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阜阳市 >> 太和县 >> 三塔镇 >> 团结村

团结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团结村谷歌卫星地图)


团结村简介

  我们团结村处于三塔镇中心位置,同时也是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只有16个自然村,36个个村民组,1125户居民,共有人口4015人,耕地面积4967亩。有一条东西路和4条南北路贯穿于全村。县乡主要交通干道“太三公路”穿村而过。我们村在三塔集镇上有4条街道,集镇住户达320多户,且人民路、团结路是集市贸易最为繁华的地段。
   我村共有个体企业大户五户,三个三粉加工厂,一个涂料厂和一个缝纫学校。特别是三塔缝纫学校,校长赵和杰自开办三塔缝纫学校以来凭着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严格的管理模式,科学规范的授课内容,营得了赏的信赖。使学校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学校员由原来的年几十名扩到现在的年毕业学员近千名。学员遍及周边县市,固定资产由原来的15万元,扩展到现在的150万元,几年来,为社会培养缝纫技术人员8000多人,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县人才培训中心,县阳光工程技校,市县镇农民企业家,上海宁波、深圳服装厂岗前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也接踵而至。先后被市县镇评为农民企业家“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222110 236000 -- 查看 团结村谷歌卫星地图

团结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团结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韩四村

  韩四村位于三塔镇东部,龙伍路横穿韩四村,地理环境优雅,境内有三塔韩四火车站,是我镇的东方之地交通命脉。    全村辖17个自然村,全村46个村民组,1516户,5476人,总耕地面积6918亩,村总辖于营,中心村,西高三个党支部,在镇党委和政府关心和领导下,村两委成员精诚团结,工作调协配合,社会秩序良好,群众生活富裕,各项工作较好。    在我村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村民于国伟,大力发展养殖业,每年获利近15万元,为群众带领一个好头。村民赵伟在发展多种经营方面,年利28万元,又带动我村剩余劳动力发家致富,使我村部分农民奔上小康之路。    农民富了,手里有钱了,建起了楼房,置办了高档家具和电器。村民潘庆军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展养猪,李连波办起了养牛场;郑芝灵办起了建筑材料厂;刘文办起了大棚蔬菜基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我村致富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张寨村

  张寨村位于三塔镇西北部,西靠茨河,东与东何村相邻,南边楼李村委会,北面原墙镇。总面积7.5平方公里。有18个自然村,人口6027人,耕地7620亩,有一个党总支,三个党支部。有党员105人,村两委成员共7人,刘良路、天良路从本村经过,交通便利,地理条件良好。    我村现有个体企业2户,特种养殖7户,特种种植3户。总支书记张旭九创办鲍楼轮窑厂以来,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艰苦创业。使该企业利润收入逐年上升,每年纯利都近百万元。徐庄自然村郭灯贺,带领个儿子,4个儿媳,不分白天黑夜地苦干,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固定资产三四百万元,年纯利润几十万元。塑料大棚生产的反季节蔬菜,产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他们这些企业及养殖户带动了我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我村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东何村

  东何村位于太和县三塔镇北面,东临京九铁路,西临茨河,横穿村中的水泥路纵空中是的三原县道,水水铁二路和纵横大道把整东何村团团围着,纵横大路把东何村整体拖出。    东何村人口6114人,土地9000余亩,26个自然村,共有党员137名,村两委领导班子共7名,可以说东何村和别的村一样谋路子,共发展,求进步,促和谐,是人杰地灵之宝地。    我村的特色经济——三粉加工,闻名大江南北,共有加工厂28个,年加工粉丝2千多吨,加工粉皮厂三个,年加工粉皮上百吨,加工粉面500万吨,三粉远销全国各地,给我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我们还成立了三粉加工协会,建立了三粉生产基地,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为我村的经济飞速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我村共有养殖场9个(养牛场和养猪场),我村五里建成了现代化的养殖场,和刘竹元的现代化养猪场,养牛场共有黄牛2500多头,养猪场共有生猪5000多头,年纯收入300多万元,是我村的经济支柱,为我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    提起五里的李先奇、李绍魁,大家都同声赞同,养殖场在我村广大,干部和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与2008年6月顺利建成共存栏内牛300多头,年纯收入近30万元以上,还带动了周边的群众,他们大都是外购家养和自敏繁自养,他学习了很多外面的方法和自己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养殖技术。向广大村民传授技术知识和养殖技术,为我村的经济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团结村

  我们团结村处于三塔镇中心位置,同时也是镇政府所在地,全村只有16个自然村,36个个村民组,1125户居民,共有人口4015人,耕地面积4967亩。有一条东西路和4条南北路贯穿于全村。县乡主要交通干道“太三公路”穿村而过。我们村在三塔集镇上有4条街道,集镇住户达320多户,且人民路、团结路是集市贸易最为繁华的地段。    我村共有个体企业大户五户,三个三粉加工厂,一个涂料厂和一个缝纫学校。特别是三塔缝纫学校,校长赵和杰自开办三塔缝纫学校以来凭着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严格的管理模式,科学规范的授课内容,营得了赏的信赖。使学校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学校员由原来的年几十名扩到现在的年毕业学员近千名。学员遍及周边县市,固定资产由原来的15万元,扩展到现在的150万元,几年来,为社会培养缝纫技术人员8000多人,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县人才培训中心,县阳光工程技校,市县镇农民企业家,上海宁波、深圳服装厂岗前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也接踵而至。先后被市县镇评为农民企业家“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楼李村

  楼李村位于三塔镇政府所在地西四公里处,全村辖7个自然村,二十几个生产队,3780人,4270亩耕地,人均收入2000元左右。    西靠黑茨河,地里环境优雅,中间一条乡村循环路,交通畅通。村内有小学校一所,儿童们都能得到教育,卫生室一个,解决了当地群众就诊问题,不出村可享受国家的新农合惠民政策。    在村两委的领导支持下,我村陈营陈修、刘建均为预备党员,在本村建了养鸡大棚,年出售成品鸡三万只。楼李营自然村李洪灿在本村建起了一所养猪场,占地10余亩,年出售商品猪2000头。在他的带动下,有本村李子杰、李洪斌分别又建了上规模的养猪场,年出栏商品猪上千头。促进了我村经济发展。至富道路上带了个好头。我村致富能人张松玉,现年28岁,多年在外地打工,学得了一技之长:服装加工,回乡以后,在村内投资30余万元,建起了一个服装加工厂,招收员工30余人,与外订做了服装、衣服,年收入50余万元。带动了我村致富,解决了周边的闲散劳动力就业,是我村致富带头人。   

李陈村

  我们李陈村位于三塔镇西部,茨河东岸,全村共有15个自然村,32个村民组,1760户居民,共有人口6169人,耕地面积6760亩。太利路,太三路贯穿我村,“界阜蚌”高速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我村村内有两所小学,一所全封闭幼儿园,师次力雄厚,教育质量名列全镇前列。    我村养鸡、猪场三个个,三粉加工厂两个,磨菇种植厂一个。特别是三粉加工,主要生产粉皮,带动全村多数村民加工,销售全国。现在加工多种各类大小溥厚色粉,不同的粉皮有单一到多种,有到集市销售, 发展到定单销售,目前我村已发到200多户,1000多村民进行粉皮加工,每人每天收入近百元,使整体村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全村贸易的发展迅速发展超市二十多家,饭店七户,建材铝合金制作四家,维修部三家,农贸经济一条街,医疗卫生室齐配套。总之,在大户企业的带动下,解决了村劳动力就业各方面协调发展,进行顺利。    刘兴杰同志系大刘村党支部书记,在党的大政方针指引下,大力发展养猪事业,通过到外地学习,掌握了大量的养殖技术,并且拥有了养殖方面的大量书籍资料.通过努力工作,年收入达到30余万元.致富不忘带动周边的群众共同致富,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现我村有三个中型养猪场,每年出栏仔猪1000多头,大家都称赞刘兴杰同志是个好党员,好干部.   

王庙村

  王庙村位于三塔镇东南部,东临利辛县,南与纱布泉区搭界,西与关集镇胡老庄村接壤,北于八里姜村为邻。交通便利,龙伍路穿村而过,本辖工面积为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40亩,共有36个村民小组,人口5766人,党员86人,王庙村有制药厂、毛发厂、养猪场等大小企业8家,农民人均收入4000元左右。    村两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抓好经济工作,切实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加强对农业基础地位的领导,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为民做好事、办实事,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观念,投入资金10多万元,发送村级道路,解决一部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又投入20多万元重新建了一座教学楼,改善了教学环境。村卫生室也正建设中。2009年9月底投入使用。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目前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得到了有序的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同时也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征兵服役,党员发展,纠纷调解,扶贫帮困等各项工作。努力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发展和有一个新的起色。   

天宫村

     我们天宫村处于三塔镇西南部,茨河东岸。全村共有15个自然村,30年村民组,1004户居民,共有人口4283人,耕地面积5686.4亩。有三条东西路和四条南北路贯穿全村,县乡主要交通“太三路”和省“界阜蚌”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我们村内设天宫中小学,全体师生共有1400多人,建立起集镇贸易市场。    我村共有个体企业大户六户,被县授予带头致富村一个,其中养鸡、猪场三个个,三粉加工厂两个,磨菇种植厂一个。特别是三粉加工,主要生产粉皮,带动全村多数村民加工,销售全国。现在加工多种各类大小溥厚色粉,不同的粉皮有单一到多种,有到集市销售,发展到定单销售,目前我村已发到300多户,1000多村民进行粉皮加工,每人每天收入近百元,使整体村经济发展壮大,带动全村贸易的发展迅速发展超市二十多家,饭店七户,建材铝合金制作四家,维修部三家,农贸经济一条街,医疗卫生室齐配套。   

胡大村

  胡大村位于太和县的东大门,东部和北部都和利辛县相交,界阜蚌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太和至利辛的柏油路横贯东西。八十年代蓬勃兴起的拐弯集,在界阜蚌高速公路和太利路及本村的中间,并座落在穿越本村南北的大京九铁路的东侧,及三路的连环交界处,地势优美壮观,交通便利,全部所属自然村、12个,1099户,5368人,拥有耕地5198亩,是两市县交通便利繁华的美好交界处。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村的中心工作重点,进几年村书记就扶杆了目前已扩大集中百亩连片的蔬菜种植大户李龙同志,他的无籽西瓜已畅销全省各地。今年并出席了县、市的先进劳模大会,在他的扶助带动下,一部分种植专业户正在蓬勃发展。 三塔镇是太和县农业大镇,全镇有近7万人,可耕地8万多亩。三塔人民勤劳朴实,思想进步,在多年的生产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种植能手,李龙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位。    一、发展无籽西瓜生产,以规模创效益    李龙利用所学的 技术,带动群众发展无籽西瓜 种植,创造了很高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研究的 “小麦预留行嫁接无籽西瓜间作青菜豆”栽培技术,获得安徽省科技厅的科技成果鉴定。并把这项技术推广到亳州,宿州的 许多乡镇。推广面积数千亩。现李龙现育种无籽西瓜50亩,用8人帮忙,年创收10余万元。    二、科学育种,以科技产效益    李龙每年繁育嫁接无子西瓜种苗20万株曾和北京中农种业有限公司联合繁育棉花大豆良种上千亩。给群众带来不小的 经济效益。    三、指导栽培,以效益求发展    他所推广的各种栽培技术都不辞辛苦的活跃在田间地头,尽心的 指导农民生产。解决他们的生产难题。使他们获得较高的 经济效益。    四、发展特色农业,调整产业结构    现在他的承包地里就是一个品种展示园,只要他认为有推广价值的 新品种新技术他就自己试种,成功后推广。    五、文明守法,树立良好形象    他致富不忘社会,不仅自己遵纪守法,作风文明,而且积极帮助周围父老乡亲,并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发展,村里修路他带头捐款,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   

姜小村

  姜小村位于三塔镇政府所在地,东南1公里处,全村辖17个自然村,总人口6238人,耕地7530亩。农民人均收入2000元。群众文明社会治安良好。    本村境内有京九铁路,龙伍公路,青丝沟,白莲沟贯穿,是国家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经济发达,社会进步,水、电、路、通讯、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姜小村现有粉丝加工厂4家,年暗粉丝20万斤。创收入48万元,并逞动本村近百名剩余劳动力,有就业岗位,并都有了可喜的经济收入,每人每天60元左右。    本村有养鸡专业户2家,年产鲜鸡蛋10万斤,创经济收入36万元。   

八里村

  八里村位于三劳动保护用品南部,龙伍路和太利路纵横交织,地理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境内有八里姜小集镇,八里粮站,八里中学,八里敬老院和移动公司代办点等单位机构,是商贸、文化、物流、交通繁华之地。    全村辖12个自然村,37个村民组,1450户,6310人,总耕地面积7432亩,村总直辖八集、姜寨、万安三个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关心和领导下,村两委班子成员精诚团结,工作相互协调配合,社会秩序安定和谐,群众生活富裕,各项工作居全镇首位,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分别授予“先进党支部”和“文明村”光荣称号。姜贺永同志为我村致富较早的一批人,自从手里有了钱,建起了楼房,购置了高档的家具和电器,但是他不满足现状,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不仅自己富了,还带动了周围的群众发家致富。   

胡坟村

  胡坟村位于三塔镇东南部与颍泉、利辛交界,全村有10个自然村,人口5160人,耕地面积5622亩。我村境内东边有京九铁路,北边有洛阜高高速公路,中部有太利路,西边有陇伍路,交通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村经济发展较快,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社会治安良好,人民群众财产有了安全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彻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提高,为我村的亲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村致富能人袁廷祥,自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多年来没有发家致富,他决定不在外出打工,想在家发展养殖业,他到新华店买了许多养鸡技术书籍,到处演技术。开始时由于馒头技术差,当年收入不好。由于他能吃苦,到处请教,很快掌握科学养殖技术。他由原来的几千只鸡发展到现在的几万只鸡。年收入达四五万元以上,他现在正准备孵化饲养,产蛋一条龙养殖。他觉得自己富了,把本村的村民也要带富起来,现在他已带动三户农民走上了规模养殖,也成了我们村发家致富的带头人。   

三塔村

  三塔村位于太和县城东北20公里的三塔集,是三塔镇政府所在地,是三塔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全村辖三塔集三条大街和14个自然村,人口5340人,区域面积4平方公里左右,耕地面积5956.5亩,人均纯收入2800元。群众文明和谐,社会治安稳定,是居住、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三塔村境内有“太(和)——三(三塔)公路”,“阜(阳)——亳(州)公路”,“三(塔)——原(墙)公路”,京九铁路穿境而过。境内排水系统良好,有青丝沟,红丝沟流经境内,农田可达旱能浇,涝能排。新建三塔自来水厂就在境内,可供6000人的安全饮用水。境内水、电、路、通讯、绿化、环保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是“省级环保示范村”,多次受到市、县、镇的表彰。    三塔村三塔集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集镇,经济发展,商贸繁荣,社会稳定,村民文明。村两委班子转变观念,转变作风,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招商工作为重点,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村民富裕为目标,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推进我们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清廉的政风,古朴的民风,显著的业绩。使古老的三塔焕发了青春,也是三塔村的写真。我们坚信:有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村两委班子的科学决策和努力,有三塔人的勤奋耕耘,有诚商良贾的经营谋略,三塔村将人闪耀更加夺目的光彩。   


团结村特产大全




团结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