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乌江镇周圩村位于新乌江镇东部,乌江湾穿村而过。该村人口5320人,耕地6476亩,村民组13个,0员78名,村干部7人,均为党员。
周圩村是我镇典型的乌江湾洼地村之一,易受涝灾。村“两委”根据本村地域特点发展经济,加大低洼地治理,发展生态农业。该村积极探索农村低洼地治理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2005年,村党总支书记卞景法同志率先带头在自己农田开挖鱼塘60多亩,沿乌江湾连片植树300余亩,创造了良好的洼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203107 | 236000 | -- | 查看 周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乌江社区 |
乌江居委会是我镇镇政府驻地,是我镇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共有人口6200人,耕地6005亩,村民组17个,党员96名,居委会干部7人,6人为0党员,1人为预备党员。 该单位以商业服务为主,成立乌江居委会服务业党支部,有力地推动居委会经济发展。 |
龙凤村 |
新乌江镇龙凤村位于我镇西南部,与口子镇相邻。 龙凤村人口4380人,耕地5210亩,村民组15个,0员72名,村干部5名,均为0员。 龙凤村以养殖业为经济发展方式。 |
关寺村 |
新乌江镇关寺村位于我镇南部,与杨楼子镇隔济河相望,是第三批选派村。 该村人口4270人,耕地5620亩,村民组14个,党员57名,村干部5人,均为0员。 关寺村主要经济发展方式以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瓜菜种植业为主。 |
瓦房村 |
新乌江镇瓦房村位于本镇中部,该村人口6033人,耕地8156亩,村民组38个,党员126名。村干部9人,均为0员,是我镇较大的村之一。 瓦房村以传统的农业种植为主,以连片植树400多亩为特色,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
李庄村 |
新乌江镇李庄村位于我镇东南部,与颍上县隔乌江湾相望。该村人口3865人,耕地5637亩,村民组20个,党员75名,村干部6名,均为0员。 该村是口子东矿首采塌陷区。李庄村围绕矿区做好服务,积极发展建筑材料生产。建立红砖生产窑厂4个,年产红砖两千多万块,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
周圩村 |
新乌江镇周圩村位于新乌江镇东部,乌江湾穿村而过。该村人口5320人,耕地6476亩,村民组13个,0员78名,村干部7人,均为党员。 周圩村是我镇典型的乌江湾洼地村之一,易受涝灾。村“两委”根据本村地域特点发展经济,加大低洼地治理,发展生态农业。该村积极探索农村低洼地治理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示范作用。2005年,村党总支书记卞景法同志率先带头在自己农田开挖鱼塘60多亩,沿乌江湾连片植树300余亩,创造了良好的洼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
刘大郢村 |
新乌江镇刘大郢村位于本镇东北部,与利辛、颍上隔乌江湾相望。该村人口4260人,耕地6552亩,村民组16个,0员87名,村干部6人,均为0员。 该村是我镇典型的乌江湾洼地,易受涝灾。村“两委”根据本村地域特点发展经济,加大低洼地治理,发展生态农业。该村积极探索农村低洼地治理的有效途径,2007年,该村在本村四叉河开挖鱼塘30亩,有效解决10年就由9年淹的问题。根据本地适合种植大豆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民扩大黄豆种植面积5000多亩,亩产均在400斤左右,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
李桥村 |
新乌江镇李桥村位于我镇北部,与老庙镇相连,是第三批选派村。该村人口5268人,耕地6583亩,党员98名。村民组17个,村干部7人,5人是0党员。阜乌路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 该村以发展传统的农业为主。大力发展畜牧养殖,该村以党员示范带动为主,建立党员示范养鸡场养鸡场2个。近期将与立华养殖签订养鸡协议,大力发展养殖,增加群众收入。劳务输出也是该村群众主要收入来源。 |
李土楼村 |
李土楼村是新乌江镇的农业大村,是阜阳市表彰的生态建设示范村,也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高效农业示范村。该村有4000多口人,近6500亩土地,“三粉”加工是该村的龙头企业。该村农民有种红芋加工粉丝的历史传统习惯,并已形成规模,是远近闻名的“三粉”加工基地,年产优质粉丝400吨。 该粉丝是绿色天然食品,色泽鲜美,食用广泛,可凉调、热炒、宜荤宜素、易煮熟、不断条、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易保管、耐贮存、不变质、方便运输、价廉物美、供不应求,是群众非常喜爱的日常食品,有健体防癌功效,被誉称为“长寿丝”。 目前,加工粉丝的方式仍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方式,生产水平较低,如采取深加工、精包装,其经济效益可以成倍增长。当地政府拟引进资金50至100万元,用于建造冷库和精加工设备。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