马杨。其中孟家湖280户,人口共1130人。腰庄70户,人口共262人。东风65户,人口共246人。马杨110户,人口共430人。小学、卫生所各一个。  

左集村

      左集位于新集镇西南部,东临前靳村,西临曹庄村,北临魏许村,南临颍上县左大圩村;全村有6个自然村,一个集贸市场,全村-员62人,党小组6个;耕地面积320.623公顷,基本农田433.258公顷。农田保护率为95.72%。隶属于新集镇的新集中学位于镇的西部,西南与颍上县相临,地理位置偏远。  

大庄村

  大庄村位于新集镇政府西部,共有大庄孜、沟北、宋郢、昌郢、李管郢孜五个自然庄组成,设13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150亩。总人口2860人。区域内有张集火车站,新集变电所,新集一矿西风井,凤台农机供应公司等单位。交通有阜淮铁路,潘谢公路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村共有党员72人寸步设在十字街口东南侧服务楼,全村水利畅通.  

郭郢村

  郭郢村位于新集镇中部,境内有新集一矿,楚源公司等国有企业。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276户、1276人、现有耕地516亩,辖区流动人口6000余人。村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村支“两委”班子共有5人组成,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80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7600元,村民在矿上班307人,在村办企业上班50人,其余村民分别从事第三产业,户户有收入,家家达小康。   近年来,村支两委带领全村干部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依托紧靠新集煤矿的优势,相继规划建设了蒙森金街、郭郢大市场、香港街、红领巾街等,“井”字型街,实现了街道水泥化、住宅楼房化、生活节能化、村庄生态化、设备配套化、管理规范化。   2008年,为了全面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村投资70万元建成一座集两委办公和村民文化场所于一体的办公楼。   村辖有淮南市矿用塑材厂,属村集团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专门生产煤矿井下用各种规格型号抗阻燃静电导风筒等先进的矿用产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产品畅销当地新集、张集等国家大型煤矿,年产值300多万元。   2007年,村里投资260万元兴建村汽车客运站,成为淮南市首家村级站,省交通厅验收合格批准为三级汽车站,,现有车辆52辆,开通了新集到合肥、淮南、阜阳、淮北、寿县等客车班车。   郭郢村因地制宜兴办工业小区、商贸小区、全村群众发展有路子、就业有岗位、增收有来源、居住有环境,生活医疗有保障。村里相继被评为县“小康达标村”“十强村”“安全文明村及镇标兵村”。村党支部被0凤台县委授予“五个好”党组织荣誉。  

姚靳村

  姚靳村位于新集镇西北,北与叶圩村相连,东依魏许村,全村包括5个自然村,后靳、前靳、小斧头张家、斧头张和姚庄子。全村人口2220人,共670户。其中后靳110户,400人。前靳85户,320人。姚庄子60户,200人。小斧头张家65户,220人。斧头张250户,1080人。现有小学一所。   本村地势平坦,主要道路呈“中”字形,东西走向,北有潘谢路,南有幸福路,东有夜王安渠路,西有宋家沟路,中有村中心路。主要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养殖业为辅,外出打工补充的经营模式。  


魏许村特产大全




魏许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