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林镇兆河村地处美丽的巢湖之滨,水陆交通发达,省道316横穿村里中心之处,是槐林镇工业集中园区。全村辖13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2870人,村党支部有正式党员48名,预备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人,培养后备干部4人,土地面积3609亩。农业发达,有水产养殖龙虾100多亩,养鱼面积300多亩,有养鸭3000多只的大户。
工业是全镇的中心——槐林工业集中园区,园区占地面积480多亩,入驻企业20多家,一座座现代化标准厂房如雨后春笋,展现在世人面前,园区的一部分厂房正如火如荼地在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兆河新面貌将出现在美丽的巢湖大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181109 | 238000 | 0551 | 查看 兆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沐集社区 |
槐林镇沐集社区居委会位于巢湖市槐林镇同庐江县盛桥镇交界处,隔河相望。社区辖十四个自然村,一个街道,总人口约3400人左右,其中农业人口约2700人,非农业人口约700人,耕地面积2586亩,私营企业12家,个体工商户近200家。沐集社区党总支设二个党支部,党员70名,其中女党员6名,预备党员3名。 沐集社区与惠峰村、大汪村、湖边村、官塘村、潘付村、海如村、槐光村、九峰村、周庄村、垅山村、兆河村、武山社区、万年村、龙王村、平安村相邻。 |
武山社区 |
武山社区是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槐林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0181109,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0181。邮政编码为238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1,车牌号码为皖A。与惠峰村、大汪村、湖边村、官塘村、潘付村、海如村、槐光村、九峰村、周庄村、垅山村、兆河村、沐集社区、万年村、龙王村、平安村相邻。 |
惠峰村 |
槐林镇惠峰村位于槐林镇最南端,槐青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村部位于槐青路8KM处。全村总人口3965人,耕地面积5000亩,山场面积16000亩,下辖16个自然村。村党总支辖2个支部,12个党小组,现有党员70名,其中女党员6名,预备党员2名,外出流动党员20名。 惠峰村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劳动力富有。我镇农业发展改变传统粗放式种植,积极推行规模经营、良种良法和订单农业。并依托山场优势发展优质茶园基地。利用劳动力富有优势,招商引资新建企业2个,有效转移富余劳动力,不断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2008年我村人均收入达4800元。 近年来,我村各项工作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肯定,并获得市、区级表彰,区“五个好”支部称号。 |
大汪村 |
槐林镇大汪村位于巢湖南岸,槐林集镇东侧,省道巢庐路传村而过。全村总人口4368人。耕地面积2968亩,山场面积5200亩,水面积860亩。下辖20个村民组。(其中17个自然村,一个新村)集镇巢庐东路,港口东路,柳开路纵横本村,坐落本村西南角,网城花园,金猴花园,两个小区,配套设施最为齐全。商业气氛浓厚。还有派出所,房管所,交警队,法庭,用电管理站,邮政局,信用社,卫生院等单位位于本村。 村党总支下设农业支部,企业支部,1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08名。(其中第三批大学生村官1名,女党员11名,预备党员3名)村两委成员5名。交叉任职。共青团组织配套。村级后备干部2名,积极分子8名。五保户23人,(住敬老院8人),136人参与低保。1100人参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企业主要生产综丝、渔网、家庭织网机220台,生产综丝企业4家,26台生产综丝线,粮油加工企业一家,油脂大米加工生产线配套。烘谷机4台套。为区级龙头企业。餐饮服务业几十家,运输业6家。 大汪村今年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全身心的为人民服务,党建,党风廉政工作长期不懈,开展党员献爱心活动,学习沈浩的先进事迹,向王坤友同志学习,防汛期间,全村上下群策群力,苦战四十二天,把农田受灾降到最低损失。阳光村务工程“三资”清理工作,正在进行中。继续完善自然村一事一议工程,做好村住房换证工作,落实冬季水利兴修和森林防火工作。 大汪村正在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创建和谐平安新农村。 |
湖边村 |
槐林镇湖边村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巢湖南岸,依水而居,耕地面积2200亩,占南大圩而积1/4多,素有槐林镇粮仓之称,全村辖镜子港、小魏两个自然村,人口3000多人,23个村民小组。 湖边村历来以农业种植为主,主产粳稻及其它经济作物,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出台,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提高,2008年冬小麦种植面积达2000亩,全村增收约60余万元,湖边村捕捞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全村从事捕捞业达1000余人,大小捕捞船只达500余条,每年从事捕捞的渔民净收入达5000元,现国家给予渔民的各项补贴,广大渔民已能自觉遵守《渔业法》,做到了有节捕捞,全村2008年外出打工人数超过500人,他们在外吃苦耐劳,主要从事种植业及在企业上班,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湖边村的各项工作是在党总支部的领导下开展的,全村党员49人,7个党小组,外出党员6人,党总支成员4人,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全村的各项工作历年来都走在全镇的前列,特别是计生、党建、综治等工作年年都受到镇政府的表彰,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村民心中的信任度进一步提高,2009年提交入党申请4份,他们都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使党组织的战斗力得到提高。今后,湖边村两委本着服务于民,取信于民的思想理念为构造和谐社会努力工作。 |
官塘村 |
槐林镇官塘村位于槐林镇西南部,地形以丘陵为主,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318亩,种植物以水稻、小麦、油菜、棉花为主,该村辖金鸡、方小、田黄、魏小、小孔、中村、西村、井头蒋、吴家店、毛扎咀、方墩、大圩埂、吴咀、黄泥宕14个自然村,共876户,3479人,全村有圩口2个,均在南大圩内,排涝站2个,抗旱站7座,学校1所(心诚小学)。 官塘村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打工。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4200余元,自2008年4月村两委班子换届以来,全村取得了一些成绩,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得到了协调发展。 官塘村党总支辖二个党支部,党员62名(其中女党员3名),流动党员12名,分别在上海、江苏等地务工。官塘村党总支努力搞好阵地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双培双带”、党员电教和远程教育等工作,大力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为本地的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共建和谐社会。 |
潘付村 |
槐林镇潘付村位于槐林集镇5公里外海如街道两旁,槐青路直穿我村,海尚路由海如街道向东延伸,井峰路、沐海路跨越而过,平安大道顺村向西延伸,巢湖至蒋冲水库抗旱渠道穿过村旁,蒋冲水库蓄洪道横穿农田中央,此水库灌溉全村农田。 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32个村民组,总人口4280人,土地面积3667亩。村党总支设两个支部,10个党小组,92名党员,幼儿园两所,初级中学、小学各一所,学生1000余人。潘付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主产水稻、小麦,属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槐祥集团种植基地。副业以渔网加工为主,全村近百台织网机械。村内有富豪食品厂、海如油厂、槐祥集团有限公司海如米厂、海如粮站、宁波北仑粮食公司巢湖粮库等企业,转移富余劳动力近千人,给全村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收入。 2010年以来,村党总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选派工作“六句话”的目标要求,以“创先争优”活动统领全村全面工作,以“强班子、带队伍、创先进、争上游”为活动主题,将履行职责、兑现承诺、发挥作用情况作为主要内容,多措并举激发组织优势并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作为选派工作的核心,大力实施“党建工作提升工程”,讲奉献、谋发展、促和谐、创一流,切实加强村政治生态建设;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工作、服务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加强。 |
海如村 |
槐林镇海如村位于槐林镇集镇南,槐青路穿境而过。现在的海如村是原来的九龙、海如、郭刘、蒋冲四村所并。全村辖34个自然村,48个村民组,人口6800余人,耕地近6000亩,山场4000余亩。海如村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其中一个流动党支部,20个党小组,党员155名。 海如村是槐祥工贸集团的生产基地,该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 促进了区域特色块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海如村积极加强与槐祥集团的沟通、联系,协助集团跑部门,请专家,引资金,争项目,成立了“槐祥有机硒稻米合作社”,建立了有机硒稻米生产基地,进行粮食深加工,提高了粮食附加值。以稻米合作社为载体,引导群众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形成合力,扩大了规模,改变农户种茶习惯,盘活了5000亩山场荒地。在槐祥工贸集团支持下,茶叶合作社投资70万元引进先进制茶设备,提升了制茶技术,转变茶叶加工方式,使茶叶品质和附加值大力提高。此举使群众亩均增收100余元。合作社社员获得二次返利36.5万元,产业提升行动提升补贴4.2万元,合作社社员涉及586户。 海如村是个典型的以农为主村,而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并村以来,兴建当家塘26口,疏通渠道15.3公里,共投入资金35.8万元,确保了农田的旱涝丰收。集中整治经营弃耕荒田地318亩,保证了全村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由于水利设施的完善,每年使群众减少灌溉支出亩均上百元。 槐林镇是全国最大的淡水网生产加工集散基地。海如村通过培植渔网配套产业加工能力,改善驻地企业环境,加大渔网发展前景宣传,努力提供融资、土地平台来鼓励群众的发展,配套相关产业。本村现已发展个私企业9家,织机、拉丝生产线达130台套,不但解决了我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还吸收外来务工人员200余人。此举使群众除一产收入外人均增收上千元。 随着槐林镇经济发展步伐加大,集体建设速度加快,集镇规模迅速膨胀,原有集镇配套功能严重滞后,作为紧依集镇的海如村,地广人多,为集镇规模拓展提供了很好的延伸与扩展空间,同是也为海如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该村积极引导依镇周边村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扩大蔬菜种植,加快发展养殖业,扩大养殖规模,当好槐林的“菜园子”。围绕槐林镇总体规划,重新设施海如村局部规划,抓住新农村建设、村村通工程建设契机,加强村级道路建设,整治沿路村环境,并逐步完善中心村建设,意欲引进房地产开发、农民创业园,争当集镇的“后花园”。现海如村已修建道路21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槐青路旁部分村已实现了有线电视、自来水入户,筹建新农村示范村一个,投资60万元建设村部综合办公楼。 近年来,海如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党群、干群关系日益融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余元。海如村的变化得到群众和组织上的肯定,2007年海如村被安徽省政府列为首批省级特色示范村(优质粳米种植),2007年海如村党总支获得区“五个好”党组织称号,2008年获得全镇信访工作第一名、区“三无”村居光荣称号,2010年获得全镇党建工作第一名光荣称号。 海如村办公电话:0551-88729780。 |
槐光村 |
|
九峰村 |
槐林镇九峰村位于槐林镇西南部,巢庐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全村共有11个自然村,22个村民组,820户,人口3123人,耕地面积3400亩,村部设在山向村。 九峰村党总支共有三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74名党员(其中女党员7名,预备党员3名)。 九峰村辖区内共有私营企业14家,以渔网业为特色,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吸纳了近400名富余劳动了就业,产品渔网、渔具远销到俄罗斯、乌克兰、越南、缅甸、泰国、南非等国。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9亿元,人均纯收入5000元。农业以槐祥富硒稻米经济合作社为主导种植优质富硒粳稻品种。 |
周庄村 |
槐林镇周庄村位于巢湖南岸,省道巢庐路穿村而过,总耕地面积5644亩,辖25个自然村,96个村民组,1326户,总人口4966人,0党员86人,其中女党员13人。 境内东有洪桥河,西有永丰河,有二所小学,有山有圩,上有夏村水库,下有陈兆联圩、松滩圩和万庄圩,抗旱站三座,排涝站三座,水库涉及良田300亩,4个自然村,圩口涉及良田1900亩,8个自然村。 工业上承接镇工业集中区辐射带动,兴建周庄段工业集中园,园区企业主要以生产渔网为主,已入园投产的有:和平渔网厂、和平拉丝厂、和平渔具有限公司、舟晖渔具有限公司、免烧砖厂、华义公司等企业。 周庄村交通便捷,人杰地灵,环境幽美,民风淳朴,欢迎各方有识之士,来本村兴办企业,村委会将热忱跟踪服务。 |
垅山村 |
槐林镇垅山村地处安徽省巢湖市槐林镇的东南角,东与无为县地域交界,南与居巢区坝镇地域交界,北与本镇海如村和居巢区巢南林场交界,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环境优美,令人神往。 1997年10月建成的海尚油面路由村中部东西向横穿而过,2008年建成的海南水泥路由村上部西南向东北斜穿而过,村内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 垅山村下辖44个村民组,总人口4876人,居住在四面环山的33个自然村,辖区内大小水库五座,它们分别是垅山水库(属省级小二型水库)、瓦山水库(96年扩建时曾上中央电视台秋季水利兴修新闻报道)、黄洼水库、小泉水库和小周水库。垅山村四面青山环抱,中间绿水环绕,是祖国江山美如画中的一颗明珠,四面山坡上一片片嫩绿色茶园,一片片茂盛树林,到处都是鸟语花香,四季果花香和庄稼的花粉香交相汇集,香气拍鼻,醉人心房。 古老清清的村庄和勤劳纯朴善良文明的村民,给越来越多前来库中钓鱼和购茶的客商们振撼非常,异口同声感赞道:“美丽的垅山是游玩和体验现代农家文明生活的好地方,多来垅山走一走,恰似仙人座天堂”。 欢迎社会各界前来垅山投资发展,展示您人生辉煌! |
兆河村 |
槐林镇兆河村地处美丽的巢湖之滨,水陆交通发达,省道316横穿村里中心之处,是槐林镇工业集中园区。全村辖13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2870人,村党支部有正式党员48名,预备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人,培养后备干部4人,土地面积3609亩。农业发达,有水产养殖龙虾100多亩,养鱼面积300多亩,有养鸭3000多只的大户。 工业是全镇的中心——槐林工业集中园区,园区占地面积480多亩,入驻企业20多家,一座座现代化标准厂房如雨后春笋,展现在世人面前,园区的一部分厂房正如火如荼地在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兆河新面貌将出现在美丽的巢湖大地。 |
万年村 |
槐林镇万年村位于横龙山北侧,沐坝路两侧,全村耕面积5800亩,山场面积约占2000多亩,总人口5249人,辖46个村民组。党总支部辖三个支部,其中一个驻苏州望亭党支部,共有10个党小组,党员119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辖区内有小学一所,水库一座(袁山水库)。新建的槐林镇第二敬老院座落在我村,已正式投入使用。村内程控电话、广播、电视、宽带网络达到全覆盖,万年黄庄村是居巢区第三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
龙王村 |
槐林镇龙王村,东与坝镇毗邻,西与庐江县仅一河之隔,下辖18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为4568人,水稻可耕面积为4478亩,旱地2400亩,山场面积为1100亩。村党总支有2个支部、1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0名,其中女党员9名。 近几年来,村两委班子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落实退耕还林313亩,享受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3000余元。变荒冈为聚宝盆,共开发优质茶园500余亩,全年仅此一项为农民增收达45万元。为提升水稻产业化,引进推广水稻优良品种3个。扩建了兆明与龙王两座抗旱排涝电灌站,确保全村可种耕地旱涝保收。2008年冬,对现有山场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已落实高产高效经果林200亩,各类风景苗木、花卉100余亩。2006年该村党支部被槐林镇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同年获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 |
平安村 |
槐林镇平安村位于槐林集镇西南部,距集镇约4公里,316省道(巢庐路)穿境而过,地形以丘陵为主,有圩田,有山场。平安村下辖山朱、车姚、左庄、小项、孙桥、平安桥、山嘴、吴庄、花元、小胡、井头、皂角树等12个自然村,共有733户,2899人。全村目前有圩口一个(平安圩),排灌站一座,抗旱站两座,学校一所(井头小学)。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185亩,种植物以小麦、水稻、油菜、棉花为主,是槐林镇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要示范区和槐祥集团无公害优质粳稻的重要生产基地。在工业上承接镇工业集中区的辐射带动,已发展各类企业19家,涉及渔网渔具生产与贸易、粮油收购与加工、新型建材生产与销售等,已落户三家大型渔具出口企业。 平安村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渔网、拉丝,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6000余元。本村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渔具加工、拉丝。其中平安拉丝厂、世为渔具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品畅销国内外,为全村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自2008年4月村两委班子换届以来,全镇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协调发展。党建方面,全村共有党员45名(其中女性党员3名),预备党员3名,流动党员7名,分别在上海、江苏务工。经济发展方面,平安村作为槐林工业集中区核心区,已有金太、华泰、巍巍三家规模较大的渔网企业进驻,村委会现积极为进驻企业的厂房建设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争取企业早日投产、产生效益。新农村建设方面,山朱村作为居巢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已顺利通过上级政府的验收,并获得居巢区新农村建设一等奖,今年山朱村将在“三清三改三整顿”的基础上,把建设成果维护好、发展好。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工业集中区平安大道一期700米水泥路已铺至井头、皂角树村,二期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即将全线贯通。平安大道的贯通将有效带动沿路经济发展,同时将巢庐路与槐青路联为一体,有利于平安村与其它村居之间的共同发展。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