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镇夏店村位于巢湖南岸风光秀丽的巢湖市坝镇东部,坐落于猪头山脚下。北与槐林镇接壤,西边和南边同本镇的石塘、联河两村相邻,东与无为县隔山相望。县级公路坝店路横穿境内,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村部坐落在坝店路夏店段北侧,下辖28个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积4352亩,总人口5069人,山地面积约一万亩。
巢湖市属丘陵地区,该村主要盛产茶叶、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其中茶园面积约一万亩,茶叶收入是该村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村属的两大区域企业“都督名优茶开发有限公司”和“富硒香集团公司”主要收购、加工和销售该村的农副产品,解决了全村茶农和粮农的后顾之忧。其生产的“翠都”牌都督翠茗茶叶、“富硒香”大米,分别荣获国家和省级金奖。
该村拥有着丰富的山林资源,向山林场树木茂盛,林深路幽。山下有数百亩的向山水库。农民企业家黄鹏程就是看上这有利地形,先后建立了富硒香培育基地、办起了向山生态园度假村。其中向山生态园度假村集旅游、娱乐、休闲和垂钩于一体,是广大游客游玩的好地方。
随着党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入,该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村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该村建成的向山小康中心村,是巢湖市首批新农村示范村。同时,兴建了农村合作医疗室,全村村民参合率100%,有线电视、电信宽带已通该村。相信,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领导的有力领导下,淳朴、勤劳的夏店人民,一定会用自已的双手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181110 | 238000 | 0551 | 查看 夏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坝镇社区 |
坝镇社区是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坝镇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40181110,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40181。邮政编码为238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51,车牌号码为皖A。与石塘村、夏店村、湖东村、联河村、泉水村、青山村、姥山村相邻。 |
石塘村 |
石塘村是全国优美生态乡镇--坝镇的北大门,依山傍水,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民风纯朴,自然资源丰富,是远近闻名的千年古村。现有18个自然村,总人口4200人,耕地面积4600多亩,盛产稻米、油菜、棉花、蔬菜、畜禽和水产品,素有“生态农业之村”的美誉,是坝镇商品粮、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村现设有党总支一个,下辖6个支部,其中正式党员76人。 近年来,石塘村两委班子以“争当富民引路人”为目标,实施富民强村战略,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加强组织、农业稳村、茶叶兴村、养殖富村、环建美村”发展思路,推动了村级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先后荣获居巢区新农村建设规划奖、巢湖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奖”、巢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巢湖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巢湖市信访工作优秀‘三无’村”、合肥市远程教育星级站点、合肥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
夏店村 |
坝镇夏店村位于巢湖南岸风光秀丽的巢湖市坝镇东部,坐落于猪头山脚下。北与槐林镇接壤,西边和南边同本镇的石塘、联河两村相邻,东与无为县隔山相望。县级公路坝店路横穿境内,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村部坐落在坝店路夏店段北侧,下辖28个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积4352亩,总人口5069人,山地面积约一万亩。 巢湖市属丘陵地区,该村主要盛产茶叶、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其中茶园面积约一万亩,茶叶收入是该村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村属的两大区域企业“都督名优茶开发有限公司”和“富硒香集团公司”主要收购、加工和销售该村的农副产品,解决了全村茶农和粮农的后顾之忧。其生产的“翠都”牌都督翠茗茶叶、“富硒香”大米,分别荣获国家和省级金奖。 该村拥有着丰富的山林资源,向山林场树木茂盛,林深路幽。山下有数百亩的向山水库。农民企业家黄鹏程就是看上这有利地形,先后建立了富硒香培育基地、办起了向山生态园度假村。其中向山生态园度假村集旅游、娱乐、休闲和垂钩于一体,是广大游客游玩的好地方。 随着党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入,该村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村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该村建成的向山小康中心村,是巢湖市首批新农村示范村。同时,兴建了农村合作医疗室,全村村民参合率100%,有线电视、电信宽带已通该村。相信,随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领导的有力领导下,淳朴、勤劳的夏店人民,一定会用自已的双手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湖东村 |
坝镇湖东村座落在坝镇西南,坝青水泥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下辖18个自然村组,总户数1365户,总人口5333人。全村总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010亩, 2008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000元。村“两委”班子成员7名、下派书记1名,现有党员85名其中预备党员4名,积极分子4名,下设8个党支部,后备干部3名。 湖东村是居巢区第三批新农村建设村,其中前褚是第三批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前褚村交通便捷、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现有住户144户,人口468人,土地面积545亩,外出务工人员187人,全村农村经济主要以粮食、经济作物、畜牧、水产、劳务输出为主。在道路交通方面,槐青路穿村而过,村庄紧靠姑塘村村通水泥路。2008年,全村总播面积545亩,全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1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同时,湖东村也是坝镇优质粮油、无公害茶叶示范村,粮油基地面积5000亩,茶叶面积2200亩,年人均增收500元。 村“两委”一班人,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努力开展好村级各项工作。在2007年被区组织部评为“‘五个好’优秀党组织”光荣称号,同年被区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7年获镇计划生育一等奖,2008年被镇党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
联河村 |
坝镇联河村位于坝镇的东南端,是原毛公行政村、花大门行政村的合并村,耕地面积达6300余亩,人口5800余人,下辖33个村庄,分40个村民组,村内有两个中心村,一个工业园区,一个牧业畜场。有山有圩,三面环水,一面环山,与邻村隔河相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主要种植水稻、茶叶、棉花等农作物。 联河村是坝镇新农村建设首批示范村,目前新农村建设已建好17个村庄,两条中心路把村庄连接起来,交通便捷,是坝镇经济发展的首要基地。按照区、镇党委的要求,以地理位置、产业发展为依据,将总支重新划分为四个支部,分别是南联圩党支部、工业园区党支部、茶农党支部、联河牧业党支部。该村共拥有党员110余人,1个卫生室(5间),现有村办公室、大小会议室,共计8间。村内有一批村民自办企业,包括砖厂、茶叶加工厂、联河牧业饲养厂等,同时,还有一定规模数量的生猪饲养、大棚蔬菜。 中心村以村民集中住户为主,解决分散用地,改善村容面貌;工业园区以信誉为主,基地为村托,不断扩大招商。目前已有八家规模企业投入生产,分别是鑫美羊毛衫厂、明徽食品厂、安国渔具厂、安泰鱼网厂、安邦化工、宏强粮贸等。村内企业解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也为村民增加经济收入,这些企业的发展,为该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镇党委的领导下,随着经济的发展,村“两委”必将团结一致,不断扩大视野,共创新的联河村。 |
泉水村 |
坝镇泉水行政村位于坝镇最南端,东与无为县蜀山镇关河行政村相邻,南于白湖农场一河之隔,西北与本镇联河村相连,坝关路横贯全村,村内有水有圩,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交能便利,区位优势突出。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总人口3400人,下辖24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000余亩,山林面积2500亩。村党总支共有党员数54人,下设3个支部,另有小学校一所,在校师生260余人。2008年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支持下,建成了村级卫生室,已启动使用实行药品零差价,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保率达100%。 村党总支和两委班子将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农村农业基地设施建设,坚持实现农村稳定发展,为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使全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为了加大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为活跃我村文化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投入,我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正在投入实施中,积极发展户用沼气,现村共建沼气100余户,完善了农村电网的改造,有序地进行村庄治理,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和条件。 村下属林场一个,在场职工5人;2004年新建了茶场一座,年销售精品富硒茶2千余斤,利润4万余元;2007年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大型生猪养殖基地项目,总占地面积100余亩;2008年又引进了浙江总投资500万元、占地面积120亩的“联河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从而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
青山村 |
坝镇青山村位于坝镇最南端,于庐江县白湖农场毗邻,全村耕地面积2530亩,辖31个村民组,总人口3874人,2008年人均收入4300元。村交通便捷,坝青公路横穿境内,自然村道路村村相通,兆河水运,贯通巢湖长江。 境内资源丰富,优质的石灰石使开采业、石灰烧制、石子加工等行业蓬勃兴起。村拥有600亩山场面积,2003年以来,先后开发和改造茶园400亩,植树造林200亩,郁郁葱葱的树木,整齐的茶园,伴着山场下,一座50亩水质清澈风底的小型水库,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图景,是人们休闲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沿兆河的立树庄、小徐、竹园三个自然村,水网密布,是天然的水产养殖基地,仅这三个村,养殖面积就达150亩,每年为市场提供鱼虾等鲜活水产品100吨。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已形成一定规模,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三元杂交猪养殖大户二十多户,每年商品猪出栏量达3千头,十多家养鸡户,年养殖蛋鸡2万多只。集镇建设形成规模,科学规划,文明创建,使集镇环境整洁、卫生、商贸繁荣,青山街道常住人口2千多人,由于与白湖农场和青山监狱接壤,流动人口多,批发、另售、餐饮、建材、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生意火爆,市场繁荣。 2009年春季,在镇政府统一规划下,青山街道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一些知明人士、企业家、外地商人跃跃欲试,前往集镇参观、考察、以求得一席之地,共谋发展。 |
姥山村 |
姥山村位于兆河西面、姥山脚下,山清水秀。村下辖8个村民组,共计288户,人口1104人,土地面积1141.1亩,经济以农业为主,养殖、劳务等业为辅。2009年5月由于司法体制改革,自1969划入白湖监狱分局的姥山整体划归居巢区坝镇。村支部共有党员21人,村两委5人。一年以来,村两委紧紧围绕“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为方针,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新修了一条3.5公里的水泥路,解决了自1969年以来村民出行难的问题,落实了低保、残疾人补助、良种补贴、农村合作医疗等支农惠农政策。今年在上级卫生部门的关心下,修建了村级卫生室,方便了群众就医。通过“-事一议” 项目, 修建了西大埂排灌沟渠及村內穿村沙石路, 为农业生产, 村民生活带来便利. 村党支部几十年来组织活动少, 党建工作近于空白. 自2009年5月划入居巢区以来, 在上级组织部门的关心下新建了村部, 建起党员活动室, 巩固了阵地. 以“创先争优” 活动为契机, 提出“ 创先争优谋发展、建设小康新姥山”为主题, 抓班子建设, 抓党员素质, 抓稳定工作, 力争各项工作-年一个样, 三年大变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