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蚌埠市 >> 五河县 >> 申集镇 >> 南乔村

南乔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南乔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乔村简介

  南乔村位于申集镇正南面,它呗邻申集镇街道,南邻黄李村东临彭集村,西邻于张村。交通便利,商贸繁荣。总人口2344人,劳动力1439人,其中流出人口1000人左右。耕地面积5347亩,人均1.8亩。生产以农业小麦、水稻为主,年产值达700万元以上。村设11个村民组。村设立一个党支部,实有党员41人,下设两个党小组。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南乔村拥有大型收割机10台,大小货车30台,自来水入户率达30%以上,固定电话入户率98%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100%,手扶拖拉机500辆以上,摩托车460辆。村容村貌亮丽整洁,群众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稳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322112 233000 -- 查看 南乔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乔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南乔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马集村

  马集村位于申集镇西南方向,南有南欧村与小圩镇相邻;北有于张村,西有高庙村,东有南乔村、黄李村相邻。马小路南北贯穿村庄而过,珠龙沟由西向东穿庄流向陀河。交通便利,商贸繁荣。该村现有党员71名,现设党总支1个,总支高总支书记1 名,另设马集、大鲁2个党支部,其中马集党支部有党员37名,大鲁党支部现有党员34名,常年外出党员6人。2008年马集党总支被镇党委分别授予“党总支进位奖”和“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全村总人口3200人,其中劳动力人口1500人,总户数720户。全村外流人口有2000人。农业生产以小麦、水稻种植为主,兼有花生、玉米、山芋等小面积种植。2008年全村平均年农业产值11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人均收入3000元。全村现有经营性小货车15辆、摩托车400辆、农机生产设备650台套,村内建立有线电视接收站一个,全村已有700户农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全村共安装固定电话500部,宽带用户4户。   

申集村

  申集村地处五河县西北方向,处于申集镇中心位置。是浍北地区的商贸重地,同时也是申集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她北靠陀河,连接泗河村,东邻大路、莫圩两村。西靠于张村,南靠南乔村。    申集村现有总人口2062人,有428户,劳动力为930人,流动人口为300人左右。有耕地面积3229亩,人均耕地1.5亩,自然划分6个村民组。村设一个党支部,有党员45人,流动党员2人。下设三个党小组:分别为商贸党小组、种植党小组、养殖党小组。申集村年农业总产值为600万元左右。人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村集体收入年6万元以上。主导产业为农业,特设产业以螃蟹为主的养殖业,以蔬菜大棚为主的种植业,以粮食为主的加工业,以零售为主的商贸业。    申集村95%以上的农户安装了有线电视,90%以上的户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村现有货车10辆,小汽车12辆,85%以上的户配有摩托车。有大型联合收割机6台,大型农用拖拉机6台。村设有党员活动室,群众文化、娱乐休闲室。农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稳定安康。   

南乔村

  南乔村位于申集镇正南面,它呗邻申集镇街道,南邻黄李村东临彭集村,西邻于张村。交通便利,商贸繁荣。总人口2344人,劳动力1439人,其中流出人口1000人左右。耕地面积5347亩,人均1.8亩。生产以农业小麦、水稻为主,年产值达700万元以上。村设11个村民组。村设立一个党支部,实有党员41人,下设两个党小组。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南乔村拥有大型收割机10台,大小货车30台,自来水入户率达30%以上,固定电话入户率98%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100%,手扶拖拉机500辆以上,摩托车460辆。村容村貌亮丽整洁,群众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稳定。   

大路村

  大路村位于申集镇东北部,东临沱湖,南、北、西分别与莫圩、大董、申集村接壤,现有6个自然庄,共辖11个村民组。全村共有585户,2458人,其中劳动力500余人,外出务工人口400余人。有耕地3484亩,人均耕地1.45亩,200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00余万元,人均收入3000元。    大路村有线电视入户率40%,电话普及率95%,宽带安装已覆盖3个自然庄,用户普及率70%。全村拥有大型货车4辆,小型客车2辆,大型拖拉机7辆,自来水也将全部接入使用。近年来,该 村先后获得镇先进党支部、优秀村委会、计划生育先进村、县优秀用水协会、市先进老年协会等荣誉称号。   

大董村

  大董村位于申集镇东北部,分成两个自然片。东边、北面处于陀河南岸;东与双庙镇胡集村,北与泗县桐沟、凡集隔河相望,南与大路村、西与台李村毗邻。大董村交通便利,水泥路贯穿整个村庄,胡集--管咀陀河大桥正在建立。    大董村总人口3000余人,750户,实有劳动力2300人,流出人口约1800人。承包土地面积5000亩,人均1.8亩。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其他种植、养殖为辅。年总收入约600万元以上。村设立一个党支部,下设两个种植、养殖党小组。共有党员45人,流动党员4人。大董村自然条件好,盛产各种野生鱼类:螃蟹、鳜鱼、甲鱼、龙虾等,各种围网养鱼池以初具规模。村户固有电话达80%以上,个人拥有手机70%以上;家庭拥有小汽车8辆,大型货车7部,大型收割机10部,大型旋耕机12部,家家通有线电视,90%以上户拥有摩托车。村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座,电信塔一座。现在正在规划新的村办公室、卫生室、党员活动室、电教室与一体的办公楼。随着陀河大桥的修建竣工,大董村的经济将一天天腾飞起来。   

乔张村

  乔张村位于申集镇西部,邻界于于张村西南,张村村东部,南邻高庙村。乔张村交通便利,商贸集市繁荣。乔张村实有耕地5781亩,总人口2248人,573户,8个村民组,有劳动力1480人,流出人口900人。生产以农业小麦、水稻为主,人均收入3000以上,年总产值达700万元以上。    乔张村党支部设立一个党总支部,下设两个党分支部,共有党员57名,其中流动党员6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拥有固定电话入户率达98%以上,大型农用收割机6台,打地机6台,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摩托车入户率90%以上。沼气节能池入户率达1.5%以上。大小货车40辆,群众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稳定。新农村建设科学规划井然有序。   

张村村

  张村村位于申集镇西部,西与东刘集镇三张村、北与蒋集村,南与小圩镇的凤凰村接壤。该村由原孙庄、张村、廉直三个小村于2002年合并而成,全村辖10个自然庄,14个村民小组,共有1056户,4215人,有劳动力1800余人,外出务工900人左右,有耕地11800亩,人均2.5亩,属旱作区,农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为主,养殖业以养殖西门塔尔牛、波尔山羊和生猪为主。 村内交通便利,申张公路横穿全境,3公里的水泥路和4.89公里的砂石路织成了村内交通网,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该村设党总支一个,辖孙庄、张村、廉直三个党支部,总支委员会由三人组成,通过选举产生总支书记、副书记、委员各一名。全村共有党员75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全村各党组织活动开展正常,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正常,2008年度被县委授予“五个好党组织”称号。    全村经济繁荣,随着全民创业和“双培双带”活动的开展,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电视、电话、摩托车、洗衣机、农用拖拉机等生产、生活用品已经普及,冰箱、空调、太阳能、小汽车、大型农机具等已被许多农户所拥有。三分之二的农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全村社会稳定,民风淳朴,处处洋溢着一种文明向上、和谐安康的氛围。    开展村民自治,实行民主管理是张村村近年来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村务、党务、政务等均在广泛征求村民代表、村务监督组的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监督,切实将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党员、要志代表的参政、议政意识显著增强,做到了给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在经济发展中,张村村注重培育典型,通过抓示范带动一批产业,涌现了诸如养牛大户蒋绳金、养猪大户蒋光金、养鸡大户张开果和种植大户孙祥利等一大批致富能手,他们在技术和规模上做大做强,成为农民致富的生力军。   

泗河村

  泗河村北临沱河,她四面环水,春天芦苇掩映,景色迷人,夏天鸟语花香,是一个 的旅游好地方。她水清鱼肥,绿色生态无污染;胜产龙虾、螃蟹、鳜鱼。时有国家二极鸟类白鹄在这里生活。    泗河村总人口1780人,全村土地面积30120亩,人均土地1.7亩。全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农业总产值约400万元.全村约85%以上的农户装有固定电话,80%以上配有摩托车。家庭小车20于部,大型货车30余辆,大型联合收割机12台。家家装有有线电视,10多户装有电脑。现在正在修建泗河大桥,一条宽6米的水泥路马上开工建设。泗河将成为泗县-灵壁--五河的重要交通枢纽。村设立一个党支部,下设三个党小组。有党员33人,流动党员12人,全村共分4个自然庄,其中橡树是历史遗址。   

南欧村

  南欧村地处申集镇西南部,与小圩镇想毗邻,一条小河从村庄由西向东流入沱河。她自然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全村共辖区6个村民组,5个自然庄,503户居民,总人口2315人,主要劳动力1490人,现有耕地4262亩,人均耕地2亩左右。全村以农业为主,年产值达780万元,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       南欧村设立一个党支部,有三人组成,下设两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1名,其中流动党员9名。南欧村党支部分别获市、县多次表彰,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和五个好党支部标兵荣誉称号。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南欧村有线电视率90%以上,固定电话、手机户均两部以上,全村拥有大小汽车35辆,摩托车98%以上户户拥有,手扶拖拉机520部,各种大型农机具17台套,村建文化,卫生娱乐事业都有较好发展。依据河下低洼地进行科学规划和改造,写好水文章。村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朴,干群关系融洽,村级经济发展繁荣。   

朱圩村

  朱圩村位于申集镇西北部,她北临沱河,西与刘集镇将集村相连,南与乔张村相邻,东与于张村相邻,交通便利,水产资源丰富。    朱圩村总人口3038人,660户,耕地面积6415亩,有劳动力1830人,流动人口1100人左右,农业以小麦、水稻为主,农业总产值900万元以上。村设立党总支部,下设两个分支部,有党员50名,流出党员6名。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90%以上的农户安装有线电视和固定电话,货车45辆,小汽车10辆,摩托车460辆,5台大型收割机,自来水入户率10%以上。村容村貌整洁,群众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稳定。   

高庙村

  高庙村位于申集镇西南部,东与马集相连,北接朱龙沟、西与小圩镇凤皇村相连,南与小圩镇薛集村相接,全村共铺设水泥路面4.7公里。全村共有714户,总人口3204人,其中劳动力2424人,流动人口1386人,共有土地6982.79亩,人均耕地2.18亩。2008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1090.5万元,人均收入3500元。全村共有党员64人,下设两个支部,有村民代表31人。    高庙村有线电视、电话已经全面普及,全村共有货车25辆,小汽车8辆,摩托车310辆。全村民风朴素,社会安定团结。2001年至2008年底,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甄集村

  甄集村位于申集镇最南部,与小圩镇紧密相连,他东临沱河,西与南欧村相邻。他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台山渔场远近文明,既有古文物保护遗址,又有美国汊尾黄鮰养殖基地,夏季芦苇飘荡,河水清澈,秋季又是鱼,蟹,虾的丰收季节,是一个集参观,旅游于一体的好去处。    甄集村总人口1732人,486户,劳动力980人,其中流出人口700人;全村实有耕地面积4120亩,农业以水稻、小麦为主,年产值500万元以上。村设一个党支部,下设两个党小组,实有党员40人,其中预备党员2名,流出党员3名。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甄集村现有农用汽车6部,大型货车12辆,大型联合收割机6抬,轮窑场一座,有线电视入户率95%以上,固定电话入户率98%以上,摩托车300辆,台山渔场水面200亩。甄集村村两委班子正在带领群众积极整改河下低洼地,为写好水文章积极探索。村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稳定。  

莫圩村

  莫圩村位于沱湖西岸,有丰富的水面资源。全村辖9个村民组,共558户,2431人,劳动力1600余人,外出务工1200余人,占有耕地2880亩,人均耕地1.45亩。2008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426.3万元。    莫圩村交通便利,村内有2.5公里的水泥路穿境而过,1.5公里的砂石路和水泥路相连。全村98%的农户安装了有线电视、电话,有10户安装了宽带。全要共有货车35辆,小汽车6辆,摩托车350辆,100%的农户拥有手扶拖拉机和水泵。    全村移风易俗活动成效明显,勤俭、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邻里团结,尊老爱幼美德得以发扬,全村95%以上的农户先后被评为守法光荣户。   

彭集村

  彭集村位于申集镇的东部,坐落在沱河的西岸,自然条件优越,号称“雨米之乡”。它西临申小柏油路,南邻黄李村,北邻莫圩村。盛产小麦、稻谷、畜禽及优质鱼蟹等水产品。它交通便利,水泥路面环村铺展,适于休闲旅游、垂钓的好地方。    彭集村总人口4200人,总户数1020户,劳动力1600口,流动人数750人,全村土地面积5470亩,人均1.2亩。生出以农业为主,年产值1200万元以上。村设立党总支,下设两个分支部。设立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5人,其中流动党员4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有线电视入户率100%,固定电话入户率98%以上,新建一座10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全村共有大小汽车31辆,大型收割机13台,摩托车入户率86%以上。干群关系融洽,群众生活富裕,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序,村容村貌整洁、亮丽,社会和谐稳定。   

黄李村

  黄李村位于申集镇东南,位于沱河西岸,北邻彭集村,西邻甄集村,南一条河之隔与小圩镇大王村相连。黄李村由三个大自然庄组成,25个村民组组成。总人口4640人,总户数1113户,劳动力2800人,流动人口750人。实有土地面积6816亩,人均1.46亩。生产以农业小麦、水稻为主,年产值1150万元左右,人均收入3000元。    黄李村设立总支部,下设黄李、单庄李咀三个分支部。实有党员107人,其中流动党员11人。黄李村水产资源丰富,盛产河蟹,鳜鱼,大龙虾等。远近文明。交通便利,水泥路环村到组到户。黄李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村现有大小货车40辆,小汽车12辆,有线电视75%以上,固定电话入户率95%以上,农用收割机12台,打地机8台,摩托车入户率98%以上。水产养殖水面600亩,猪、羊、牛年出栏1500头左右,年产值达150万。村招商引资兴办嘉利达服饰长一个,投资金额40万元,年产值120万元左右。村容整洁,新农村建设规划有序,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康。   

台李村

  台李村位于申集镇正北,全村辖7个自然庄,人口2200人,其中有劳动力900人,共有耕地3060亩,人均耕地1.5亩。全村共有党员43名,其中预备党员2人。    台李村临近沱河,交通便利,水泥路横贯全村,砂石路交错纵横,组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村两委根据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形成了以种植、养殖为主的经济结构,全村的经济发展走上了良性的发展道路。2008年全村实现农业总产值500万元,外出务工收超过500万元。村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有线电视家家看,电话户户用,摩托车也家家有,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也成为可能。农业机械化程度得以初步实现,全村共有大型收割机5台,播种机10台,打地机8台。    日常生活中,台李村还注意科技、法律知识的普及,促进思想的转变,观念的更新,移风易俗得以实现。近年来,全村无民事纠纷发生,无任何宣传宗教、迷信组织,该村先后多次获得“先进文明村”的荣誉称号。   

于张村

  于张村位于申集镇西部,介于南乔村和乔张村之间。5米宽的柏油路东西贯穿整个村庄,交通便利;她北临沱河,水产资源丰富。于张村由5个自然村庄组成,总人口2300人,总户数498户,有劳动力1230个,流动人口560人,土地面积4884亩,人均2.12亩。生产以农业为主,养殖为辅;农业总产值约8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3500元以上。    于张村设立一个党总支部,下设两个党分支部,分别为于张支部和骆吕支部。共有党员52人,其中流动党员7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于张村 电视入户率95%以上,固定电话入户率90%以上,电信宽带10部以上,大小货车45辆,小汽车15辆,摩托车入户率85%以上,大型农用机械15台,手扶拖拉机495台,自来水入户率30%以上。村内民风淳朴,村容整洁,新农村科学规划有序,社会和谐稳定。   


南乔村特产大全




南乔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