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卜村位于城父镇南4公里,有总人口6200,土地8600亩,15个自然村分别是,张大庄、关桥、鸭王、庞洼、刘庄、梁庄、程庄、程柏刘、大郑庄、高卜、李寨、张小庄、冯魏高张、孔桥、小郑庄,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拥有名胜古迹龙台庙,及500多年历史的白果树。养殖业有养鸡、养鸭、养猪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602113 | 236000 | -- | 查看 高卜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河西元村 |
河西元村:位于城父东北角,背靠涡河,三面邻水,总人口为2115人。 |
刘楼村 |
刘楼村:位于城父镇的东南方向,东临毛桥村,南边与高卜村交界,西边与蒋楼村交界,北边与塔楼村交界。刘楼村辖前刘楼、后刘楼、韩老家这三个自然村,全村有6个村民组,住宅505户,共2780人,土地总面积为3300亩。 |
城父村 |
城父村是城父镇政府所在地,也是城父镇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总人口数达6413。交通十分便利,307国道穿村而过;历史非常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数不胜数;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历史财富丰富。 城父村下辖13个自然村,分别是:北门口、后刘庄、葛庄、集西、杨庄、蒋瓦房、前陈井、后陈井、小刘庄、王茂庄、拂君庙、姚湾、小南庄。主要的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和大豆,经济作物有棉花等。家禽种类比较多,主要包括猪、牛、羊、鸡等等。农户的经济来源除了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禽以外,还靠外出务工。 |
蒋老家村 |
蒋老家村有总人口3644,所辖11个自然村分别是,东北门、西门里、北门、西门外、东门、蒋庄户、蒋小庄、芦园、杨庄、赵庄、东西花行。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 2010年,在城父镇党委的关怀下,蒋老家村的“两委”班子进一步健全,在我们的村两委班子中,既有勤勤恳恳、经验丰富的老班子成员,又有一批充满朝气,生机勃勃的新生力。 近年来,蒋老家村不断加大村风民情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土地置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新人新风新气象层出不穷。 |
小杨村 |
小杨村20个自然村,分别是小杨、前后杨、南王庄、李老庄、李庄、小宋、杨洼、小井庄、杨小庄、程竹园、岳庄、王庄中、腰竹园、汪洼、王庄北、大韩、路庄、孙楼、小韩、大井。23个村民组,现有土地9828亩,人口6515,坐落在城父西南大约5公里处,东邻蒋槽村,南靠漳河,于大杨镇接壤,主要种植小麦、大豆、药材等。 该村主要种植小麦。小麦的功能归纳为四种:养心,益肾,和血,健脾。《医林纂要》说它有: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等四大用途。小麦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卵磷脂、尿蛋白、磷、铁等营养素,以及多种酶及维生素。因而有保护人体血液、心脏以及神经系统正常工作的功能。长吃小麦还可以增强记忆、养心安神。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征。 另外,小麦粉面粉还有很好的嫩肤、除皱、祛斑的功效。它的面粉和麸皮有除热、止燥渴咽干、利小便、养肝气的功能。面粉经加水揉成面团并放置一段时间后所形成的面筋,可以将食品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封存在面团中,使面粉中的植酸被酵母菌分解,从而提高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率。 常食面粉或其它谷物,人体可以从中获得以上的热量和蛋白质,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很少,这比以动物食品为主的膳食结构既经济又有益于健康,可以大大减少肥胖症、冠心病、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和某些肿瘤等疾病。 |
高卜村 |
高卜村位于城父镇南4公里,有总人口6200,土地8600亩,15个自然村分别是,张大庄、关桥、鸭王、庞洼、刘庄、梁庄、程庄、程柏刘、大郑庄、高卜、李寨、张小庄、冯魏高张、孔桥、小郑庄,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拥有名胜古迹龙台庙,及500多年历史的白果树。养殖业有养鸡、养鸭、养猪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蒋楼村 |
蒋楼村位于城父镇西北,拥有总人口6732,11个村民组,党员74人,土地6400多亩。蒋楼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所辖11个自然村分别是:张门楼、张腰、李腰、常庄、李碾、蒋楼、铁营、蒋西、蒋楼、七里咀、廖楼、公里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等。全村有大约百分之八十人外出打工,成为本村经济收入的一大来源。 这里的村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每逢夏秋农忙季节,他们在这片热土上,挥汗耕耘,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幸福生活而辛苦劳动,一到农闲之时,他们又自发地组织文体活动,通过远程教育终端收听收看文艺节目和国家大事,学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或者自编自演文娱节目,载歌载舞,热情讴歌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
王元村 |
王元村拥有总人口6581,所辖21个自然村,分别是沙江六、公路口、张竹园、周寨、后李大坑、常小街、华佗庙、王庄、张寨、夏竹元、前李大坑、铁庄、二女、锁园、洼张、牛张、王园、赵井、史庄、公园、贾园。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棉花等,主要家禽是猪.鸡.羊等.农户家庭主要来原靠外出打工.和农作物收入。 |
朱小庙村 |
朱小庙村位于城父镇西1公里,紧邻307省道,拥有总人口6223,党员103人,下辖22个村民小组、19个自然村,分别是后余楼、前李、后李、蒋庄、张土楼、陈庄、何庄、杨庙、赵庄、八里坡、魏庄、朱小庙、前余楼、谢园、张楼、吕楼、刘小庄、丁楼、李寨。 小学位于村部旁,共有老师13人,在校学生460名。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棉花等,主要家禽是猪、鸡、羊等。农户家庭主要来原靠外出打工和农作物收入。 |
陈小寨村 |
陈小寨村简介 陈小寨村位于城父镇西南1公里,拥有总人口5438,城父村下辖15个自然村分别是:前方楼、后方楼、范庄、小寨、唐庄、刘池子、各庄、李庄、蒋庄、梁庄、张庄、邓庄、雷庄、小陈庄、付桥、张陈庄。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棉花等,主要家禽是猪.鸡.羊等.农户家庭主要来原靠外出打工.和农作物收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蒋槽村 |
蒋槽村简介 蒋槽村位于城父镇西南4公里,紧邻307省道,拥有总人口5774,所辖16个自然村分别是:烟叶行、葛土楼、公楼、何庄、五里王、蒋槽坊、程竹园、板桥、菜园、柯针园、大楼、小西庄、沟楼、牛庙、各鱼池、魏楼。农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等为主。 现在我们村干部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为目标,积极听取和吸纳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以全程代理工作为契机,努力争取全方位的为群众服务,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奋斗。 |
百尺河村 |
百尺河村拥有总人口4093人,所辖4个自然村分别是:百尺河、李油坊、李营、张营。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要农作物。 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该村逐步由过去的小麦、大豆为主的传统种植,调整为春季以小麦种植为主、夏秋季以小辣椒、棉花和部分玉米等经济作物种植为辅的现代农业。特色方面,该村组建村级农业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与本地区农业龙头企业相结合,由龙头企业提供“五个统一”的三农服务,减少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的劳务负担和经济投入,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程度和土地产出效率,同时由龙头企业与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农户签订收购订单,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4—8分钱的价格收购小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时间参与企业务工和外出务工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
众姓村 |
众姓村位于城父镇东南,总人口4093,所辖14个自然村分别是,柿王、宿庄、邓瓦房、众东、王元、小张庄、众姓西、孙庄、八里庄、蒋小楼、后王、南王、前后拾卜、邓路沿。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要农作物。人们常在农闲时外出务工,以此增加农民的收入。 |
塔楼村 |
塔楼村位于城父镇境内,村部坐落于镇政府东北100米,塔楼村地理位置优越,307线、漳河穿境而过。塔楼村所辖十个自然村,5200人,耕地5800多亩,所辖10个自然村分别是,集东、马厂、桥东、毛桥、常陈庄、铁营、塔楼、邵阁、王楼、洼蒋。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要农作物。外出打工时本村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外出打工比较早,所以塔楼村民思想开放,整体素质较高,生活条件优越,有一大批致富能人带领其他群众致富。本村以独特的地理位置并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现在已经有几个工厂落户本村。塔楼村领导班子年轻团结有活力,坚持带领本村农民创业致富。我村的马厂新村地处307线以南,紧邻307,是经过亳州到涡阳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