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楼村村部(始建于2005年,建筑面积260平方米。
该村现有人口4660人,耕地6450亩。有0党员76名,
村支部下辖三个党小组)
欢迎来到焦楼村-------敬请品尝沙瓤无公害西瓜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602101 | 236824 | 0558 | 查看 焦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前毛村 |
前毛村:位于芦庙镇西北6公里处。 |
雷庄村 |
雷庄村是亳州市最北端的乡村,辖有3个自然村,700余户,近3000人,现有党员35人,村两委干部6人,村室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全村耕地面积4500余亩,主要经济作物以留兰香、烟叶、红薯为主。 |
徐庙村 |
徐庙村,辖11个自然村,11个村民组,人口4061,地亩5559亩,党员63名(其中女党员8名),村“两委”职数6名。特色经济有养殖基地7个、种植专业化3个。 村书记,尤金华,1964年7月出生,大专学历,1987年7月入党。 村主任,李景阳,1967年7月出生,初中学历,1999年7月入党。 大学生村官,燕小菊,女,1989年3月出生,2011年7月入党,毕业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专学历,2012年8月选聘到村,现任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修建于2012年,砖混二层结构,总面积260㎡,党员活动室面积70㎡。 |
杨庄村 |
杨庄村位于芦庙镇东北约5公里处,南邻本镇徐庙、西邻本镇雷庄村、北邻河南省营国、东邻河南省界沟。辖区现有21个自然村,1518户,6700人,4个党支部,党员111人。可耕地7389亩,年人均收入6200元,困难户205户339人,优抚户8户。另外,有外来人口40人。全村60岁以上老人903人,16岁以下少年及儿童2600人,残疾人口300人 。 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近年以来: (1)落实烟叶连片规划。每年一千亩递增;改善基础设施,新增机井10口;烟叶连片区,开挖烟叶排水沟,修建水泥路和砖碴路6000米。 (2)扩大留兰香等中药材种植面积。 (3)增加温室蔬菜大棚50亩。蘑菇温室200平方米。 (4)抓好杨庄500亩小麦良种繁育项目。完成500亩小麦高产攻关项目,增加农民收入15万。 我村土地肥沃,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群众思想进步,自2007年并村以来,我村现任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奋发向上,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村两委-远瞩地研究制定出了五年发展思路和规划,即:依据上级各项优惠政策,围绕镇党委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按照“稳中求进,有效增长”的方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不断完善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宽敞的公路,整洁的村庄,环境优美,村容整洁。 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我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修建了农家书屋及老年活动站,并定时开放,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开展了文明户、清洁户评比活动,等等。通过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广大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建设美好乡村的热情日益高涨。 |
袁庄村 |
袁庄村辖有10个自然村,986户,近4000人,现有党员72人,村两委干部6人,村室面积500平方米。全村耕地面积5765亩,是芦庙镇农业大村,主要经济作物以药材、棉花、烟叶为主。 |
芦庙村 |
芦庙村简介 芦庙村坐落在芦庙集上,交通便利,辖区有13个自然村,1484户,人口6000多人。 现有党员85名,村干部10人,村室面积675平方米。全村有耕地6159亩,以粮食生产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是药材、蔬菜,今年药材面积达3000多亩。 |
焦楼村 |
焦楼村村部(始建于2005年,建筑面积260平方米。 该村现有人口4660人,耕地6450亩。有0党员76名, 村支部下辖三个党小组) 欢迎来到焦楼村-------敬请品尝沙瓤无公害西瓜 |
王楼村 |
王楼村是芦庙镇政府所在地, 现有17个自然村,1400余户,近6320人。村党支部有党员133人,村“两委”干部10人。全村耕地面积8000余亩,农业以粮食,蔬菜,药材为主。 在全国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根据谯城区“56130”党建先锋集群示范点创建活动,芦庙镇王楼村被列为本次活动的示范点单位,王楼村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齐抓共建争优秀,构建王楼文明村”为活动主题。该村党支部利用本次活动抓机遇,创先进,打造亮点,紧紧围绕创建“五个好,五带头”村党组织的目标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王楼村根据自身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围绕“文明新村建设”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第一,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带头创建文明新村。通过召开座谈会、观看远程网络、播放光盘等宣传形式组织党员每月一次理论学习。做到集中学习,座谈讨论,走村访户。使活动与工作相互促进,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利用双培双带、公开承若、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职等载体,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创先争优,也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更大的效果,并以党员为带动,发动群众,从而促进新村建设顺利开展。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评议党员干部制度、远程教育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党务、村务公开制度等,定期进行村务公开、党务公开,信息公开,政策公开,回音壁反馈情况公开,定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议事会,用制度指导新农村工作的开展,让党员发挥自身优势,从而促进了工作,加快了新农村建设。 第二,大力发展经济,全面建设新农村。王楼村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让群众了解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也增强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王楼新村已初具雏形,落户99户,复垦土地300多亩,使得文明创建工作在全区取得第五名的好成绩。 第三,完善新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在新村活动场所完善娱乐设施,进一步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切实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村通工程、百岁老人补助等民生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在新村开展“法律援助”普法宣传,让老百姓学习法律知识。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村通工程、百岁老人补助等民生工程,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 总之,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各项工作,提高了党员的整体素质,为构建文明、富强、和谐的王楼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