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阜阳市 >> 太和县 >> 洪山镇 >> 洪山村

洪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洪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洪山村简介

  洪山村是洪山镇政府所在地,洪山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洪山、刘寨、任庄、王庄、祝老庄、陈庄、张大庄、新张、小刘庄、小马庄十个自然村。总人口5084人,耕地面积5289亩。村党总支建立九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0人。
   洪山村依托洪山集,大力发展小集镇建设,集镇面积不断扩大,已形成三纵三横六条街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路灯、下水道、绿化工程、自来水工程相继配套,集市贸易不断繁荣。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222118 236000 -- 查看 洪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洪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洪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马湾村

  马湾村位于洪山镇西北部,桑青路、洪白路纵横穿过,下辖后马湾、前马湾、草杨、何庄、老林庄、小林庄、闫庄、王庙、吕庄、王庄等十个自然村。总人口4606人,耕地面积6609亩,村党总支建立9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5名。   马湾村与刘古同村、蒲集村、大李村、高老家村、刘沟村、王集村、大刘村、洪山村、五里村、毛集村、张册村、闫洼村相邻。  

刘古同村

  刘古同村位于洪山镇中部,辖中邓、前邓、周寨、大段庄、小段庄、陈庄、刘小庙、张路沿、格针庙、秦庄、吕庄、刘古同、郭庄、小刘庄、王庄、董庄、杜庄、胡庄、高桥口等19个自然村,总人口5187人,耕地面积7579.4亩,党总支建立1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4人。    刘古同村有着做豆腐的优良传统,目前豆腐加工作坊20多个,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的问题。随着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刘古同村返乡农民工刘洪里等人成立了奥宇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珍禽养殖,不仅自己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也正带动着更多的青年创业者。   

蒲集村

  蒲集村位于洪山镇北部桑青路两侧,2006年由原蒲集村、李楼村合并而成,下辖徐后楼、徐中楼、徐后楼、蒲集、刘寨、孟刘、李楼、后邓杨庙等九个自然村,总人口4101人,耕地面积6281亩。村党组织建立七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7 人。    蒲集村依托桑青路,加快小集镇建设步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桑青路铺设柏油路工程即将竣工。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白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养殖业、服务业、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大李村

  大李村位于洪山镇西南部,洪双路南侧,响沟东岸,于双庙镇接壤,距双庙集尽0.5公里。辖大任、石庄、三关、毛庄、大李、小唐、康洼等7个自然村。总人口4064人,耕地面积5019亩。党总支建有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8人。    近年来,大李村依托农业优势,大力发展蛋鸡养殖业,目前为止,有6个上规模蛋鸡养殖场,10户生猪养殖场,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在国家农村道路“村村通”政策的引领下,大李村积极配合国家惠农政策,自筹小部分修建道路资金,实现了路面水泥路化,大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也比将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老家村

  高老家位于洪山镇东部,三洪路北侧。辖高老家、前高小庄、西高小庄、东高小庄、王老家、张老家、刘前楼、张土桥、周寨等9个自然村。总人口3960人,耕地面积5506亩,村党组织建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6人。  高老家村与马湾村、刘古同村、蒲集村、大李村、刘沟村、王集村、大刘村、洪山村、五里村、毛集村、张册村、闫洼村相邻。  

刘沟村

  刘沟村位于洪山镇东北部,洪桑路东侧。辖张寨、刘竹园、刘后楼、张庄、刘沟、小王庄、王土桥、陈庄等八个自然村,总人口3854人,耕地面积5859亩,村党组织建十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2人。    小麦、大豆、玉米是村主导产业。在发展经济上,刘沟村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结构,实行稳粮扩经,搞好小集镇建设,发展多种经营,积极发展养鸡业,养殖项目成为刘沟村种养特色,从而带动了该村经济发展。   

王集村

  王集村位于洪山镇西部,洪双路北侧,洪白路纵贯南北。辖王集、陈庄、王楼、刘庄、赵酒店、前徐、后徐、赵店、小赵庄、石庄、姜庄、杨庄、赵竹园、赵老家等14个自然村。总人口5885人,耕地面积7505亩。村党总支建立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6人。该村为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    近年来,该村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以中心村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调整产业结构。2010年以来,该村先后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60余万元修建村内水泥路近8公里。2011年,村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对中心村进行规划建设,中心村位于王集南头,总规划占地130亩,规划房屋380栋。第一期规划占地50亩,规划建设153栋,目前已新建房屋102栋,配套水泥路6条800米,下水道1560米,新建路灯50盏。村计划2年内完成前徐、后徐、刘庄、赵酒店等4个小村庄整体搬迁,通过老庄复垦可新增耕地500亩。该村积极发展大棚养鸡,3000只以上的规模养鸡户达10户,年出栏肉鸡25万只。   

大刘村

  大刘村位于洪山镇南部,洪双路南侧、茨洪路西侧。辖大刘、孔庄、祝刘、付庄、于洼、葛庄、刘小庙、大唐、中唐、马庄、吴桥、桑纪庄等12个自然村。总人口5276人,耕地面积5881亩。村党组织建立十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9人。2009年新建了125平方米的村卫生室,并配齐了卫生人员、保健员7名,实现全镇村卫生室第一个开业。2008年至2011年,该村积极发动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团结带领干部群众,筹集水泥路建设配套资62万元,先后新建了祝刘至三官、张册至大唐、大刘至孔庄、刘寨至于洼、刘小庙至小于洼等5条水泥路、6.2公里,在全镇率先实现了全村所有的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的行政村。投资2万元购置涵管,疏通村头沟、路边沟。美化了村容村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洪山村

  洪山村是洪山镇政府所在地,洪山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洪山、刘寨、任庄、王庄、祝老庄、陈庄、张大庄、新张、小刘庄、小马庄十个自然村。总人口5084人,耕地面积5289亩。村党总支建立九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0人。    洪山村依托洪山集,大力发展小集镇建设,集镇面积不断扩大,已形成三纵三横六条街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路灯、下水道、绿化工程、自来水工程相继配套,集市贸易不断繁荣。   

五里村

  五里村位于洪山镇南部,三洪路南侧,茨洪路东侧。2006年由五里村、祝瓦村、王酒店村、祝楼村四村合并而成。辖五里、李寨、王酒店、王大庄、王小庄、薛庄、祝瓦、刘簸庄、祝楼、董庄、王油坊、祝东楼等12个自然村,总人口6103人,耕地面积6807亩。村党总支建1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4人。   

毛集村

  毛集村位于洪山镇西北部,红白路、桑清路穿村而过。辖毛集、马庄、刘楼、刘庄、前杨、后杨、寨后杨、夏李、李寨、李洼、刘沟头、大杨、小杨、薛庄等15个自然村。总人口4723人,耕地面积6243亩。村党总支建立9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1人。    近年来,毛集村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实施粮食高产攻关活动,年稳定良种小麦5900亩、高蛋白大豆5000亩。该村在稳定小麦、大豆种植地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桔梗、白术、生地等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0亩以上。积极发展劳务输出业,年稳定外输劳动力1500人。   

张册村

  张册村位于洪山镇南部茨洪路南端,黑茨河北岸,下辖王庄、张册、高庄、刘庄、桑寨等五个自然村,总人口4014人,耕地面积4074亩,村党总支建立六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5人。近年来该村依托张册集切实加强小集镇建设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底完成张册至高刘水泥路建设,目前,茨洪路水泥路硬化工程正在施工中。切实加强社会事业发展,张册小学成为镇示范小学,村卫生室、村党员活动室相继竣工。注重调整产业结构,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中药材生产,积极发展规模养殖,规模养鸡户20户以上,养鸡业成为该村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利用荒坝建立窑厂,利用小集镇发展农村贸易,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劳动利用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闫洼村

  闫洼村位于洪山镇东部,县道010南侧,辖12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1556户,人口6220人,耕地9166亩,是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1年全村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    近年来,该村按照“稳粮扩经、突出养殖”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主抓种植、养殖、劳务输出,良种种植、养鸡、养猪、养羊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11年全村共发展规模养鸡4户、养猪5户、养羊3户,输出劳动力180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00万元,发展药材种植1000亩。村两委加快推进新农村规划建设,积极改善村容村貌。2010、2011两年,该村先后设入建设资金100余万元,新建村小学、村卫生室和村党员活动室,修建水泥路6.2公里,实现了村内所有道路硬化。   


洪山村特产大全




洪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