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东村位于大兴集乡中东部,南与关店乡接壤。全村有605户,2135人,9个自然庄,2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912亩,主导产业有小麦、水稻。村级组织完善,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村干部平均年龄41岁,村成立总支,下设两个支部,共有党员73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近几年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为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乡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421210 | 232000 | -- | 查看 界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后王村 |
后王村位于大兴集乡东部,全村现有397户、2000余人,11个自然庄、13个村民组,区域面积3974亩。村主导产业是水稻、小麦,只要经济收入是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村级组织设置完善,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现有村支两委干部5人。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8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 近年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为创建新农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而努力,经过几年的奋斗,现在全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
闫湖村 |
闫湖村位于大兴集乡最西部,西邻朱马店镇李庙村,南与古店乡米集村相接,东接本乡瓦房村,北靠茨淮新河,现有人口1482人,外出务工经商517人,6个连队,8个自然庄,村干部6人,平均年龄45岁,党员41名,一所民办小学,两座灌溉站(闫湖站、高庄站),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农业、外出务工、养殖业等几项收入,人均纯收入2600左右,传统农业村。 |
界东村 |
界东村位于大兴集乡中东部,南与关店乡接壤。全村有605户,2135人,9个自然庄,2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912亩,主导产业有小麦、水稻。村级组织完善,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村干部平均年龄41岁,村成立总支,下设两个支部,共有党员73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近几年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为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乡村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
香山村 |
香山村目前全村现有580户、2500余人,9个自然庄、11个村民组,区域面积6456亩、耕地面积3700余亩;主导产业是水稻,小麦,油菜,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 村级组织设置完善,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现有村支两委干部7人,其中交叉任职1人,聘用村计生专干1人,村干部平均年龄43.3岁,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0名,入党积极分子2人。近几年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服务西许新农村为己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乡村各项事业建设. |
尚王村 |
尚王村现有607户,共2350人,10个自然庄、12个村民组,耕地面积4335亩,主导产业是水稻、小麦,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村级组织设置完善,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现有村支两委干部7人。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8名,入党积极分子5人。近几年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为主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乡村各项事业建设。 |
界沟村 |
界沟村全村现有315户、1680余人,6个自然庄、8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000余亩;主导产业是水稻,小麦,大棚,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村级组织设置完善,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现有村支两委干部5人,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6名,,入党积极分子3人。近几年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乡村各项事业建设。 |
武集村 |
大兴集乡武集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庄。全村有491户,共2063人。总耕种面积达3350亩,粮食播种面积7637亩,年末粮食总产量3588吨。 凤台县泰华米业有限公司位于武集村,是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私营企业,由武集村农民武少同创办的,公司占地近4000㎡,固定资产735万元,公司现有职工46人,年加工能力可达2万吨优质米。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近3千万元,生产的“泰华之星”香米,远销广东、贵州等地。采用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发展水稻订单生产,稻谷收购价高于市场0.06-0.1元/斤。 公司将依托本地资源,继续走“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整合企业优势,对企业进行改扩建,更新改造生产线,实现项目工艺三道清理,二道筛选复式筛选稻谷,多道碾米,两道抛光,两道色选,分级包装水平,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
大兴村 |
大兴村位于大兴集乡北部,与蒙城县常兴镇接壤,是凤台县的北大门,S203省道穿境而过。全村现有658户,共2300余人,4个自然庄,9个村民组,区域面积2860亩,耕地面积1800余亩。主导产业是水稻、小麦、玉米,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 村级组织设置完善,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现有村支两委干部5人,村干部平均年龄41岁。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0名,入党积极分子4人。近几年来,村党组织积极发挥种牛痘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搭理推进乡村各项事业建设,提高全村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
大刘村 |
大刘村:紧邻大兴集乡政府,凤蒙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大刘村有8个村民小组,耕地2645亩,人口1717人。 |
赵王村 |
赵王村位于大兴集乡西部,北靠茨淮新河,周边与大刘、大兴、瓦房、香山4个行政村相邻,全村共有5个自然庄,9 个村民组,312 户,人口 0.14万人,耕地面积2140亩。人均存收入5200元。 该村支两委共5人,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班子成员始终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村域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近年来该村农业基础设施发展较快,村内有兴民河,小黑河灌排大沟,水利设施健全。道路网络覆盖全村,交通发达,为该村的农业发展奠定基础。 |
银杏村 |
银杏村位于大兴集乡东部,与潘集相接壤,是大兴集乡东大门。全村现有668户、2660人,8个自然庄,1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4770亩。主导产业是水稻、小麦,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村级组织设置完善,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 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全村共有党员57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近几年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新农村为主要目标,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乡村各项事业建设。 |
李庙村 |
李庙村位于大兴集乡东南部,南靠关店乡。全村现有509户,8个自然庄,1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700亩,主导产业是水稻、小麦,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村级组织设施完善,村两委班子成员配备齐全。 现有村支两委干部6人,其中交叉任职1人,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其中党员40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近几年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服务李庙村建设为己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乡村各项事业建设。 |
瓦房村 |
瓦房村位于大兴集乡南部,北靠茨淮新河,与蒙城楚庄镇隔河相望,风景优美,交通便利。 全村现有412户,1450余人,5个自然庄,10个村民组,区域面积3000亩,耕地面积2125余亩,主导产业是水稻、小麦,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村级组织设置完善,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现有村支两委干部5人,其中交叉任职1人,村干部平均年龄41岁,党支部共有党员29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近几年来,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了乡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
曙光村 |
曙光村:位于大兴集乡西部,西边与古店乡接壤,曙光村有12个村民小组,耕地3650亩,人口1408。 |
苗圩村 |
苗圩村:位于大兴集乡东5公里处。 |
界西村 |
界西村位于大兴集乡西南部,与古店乡友谊村接壤,全村现有380户,1680余人,5个自然庄,10个村小组,耕地面积3784亩,主导产业是水稻、小麦,主要收入是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村两委班子配备齐全,现有村支两委干部5人,交叉任职1人,共有党员28名,入党积极分子5人。广大党员干部以全面建设新农村为目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劳动人民积极为建设新农村,提高生活水平努力奋斗。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