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村位于魏古路两侧,居住面积3000平方米,下辖13个自然村,38个村民组,现有人口5680人,现有耕地面积6060亩。我村种植药材面积达2900亩,烟叶种植面积180亩,小麦种植面积2800亩,其他农作物1200亩。
为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我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现有木材加工厂12个,规模养猪场14个,规模养鸡场一个,年收入75万元。外出打工人员1780人,每年带回资金1780万元。有此独厚的经济条件,我村正在建设大陈中心村,可复垦土地220亩,预计2011年10月结束。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602106 | 236000 | -- | 查看 大陈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刘小庙村 |
一、基本情况:刘小庙村位于镇南部,由原刘小庙村、孟半楼村、常营村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15个自然村,总人口3965人,耕地6712亩。村民收入来源以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为主,主要有小麦、玉米、辣椒、中药材等,养殖业以传统家庭养殖为主,个别农户养殖奶牛。 二、村班子情况: 现有村干部8名,其中总支3人,村委会5人,党员85名,村民代表54名,村务监督员3名,选派干部1名,大学生村官1名。 三、新村建设概况 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在魏岗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刘小庙村于2011年开始长营新村建设,长营新村由后高行政村、谭庄、杨庄、长东、长西、吴庄、单庄一起规划组成,置换出土地115亩,现在长营新村已有102户,修通下水道2450米,修水泥路3450米,方便了新村村民生活。 刘小庙村室是2012年度省财政和省管党费援建谯城区10个村部之一。按照立足实际、注重实用的原则,新建村室与新村规划相衔接,与卫生服务室、敬老院、休闲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结合。新村建设面积达60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上下两层的砖混结构,18间房屋,配有水冲式公共厕所。其中党员活动室120平方米,为民服务大厅60平方米。按照“一室多室”要求,设立了为民服务大厅、孕检室、农家书屋、-表工作室、综合治理室、远程教育室、选派及大学生村官室、留守儿童室、党员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民事调解中心等“八有五中心”。同时设立了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 |
刘各村 |
刘各行政村位于魏岗镇西南部,西接牛集镇。下辖19个自然村,25个村民组,全村共有耕地6300亩,人口4320人。刘各村以粮食种植为主,其中粮食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70%,以小麦 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以蔬菜,烟叶,药材为主。以种植小辣椒为主,种植面积约1000亩. |
谭营村 |
谭营行政村位于魏岗镇的南部,地处涡河北岸,与十八里镇相邻。占地面积6000余亩,其中可耕地为4740亩,下辖13个自然村和21个村民组,总人口为4100人,党员75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共七人。本村特色经济为中药材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其中中药材种植面积为1800亩,年产值720余万元;水产养殖业共50亩,年产值共200余万元。 在抓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没有放松精神文明建设,以改善人居环境、就医、运动、精神食粮的摄取为主要抓手。落实了民生工程建设,全村土地增减挂钩300亩,谭沟新村建设正在实施,修建乡村水泥道路4公里,占地300多平方米的村级卫生服务站已经投入使用,强身健体的运动场,摄取精神食粮的农家书屋均已投入使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
谭楼村 |
谭楼行政村位于魏岗镇东部,泗许高速公路经过此地。下辖10个自然村,18个村民组,约有人口3786人,其中0党员83人。共有耕地面积约4796亩,人均年收入约5500元。以种植中药材为主,种植面积约2000亩,年产值2000万元,全村约有养殖户25户,年产值200余万元。 |
马厂村 |
马厂行政村位于魏岗镇东部,101县道南侧。下辖12个自然村,27个村民组,共有1217户村民人口3786人,其中0党员85名。马厂村共有耕地面积5278亩,本村以种植中药材和小麦玉米为主,其中中药材种植以白芍和牡丹为主,种植面积约800亩,白芍年产值约500万元,牡丹年产值约300万元。 |
赵庄村 |
赵庄村位于谯城区魏岗镇东部,距城区2公里,全村共有人口5350人,耕地面积6566亩,下辖16个自然村,27个村民组,112名0正式党员,村设立党总支1个,党支部3个。 赵庄村位于101县道南侧,在县道两侧均有赵庄村的下辖自然村,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了四方商户来赵庄村投资兴业。同时赵庄村也积极修筑村村通公路,方便村民出行,推动了赵庄村的发展。上图就是赵庄村的主要两条村村通公路。 赵庄村自合并以来,村委建设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村两委健全,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配合,党员活动积极开展。村两委会议、党课学习、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播放收看室集中在一起,起到了很好的一室多能的作用。 |
崔庄村 |
魏岗镇崔庄村2006年成立,下辖13个自然村和25个村民组,耕地面积6600亩,总人口3828人,共有100名党员,村部占地面积2亩。 我村经济以经济作物为主体,养殖业为龙头,经济作物中药材以白术和白芷为主,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养殖业以养猪和养鸡为主,养猪场有10家,养鸡场有5家。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蔬菜大棚近200亩,已初具规模。今年我村又新增了土元养殖厂和食品加工厂,共投资了500多万元。今后我村打算再引进几个新项目,为我村经济的发展增光添彩。 |
高楼村 |
谯城区魏岗镇高楼行政村位于魏岗镇南部涡河北岸,仅靠十八里镇。下辖8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总人口3346人,0党员89名,耕地5616亩。高楼村村委会在村合并后,村两委班子配套齐全,班子成员团结合作。村委会在日常工作和党务工作中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
蒋庄村 |
蒋庄村位于魏岗镇亳魏路南侧,由蒋庄、豆各和赵宋三村合并而成。全村共11个自然村、25个村民组,总人口4000人,耕地面积6240亩。设党总支1个,3个党支部(分别是经济支部、养殖支部、农业开发部),党员105人,村干部7人,大学生村官1名。 蒋庄村主要农经作物为小麦、小辣椒、药材等;村个体养猪场10多个,年出栏10000多头。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为主。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辣椒、药材等。养殖业以传统家庭养殖为主,个别农户养殖奶牛。 蒋庄村级活动场所位于蒋庄中心村内,属于2013年安徽省援建村室之一。建设面积54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上下两层的砖混结构,配有60平方米的为民服务大厅和12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 |
前芮村 |
前芮行政村位于魏岗镇西部,101县道魏岗至牛集段南侧,距离魏岗镇政府1公里。下辖11个自然村,20个村民组,总人口3896人,其中党员人数67人。前芮村是魏岗镇烟叶种植大村。种植面积占全镇面积的一半以上。前芮烟种植被安徽黄山中烟工业集团定为原料生产基地,拥有现代化炕房20余座,年收入360余万元。 前芮村另一项特色经济是辣椒种植,全村种植面积约为1000亩,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为村民种植生产辣椒提供了方便。辣椒种植生产收入约270万元。 |
魏岗村 |
魏岗村位于亳州市的西北部,与河南省鹿邑相邻,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当时魏武帝曹操屯兵于谯城的西城,建立了一个岗卫,因此称为魏岗。 魏岗村由六个自然村(左楼、单庄、花园、王土庄、王夹道和高庄)和一个魏岗集镇组成。现居住人口4372人,共有二十五个村民组,占地面积九平方公里,分为花卉和街道两个支部,共有党员99名。本村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如:礼品西瓜,菊花种植,中药材白术种植。辖区内有皖西北中药材交易市场,白术交易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三婴椒种植面积之大,成为皖、豫、鲁、苏四省交易的集聚地,每年到魏岗村前来收购三婴椒的经济人达上千人。 魏岗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东邻亳州城和105国道,南邻十八里工业园区和311国道,北邻古井工业园区,现在刚建成的“许泗”高速穿村而过,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现正投入200多万元来改造集镇道路建设,真正把亳州、十八里工业园区、古井工业园区和魏岗连为一起,良好的基础设施,优越的投资环境,为招商引资带来便利,带动了魏岗经济的腾飞。 正是由于魏岗历史文化背景的浓厚,并受道教始祖老子文化的熏陶,本村人民群众注重文明,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在2009年被亳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首届文明村。 |
王井村 |
王井行政村位于魏岗镇西部,101县道魏岗至牛集段北侧,紧邻前芮行政村。王井行政村下辖12个自然村,总人口3420人,其中0党员65人。王井村以大棚蔬菜种植和烟叶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全村共种植烟叶1500亩。 |
大陈村 |
我村位于魏古路两侧,居住面积3000平方米,下辖13个自然村,38个村民组,现有人口5680人,现有耕地面积6060亩。我村种植药材面积达2900亩,烟叶种植面积180亩,小麦种植面积2800亩,其他农作物1200亩。 为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我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现有木材加工厂12个,规模养猪场14个,规模养鸡场一个,年收入75万元。外出打工人员1780人,每年带回资金1780万元。有此独厚的经济条件,我村正在建设大陈中心村,可复垦土地220亩,预计2011年10月结束。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