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圩乡永红村有耕地6546亩,人口2896人,户数634户,辖13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42名,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永红村各项工作均位居全乡前列,工作成绩较为突出,该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抓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村两委班子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支部、党员以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带领群众早日致富,奔向小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321205 | 233000 | -- | 查看 永红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高庙村 |
高庙村位于徐圩乡大西南角,东接尚庙,西邻宗庙,北靠永红,南于蒙城县立仓镇接壤。一条宽阔的柏油路从尚庙街直通我村,现今我村各个自然庄全部修通了柏油路和砂石路,交通十分便利。 我村共7个自然庄,辖18个村民小组,610户人家,共有人口2620人,其中党员55人,农业劳动力1850人。全村共有土地5850亩,只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植树2个林带,造林面积约500亩。 学校一个,有教学楼18间,教师8名,205名学生。 我村自来水厂一个,供应着村里495户人家的饮用水。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的做法是: 1、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养殖业。目前养猪大户3个,年养猪900余头,现存栏量300头;养鸡户5个,年养鸡3万余只。除此之外,还有小规模的养殖户百余户。 2、继续加大种植业发展力度。大力宣传科学种田,聘请农业专家来村授课,努力提高单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在去年旱情严重的情况下,小麦平均亩产量1000斤,玉米950斤左右,保证了农民的增产增收。 3、积极鼓励农民劳务输出。1400民农民工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货运、出租、客运、建筑、农产品和饮食业等产业链,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4,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目前我村有孵化场和服装厂各一个,6个建筑工程队,让在家生育劳动力不出门就能挣钱致富。 在党支部的坚强带领下,全体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帮助群众致富。目前我村现有空调用户约350湖,太阳能用户335户,电话和手机用户约2000部,私家车26部,摩托车已基本全面普及,互联网用户110户,逐步向电气化、数字化、信息化迈进。 几年来,高庙村先后荣获“五个好”村党支部,“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今日的高庙村 邻里和睦 百业兴旺 |
新集村 |
徐圩乡新集村由原新集村、周尚村、尚圩村三村合并而成,共有人口4784人,耕地7917亩,户数1060户,辖26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83人。新集村村两委班成切实发挥凝聚力、战斗力,多措并举加快新集村的经济发展,新集村街道的建成方便了邻近4个村群众的生活,共有40余家商户从事农产口、商品批发零售,逢单逢集,并于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庙会,前来逢会人数达几千余人。有力的带动了新集村经济发展。 |
宗庙村 |
宗庙村位于徐圩乡西部,由原宗庙村、王巷村二村合并而之,总人口3374人,实有耕地8133亩,辖2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32户。 由于党的惠农政策,加上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逐步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全村拥有中小型货车96辆,摩托车已达到户户都有。大型农机具有43余台,基本达到了农业机械化。在党的阳光照耀和惠民政策的支持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日异提高 |
钞湖村 |
钞湖村位于徐圩乡东部,由原钞湖村、赵庙村合并而成,现有耕地8679亩,农户750户,总人口3348人。村成立党总支,共有党员58名,村班子成员7名,后备干部2名。在村两委班子团结努力下,本村村民人均收入有较快增长,多次被乡评为先进党总支。 |
白湖村 |
白湖村位于徐圩乡西部,北临界阜蚌高速公路,由原白湖村、张庙村二村合并而之,总人口3502人,实有耕地7658亩,总户数829户。全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012人,实有耕地7658亩,人均2.1亩,人均住房面积39平方米,农业总产值765.8万元,2010年人均收入达4150元。 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抓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村新农村建设分白湖点和三支渠点,白湖点占地50亩,三支渠点占地40亩。目前白湖点水泥路已经全面铺设完成,顺利实现通行。 广大村民的强烈拥护,村两委班子的认真工作,全村逐步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村两委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村群众走上了一条发展致富,村风文明的新农村道路。 |
永红村 |
徐圩乡永红村有耕地6546亩,人口2896人,户数634户,辖13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42名,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永红村各项工作均位居全乡前列,工作成绩较为突出,该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抓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村两委班子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支部、党员以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带领群众早日致富,奔向小康。 |
陆湖村 |
徐圩乡陆湖村原陆湖村与李湖村合并而成,耕地面积6091亩,总人口3171人,气候:冬冷夏热,有16个村民组,共有689户,老年人比例12%,儿童比例13%,外出务工比例40%,主要从事建筑及服务行业。村交通便利,群众出行较为方便。 陆湖村主要种植小麦、大豆,养殖业主要以猪、羊为主,搞种植养殖的有23户,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种养殖,近年来由于党的惠农政策,加上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逐步增加,2008年人均纯收入3998元,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全村手机用户92%以上。摩托车已基本达到户户都有。大型农机具有数百余台,基本达到了农业机械化。陆湖村村民正以饱满的热情走共同致富的道路。 |
褚湖村 |
褚湖村位于徐圩乡东部,全村总人口2426人,耕地5253亩,共有555户,辖10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庄。近年来在党的惠农政策下,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截止到2008年底村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98%的村民装上了电话,村村通小油路切实方便了群众出行。村内设有远程教育基层终端接收点、人口学校、妇女活动室、并建有科普宣传橱窗及村务公开橱窗 |
韩湖村 |
徐圩乡韩湖村由原韩湖村、张湖村二村合并而成,现有耕地6457亩,总人口3839人,总户数779户,辖19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庄。为带动群众共同致富,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方进行市场考察,在总支书记尚登军同志的牵头下,张跃同志率部分群众建立了张湖村莲藕莲会,所种植的浅水莲藕不但操作简单,产量较高,且口感较好,与同类产品相比市场销量较高。为使农闲在家的妇女同志也能有收入来源,村支部与在外出务工创业人联系,发展手工串珠协会,部分妇女同志能较为熟练的掌握串珠技术,月收入近千元。 |
徐圩村 |
徐圩村位于怀远县西部,由原徐圩村、秦庙村、钱湖村三村合并而之,总人口4875人,实有耕地8145亩,辖2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49户。 由于党的惠农政策,加上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逐步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已有70的农户已经拆旧房建起了楼房。全村手机用户90%以上。中小型货车60辆,摩托车已达到户户都有。大型农机具有76余台,基本达到了农业机械化。在党的阳光照耀和惠民政策的支持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日异提高。 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抓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村两委班子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支部、党员以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带领群众早日致富,奔向小康。 |
梨园村 |
梨园村位于徐圩乡南部,由原沟套村、大郢村二村合并而成,全村总人口3980人,耕地8164亩,总户数818户,辖14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庄。农作物主要以大豆、小麦为主,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一方面,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订单农业,使农作物亩产量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发展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 |
黄园村 |
黄园村位于徐圩乡南部,总人口3276人,耕地5865亩,户数701户,辖27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庄。往年由于该村地处洼处,每年汛期期间,地洼处积水难以得到有效的处理,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致使村民的农业收入增加有限,外出务工人数较多。为解决这一难题,乡党委政府与村两委班子积极筹划,兴修水利,开沟清淤,对地洼处进行了集中整理,积水难以排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农民收入也所有增加。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