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韩村位于五河县东刘集镇最西北部。坐落在沱河南岸河湾李,与泗县、固镇灵璧三县接壤。
姚韩村与2000年9月由姚庄、韩庄、小马庄三个小村合并而来。现姚韩村总人口2398人,共546户。其中党员61人,村民议事代表30人。村由8个村民小组组成土地面积5411.4亩省道沫韩路穿村而过,成为本村的脊梁。今年5月份村内修建村村通水泥路一条长达1500米。群众日盼夜盼的修水泥路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结束了姚韩村长期穷乡僻壤交通不便的历史局面。
姚韩村有小学一所,坐落在姚庄,有电站一座,三千瓦抽水机三台,有长达1000米的水泥大渠一条,小渠一条,沙石路约1000米。有示范 农田2900亩;年种植小麦3600亩,水稻670亩,瓜套棉500亩,玉米1700亩,大豆700亩,花生1900亩,其他农作物13000亩,良种覆盖率在90%以上。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322106 | 233000 | -- | 查看 姚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程村 |
五河县东刘集镇大程村位于东刘集镇西北,沱河南岸,西与王周村接壤。是原东程、西程合并而成 的行政村。大程现有人口2650人,585户,四个村小组。现有党员55人,村民代表29人。耕地6543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 大程村党支部,以党的建设为重中之重,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农村工作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党先锋模范作用,去年,大程村培养三名同志吸收入党,群众反映很好,2009年准备再培养三名积极分子入党,我们村按照党员条件严格要求,加强组织建设,按照“五个载体”去落实,“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人民服务全程代理,农村无职党员设岗责,流动党员管理,村党支部制定可行工作方法,把大程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 |
卢圩村 |
卢圩村位于五河县东刘集镇南部。坐落在怀洪新河北岸,卢圩村与2000年9月 由刘赵、卢圩、东纪三个小村合并而来。现总人口2785人,共595户。其中党员66人,村民议事代表30人。村由20个村民小组组成土地面积7935亩.省道五固路穿村而过,成为本村的脊梁。 沙石路约1000米。有示范 农田2900亩;年种植小麦600亩,水稻3670亩,瓜套棉500亩,玉米1700亩,大豆700亩,花生1900亩,其他农作物13000亩,良种覆盖率在90%以上。 |
武圩村 |
武圩村坐落于淮洪新河北岸,北接贾湖村,东临沙湖、乔集村,西与武湖村、杨庄村祥临。目前总人口数为2636人。土地面积5525亩。以种植水稻、小麦两种作物为主。 村党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两会两组一队”等组织建全,建立健全了村防控制体系。充分发挥了各种组织的作用,确保本村治安状况良好,为横冲村两个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
楼张村 |
楼张村位于东刘集镇西南部边缘地带,在怀洪新河北岸,西与固镇县相邻。北部是东刘集镇蔡圩村,东于前梁村接壤。楼张村是由原张巷、杨岔、楼张三小村合并而来。现有人口3300多人,近680户。其中党员50人。村民代表30人。楼张村现由20个村民小组组成。电网普及率100%,通讯工具也基本普及。 耕地面积5915亩,水面近千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还有小面积的水稻、旱稻。水产品养殖业是我村农业生产的重头戏。我村年生产小麦300多万斤。玉米500万斤左右。年销售各种鱼类近百万斤。这让农户看到了在农村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更坚定了他们走向新生活的信心。 |
蔡圩村 |
蔡圩村位于东刘集镇西南角,于固镇县九湾镇交界。目前全村由五个自然庄组成。现有人口2140人,共467户。其中党员18人。蔡圩村可耕地面积5386亩。以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种植为主。2005年以来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瓜套棉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该村实行了村民自治制度,基层组织不断加强,党务、村务、财务按时公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强,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与群众团结一道,艰苦创业,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和该村规划要求,坚持“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使农村面貌显著变化的原则”,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以“双培双带”为载体,逐步开创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新农村示范村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建立村民自治管理体系,凡涉及村民或村集体的事物和村里重大事项及群众关心的问题都要通过民主决策,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理财等管理和监督机制,村务公开透明、决策管理民主,进一步提-群素质,构建和谐村庄、促进全村经济发展。 |
小吴村 |
小吴村,位于东刘集镇西侧,可谓东刘集镇的左膀。现有人口3223人,710户。土地面积9157亩。全村共有0党员51人,党小组2个,流动党员9人;全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105人,实有耕地面积9157亩,人均占有耕地1亩,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农业总产值210万元,人均收入2008年已达3600元,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农村100%电力线路到户,空调用户55户,电话装机92%以上。有大汽车十多辆、摩托车基本普及。 我村交通条件便利,资源丰富,我村的商贸中心,集中了许多商户每逢集日这里聚集了来自周边各村的村民前来购物。大大便利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近年来在上级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政策指引下,在党中央惠民政策感召下,该村两委根据本村的自然特点、地域优势、狠抓养鸭业,养殖大户有4家,存栏都在200多头,存栏每户1000多只以上,把发展养殖业作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提倡规模养殖,做大做强。 我村农作物主要是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都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收入,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
郎湖村 |
郎湖村位于浍南镇南部,东部、南部与本县大新镇接壤,西部与沫河口镇相邻,北部与本镇马场村相邻。全村5个自然村庄,9个村民小组,374户,1838人,耕地面积6225亩。6个党小组,共计党员48名,6名村干部,30名村民代表。 郎湖村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在村两委班子的领导下,全村经济总产值243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3900多元,经济主导产业以养殖和种植业为主,其它产业也正蓬勃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郎湖村村现在村内的主干道铺上了石子路、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以上,农村100%电力线路到户、空调用户有30余户、电话装机95%以上,摩托车基本普及,互联网、宽带上网用户20多户,逐步向电气化、数字化、信息化迈进。 |
沱河村 |
沱河村位于沱河南岸,于泗县草沟镇交界。我村是在2000年9月由朱圩、曹圩、大魏、庄蒋四村合并而成。现全村供给650户,总人口3214人,其中党员70人。土地面积6021亩,共分11个村民小组,我村主要经济收入来原于农作物的种植,在6000多木的耕地上我们按极度合理耕种.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花生等。 本村主要道路有:三条沙石路共7公里,一条800米的水泥路。有水泥渠一条,小渠一条。 |
姚韩村 |
姚韩村位于五河县东刘集镇最西北部。坐落在沱河南岸河湾李,与泗县、固镇灵璧三县接壤。 姚韩村与2000年9月由姚庄、韩庄、小马庄三个小村合并而来。现姚韩村总人口2398人,共546户。其中党员61人,村民议事代表30人。村由8个村民小组组成土地面积5411.4亩省道沫韩路穿村而过,成为本村的脊梁。今年5月份村内修建村村通水泥路一条长达1500米。群众日盼夜盼的修水泥路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结束了姚韩村长期穷乡僻壤交通不便的历史局面。 姚韩村有小学一所,坐落在姚庄,有电站一座,三千瓦抽水机三台,有长达1000米的水泥大渠一条,小渠一条,沙石路约1000米。有示范 农田2900亩;年种植小麦3600亩,水稻670亩,瓜套棉500亩,玉米1700亩,大豆700亩,花生1900亩,其他农作物13000亩,良种覆盖率在90%以上。 |
张集村 |
张集村由两个自然庄组成,张集村南靠运河村,北靠沱河村,东靠蒋集村,西靠后李村。现有村办公室48平方米。有13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2100人其中党员59人。村民代表30人。 我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农业。现有耕地面积3700亩,水面160亩。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在镇党委的正确引导下我村狠抓粮食生产,搞多种经营那个模式,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努力改善土壤耕种环境,对农民进行科学种田技术培训。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尤其在减免农业税以来,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加坚定。 |
李庄村 |
东刘集镇李庄村位于刘张路西侧运五路穿庄而过。是由原后李、代李、朱湖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德行政村。 目前全村总人口数为3250人,户数710户。有2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9603亩,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为主。 |
乔集村 |
乔集村位于东刘集镇东南部。东于五河县小圩镇接壤南靠浍河,西邻东刘集镇武圩村,北靠卢圩村。显乔集村是2000年由乔集、贾湖、丁湖、胡台、罗庄、新庄六个自然庄合并而来。面积约6平方公里。人口约3800人,耕地面积86400亩。 纵贯我村的饮水河及浍河使我村成为“鱼米之乡”。县道仲杨路和刘乔路穿村而过,使我村的交通十分便捷。给村民的生产、生活的到了方便。我村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等。同时渔业养殖也给农民带来客观的收入。 |
刘集村 |
刘集村是东刘集镇政府所在地,刘张公及浍河、沱河、引河南北向穿庄而过。目前全村有三个自然庄,650户,人口2280人其中党员61人。耕地面积6200亩,以农业生产为主。 2005年以来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银华同志的带领下,立足本村实际,大力推广瓜套棉技术大大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同时努力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现在猪牛产业都以具规模,为农民增收再创新高。在转经济的同时新农村建设和街道改造也如火如荼。刘集村正在向着生产发展、收入提高、村容整洁的道路发展。 |
西杨村 |
西杨村地处东刘集镇西部,与固镇县交界。为五河县的西大门。本村县有人口4000余人。全村由八个自然庄组成。十二个村民小组,在8000亩的耕地上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瓜套棉等作物主。 在两委班子的带动下,全村在军李自然村设点组织有经验的人员从事农产品收购于销售,从而结束了多年来农民农产品销售难的历史局面。也大大节约了农民销售农产品的成本和经历。 |
前梁村 |
前梁村地处东刘集镇政府的西南部,北靠固镇县董湖,南至淮洪新河,东与小李周庄两村相连。西以楼张引河为界。总面积为5.3平方公里,拥有耕地5000多亩,水面2000多公顷,2000年与天台小村合并,现总人口3000多人,共有5个自然庄,17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45人,一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村名代表31人。 水泥路穿村而过。特别是东至五河,西延固镇的怀洪新河如一丝绿纱围系我村。大坝两旁绿树成荫。站在坝上放眼望去,田园风光尽收眼底,风景秀丽。 前梁村不仅村庄秀丽,人杰地灵,有一大批的 种植能手,为本村的致富起到了带头模范的作用。 |
三庄村 |
东刘集镇三庄村位于东刘集镇北部,沱河南岸。北于泗县交界。三庄村现有人口3856人,共967户,其中党员78人,村民代表35人。三庄村由14个村民小组组成,耕地面积8952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等。 目前三庄村成立党总支1个,下设支部,每个支部活动场所健全,党员活动能够正常开展。该村实行了村民自治制度,基层组织不断加强,党务、村务、财务按时公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强,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与群众团结一道,艰苦创业,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和该村规划要求,坚持“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使农村面貌显著变化的原则”,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以“双培双带”为载体,逐步开创郭庄村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新农村示范村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新建立村民自治管理体系,凡涉及村民或村集体的事物和村里重大事项及群众关心的问题都要通过民主决策,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理财等管理和监督机制,村务公开透明、决策管理民主,进一步提-群素质,构建和谐村庄、促进全村经济发展。 |
徐桥村 |
徐桥村根据行政区划调整,由原徐桥村和原前营村合并组成,位于浍南镇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南部与本镇马场村相邻,东部与新集镇姚观集接壤,北部与本镇盛桥村、皇庙村连接,西部本镇西营村相邻。全村拥有耕地面积5399亩,辖欧庄、郭庄、费庄、东林、西林、前营、后营7个村民组,443户,2430人安新路贯穿全境。徐桥村设党支部和村委会各一个,党支部由支委3人组成,52名党员;村委会由3名委员组成,村两委实行交叉任职,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任。 徐桥村一直以来以稻、麦为主导产业,年农业总值达500多万元,徐桥村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自95年起该村陆续有劳动力外出务工,至今全村外出劳动力人口达500多人,每年带回的劳务收入达500多万元。 徐桥村现在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0%以上,农村100%电力线路到户、空调用户有50余户、电话装机95%以上,摩托车基本普及,互联网、宽带上网用户20多户,逐步向电气化、数字化、信息化迈进。 |
张庄村 |
我村地处张集村南部,刘集村以北,由原来大庄、三张、运河三个村合并而成。我村现有土地面积8373.29亩,其中大庄村土地面积3892。76亩,三张村土地面积21940.40亩,运河村土地面积2290.13亩。分地人口2261人其中大庄分地人口917人,606户。三张分地人口717人,188户。运河分地人口627人,163户。大庄分地人口917人,255户。 我村有卫生室一个,初等教育学校一所。村干部两位班子共5人。我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业,主要种植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等。 |
蒋集村 |
蒋集村由三村合并而成,村部设在蒋集,济、文化现有两委人员5名,1个党总支,下辖2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 ,有正式党员60名,预备党员5名,其中女党员16名,积极分子发展对象2名,写入党申请书的26名。共8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82人,人口4132人。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耕地3350亩,2007年人均纯收入7980元。 村两委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村两委下设纪检小组、财务监督小组、治保会、调解会等组织,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制定了值班制度、学习制度等十余项制度,进一步规范各项工作。 发展党员实行三推荐、三公示、三票决制度。通过建立图书室、远程教育室,请专家讲课等方式,培养了大批懂技术的农民。现我村有种植、养殖、建筑专业户200多户,一大批致富能人涌现出来。新增果园80亩,改造葡萄品种25亩,为农民销售葡萄10万斤。建有图书室、文体室,丰富了群众文化生 活。 |
夏集村 |
夏集村位于东刘集镇西北部,东与三庄村、李庄村相临,南与王周村、李庄村交界,北与姚韩村接壤,西侧是大程村。全村分成10个村民小组,五个自然庄。共有人口2200人共466户,其中0党员40人。党员议事代表28人。我村耕地面积5880亩。 我村土地资源丰厚,土壤肥沃,主要种植小麦、瓜套棉、大豆等农作物。 |
王周村 |
王周村由王圩村和南周村组成。西临固镇县濠城乡,北临大程村,东靠李庄村,西邻西杨村。现有人口2458人,589户,耕地面积4294亩。 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为主。 支部共有党员60人.活动场所健全,党员活动能够正常开展。该村实行了村民自治制度,基层组织不断加强,党务、村务、财务按时公开。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强,该村在上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体党员干部与群众团结一道,艰苦创业,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和该村规划要求,坚持“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使农村面貌显著变化的原则”,不断加强组织建设,以“双培双带”为载体,逐步开创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新农村示范村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建立村民自治管理体系,凡涉及村民或村集体的事物和村里重大事项及群众关心的问题都要通过民主决策,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理财等管理和监督机制,村务公开透明、决策管理民主,进一步提-群素质,构建和谐村庄、促进全村经济发展。 |
周庄村 |
周庄村位于怀洪新河北岸岸,全村现有人口5848人,流动人口150人,总户数798户,全村共有0党员110人,党小组3个,流动党员10人;全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080人,实有耕地面积2034亩,人均占有耕地1亩,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农业总产值200万元,人均收入2008年已达3500元,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农村100%电力线路到户,空调用户50户,电话装机90%以上。奔驰在全国各地的大汽车十多辆、摩托车基本普及。 我村交通条件便利,资源丰富,我村的商贸中心,集中了许多商户每逢集日这里聚集了来自周边各村的村民前来购物。大大便利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近年来在上级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政策指引下,在党中央惠民政策感召下,该村两委根据本村的自然特点、地域优势、狠抓养鸭业,养殖大户有4家,存栏都在200多头,存栏每户1000多只以上,把发展养殖业作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提倡规模养殖,做大做强。 我村农作物主要是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都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收入,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
小李村 |
东刘集镇小李村位于刘集村西南部由原来的大车村、小李村、潘赵村三个小村合并而来。小李村现有人口3968人,共1000户左右,其中党员83名。本村现由12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组成。耕地面积1110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油菜、大豆、西瓜、棉花等。 大车村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在家自主创业涌现出了一大批致富能手,为本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现在位于大车村,以建立一个大型的花生收购集散基地,覆盖了周围几个镇的花生收购。近几年来,大车村除了花生的收购,逐渐的扩展到其它农产品的收购,如玉米、小麦等农作物 。为本村的致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不仅打车村是一个大型的农产品收购基地,还涌现了一批致富带头人,为了带领更多的村民富裕起来起到了模范作用。这些致富能人有从事养殖业的,有从事建材门窗加工的,还有的办起了农产品加工厂。为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