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蚌埠市 >> 怀远县 >> 魏庄镇 >> 大郢村

大郢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郢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郢村简介

  (一)、自然地理位置
  大郢村东与友谊村相邻,南与梅桥乡杨楼村相邻,西临魏南村,北与张店村相邻,距镇政府2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15公里。
  (二)、人口土地状况
  全村10个自然村,23个民组,共950户、3765人,均为农业人口,共有劳动力人口2259人,其中外出务工1100人;贫困人口159户723人,五保户27户27人,低保户87户179人。
  (三)基层组织状况
   全村共有党员45名,村党组织设置党支部,党员议事会成员7名,流动党员4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名,村民代表53名。
  (四)社会经济状况
   大郢村无工业企业,系典型的纯农业村,全村主要以种养殖收入和打工经济收入为主。
  (五)、社会事业情况
  村内有小学1所、教师10人、在校学生14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村卫生室1个,从业医生4人,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3760人,参合率达99%;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616人,已达43%参保率。
  (六)交通状况
  全村共有道路20公里,已硬化10公里,占50%;通组泥路19公里,占96%,仅能供小型农用车通行,受天气影响较大,交通状况严重滞后。
  (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
  境内有水塘86口,其中21已干枯,无灌溉能力;大小沟渠共计120公里,部分已严重垮塌,失去灌溉能力;有提灌站1座,因水源枯竭、机电设备、管道毁损严重,丧失灌溉能力。农田基本设施老化,沟渠堰隐患突出,现无资金整治维修,不能满足人蓄用水和农田灌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321107 233000 -- 查看 大郢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郢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郢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胡郢村

  胡郢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位置   胡郢村东与淮上区杨楼村相邻,南与新城区曹河村相邻,西临新城区苏集村,北与魏庄镇方坝村相邻,距镇政府7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6公里。   (二)人口土地状况   全村3个自然村,15个民组,共667户、3229人,均为农业人口,共有劳动力人口1900人,其中外出务工642人;贫困人口108户313人,其中扶贫户30户120人,五保户18户23人,低保户60户170人。   (三)基层组织状况   全村共有党员54名,村党组织设置为党支部,党员议事会成员15名,流动党员19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名,村民代表56名。   (四)社会经济状况   胡郢村无工业企业,系典型的纯农业村,全村主要以种养殖收入和找工经济收入为主,2011年全村经济收入610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元,常年外出务工642人,劳动力转移务工收入2000万元,务工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60%。   二、人员信息   帮扶领导:翟玲玲(魏庄镇副镇长)   包村干部:张学(魏庄镇团委书记、魏庄镇财政所会计)   选派干部:许业友(蚌埠市司法局副主任科员),现任胡郢村党支部-。   大学生村官:龚雪,江苏警官学院毕业,现任胡郢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   村党组织书记张立柱,主持党支部全面工作,村党支部委员张君良保卫等工作,负责包前郢第1、5、6、7村民小组;村党支部副书记张从德,负责组织等工作,包胡芦郢第7、8、9村民小组;村党支部委员王娟,负责宣传等工作,包后郢第2、3、4村民小组。   村委会主任张立柱(兼),主持村委会全面工作,村委会委员张君良(兼),负责民兵等工作,包前郢第1、5、6、7村民小组;村委会委员张从德(兼),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包胡芦郢第7、8、9村民小组;村委会委员王娟(兼),负责妇女工作,包后郢第2、3、4村民小组。   村计划生育专干王娟,负责计生等工作,包后郢第2、3、4村民小组;村计划生育专干蒋艳,负责生育保健等工作,包张台第10、11、12村民小组;   村协管员曹艳艳,负责社会保险等工作,包张台第13、王台第14村民小组。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胡允玖,负责村务监督全面工作;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张福怀,负责村务、党务监督工作;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张兴初,负责村财务监督工作。   全村无职党员上岗35人,占无职党员总数的70%;党员议事会成员,占党员总数的28%;流动党员19人,占党员总数的35%;村民代表56人,占人口总数的1.7%。   三、活动场所   胡郢村活动场所始建于2007年,2层7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其中党员活动室3间90平方米。活动场所由镇国土管理、城建部门,按照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和建设用地性质明晰产权,并办理产权手续。对活动场所及其附属设施,村两委负责经常性的管理与维护,建立内部设施登记管理制度,每年由村级党组织进行一次清理,并登记上报镇党委备案。建立场所设施使用情况登记制度,对各种组织及个人在活动场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做好记录备查。   四、村级经济   该村把农业生产小麦、水稻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主导产业收入4700万元,占收入比重77%。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胡郢村党支部、村委会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大干、苦干,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农机合作社不断扩大规模,通过村集体荒地整理和土地流转来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经营,通过招商引资来加快农村发展,使全村的集体经济实现了零的突破,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2011年,共有规模性种、养殖户6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1家,实现全村集体经济200万元。   五、大型项目   2012年以来,胡郢村正在实施电站维护和主干渠和支渠的清理改造工作,投入资金20余万,目前全面投入使用,确保了生产。   六、基础设施   (一)社会事业情况   村内有小学1所、教师2人、在校学生1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个,从业医生6人,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3200人,参合率达99%;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400人,已达43%参保率。   (二)交通状况   全村共有道路26公里,已硬化4.5公里,占17%,通组泥路21.5公里,占83%,仅能供小型农用车通行,受天气影响较大,交通状况严重滞后。   (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   境内有水塘22口,其中5个已干枯,无灌溉能力;大小沟渠共计16条40公里,部分已严重垮塌,失去灌溉能力;有提灌站3座,仅修缮1座,仍有2座需修缮恢复,2站因水源枯竭、机电设备、管道毁损严重,丧失灌溉能力。农田基本设施老化,沟渠堰隐患突出,现无资金整治维修,不能满足人蓄用水和农田灌溉。   (四)农村能源   大力推进改水改厕工作,完成改水改厕的卫生厕所461户,大部分村民仍然采用传统能源满足日常生活。   七、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村委会、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搞规划、筹资金、上项目,全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要,一个新农村建设的雏形已经展现在眼前。   近年来,胡郢村抓住魏庄镇大力推进农村道路交通改善建设机遇期,多方争取资金,积极规划上报项目,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共投入资金33万元。其中村容村貌项目资金15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8万元,投工投劳600个,投劳折资3万元。经过全村群众的努力,建成长16000米、宽2.5米进村主干路,长10000米、宽1.5米的入户路,基本解决了该村群众过去“出行难”的问题。其次,该村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整合县农办、县财政局项目资金18万元对村容美化亮化、基层活动场所、产业发展进行规划建设。全村村容美化亮化完成房屋改造9户,新建楼房30户6800平方米,新建卫生厕所10个,有效解决了农村“五乱”现象,农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为了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该村大力进行农村道路建设,实施“四清四改”,强制拆除私搭乱建、硬化美化公共场所,绿化农庄路渠庭院,科学发展生态经济等。全村建成村庄内部沙石道路220000米。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改水改厕工作,先后完成改水改厕的卫生厕所461户。在村庄间隙和道路两侧,进行见缝插绿,完成绿化面积2100亩。加大了垃圾的清理力度,并建立了垃圾清运长效机制。积极建设村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关注困难群体,积极筹措资金新建活动场所,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为孤寡老人建立老年之家。严格按照镇综治办布置的关于创建“平安村居”的目标要求,密切配合职能部门开展平安创建,全村多年来,没有发生过重、特大事故及群体性-事件,社会安定团结稳定。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使农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全村所有村民组均已完成农网改造,电力基本满足群众用电需求;通讯方便,电话、手机入户率达85%。宽带连接已近30%,较以前已有较大改善。  

方坝村

  方坝村位于县城北8公里左右,距206国道3公里,东与蚌埠市淮上区相邻,南与新城区,西与古城乡相邻,北与本镇马厂村、石桥村、大郢村相连,怀魏路、清沟河贯穿境内,合徐高速公路直插境内,村南1.5公里怀魏路东侧方坝联中建于60年代,教学质量在全县榜上有名,村内集贸市场横跨怀魏路两侧,生意兴隆。   方坝村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左右,26个自然庄,1063户总人口5260人,其中党员85人,农业劳动力2426人,耕地面积10500亩,水产养殖面积1500亩,全村劳务输出人员1000人以上,是全镇的劳务输出大村。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方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小农经济到科学种田,从在家务农到大批外出务工,第三产业飞速发展,全村上下先后办起了麻纺厂、挂面厂、面粉厂、板材加工厂、怀远县鳅蚵鱼类养殖基地、安徽省鑫源龙虾养殖公司,农民人均年收入4000元以上,2008年成立养殖协会两家。   方坝村在党的富民政策支持引导下,艰苦努力,奋力拼搏,现在基本达到路通、水通、家电入户率达到85%以上,电话、手机到户率95%以上,摩托车户户皆有,出租车、私家车、互联网用户年年增加。   方坝村被蚌埠市委、市政府、怀远县委、县政府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先后荣获蚌埠市水利先进单位、怀远县先进村委会、“五个好党支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现在方坝村干群关系融洽,事业有成,群众遵纪守法,为共同创建和谐方坝而奋斗。   

马厂村

  马厂村位于魏庄镇西南部,东临本镇魏南村、南临方坝村,西邻胡巷村,北接魏庄村,距县城20公里,全村有耕地3800亩,辖4个自然庄,476户,总人口为3716人,0党员31人,主要种植品种以小麦、大豆、玉米、花生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全村已有96%的组实现了通油路或砂石路,100%电力线路安装到户,空调用户近40%,电话装机95%以上,私家车20部,摩托车基本普及,互联网也渐渐引入农家,正逐渐向电气化、信息化、数字化迈进,和谐稳定的魏南人正满怀热情的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胡巷村

  胡巷村位于魏庄镇西南部,西沿怀洪新河, 056县道横穿而过。现有土地面积3700余亩,7个自然庄,676户,总人口3300人,其中:0党员39人,以种植小麦和水稻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由于地少人多,多年来积极鼓励劳务输出,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农村100%电力线路到户,空调用户近百家,电话、手机装配95%以上,太阳能,电视机入户率100%,村委会实现了宽带上网,摩托车基本普及,全村正逐步向电气化、信息化迈进。   

魏南村

  魏南村情况简介    一、 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位置   魏南村东与大郢村相邻,南与方坝村相邻,西临马厂村,北与魏庄村相邻,距镇政府1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14公里。   (二)、人口土地状况   全村11个自然村,25个民组,共980户、4720人,均为农业人口,共有劳动力人口2810人,其中外出务工1260人;贫困人口 122户418人,五保户36户36人,低保户 72户198人。   (三)基层组织状况    全村共有党员81名,村党组织设置为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名,村民代表62名。   (四)社会经济状况    魏南村无工业企业,系典型的纯农业村,全村主要以种养殖收入和打工经济收入为主, 2011年全村经济收入3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常年外出务工1080人,劳动力转移务工收入1170万元,务工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32.5%。   二、人员信息    (一)帮扶人员    帮扶领导:崔海金职务魏庄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包村干部:孙仲永职务魏庄镇农技站站长;    大学生村官:谢洁,安徽大学毕业,现任魏南村团支部书记、主任助理;    (二) 村“两委” 干部分工及网络责任区    村党组织书记刘彬,主持党(总)支部全面工作; 村党(总)支部委员孙尚海,负责组织工作,包西孙片3个村民小组;村党(总)支部委员高发云,负责村委会工作,包石桥片1、5、6等村民小组;村党(总)支部委员王秀云,负责村妇联工作,包蒋家片2个村民小组;    村委会主任高发云,主持村委会全面工作,包石桥片1、5、6等村民小组;村村委会委员胡夕柳,负责综治工作,包前胡片2个村民小组; 村村委会委员卢芝秀,负责计生工作,包大沟片3个村民小组;村村委会委员孙善友,负责报账 工作,包石桥片2、3、4村民小组;村村委会委员蒲万传,负责民兵工作,包桥口片2个村民小组;    村计划生育专干卢芝秀负责计生工作,包大沟片村民小组;村计划生育专干年雪梅负责计生工作,包西湖片村民小组。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孙伦明,负责村务监督全面工作;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崔北新、孙吉伟;    全村无职党员上岗50人,占无职党员总数的70%;党员议事会成员57人,占党员总数的70.3%;流动党员18人,党员总数的22.2%;村民代表64人,占人口总数的13.5%。   三、活动场所   魏南村活动场所始建于2010年,2层8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其中党员活动室3间75平方米。活动场所由镇国土管理、城建部门,按照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和建设用地性质明晰产权,并办理产权手续。对活动场所及其附属设施,村两委负责经常性的管理与维护,建立内部设施登记管理制度,每年由村级党组织进行一次清理,并登记上报镇党委备案。建立场所设施使用情况登记制度,对各种组织及个人在活动场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做好记录备查。   四、 村级经济    该村把种植业、养殖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主导产业收入2430万元,占收入比重67.5%。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魏南村党支部、村委会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大干、苦干,村农机合作社不断扩大规模,通过村集体荒地整理和土地流转来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经营,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2011年,共有规模性种、养殖户7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1家 。   五、 大型项目    无   六、基础设施   (一)、社会事业情况   村内有小学1所、教师11人、在校学生 24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村卫生室1个,从业医生5人,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4640人,参合率达98.3%;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465人,已达85%参保率。   (二)交通状况   全村共有道路13公里,已硬化11公里,占84.6%;通组泥路2公里,占15.4%,仅能供小型农用车通行,受天气影响较大,交通状况严重滞后。   (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   境内有水塘31口,其中17已干枯,无灌溉能力;大小沟渠共计12条22.5公里,部分已严重垮塌,失去灌溉能力。   (四)、农村能源   大力推进改水改厕工作,先后建成家庭户用“沼气池”10座,完成改水改厕的卫生厕所16户,大部分村民仍然采用传统能源满足日常生活。   七、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村委会、村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搞规划、筹资金、上项目,全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该村抓住魏庄镇大力推进农村道路交通改善建设机遇期,多方争取建设资金,积极规划上报项目,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64万元,自建水泥路项目资金128万元,村民自筹25.6万元,经过全村群众的努力,建成了长2400米、宽3.5米的进村主干路。   

大郢村

  (一)、自然地理位置   大郢村东与友谊村相邻,南与梅桥乡杨楼村相邻,西临魏南村,北与张店村相邻,距镇政府2公里,距县政府所在地15公里。   (二)、人口土地状况   全村10个自然村,23个民组,共950户、3765人,均为农业人口,共有劳动力人口2259人,其中外出务工1100人;贫困人口159户723人,五保户27户27人,低保户87户179人。   (三)基层组织状况    全村共有党员45名,村党组织设置党支部,党员议事会成员7名,流动党员4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名,村民代表53名。   (四)社会经济状况    大郢村无工业企业,系典型的纯农业村,全村主要以种养殖收入和打工经济收入为主。   (五)、社会事业情况   村内有小学1所、教师10人、在校学生14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村卫生室1个,从业医生4人,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3760人,参合率达99%;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616人,已达43%参保率。   (六)交通状况   全村共有道路20公里,已硬化10公里,占50%;通组泥路19公里,占96%,仅能供小型农用车通行,受天气影响较大,交通状况严重滞后。   (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   境内有水塘86口,其中21已干枯,无灌溉能力;大小沟渠共计120公里,部分已严重垮塌,失去灌溉能力;有提灌站1座,因水源枯竭、机电设备、管道毁损严重,丧失灌溉能力。农田基本设施老化,沟渠堰隐患突出,现无资金整治维修,不能满足人蓄用水和农田灌溉。   

友谊村

  友谊村位于魏庄镇东南部,东接淮上区曹老集镇,东、南与淮上区梅桥乡相望。041线穿心而过,交通便捷,全村共8个自然庄,798户,党员59人,人口数4230人,共有7800亩地。黄麻沟纵穿全境,另有湿地面积近2000亩,农作物主要以小麦、棉花、花生、大豆为主,近年来,友谊村在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信访工作进展有序,外出务工的村民安心工作,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村两委认真研究,从2007年至今已建成两个新农村布点,入住村民达46户,在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村级精神文明建设也跨入先进村行列。   目前,全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共同努力,带动和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组织、群防群治,平安创建等工作的前进,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蒋湖村

  蒋湖村位于魏庄镇东部,东分别与蚌埠市淮上区及固镇县相连。南西北分别与本镇友谊村、张店村、湖东村相连接,距县城20公里,056县道南北纵贯全村,交通便利。全村有耕地6100亩,辖9个自然庄,476户,总人口为2230人,0党员32人,主要种植品种以小麦、大豆、玉米、花生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全村已有96%的组实现了通油路或砂石路,100%电力线路安装到户,空调用户近40%,电话装机95%以上,私家车20部,摩托车基本普及,互联网也渐渐引入农家,正逐渐向电气化、信息化、数字化迈进,和谐稳定的魏南人正满怀热情的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张店村

  张店村位于魏庄镇东部, 041县道横穿而过。现有土地面积10000余亩,10个自然庄,969户,总人口4358人,其中:0党员59人,小麦种植面积6800余亩,花生种植面积3000余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多年来积极鼓励劳务输出,村内形成了建筑队十个,农产品加工和预制品厂,商饮店二十多家,猪牛羊鸡养殖大户三十多个。年产二百多万,人均纯收入三千多元,居全镇之首。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农村100%电力线路到户,空调用户近百家,电话、手机装配95%以上,太阳能,电视机入户率100%,村委会实现了宽带上网,摩托车基本普及,全村正逐步向电气化、信息化迈进  

湖东村

  湖东村位于魏庄镇东北部,东与固镇县高光村相邻,南与本镇张店村相接,西与本镇年庙村相连,北与固镇县界沟村相接,041县道横穿我村。   湖东村土地面积一万四千亩,十三个自然庄,二十二个村民小组,八百五十户,总人口三千五百人,其中:0党员七十人,农业劳动力一千五百人,小麦种植面积八千余亩,花生种植面积五千亩,棉花、大棚西瓜一千余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村。   多年来积极鼓励劳务输出,村内形成了建筑队十个,农产品加工和预制品厂,商饮店二十多家,猪牛羊鸡养殖大户三十多个。年产二百多万,人均纯收入三千多元,居全镇之首。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农村100%电力线路到户,空调用户近百家,电话、手机装配95%以上,太阳能,电视机入户率100%,村委会实现了宽带上网,摩托车基本普及,全村正逐步向电气化、信息化迈进。   2008年湖东村被市县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   

年庙村

  年庙村位于怀远县城东北部20公里处,怀洪新河横穿5公里,041、042县道交叉穿过本村,东与蚌宿省道,西与206国道接轨,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从这里开始,北与固镇县相依为邻,西与本县包集隔河相望,东与本镇汤湖,南与魏庄相连。   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0364亩,22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庄,961户,总人口4652人。其中:0党员79人,农业劳动力1300余人,其中外出打工的400余人,农业主导产业以小麦、大豆为主,去年种植小麦7000多亩,玉米5000多亩,大豆近3000亩,近年来,以花生为主的经济作物也快速发展,去年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总产达900万斤,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植树造林面积达2000多亩,人均0.4亩。   从2000年以来,村两委班子着手搞新农村建设规划,以桥头集为中心的农贸市场建设,中心村建设现已初步形成,至041县道两边为主的新农村规划建设也已初步形成,楼房建设美观大方,路人赞不绝口,真正显示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和生命力。2008年农业、林业、民工外出打工几项总收入达1.6千万元,人均收入3500元,在全镇处于领先地位。   年庙村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全村的道路基本畅通,人民精神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家有电视,电话装机率达到93%,电力改造已经完成,全村一律实行地埋线的低压线路改造,10%的农户已安装了空调,目前全村有大型货车11辆,大型拖拉机10台,小车5辆,摩托车310辆,手扶拖拉机700辆,大型联合收割机6台,部分农户用上了电脑,并入了互联网,正在向电气化、数字化、信息化迈进。   年庙村多年来一直被蚌埠市委、市政府、怀远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评为各项工作先进单位。   现在的年庙村党风正、民心顺,乡亲邻里相处和睦,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年庙而努力奋斗。  

魏庄村

  魏庄村是魏庄镇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我镇政治、经济交流中心,距离怀远县城15公里,交通便捷,南邻魏南村,东临张店村,北临拐弯村,西边是十年前修建的怀洪新河,全村共6个自然庄。   全村共有户数530户,党员54人,人口数在2430人,共有4434亩地,大型超市7个,服装商铺18个,饭店12个,家具城2个,家电城2个,规模养猪户2户,养鱼3户,农作物主要以小麦、棉花、花生、大豆为主,近年来,魏庄村在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各项工作稳步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种植、社会治安、信访工作进展有序,外出务工的村民安心工作,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村两委认真研究,从2007年至今已建成两个新农村布点,入住村民达120户,在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村级精神文明建设也跨入先进村行列。   目前,全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共同努力,带动和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组织、群防群治,平安创建等工作的前进,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郢村特产大全




大郢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