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村是原大武、八里塘二个行政村于2006年合并的新建制村,位于颍城西南方向,距城区1.5公里,所辖面积6.8平方公里,西至青年大沟,东临五里湖西岸,北有著名景点淮上公园,南与郭庄村为邻,全村20个村民组,1082个家庭户,2008年统计在册人口5464人,分布于11个大小自然庄,现有耕地4500亩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的农业村,2002年新建的颍红公路和耿颍路为村内主要公路,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水利设施基本配套,排灌水系已形成网络,农作物高产栽培,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是大武村农业生产的强项,优质稻种植及稻麦衣种繁育更是大武的一大亮点,所繁育的优质稻“西光一号”和“矮早781”曾辐射到周边三县一市及邻近乡镇,但近年来,因受种子生产、销售手续所限制,至今难以形成规模。
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一直是大武村二委一班人工作的重点,2006、2007年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80亩,后因道路不通,雨天卖菜难的问题无法解决,大部分菜农迁往了三十铺镇,其余多数选择了去外地务工。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226100 | 236000 | -- | 查看 大武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光明社区 |
光明社区:位于慎城镇西部,成立于2006年,位于交通路以北,二新北路以西,四里湾社区以东,迎宾大道以南。占地面积 1.6 平方公里,总户数 1088户,总人口 3809人。社区有6个小区 (小海安置区、西大街安置区、水务局家属院、水务局家属院二区、颍上县保险公司家属楼、育才小区)。辖区内有行知中学、华筑教育颍上分校、城西幼儿园、玛丽妇产医院和光明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单位。 |
团结社区 |
团结社区 社区成立于2005年6月。辖区面积1平方公里现有 4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43栋住户1456户,常住人口4603人,流动人口_198人辖区单位4个,其中机关单位1个学校1个,医院1个个体商业网点50个,有志愿者队伍1支12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 社区工作人员7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_3名 |
建设社区 |
建设社区位于顺河路东,404线以南,交通东路以北,大坝以西。人口3636人,户数969户。办公电话:4426136 |
罗桥社区 |
罗桥社区简介 罗桥社区位于颍上县城南部,人口总数4612人,面积3103亩,有党员31人 |
颍河社区 |
颍河社区简介 颍河社区位于颍城东,人口总数有4623人,占地面积3825亩,党员人数44人 |
尤岗社区 |
慎城镇尤岗社区地处颍上城北新区。境内有南北方向的公路4条(顺河北路、解放北路、政务北路、颍高路),东西方向的4条(阜淮高速、朱十路、北外环路、三里水系)交通非常方便。境内建有刘庄矿生活区(又名四季阳光城),一期工程三十二幢楼已经入住,城北小学,新时代学校。拆迁安置房已入住近二百户。福音堂、祥和小区、慎城镇医疗服务中心等一些工程正在建设中。 全社区所辖14个居民小组,571户,2482人,土地二千多亩,大部土地种小麦、水稻、玉米、蔬菜。 随着新城区的建设发展,我社区的居民现经营建筑、商贸、餐饮等行业。土地以种植蔬菜为供应城市化需要。 |
四里湾社区 |
四里湾社区简介 四里湾社区位于颍上县城西郊,北靠102省道,南接大武社区,东与光明社区毗邻,西连五里湖畔。四里湾社区由原来的四里湾村改制而来,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6年,社区内设有计划生育、民事调解、综合治理等工作委会。辖区内有居民763户,总人口3274人,下设5个小区,8个人居民小组。 居委会组织机构健全,制度规范,档案规范健全。社区居委会按照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动员和组织社区各方面的力量,逐步形成了以服务为工作中心的理念。在全体社区干群的努力下,社区形成了以粮食作物种植为基础,以经济作物种植为重点,以水泥预制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布局。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四里湾的发展已经迈上了崭新的台阶,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社区办公电话:0558-4438255。 |
江心洲社区 |
新河村、闸西村、新河小学,城关中心学校、颍粮二库,河下船民及流入户总共1229户、5140口人,无可耕地面积。 2008年有个体经营户68户,从业人员163人,现有固定资产219.8万元,个体经营销售收入518.2万元,全年创利润265.3万元。 |
胜利社区 |
胜利社区 社区成立于2005年3月 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 现有4个居民小区 居民住宅楼11栋,住户130户 常住人口4064人,流动人口46人 辖区单位6个 其中机关单位1个 学校2个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2个 个体商业网点270个 有志愿者队伍1支16人 |
颍南社区 |
颍南社区位于颍城南关,共有人口3258人,有党员43人。颍南社区位处交通要道,以商业为主。 |
西城社区 |
西城社区位于颍上县老城区西南部,东至人民西路,西至大武村,南至杨圩村,北至四里湾社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 管辖范围:西城分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有6个单位,人口3035人,户数790户,西城社区居民委会座落党校西侧,新杨路北 社区电话:4421113 |
沙北社区 |
沙北社区 沙北社区位于颍城东三公里处,颍上县工业园区内 现有居民4519人,其中党员77人 7个自然庄,土地征用后现有耕地1800亩 人均年收入4300元 社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5人 |
东风社区 |
东风社区概况 东风社区隶属颍上县慎城镇,于2006年4月份组建成立。东至顺河路,西至解放路以东,南至中心东路以北,北至交通东路以南,面积约2平方公里。社区现有班子成员3人,计生专干2名。常住居民1291户,人口3533人,党员21人。 |
三八社区 |
三八社区 社区成立于2008年5月 辖区面积8平方公里 现有31个居民小区,住户1746户 常住人口3569人,流动人口3866人 学校1个,医院1个,个体商业网点21个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 社区工作人员10名 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2名 |
颍阳社区 |
慎城镇颍阳社区,位于颍城北部,城北新区境内是颍上县省级新农村示范点,东起顺和北路,南到前进东路,西至解放北路,北邻颍阳东路。由颍阳花园小区和前进安置小区两块构成,社区辖域面积2.3平方公里,现有住宅38栋,152个单元,居民1317户,4158人,社区党员62人,社区干部九名。 颍阳社区成立于2007年,由原颍河乡前进村经过改制演化而成,改制前共有16个自然庄972户,3886人,住户占地947亩,人均年收入1450元。社区成立后,居民居住占地148.3亩,农民变成了社区居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拥有了固定收入的门面房。社区内的商业门面房通过招商引资,统一出租给外商,形成了全市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建材大市场,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居民收入渠道也由改制前的单一型传统产业,发展到现在的经商、建筑、餐饮、环卫、护林、运输等多种行业齐头并进的新局面,2008年人均年收入3470元。 为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颍阳社区新建了休闲文化广场5400平方米,组建了文化活动骨干队伍,成立了老年花鼓灯艺术团,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创建家政服务、电器维修、中老年活动室、超市、便民店等30多个服务网点,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满足其基本要求。社区党支部健全组织网络,成立了楼栋党组织工作小组,建立了党建联席会,组建了10支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形成了辖区内党员群众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社区工作新格局。 展望未来,颍阳社区将以“心系百姓,情暖万家”的工作理念,围绕群众对社区服务的新要求,做好新时期社区活动新文章,为创建一个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区美化、文化繁荣、服务完善、人际和谐的新型社区而努力奋斗。 |
龙门社区 |
龙门社区位于老城区的南部,南至人民路,西至解放路,东至顺河路,北至中心路。辖区人口5763人,1638户。近几年,颍上经济高速发展,我社区各类经济实体逐流而上,显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特别是龙门商场,近几年商品的批发、零售额逐年递增。另外龙门桥的羊皮、牛皮购销,牛羊肉的加工也是我社区的特色。 龙门社区办公地址:顺河南路 电话:2811899 |
杨台社区 |
杨台村简介 杨台村位于颍利路两侧,东与工业园区接壤,合淮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颍城中心不到3公里,是慎城镇蔬菜种植特色村。全村现有人口4724口人,耕地3300亩,该村以种植“三岔沟萝卜”而闻名。“三岔沟萝卜”已注册品牌。仅一季萝卜种植农民可人均纯收入2760元。 该村蔬菜种植四季各异,春夏季以辣椒、茄子、西红柿为主,辅种四季豆、豆角、小青菜等;秋冬季以“三岔沟萝卜”、大棚芹菜为主。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2180亩,占总耕地面积66%,年蔬菜总产值达150万元左右。 |
下溜社区 |
下溜社区居委会于1992年6月筹建开始,至1993年12月,历时一年半的时间筹建,原新群居委会于1994年2月24日,经0城关镇党委下文批准,下溜居委会正式成立。 现慎城镇下溜社区居委会,位于颍上县城东南角,西到顺河路,东至城圈堤,北至纸厂院内护城河,南至城圈堤,居民1152户、3520人。 |
詹家岗社区 |
詹家岗社区简介 颍上县慎城镇詹家岗村位于颍城东郊近2公里,在102省道与224省道交汇处,2006年下半年由原詹家岗村和五里村合并而成,现在新的詹家岗村辖二个自然村庄,14个生产队、22个村民小组,1080户、3850口人,几乎无耕地面积。村里设有小学、幼儿园。村内道路硬基化,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经济展环境优良,2006年上半年被列为“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示范村。 詹家岗人在支部书记金莹莹同志的带领下,始终坚持以集体经济为主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两手抓,做到两手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全面发展。 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同时,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一方面抓思想道德教育,抓法制教育,抓学校教育和科技文化教育; 抓学校教育和科技文化教育;一方面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抓计划生育,抓村容村貌的改造,两个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同步发展。集体企业已发展到20项,年创利税千万元左右,年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跨入全省百强,全市十强行列。多年来,一直被省、市、县评为“安徽省先进集体”、“带领群众奔小康先进党支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单位”、“计划生育合格村”等。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詹家岗村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科学指导之下,尊重广大农民意愿、顺应民意的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具体实施四步战略: (1)调整产业化发展规划布局。(2)打响旅游生态农业品牌。(3)改善居民环境。新村建成后,将成为居住经商休闲为一体的农民新村,不仅解决了农民供水饮水、排水垃圾处理的公共安全问题,而且提升了现代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品味,极大方便了农民生活。农民入住后的新居,将是一个环境优雅,管理规范,服务齐全的新型农民新村,既有利于综合治安,又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综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
二新社区 |
二新社区:位于颍城十字街口西北部,东至解放路,南至中心西路,西至中心西路与交通西路交叉路口,北至交通西路。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844户,人口5486人。分四个居民点,辖区内有五条主要交通干道,即解放北路、中心西路、交通西路、二新北路、外环路;辖区内有县直单位四个,即颍上四中、水务局、服务公司和颍上邮政局。社区办公室坐落在交通西路8号。 |
管仲社区 |
管仲社区:原名小湖孜队,1961年属光明村管辖,隶属城关镇,1997年由光明村划分出来为管仲村管辖,2005年由原城关镇、颍河乡、夏桥镇合并成慎城镇,2006年成立管仲社区。 |
管鲍社区 |
管鲍社区:位于老城区中心,社区四面环街,中心是管仲公园商贸一条街,整体形成东西长方形,辖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社区常住居民1634户,人口6034人。社区居委会按照自然居住情况划分9个小区进行管理。 |
东城社区 |
东城社区:位于慎城镇东部,东至颍上县玻璃厂,西至人民路与滨河大道交叉口,南抵春辉驾校,北达沙河岸边,面积约为2.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420人。 |
城市花园社区 |
城市花园社区:成立于2007年4月,位于404线以南,东起建颍路,南至管仲西路,总面积约193140平方米。辖区可容纳2000余户住户,约六千二百人左右。 |
张洋社区 |
张洋社区:成立于2006年,位于湿地公园以东,县政府以西,保丰村以南,四里湾社区以北。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总户数1112户,总人口3668人。社区有47栋楼。辖区内有县卫计委、地税分局、镇文化站,颍上县人民医院,湿地公园等。 |
下元社区 |
下元社区 社区成立于2007年5月 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 现有15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200栋 住户1102户,常住人口4760人,流动人口846人 辖区单位5个,其中机关单位1个,学校1个,医院1个 个体商业网点90个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 社区工作人员5名 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1名 |
瓦房村 |
慎城镇瓦房村成立于2007年,由原来的颍河南村、孙老圩、江瓦房三个村合并而成。瓦房村位于颍城南郊南湖大道两侧,东面与陈圩村交界,南面与八里河镇交界,西面与杨圩村交界,北面与颍河社区交界,全村总人口3796人,925户,耕地面积3150亩。 我村紧靠颍城,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我村耕地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农副产品以出售大米、小麦、大蒜、藕等,由于水源丰富,我村有鱼苗繁殖基地和精品养殖鱼塘,有着“鱼米之乡”的美称。 由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十分方便,涌现出大批致富带头人和致富能手,每年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总收入在300万元以上,同时还有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地打工,收入也相当客观,也在200万元以上,以上即增加了农民收入也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我们村两委班子一班人,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提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服务水平,目前我村中心村建设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启动,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的社会居住环境,我们真诚地欢迎广大客商来我村投资创业,我们的通讯地址:安徽省颍上县慎城镇瓦房村委会;电话:4416049 4414856。 |
杨圩村 |
杨圩村地处颍上县城以南,南靠八里河,北接西城社区,东至颍丰路,南与郭庄村相连。全村人口总数4660人,土地面积4189亩,12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织,支部-员96人。杨圩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主要作物一麦一稻,是传统的农业村。 |
陈圩村 |
陈圩村:地处慎城镇东南部,全村共9个自然庄,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97户,4392人。辖区内有陈圩小学,机场小学,阳光幼儿园等。 |
保丰村 |
我村位于颍城西北角,于城北新区接壤,总人口3433人,耕地面积3680亩。由17个自然庄组成,颍建路横穿我村,村民居住在颍建路两侧。 |
朱庙村 |
朱庙村位于颍城东北部,紧靠沙河大坝,南边和西边分别与尤岗社区、颍滨村相邻。全村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共29个村民组,1306户、5124人,耕地4653亩,因地势高洼不平,属易灾多灾地区。本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作物。剩余劳动力全部外出打工和在城里务工经商等。近2年来养殖业有所发展,现有1000只以上的个体养鸡场4户,养猪50头以上的2户,规模养猪场一个,现存栏数600头,为我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二00八年本村人均纯收入2760元。 |
郭庄村 |
郭庄村位于慎城镇西南部,五里湖流域下游西岸,南邻八里河镇,盛堂乡柳沟湾,北面是大武村,西面是潘郢村,面积大约8平方公里,所辖25个生产组,分布11个自然庄,1100多户,5098人,耕地面积5000亩(其中2000多亩低湖洼地),农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雨季农作物每年正常年景每亩地纯收入大约在500元,每年全村农民种地收入大约为250万元,人均490元,辖区有一个养鸡场和一个养猪场,规模都不大,本村特色产业主要有从美国引进的大白莲藕和菱角,莲藕每亩产量为2000至3000斤,产值在2000至5000元;菱角产量每亩在2000斤左右,每亩产值在1000至1600元。 我村水利设施较好,拥有一个排灌站,五个排灌点,U型水泥渠总长达3公里左右。 村部位于颍红路公路牌3公里处左南侧。 |
潘郢村 |
潘郢村地处慎城镇西南方向,地处慎城、十八里铺、盛唐乡三者交界处。全村5026口人,土地面积4782亩,8个自然庄,25个村民组,是典型的传统农业村。 |
颍滨村 |
颍滨村:成立于1995年5月,位于颍上县城北部,东西紧邻保丰、朱庙两村,南至保丰大沟,北至沙河,占地面积5000.5亩。现有6个自然庄,1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28户,人口5238人。 |
大武村 |
大武村是原大武、八里塘二个行政村于2006年合并的新建制村,位于颍城西南方向,距城区1.5公里,所辖面积6.8平方公里,西至青年大沟,东临五里湖西岸,北有著名景点淮上公园,南与郭庄村为邻,全村20个村民组,1082个家庭户,2008年统计在册人口5464人,分布于11个大小自然庄,现有耕地4500亩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第三产业为辅的农业村,2002年新建的颍红公路和耿颍路为村内主要公路,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水利设施基本配套,排灌水系已形成网络,农作物高产栽培,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是大武村农业生产的强项,优质稻种植及稻麦衣种繁育更是大武的一大亮点,所繁育的优质稻“西光一号”和“矮早781”曾辐射到周边三县一市及邻近乡镇,但近年来,因受种子生产、销售手续所限制,至今难以形成规模。 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一直是大武村二委一班人工作的重点,2006、2007年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80亩,后因道路不通,雨天卖菜难的问题无法解决,大部分菜农迁往了三十铺镇,其余多数选择了去外地务工。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