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阜阳市 >> 太和县 >> 关集镇 >> 牛楼村

牛楼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牛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牛楼村简介

  宫集镇牛楼村位于界洪河的北岸,人口4022人,户数为1091户,下辖9个自然村,土地有6099亩,牛楼村两委近年来一直致力增加群众的收入,经与县种子公司联系,现有种子繁育田1380亩,种子每公斤2元,仅此一项就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近16万元。
   为了响应县农委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号召,在镇村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家住牛楼村的牛朝祥干起了养猪事业。截至目前,供养母猪30多头。为了提高肉猪肥育性能,他多次请教专家,生猪年收入近5万元.
   宫集镇牛楼村多年来,坚持抓好小麦良种繁育工作。从2005年起,连年与县种子公司签订小麦良种繁育合同。2008年,繁育小麦良种近3000亩。近日,县种子公司在该村收购良种。群众积极出售小麦良种。种子价格每公斤2元。群众每亩可增收近百元。目前,已收购良种100多万斤。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222116 236000 -- 查看 牛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牛楼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牛楼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朱庄村

  朱庄村:位于宫集镇东部7公里处,全村总人口6156人。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其中耕地面积6300余亩。  

宫大村

  宫集镇宫大村位于宫集镇西部,西与阮桥镇、坟台镇接壤。全村总人口5655人,1200多户,辖14个自然村,33个村民组。耕地面积8865亩。村党总支下辖宫小、油坊、宫老楼三个党支部,全村共有党员133名。    近年来,在以宫春燕村书记的领导下,村班子成员齐心协力,按照国家规划指导方针,结合本村实际,制订了宫大村十年远景规划目标,全方位解决本村农业增效增收困境。改善农民住宿环境,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引导农民本着节约土地原则,住房合理,水、电、路通,同时也搞好了美化环境,群众安居乐业。宫大村已修通环村水泥路面三条,分别是姚庄——宫老楼、宫小——吴二路和宫小——宫坟路。新建油坊小学三层大楼,总共占地20多亩,内有体育场、农家书屋,方便了本村小孩上学。村室设在宫坟路北边,交通便利,并设有党员活动室、电教室以及计生服务室,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学习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研究制定本村各个阶段工作计划,更好的服务农民。    远景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根据本村情况,按照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的加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拟好本村农业发展,根据各个自然村情况不同,分为宫老楼药材种植逐步集约化、专业化,通过了解信息、找准发展方向,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宫小烟叶种植村,去年这里农民大户承包种植面积500亩以上,亩收入3500元,并得到市公司奖励修路5公里,打井17眼,建设标准烟叶炕30间,有力的调动了农民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宫寨与袁庄是劳动力转型专业村,分别到无锡等地劳务输出,人均年收入上万元。王庄、小寨养殖屠宰专业村,主要从事养猪、养鸡和联系外销,有力的拉动和推进农户养殖业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本村“十二五”期间,农业生产前景广阔,人才辈出。以村干部宫海亮为代表的烟叶、药材种植60亩以上,亩均收入4500元,年纯收入9万余元;以王大庄王红宝草莓种植,10亩,亩效益2万元以上,并和太和原墙超市对接,春节前后每斤8元出售,年纯收入达10万元以上;以徐桥宫清明为代表的大棚西瓜种植,10亩,引进郭庙种植经验,亩均效益5600元,预计年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大户作为我村特色农业代表,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在他们的帮扶下,我村广大村民学习种植技术和方法,逐步扩大种植面积,成立专业组织,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育才村

  1992年3月,分为宫营、高营、杨营、张王、王九、史元、宫竹元等7个村委会。2005年张王、王九、史元合并为王大村委会,2006年10月进行村级区划调整,原王大、宫竹元、高营、宫营、杨营五村合并成立育才村,育才村因育才小学而得名。所辖19个自然村:高营、宫营、前王、王大、王九、王寨、杨庄、张王、张营、宫庄、杨营、竹园、后宫、后王、前宫、马庄、汝庙、史元、吴桥。   

园春村

  园春村位于宫集镇京九大铁路以东,处于宫集镇镇中间位置,于2006年3月由丁寨、高寨 、夏庄三个小村合并而成,共有人口5248,共18个自然村。    村内交通四通八达、2横4纵的道路纵横相连,宫集镇的2条主干道:宫朱路和椿树路平穿而过,从而构成了园春村独特的交通优势。    园春村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肥沃的耕地养育了园春村世世代代的群众。改革开放以来,园春村部分有志青年外出打工,闯荡世界,虚心学习技术和管理方式,回家创业。一批加工个体小企业在园春村如雨后春笋般的生长开来,比如,糊状、杨香铺服装加工厂、王二亮粉丝加工、小型建筑队活跃在县内各个角落。    近两年来,园春村两委为改变群众的生活质量,积极向上级争取“村村通”工程建设项目4.5km,投资157.5万元,修建了4。5km的水泥路,惠及2个自然村300多群众。加大对公益设施的建设,先后建起了能容纳500多名学生的园春小学,村卫生室及党员活动阵地也设施齐全。    为增加群众收入,最大限度的增加土地产出率,村两委积极和县农委种子扩大推广中心联系,3000亩种子基地在园春村开花结果,亩均收入增加200元。    园春村民风淳朴、群众诚实善良、热情好客、遵纪守法,其历史文化底蕴极其丰厚。不仅有伍子胥打马过乌江的历史传说,更有近代抗日12名烈士被-反动派活埋在高寨南湖的英雄壮举,是四方八客投资兴业的理想所在。      

钜阳村

  钜阳村位于太和县宫集镇东北部,东与涡阳县高公镇隔西肥河相望。亳阜高速南北贯通全村,系亳州市的谯城区、涡阳县、利辛县以及太和县的交界处。交通比较便利。全村共有4770人,耕地面积5497.5亩,辖一个中心村,六个居民点,933户。全村有党员92名,村党总支下辖张营、靳楼两个党支部。辖区内有小学两所:张营小学和马庙小学。村建规模卫生室一所,处于钜阳村中心地带,有8米宽的柏油路面一条、县道一条,这两条路贯穿钜阳村的中心,形成南北东西交通贯穿一体的格局,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2004年6月,张成办起了自己的小麦加工厂。他多方筹资70多万元,建起了厂房,购买了较为先进的大型小麦面粉加工机械。加工厂办成后,他严格把住质量关,经济效益日渐凸显,人员由原来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15人。年加工小麦360万斤,利税近10万元。   

牛楼村

  宫集镇牛楼村位于界洪河的北岸,人口4022人,户数为1091户,下辖9个自然村,土地有6099亩,牛楼村两委近年来一直致力增加群众的收入,经与县种子公司联系,现有种子繁育田1380亩,种子每公斤2元,仅此一项就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近16万元。    为了响应县农委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号召,在镇村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家住牛楼村的牛朝祥干起了养猪事业。截至目前,供养母猪30多头。为了提高肉猪肥育性能,他多次请教专家,生猪年收入近5万元.    宫集镇牛楼村多年来,坚持抓好小麦良种繁育工作。从2005年起,连年与县种子公司签订小麦良种繁育合同。2008年,繁育小麦良种近3000亩。近日,县种子公司在该村收购良种。群众积极出售小麦良种。种子价格每公斤2元。群众每亩可增收近百元。目前,已收购良种100多万斤。  

界洪村

  界洪村位于宫集镇南部,南于三堂镇相邻,西与阮桥镇接壤,北临界洪河,京九铁路横贯该村南北。县道吴寨--二郎路(又称龙伍路:即亳州的龙德至颍东区的伍明),从该村穿村而过,交通比较便捷,素有宫集镇“南大门”之称。界洪村始建于2006年11月,由原孟庄、刘寨、刘营、大李四个村委会合并而成,现全村有人口5329人,耕地面积6540亩,13个自然村25个村民组。全村有党员140名,村党总支下辖孟庄、刘营两个党支部,村两委成员7名,计生专干2名。    抓住机遇、用好政策、修好道路、方便村民。界洪村为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抓住国家的“一事一议”财政将补政策机遇,利用“一事一议”的方式,积极筹资6万余元,争取到国家奖补资金15万余,合计近22万元。经村民代表讨论,决定修建孟庄自然村内三条合计长550m的接通吴二路的村内道路和时庄自然村内的一条长150多米的接通吴二路的水泥路面。目前工程已开工,正在实施路基工程,一个月内水泥路面即可完工,深受孟庄和时庄两个自然村村民的欢迎。此举,也激发了其他自然村民的热情。大游庄自然村村民已通过召开村民会议的方式讨论决定修路,并已经筹资6万余元配套资金,正在积极争取2011年的国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   

宫集村

  宫集镇宫集村位于宫集镇镇政府所在地,县道吴寨--二郎路穿村而过,交通比较便捷,是宫集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有13个自然村30个村民组,人口4640人户数1118户,耕地面积5480亩。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豆、玉米等。村党总支下辖集南、集北、宫先三个党支部,全村有党员171名,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660元。近年来,村党总支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宫集镇宫集村位于宫集镇镇政府所在地,县道吴寨--二郎路穿村而过,交通比较便捷,是宫集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有13个自然村30个村民组,人口4640人户数1118户,耕地面积5480亩。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豆、玉米等。村党总支下辖集南、集北、宫先三个党支部,全村有党员171名,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3660元。近年来,村党总支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牛楼村特产大全




牛楼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