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楼村位于丁集乡西部4公里处,辖20个村民组,3个自然庄,2869口人,2644亩耕地,60名党员,4个党小组,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几年来,我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争创“五个好”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深入推进老村庄整治,使炮楼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了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421112 | 232000 | -- | 查看 炮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耿王社区 |
耿王社区位于丁集乡西北部3公里,辖14个村民组,5个自然庄,1696口人,2320亩耕地,35名党员,4个党小组,农民人均纯收入56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几年来,我村党支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争创“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大棚蔬菜种植,深入推进村庄整治,使耿王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了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
张巷村 |
张巷村位于凤台县域西北部,距省道凤蒙公路1公里,潘谢铁路东西横贯李大郢自然庄。全村9个自然庄,24个村民组,共870户,总人口3596人,耕地5220亩。全村沼气用户280户,科学储粮户300户。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5名。村委会成员5人。新一届“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6岁;大专文化程度的3名,高中文化程度的1名,初中文化程度的3名;党员占村“两委”成员的85%。近年来,张巷村先后荣获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等荣誉称号,并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 |
考庄村 |
考庄村位于丁集乡西南部6公里,辖12个村民组,6个自然庄,2520口人,4100亩耕地,56名党员,8个党小组,农民人均收入5600元,村集体收入15万元。几年来,我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密切了干群关系,保持了社会稳定。在乡风文明方面,村两委完善了文化中心大院设施,每年定期举办“好公婆、好媳妇”、“五好家庭”、“十佳文明户”等评比活动,在主要大街制作有墙头诗、宣传画,使村民素质不断提高,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全村呈现了村风正、民风淳的良好风气。村两委连年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表彰。社会主义制度为人们创造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然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辛勤劳动,两委干部坚信,在上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留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
依沟村 |
依沟村位于丁集乡东北部,北靠关店乡竹园村,东靠潘集镇罗集村,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400亩,人口2120人,有4个自然庄,6个连队,全村共有正式党员44人,预备党员4人,积极培养6人,设一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村干部7人。 |
信圩村 |
信圩村位于丁集乡东部2公里,东靠依沟,西靠架河,辖4个自然庄,11个村民小组,1766口人,2054亩耕地,48名党员,5个党小组,农民年人均收入56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几年来,我村党支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争创“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科学种田,深入推进村庄整治,使信圩村的基础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了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
沈庄村 |
沈庄村位于丁集乡北部和丁集煤矿相邻,203省道穿村而过,土地肥沃,交通便利,辖9个村民组,6个自然庄,2692口人,3382亩耕地,54名党员,5个党小组,农民人均收入46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几年来,我村党支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大棚蔬菜的种植,深入推进村庄整治,使沈庄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了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
炮楼村 |
炮楼村位于丁集乡西部4公里处,辖20个村民组,3个自然庄,2869口人,2644亩耕地,60名党员,4个党小组,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几年来,我村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争创“五个好”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深入推进老村庄整治,使炮楼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了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
曹楼村 |
曹楼村位于丁集乡南部2公里,南靠城北乡,西靠张巷村,东靠架河。辖4个自然庄,13个村民小组,人口1495人,2132亩耕地。共有党员42名,4个党小组,农民人均收入557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几年来,我村党支部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加强村级民主管理为基础,争先创优“五个好”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科学种田,深入推进村庄整治,认真调动农民积极性,实行农民增收。使我村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长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使曹楼村的基础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了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
郭徐村 |
郭徐村位于丁集乡西部,离县城约20公里处,西与顾桥乡八里村接壤,北邻关店乡常楼村,东邻前元村,南邻张巷村张小庄,全村共有6个自然庄,12个村民小组,1695人,耕地1960亩,54名党员,6个党小组。板张集烈士陵园在我村境内,农民人均纯收入486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2万元,几年来,我村党支部认真学习“-”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先后获得了县级五个好村党组织,淮南市绿色小康村和淮南市生态村,淮南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及安徽省生态示范村等光荣称号,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农业综合能力建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大棚蔬菜,瓜果种植,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使我村基础党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了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
丁庄村 |
丁庄村位于凤蒙路东侧,203省道穿境而过,潘谢铁路横穿张铺等自然庄而过。全村6个自然庄,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20人,耕地面积2540亩,村内有大型轮窑厂一座,中型预制厂二个,大型养鸡场和服装厂等中等企业,乡敬老院,全村自然庄水泥路贯通,新建4座水电站解决了全村农田灌溉问题。 村党支部下设七个党小组,共计59名(大专8人,中专16个,初中20人),村委会3人,新一届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3岁,大专文化程度1名,中专4名,党员占村“两委”成员100%,近年来,丁庄村先后获荣“小康达标村”、“社会治安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
前元村 |
前元村位于丁集乡西部2公里,南至张巷村、东至丁集村、被至耿王村,西与郭徐村接壤,距县城约18公里,村域地势平坦。全村6个自然庄,12个村民组,2400亩耕地,共468户,2076人。村党支部有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5名。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
瓦岗村 |
丁集乡瓦岗村,位于丁集乡东部、凤蒙公路东部1.5公里。架河东岸,东邻潘集区芦集镇,西接丁集村,南、北分别与丁庄村、信圩村接壤。 全村总户数330户,总人口1561人,现有耕地1845亩,下辖三个自然村,九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2名,其中女性4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1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该村为传统农业村,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小麦、水稻。现有食用菌栽培户7户,蔬菜大棚种植5户,粮食贩运3户,农用公交2户,农用运输2户,农副业生产15户,商业6户。 近年来,该村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目前,全村新建“村村通”水泥路2.7公里,投资60余万元;新建防渗渠0.9公里,投资9万元;更新电灌站变压器、机泵5台套,价值3万元;新建钢架大棚10座,投资4万元;新建村部楼房2层,200多平米,投资10多万元、村部卫生室正在建设中,投资近10万元;整修村组道路6公里;举办各类农技培训班近20次,参训人员700多人次。 |
宋塘村 |
宋塘村地处丁集乡的西南部,南临桂集乡,西接顾桥矿,是一个交通流畅的行政村。全村共有五个自然庄,十五个村民小组,近五百户,人口2228人,耕地面积2541亩,43名党员,五个党小组。 随着改革开放,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我村办了多期科技培训班,大力发展推广优质特色农业,扩大优质粮的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外出人员的管理,帮他们看好家、教育好子女,管理好承包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外安心务工经商。 |
丁集村 |
丁集村位于丁集乡政府所在地,辖18个村民组,6个自然庄,3510口人,2549亩耕地,98名党员,7个党小组,农民人均收入56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几年来,我村党支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争创“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大棚蔬菜的种植,深入推进村庄整治,使丁集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了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