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佛村基本情况
永佛村位于206国道向西3公理。北距陈双路2公理,组与组之间多通水泥路,2007年修通陈集至瓦四村的水泥路。
永佛村于2004年由年圩、永佛合并。全村有10个自然庄,有村民649户,总人口3464人,耕地面积6116亩,人均纯收入6630元。
永佛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为党支部,现有党员47人,村两委干部5人,村民代表51人,党员议事会成员14人,上岗无职党员24人,流动党员2人。
永佛村副科级联系领导年立永;包村干部年四明,选派干部乔立恒,年介俊负责支部全面工作,包东场,年介浩负责村委会全面工作,包后圩、姚庄;刘化军负责治保、组织、民事调解工作,包胡刘、巷东;年立志负责民兵、青年工作,包年圩、巷东,年夫臣负责计生工作,包梅圆,年丽利负责计生工作,负大庄、南圩。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年介超负责全面工作,成员年四顺、梅后泰负责监督村务、财务工作;无职党员上岗24名,设置13个岗位。党员议事会成员14人。流动党员2人,均在淅江等。村民代表51名,女代表24名。支部书记年介俊,村委会主任年介浩,集体经济委员会主任年介浩,团支部书记年立志,民兵营长年立志,妇女主任年丽利,计生专干年丽利,综治委主任刘化军,民事调解主任刘化军,村级组织委员刘化军。
永佛村村级活动场所于2010年建设。2层、6间,151.71㎡;党员活动室面积60㎡。
永佛村村级经济主要以玉米为主,通过优质小麦种植面积,为农民增收500元。万亩吨粮田项目于2010年在此村投资兴建。
永佛村于2010年建设村卫生室一处,200㎡。2011年,修通了陈集村自永佛村的村内水泥路,全长2.4公里,水渠14条、桥涵50座等。沼气6口。
永佛村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村内有水泥路10公里,7个自然庄道路达到了硬化,90%村民住进了2层以上砖混楼房,2007年全面完成电网改造工程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321115 | 233000 | -- | 查看 永佛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沟村 |
大沟村基本情况 大沟村位于陈集乡最南部,与包集镇相邻,西、北、东分别与本乡的永佛、陈集、陈二村相连接,206国道及合徐高速穿村而过。 大沟村于2004年由大沟、钱桥两村合并。辖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数20;耕地面积5223亩;人口数2862人; 大沟村党组织设置形式党总支,党员76名,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议事会成员数16人,流动党员数5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数3人,村民代表数52人,人均纯收入6625元。 大沟村县直联系帮扶领导张隽;乡包村干部陈兴勇;姚海让负责党总支全面工作,包姚庄;刘西良负责村委会全面工作,包钱桥、刘庄;姚翠侠负责财务、组织、计生、妇联工作,包李庄;姚洪光负责青年、治安工作,包集前、大沟;姚启好负责民兵工作,包中郢、小圩。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张迁周负责全面工作,成员李广洲、姚荣明负责监督村务、财务工作;无职党员上岗数24名,设置13个岗位。党员议事会成员16人。流动党员5人,分别在淅江、杭州等。村民代表52名,女代表26名。总支书记姚海让,村委会主任刘西良,集体经济委员会主任刘西良,团支部书记姚洪光,民兵营长姚启好,妇女主任姚翠侠,计生专干姚翠侠,综治委主任姚洪光,民事调解主任姚启好。 大沟村活动场所于2011年建设; 2层、6间;151.71㎡;党员活动室面积60㎡。 大沟村村级经济主要以玉米为主;同时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占成年劳力的一半,主要集中在义乌的铁厂,年人均外出务工收入5万元。 大沟村2010年建设卫生室一幢;面积240㎡,道路,村民组之间全部达到硬化标准;水渠45条;桥涵30座;农田水利,万亩吨粮田项目于2011在该村完工;沼气21口。 大沟村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村内水泥路约10公里,90%村民住进楼房砖混结构的2层以上楼房;农电网改造于2007年全部完成。 大沟村于2007年被县委授予“五好党支部”称号 |
瓦四村 |
瓦四村基本情况 瓦四村位于陈集乡西部,陈双路穿村而过,距乡政府7.5公理,南、西分别与淝河、双桥相连接。 瓦四村现有自然村数9个;耕地面积8378亩;人口293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6655元。 瓦四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为党支部,党员56人;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议事会成员12人;流动党员2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村民代表51人。 瓦四村乡科级联系领导丁秀好;包村干部王银银,年四法负责党支部全面工作,包河西;朱广成负责村委会全面工作,包朱庄、大李;年夫民负责财务、组织工作,包木城;李庆所负责民兵工作,包陶庄;年夫忠负责青年、治保工作,包年庄;汤娟负责计生、妇联工作,包宗庄;年夫华负责民事调解工作,包韩吕、油坊;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李加同负责全面工作,成员李庆所、韩孝国负责监督村务、财务工作;无职党员上岗20名,设置13个岗位。党员议事会成员12人。流动党员2人,均在淅江省。村民代表51名,女代表24名。支部书记年四法,村委会主任朱广成,集体经济委员会主任朱广成,团支部书记年夫忠,民兵营长李庆所,妇女主任汤娟,计生专干汤娟,综治委主任年夫忠,民事调解主任年夫华。 瓦四村村级活动场所于2007年建设,2层、7间, 230㎡;党员活动室面积80㎡。 瓦四村主要经营玉米;典型养殖户代表年夫斗,年出栏家禽5万多只,年创利润17万元,带动本村11户群众致富,年人均增收3000元。 瓦四村2010年建设卫生室一幢,240㎡;村民组之间道路全部达到硬化标准;水渠30条;桥涵25座;沼气210口,路灯22盏,全村700户建设了卫生厕所。 7、新农村建设:道路村内水泥路15公里、房屋建设95%村民住进楼房;农电网改造2007年全部完成改造等。 瓦四村2010年蚌埠市 “五好”党支部标兵。 |
老郢村 |
老郢村基本情况 老郢村位于206国道两侧,与宿州交界,206国道穿村而过。 老郢村于2004年由老郢、驴沟两村合并,辖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数12,耕地面积4925亩,人口2949人。 老郢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为党支部,党员数47人,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议事会成员12人;流动党员数3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村民代表51人;人均纯收入6645元。 老郢村县直联系帮扶领导李娜,包村干部张绍兴;年春华负责党支部全面工作,包路东;张广骅负责村委会全面工作,包老汪;年四杰负责财务、组织工作,包北楼;张劲松负责青年、民兵工作,包老郢,张绍宇负责治保工作,包驴沟,张玉华负责民事调解,包皮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张绍军负责全面工作,成员年四松、张永怀负责监督村务、财务工作;无职党员上岗20名,设置13个岗位。党员议事会成员12人。流动党员3人,分别在淅江、蚌埠等。村民代表51名,女代表24名。支部书记年春华,村委会主任张广骅,集体经济委员会主任张广骅,团支部书记张劲松,民兵营长张劲松,妇女主任、计生专干张艳荣,综治委主任张绍宇,民事调解主任张玉华。 老郢村活动场所于2011年建设, 2层、6间; 151.71㎡;党员活动室面积60㎡。 老郢村村级经济主要种植玉米为主,同时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经济。陈集乡创业园在此落户,村民主要以到此工作为主,种地为副;规模性种、养殖户张红宇;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1个,现有党员3人。 老郢村卫生室于2010年建设,180㎡;水渠34条;桥涵26座。 老郢村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村内水泥路8公里,95%村民住进砖混2层以上楼房;2007年全部完成农网改造。 老郢村于2007年被县委授予“五好党支部”称号 |
万圩村 |
万圩村基本情况 万圩村位于206国道东3公理处,万大路穿村而过。 万圩村于2004年由万圩、窑西两村合并。自然村数10个;耕地面积5395亩;人口数3152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29元。 万圩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为党总支,党员75名;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议事会成员14人;流动党员7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村民代表54人。 万圩村乡副科级联系领导陈超;包村干部张广志;崔海朝负责党总支全面工作,包吴庄;赵东磊负责民兵、组织工作,包赵刘王。,崔怀友负责治保,包万圩;郝秀兰负责妇联工作,包窑西;王道勤负责青年工作,包河沿、陶庄、苗庄,张绍康负责民事调解,包张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刘万林负责监督全面工作,包刘庄;成员崔海宇、张绍青负责监督村务、财务工作,无职党员上岗20名,设置13个岗位。党员议事会成员14人。流动党员7人,均在淅江省。村民代表51名,女代表25名。支部书记崔海朝,村委会主任王道勤,集体经济委员会主任王道勤,团支部书记王道勤,民兵营长赵东磊,妇女主任郝秀兰,计生专干郝秀兰,综治委主任崔怀友,民事调解主任张绍康,村组织委员赵东磊。 万圩村村级活动场所于2011年建设,2层,8间,210㎡,党员活动室面积90㎡。 万圩村村级经济主要经营玉米、花生;规模性种、养殖户郝秀兰带动周边群众发家致富,年人均增收4000余元。 万圩2010年建设卫生室一幢,160㎡;水渠32条;桥涵25座;沼气4口,120户修建了卫生厕所。 万圩村新农村建设是村内水泥路12公里,95%村民住进2层以上砖混楼房; 2007年全部完成农电网改造。 2010年县 “五好党支部”。 |
梨元村 |
梨元村基本情况 梨元村位于乡政府西部, 东、南、西、北分别与陈集、瓦一、瓦三、君王等村相临,合徐高速公路贯穿其村。 梨元村于2004年由梨元、梅庄、南楼三个村合并。辖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15;耕地面积8685亩;总人口数4328人。 梨元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为党总支,党员66名;党员议事会成员14人;流动党员2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村民代表56人;人均纯收入6635元。 梨元村乡副科级联系领导陈何军;包村干部张化斌,张士宇负责党总支面工作,包张庄,年吕凤负责村委会全面工作,包湖东;年夫罗负责财务、组织、青年工作,包南楼;年新民负责民兵工作,包庙东,年夫领负责治保工作,包梅庄、毛庄,张钱高负责民事调解,包关路口,张美华负责妇联计生工作,包前、后梨元,王艳负责计生工作,负廖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年夫罗负责全面工作,成员张怀共、年夫东负责监督村务、财务工作;无职党员上岗20名,设置13个岗位。党员议事会成员14人。流动党员2人,均在淅江等。村民代表56名,女代表24名。支部书记张士宇,村委会主任年吕凤,集体经济委员会主任年吕凤,团支部书记年夫罗,民兵营长年新民,妇女主任王艳,计生专干张美华,综治委主任年夫领,民事调解主任张钱高。 梨元村活动场所于2010建设,2层。6间, 151.71㎡;党员活动室面积60㎡。 梨元村村级经济主要经营玉米;规模性种、养殖户、常先林;带动周边群众40户致富,年出栏商品羊1000多只,年户人均增收4000元。 梨元村2010年建设卫生室一幢,240㎡;水渠20条;桥涵21座,机井40口。 梨元村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村内水泥路约9公里,95%村民住进2层以上砖混楼房; 2007年全部完成农网改造。 梨元村于2011年被县委授予“五好党支部”称号 |
瓦一村 |
瓦一村基本情况 瓦一村位于陈集乡西部,陈双路穿村而过,距乡政府2.5公理,东与陈集村相邻,南、西、北分别与本乡的瓦四、瓦三、梨元相连接。 瓦一村于2004年由前圩、瓦一合并,自然村12个,耕地面积7688亩;人口3093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30元。 瓦一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为党支部,党员52名;党员议事会成员16人;流动党员3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12人;村民代表51人; 瓦一村包村干部陈磊;乡科级联系领导吴英,王明训负责党支部、村委会全面工作,包学校;张伟负责青年、财务、妇联工作,包张庄、房庄。年介运负责民兵工作,包前后年;崔海标负责治保、民事调解工作,包崔圩;朱传芳负责计生工作,包庙东、前圩;祝建侠负责村级组织工作,包张桥、陈庄、大廖。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廖恒甫负责监督全面工作;成员张士华、年介仁负责监督村务、财务工作,包小廖、王庄;无职党员上岗20名,设置13个岗位。党员议事会成员12人。流动党员3人,均在淅江省。村民代表51名,女代表24名。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明训,集体经济委员会主任王明训,团支部书记张伟,民兵营长年介运,妇女主任张伟,计生专干朱传芳,综治委主任年介运,民事调解主任崔海标,村组织委员祝建侠。 瓦一村村级活动场所于2011年建设,2层,6间,151.71㎡,党员活动室面积60㎡。 瓦一村村级经济以养殖为主;大力发展:“一村一品”项目,该村是生猪养殖基地,成立生猪养殖协会,现有会员45户。 瓦一村2010年建设卫生室一幢,180㎡;水渠31条;桥涵26座;沼气6口。 瓦一村村内水泥路14公里,95%村民住进2层以上砖混楼房; 2007年全部完成农电网改造。 2010、2011年县 “五好党支部”称号 |
瓦三村 |
瓦三村基本情况 瓦三村位于陈集乡西部,陈双路穿村而过,距乡政府7.5公理,南、西分别与淝河、双桥两乡镇两相临。 瓦三村于2004年由瓦三、瓦二两村合并。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5个;耕地面积7009亩;人口3082人。 瓦三村党组织设置形式党支部,党员总数52人,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议事会成员12人;流动党员3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村民代表53人;年人均纯收入6640元。 瓦三村包村干部王明龙,年介伍负责党支部、村委会全面工作,包张庄酒坊;年立品负责民事调解,包年圩;陆良龙负责财务、组织工作,包七姓庄;年卫鹏负责民兵工作,包土楼;李明克负责治保工作,包公李;陈红丽负责妇联计生工作,包瓦坊,陆万清负责集青年工作,包陆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陆万清负责全面工作,成员年四伍、年四伟负责监督村务、财务工作;无职党员上岗20名,设置13个岗位。党员议事会成员12人。流动党员3人,均在淅江。村民代表53名,女代表21名。支部书记年介伍,集体经济委员会主任陆万清,团支部书记陆万清,民兵营长年卫鹏,妇女主任陈红丽,计生专干陈红丽,综治委主任李明克,民事调解主任年立品。 瓦三村活动场所于2007年建设;91.71㎡,1层、4间;党员活动室面积30㎡。 瓦三村村级经济主要经营玉米及玉米收购,同时本村青壮年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年人均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瓦三村于2010年建设卫生室一幢;160㎡;水渠22条;桥涵18座;沼气18口。 瓦三村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村庄内水泥路5公里、95%村民住进2层及以上砖混楼房; 2007年完成农电网改造。 瓦三村于2009年被县委授予“五好党支部”称号 |
大桥村 |
大桥村基本情况 大桥村位于陈集乡西北,距206国道3公理处,西、北分别与双桥、杨集两镇相临,东、南分别与本乡的君王、梨元两村相连接,合徐高速穿村而过。 大桥村现有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5;耕地面积6034亩;总人口3611人。 大桥村党组织设置形式党支部;党员数59;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议事会成员14人;流动党员2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村民代表52人;人均纯收入6635元。 大桥村科级领导干部陈继利,包村干部陈松,年夫银负责党支部全面工作,包倪庄;张绍成负责村委会全面工作,包河东;年介旺负责财务、组织工作,包河西;张丽侠负责青年工作,包孙庄;年夫国负责民兵工作,包双年,张海涛负责治保工作,包大桥。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张绍稳负责全面工作,成员张金楼、倪道丰负责监督村务、财务工作;无职党员上岗数24名,设置13个岗位。党员议事会成员14人。流动党员2人,分别在淅江、厦门等。村民代表52名,女代表26名。支部书记年夫银,村委会主任张绍成,集体经济委员会主任张绍成,团支部书记张丽侠,民兵营长年夫国,妇女主任张保芹,计生专干倪素萍,综治委主任张海涛,民事调解主任张海涛。 大桥村活动场所于2011年建设; 2层、6间,51.71㎡;党员活动室面积60㎡。 大桥村村级经济主要以玉米为主; “一村一品”成效显著,村内主要有规模性种、养殖户年吕新,年出栏商品牛75头,年利润16万元。 大桥村村级卫生室于2010年建成;本村现有水渠26条;桥涵29座。 大桥村村村内水泥路10公里、房屋建设95%村民住进砖混2层以上楼房;农电网改造2007年全部完成。 |
君王村 |
君王村基本情况 君王村位于陈集乡北部,206国道、县道万大路贯穿其中。 君王村自于2004年由君王、孔庙两村合并,辖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12;耕地面积5774亩;人口数3437人; 君王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为党总支,党员数80人,村两委干部7人,党员议事会成员14人;流动党员数5名;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村民代表56人;人均纯收入6665元。 君王村乡科级领导干部陆永斌,包村干部-;王兴民负责党支部全面工作,包张庄;王仲新负责村委会全面工作,包王庄;张红星负责财务、民兵工作,包张圩;张兴利负责青年工作,包沟东,王忠负责治保工作,包沟南、沟北,邢化珍负责计生、妇联工作,包赵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陈怀连负责全面工作,成员王亚、年玉林负责监督村务、财务工作。无职党员上岗数22名,设置13个岗位。党员议事会成员14人。流动党员5人,分别在淅江、杭州等。村民代表56名,女代表28名。支部书记王兴民,村委会主任王仲新,集体经济委员会主任王仲新,团支部书记张兴利,民兵营长张红星,妇女主任邢化珍,计生专干邢化珍,综治委主任王忠,民事调解主任王忠。 君王村活动场所于2010年建设,2层、10间,230㎡;党员活动室面积90㎡。 君王村村级经济主要经营玉米、花生;规模性种植户王建国,带动周边村民30户致富,每户年平均收入7万元。 君王村卫生室于2010年建设,280㎡,2层;本村现有水渠22条;桥涵35座;沼气14口。 君王村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村内水泥路12公里、95%村民住进楼砖混2层以上楼房; 2007年全部完成农网改造。 君王村于2009年被县委授予“五好党支部”称号 |
永佛村 |
永佛村基本情况 永佛村位于206国道向西3公理。北距陈双路2公理,组与组之间多通水泥路,2007年修通陈集至瓦四村的水泥路。 永佛村于2004年由年圩、永佛合并。全村有10个自然庄,有村民649户,总人口3464人,耕地面积6116亩,人均纯收入6630元。 永佛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为党支部,现有党员47人,村两委干部5人,村民代表51人,党员议事会成员14人,上岗无职党员24人,流动党员2人。 永佛村副科级联系领导年立永;包村干部年四明,选派干部乔立恒,年介俊负责支部全面工作,包东场,年介浩负责村委会全面工作,包后圩、姚庄;刘化军负责治保、组织、民事调解工作,包胡刘、巷东;年立志负责民兵、青年工作,包年圩、巷东,年夫臣负责计生工作,包梅圆,年丽利负责计生工作,负大庄、南圩。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年介超负责全面工作,成员年四顺、梅后泰负责监督村务、财务工作;无职党员上岗24名,设置13个岗位。党员议事会成员14人。流动党员2人,均在淅江等。村民代表51名,女代表24名。支部书记年介俊,村委会主任年介浩,集体经济委员会主任年介浩,团支部书记年立志,民兵营长年立志,妇女主任年丽利,计生专干年丽利,综治委主任刘化军,民事调解主任刘化军,村级组织委员刘化军。 永佛村村级活动场所于2010年建设。2层、6间,151.71㎡;党员活动室面积60㎡。 永佛村村级经济主要以玉米为主,通过优质小麦种植面积,为农民增收500元。万亩吨粮田项目于2010年在此村投资兴建。 永佛村于2010年建设村卫生室一处,200㎡。2011年,修通了陈集村自永佛村的村内水泥路,全长2.4公里,水渠14条、桥涵50座等。沼气6口。 永佛村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村内有水泥路10公里,7个自然庄道路达到了硬化,90%村民住进了2层以上砖混楼房,2007年全面完成电网改造工程 |
陈二村 |
陈二村基本情况 陈二村位于陈集乡东部,206国道沿村经过。西、北分别与本乡的陈集、梨元、君王、万圩四村相临,东、南分别与本乡的陈集、大沟两村、以及包集镇相连接。 陈二村于2004年由陈三、湖北、陈二三个村合并而成,辖12个自然村庄;耕地面积6880亩;总人口数3189人。 陈二村党组织形式设置党总支,党员66名,党员议事会成员12名,流动党员4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村民代表51名,人均纯收入6648元。 陈二村包村干部陈豪,王伟负责党总支全面工作,小王庄、西王;单圣虎负责村委会全面工作,包东王庄;梁永才负责财务、组织工作,包梁庄;陈怀桃负责青年工作,民兵营长,包七姓庄;崔杰负责统计工作,包高台庙;徐帮文负责计生、妇联工作,包陈庄;单圣盘负责治安工作,单庄。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王卫民负责全面工作,成员王相之、崔海早负责监督村务、财务工作;无职党员上岗数22名,设置13个岗位。党员议事会成员12人。流动党员4人,分别在淅江、江阴、蚌埠等。村民代表51名,女代表25名。总支书记王伟,村委会主任单圣虎,集体经济委员会主任单圣虎,团支部书记崔杰,民兵营长陈怀桃,妇女主任徐帮文,计生专干徐帮文,综治委主任单圣盘,民事调解主任梁永才。 陈二村活动场所于2007年建设;91.71㎡,1层、4间;党员活动室面积30㎡。 陈二村村级经济发展以玉米为主;大力发展:“一村一品”项目,该村是生猪养殖基地,成立有生猪养殖协会,有35户农户加入协会,平均每户年收入4万元以上。 陈二村卫生室建立2011年3间100平方;水渠22条,桥涵33座;机井55眼,沼气35口。 陈二村农户新建房大多为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住房条件大为改善,新农村建设按规划稳步推进、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
陈集村 |
陈集村村情介绍 陈集村位于206国道两侧,东、南、西、北分别与本乡的陈二、大沟、瓦一、梨元等村相连接,陈集村是乡政府所在地。 陈集村于2004年由陈四、陈集两村合并而成。人口4560人,其中外来人口958人,耕地9018亩,自然庄9个,19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6人,人均纯收入9652元。 陈集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为党总支,党员90人,村干部7人,上岗无职党员24人;党员议事会成员14人;流动党员2人,目前均在浙江省;村民代表56人。 陈集村乡副科级领导联系人吴英,包村干部蒲绪杰,大学生村官朱勇,陈如满负责党总支全面工作,包王元;陈传丰负责村委会全面工作,负责庙后;陈兴社负责财务、组织工作,包庙前,小圩、老郢陈四;周玉龙负责民兵工作,包刘庄、张周庄;陈宝俊负责治保工作,包街东、街南、街北;刘延珍负责计生、妇联工作,包西一;陈兴松负责青年工作,包西二、西三、西四。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王绪林负责全面工作,成员陈同哲、陈兴明负责监督村务、财务工作;无职党员上岗数24名,设置13个岗位。党员议事会成员14人。流动党员2人,均在淅江省。村民代表56名,女代表27名。总支书记陈如满,村委会主任陈传丰,集体经济委员会主任陈传丰,团支部书记陈兴松,民兵营长周玉龙,妇女主任刘延珍,计生专干年夫玲,综治委主任陈保俊,民事调解主任陈保俊。 陈集村村级活动场所于2010年建设,2层,6间,151.71㎡,党员活动室面积60㎡。 陈集村村级经济以养殖及经商为主;大力发展:“一村一品”项目,该村是生猪养殖基地,成立有生猪养殖协会,怀远县阳光生态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在此落户,年出栏商品猪4000多头,年纯利润400多万元,带动周边40多户养殖户,平均每户年增收入6万元以上。 陈集村卫生室建于2008年,10间,280多平方;水渠12条,桥涵36座;机井51眼,沼气15口。 陈集村农户新建房均为砖混结构的二层以上楼房,住房条件大为改善,新农村建设按规划稳步推进、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2011年陈集村“万村网页”获省奖励。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