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情概况:该村位于乡政府西南1公里处,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出行便利,交通优势明显。耕地面积3750亩,总人口3100人,主导产业为黑鱼养殖,2010年人均纯收入62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
二、村党组织概况:该村党组织设置情况为党支部,党员数32人,党员议事会成员数16人,“两委”班子人数7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突出。
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情况:建设时间为1999年7月;建筑面积160㎡;党员活动室及党员远程教育等活动均能正常使用。
四、村级工作情况:
全村除种植常规性农作物外,还规模种植毛豆、四季豆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500亩,年产量500吨,都由村内瓜果交易市场集中销售到附近大中城市;村内苗圃花卉园、鱼鸭立体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建材生产、包装等村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五、村级下步发展方向及制约发展的问题: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并不是一定要“村村冒烟”,也不能搞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要积极转换思路,因地制宜,能工则工,能企则企,没有条件发展工企业的更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发展村级经济。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321206 | 233000 | -- | 查看 红光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张坝村 |
张坝村位于茨淮新河北岸,距乡政府东约7.5公里处,东靠胡桥湾,与荆芡乡接壤,西邻中郢村,北靠陆圩村,芡南公路横穿境内,是一个交通便利、水陆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步伐较快的鱼米之村。全村总面积10814.85亩,耕地面积6937.6亩。拥有刘集、王庄、新庄、肖巷、街西、香店、河南共7个自然庄,7个村民小组共有556户,人口2417人,内有刘集小学,在校学生348人,村卫生室1个,1个村委会活动室和1个篮球场。照明用变压器50KVA2台,灌溉用变压器160KVA1台。 该村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其次就是利用茨淮新河发展网箱养鱼和紧靠兰桥湾低洼地开挖精养鱼塘,特别是近两年科学种养的普及,使养殖业上规模、上档次,品种齐全,农民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近年来,全村经济稳定增长,2008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为8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375元。 |
陆圩村 |
陆圩村位于兰桥乡东北,芡南路两侧,全村现有耕地面积5001亩,人均土地约1.84亩,辖5个自然庄,10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4175人507户。该村两委班子及配套组织健全,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党员43人,村名代表93人。该村有六年制小学一座,教师8名,学生约110名,学校占地2.6亩。村委会紧靠学校,有卫生室一所。 由于党的惠农政策,加上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逐步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已有65%的农户已经拆旧房建起了楼房。全村手机用户95%以上。中小型货车5辆,摩托车已达到户户都有。大型农机具有16台,基本达到了农业机械化。在党的阳光照耀和惠民政策的支持下,人民的生活水平日异提高。 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抓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村两委班子切实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支部、党员以新的面貌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带领群众早日致富,奔向小康。 |
杨圩村 |
杨圩村位于芡南路两侧,处芡、茨两河之间,辖10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2863亩,人口2015人439户。村两委班子及配套组织健全,党员32人,村“两委”成员7人,村民代表31人,村民小组数4个。杨圩村里设有教学点1个,教师2人,3个班级23名学生,全村儿童入学率100%。 自2004年来,杨圩村以藕塘街道北口,四支渠两边为中心,着手规划建设老村庄搬迁工作。新村规划四支渠以东规划每排建28户,共4排计112户。每排占地东西长196米,南北宽120米,计35.28亩,以解决杨圩新自然庄建房问题。四支渠以西规划5排建140多户,占地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以解决圩西、圩前两个自然庄建房问题。同时,老村拆迁还耕工作已于2005年已被市、县国土部门列为开发复垦项目。 杨圩村两委班子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瓦房村 |
瓦房村共有人口2110人,36名党员,30名村民代表,10个村民小组;其主导产业为农业种植,耕地面积为2110亩,水域面积为800亩。该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为党支部,村党组织委员会5人,村民委员会3人,配套组织健全。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额10万元,主要来源为林业、加工业和转移支付。村“两委”成员发展经济意识强,思路明确,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较提高。 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村之间均由四级砂石路连接,与其它村相比,出行便利,交通优势明显。该村始终是县乡的农村先进典型,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念。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潜移默化,使广大群众对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和迫切,享受现代文明的积极性和热情非常高涨。 |
中郢村 |
中郢村位于芡河南岸,距乡政府东约4.5公里处,东邻陆圩村,西接杨圩村,是一个交通便利、水陆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步伐较快的鱼米之村。全村总面积6570.3亩,耕地面积3125.85亩。拥有一队、二队、三队、桥口、桥东、小南郢、南湖共7个自然庄,7个村民小组共有515户,人口2235人,内有桥口小学,在校学生336人,村卫生室1个,1个村委会活动室和1个轮窑厂。照明用变压器50KVA2台、100KVA1台,灌溉用变压器80KVA1台、30KVA1台。 该村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其次是利用芡河发展水产业,特别是近两年科学种养的普及,使养殖业上规模、上档次,品种齐全,农民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和村办企业。近年来全村经济稳定增长,2008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为10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25元。 |
藕塘村 |
一、村情概况:该村位于乡政府北1公里处,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出行便利,交通优势明显。耕地面积3720亩,总人口3256人,主导产业为鞋厂,2010年人均纯收入6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2万元。 二、村党组织概况:该村党组织设置情况为党支部,党员数39人,党员议事会成员数16人,“两委”班子人数5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突出。 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情况:建设时间为2008年7月;建筑面积165㎡;党员活动室及党员远程教育等活动均能正常使用。 四、村级工作情况: 全村除种植常规性农作物外,还规模种植毛豆、四季豆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500亩,年产量500吨,都由村内瓜果交易市场集中销售到附近大中城市;村内苗圃花卉园、鱼鸭立体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建材生产、包装等村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五、村级下步发展方向及制约发展的问题: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并不是一定要“村村冒烟”,也不能搞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要积极转换思路,因地制宜,能工则工,能企则企,没有条件发展工企业的更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发展村级经济。 |
梅郢村 |
梅郢村位于芡河南岸,距乡政府北约2.5公里处,东邻大观村,西接联合村,是一个交通便利、水陆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步伐较快的鱼米之村。全村总面积6573.3亩,耕地面积3077.4亩。拥有梅郢、张郢、小圩郢、刘郢共4个自然庄,4个村民小组共有490户,人口2065人,内有梅郢小学,在校学生236人,村卫生室1个,1个村委会活动室。照明用变压器30KVA1台、100KVA1台,灌溉用变压器80KVA1台、50KVA1台。 梅郢村土地肥沃,水利条件较好,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其次是利用芡河发展水产业,特别是近两年科学种养的普及,使养殖业上规模、上档次,品种齐全,农民的收入主要是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全村经济稳定增长,2008年工农业生产总值为7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425元。 |
刘集村 |
一、村情概况:该村位于乡政府东南2公里处,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出行便利,交通优势明显。耕地面积3870亩,总人口3200人,主导产业为肉鸡养殖,2010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 二、村党组织概况:该村党组织设置情况为党支部,党员数44人,党员议事会成员数16人,“两委”班子人数6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突出。 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情况:建设时间为2003年4月;建筑面积160㎡;党员活动室及党员远程教育等活动均能正常使用。 四、村级工作情况: 全村除种植常规性农作物外,还规模种植毛豆、四季豆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500亩,年产量500吨,都由村内瓜果交易市场集中销售到附近大中城市;村内苗圃花卉园、鱼鸭立体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建材生产、包装等村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五、村级下步发展方向及制约发展的问题: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并不是一定要“村村冒烟”,也不能搞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要积极转换思路,因地制宜,能工则工,能企则企,没有条件发展工企业的更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发展村级经济。 |
兰桥村 |
一、村情概况:该村位于乡政府东1公里处,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出行便利,交通优势明显。耕地面积4300亩,总人口4100人,主导产业为货车运输,2010年人均纯收入6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3万元。 二、村党组织概况:该村党组织设置情况为党支部,党员数48人,党员议事会成员数16人,“两委”班子人数8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突出。 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情况:建设时间为2006年4月;建筑面积160㎡;党员活动室及党员远程教育等活动均能正常使用。 四、村级工作情况: 全村除种植常规性农作物外,还规模种植毛豆、四季豆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500亩,年产量500吨,都由村内瓜果交易市场集中销售到附近大中城市;村内苗圃花卉园、鱼鸭立体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建材生产、包装等村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五、村级下步发展方向及制约发展的问题: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并不是一定要“村村冒烟”,也不能搞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要积极转换思路,因地制宜,能工则工,能企则企,没有条件发展工企业的更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发展村级经济。 |
大观村 |
一、村情概况:该村位于乡政府东北2公里处,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出行便利,交通优势明显。耕地面积3560亩,总人口3100人,主导产业为稻田泥鳅,2010年人均纯收入61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 二、村党组织概况:该村党组织设置情况为党支部,党员数38人,党员议事会成员数16人,“两委”班子人数6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突出。 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情况:建设时间为2008年7月;建筑面积160㎡;党员活动室及党员远程教育等活动均能正常使用。 四、村级工作情况: 全村除种植常规性农作物外,还规模种植毛豆、四季豆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500亩,年产量500吨,都由村内瓜果交易市场集中销售到附近大中城市;村内苗圃花卉园、鱼鸭立体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建材生产、包装等村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五、村级下步发展方向及制约发展的问题: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并不是一定要“村村冒烟”,也不能搞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要积极转换思路,因地制宜,能工则工,能企则企,没有条件发展工企业的更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发展村级经济。 |
红光村 |
一、村情概况:该村位于乡政府西南1公里处,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出行便利,交通优势明显。耕地面积3750亩,总人口3100人,主导产业为黑鱼养殖,2010年人均纯收入62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 二、村党组织概况:该村党组织设置情况为党支部,党员数32人,党员议事会成员数16人,“两委”班子人数7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突出。 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情况:建设时间为1999年7月;建筑面积160㎡;党员活动室及党员远程教育等活动均能正常使用。 四、村级工作情况: 全村除种植常规性农作物外,还规模种植毛豆、四季豆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500亩,年产量500吨,都由村内瓜果交易市场集中销售到附近大中城市;村内苗圃花卉园、鱼鸭立体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建材生产、包装等村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五、村级下步发展方向及制约发展的问题: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并不是一定要“村村冒烟”,也不能搞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要积极转换思路,因地制宜,能工则工,能企则企,没有条件发展工企业的更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发展村级经济。 |
联合村 |
一、村情概况:联合村位于乡政府西1公里处,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出行便利,交通优势明显。耕地面积4102亩,总人口3700人,主导产业为鞋厂,2010年人均纯收入6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 二、村党组织概况:该村党组织设置情况为党支部,党员数47人,党员议事会成员数16人,“两委”班子人数6人,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突出。 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情况:建设时间为2008年7月;建筑面积165㎡;党员活动室及党员远程教育等活动均能正常使用。 四、村级工作情况: 全村除种植常规性农作物外,还规模种植毛豆、四季豆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500亩,年产量500吨,都由村内瓜果交易市场集中销售到附近大中城市;村内苗圃花卉园、鱼鸭立体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建材生产、包装等村级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五、村级下步发展方向及制约发展的问题: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并不是一定要“村村冒烟”,也不能搞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要积极转换思路,因地制宜,能工则工,能企则企,没有条件发展工企业的更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发展村级经济。 |
孙庄村 |
孙庄村概况简介 一、村级概况 孙庄村位于乡人民政府西南部,距乡集镇2公里。目前该村辖4个自然庄, 人口755户3240人,是我县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该村耕地面积5438亩,以种植小麦、水稻为主,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900元。该村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南靠茨淮新河、唐万大桥,北靠兰万县道,交通十分便利。 二、党组织概况 孙庄村设立党支部,辖8个村民小组,党员73人,村民代表55人。该村现有村“两委”人员8人,其中党支部委员会4人,村民委员会5人,交叉任职1人。 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情况 活动场所建于2000年5月的二层小楼作为办公场所,建筑面积近170平方米。具备以下功能: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广播室(资料室)和计生宣教室(服务室)。目前村级活动场所维护良好,使用正常。 四、村级工作情况 1、组织工作情况 村“两委”班子认真抓好“五大载体”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较好完成,严格规范抓好党务、村务公开工作。 2、经济发展情况 (1)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积极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通过扩大优质小麦、水稻种植面积,改变传统的“一麦一稻”格局,增加农民收入。 (2)扩大畜牧、家禽养殖业规模,组织群众科学养殖。 3、社会事业建设情况 该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加强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义务教育率达到100%,计划生育工作开展良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到实处,近年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五、近年来(2006年以来)村党组织受上级表彰情况 2007年度获怀远县“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