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庙村位于刘集镇 东8公里,304省道穿村而过,全村通水泥路4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九坊、董庙、小蔡、董湖、前曹等7个自然庄组成,面积 9568亩,人均土地面积2.34亩,总户数998户,人口4100人,劳动力2800人,流动人口500人。
党支部下辖9个党小组,党员72人,流动党员11人。
近年来,梁桥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村民收入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村还是以农业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323104 | 233000 | -- | 查看 董庙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刘集社区 |
一、概况 刘集居委会位于固镇县东20公里处,是“国家级百家小城镇试点镇”刘集镇的中心,304省道纵贯东西,交通便利。全村由刘集、马王、丁庄、集南、吕桥、崔庄六个自然庄组成,土地面积10009亩,总人口5285人,下辖16个村民小组。刘集居委会党支部共有党员102名,其中男性党员90名,女性党员12名,支部下设党小组11个。目前,全村共有两委干部11人,其中交叉任职1人。 二、经济情况 刘集居委会主导产业为农业,大部分群众以种植花生、小麦、棉花为主,养殖业以养猪、牛、羊、鸡等几个传统养殖种类为主。2010年农业总产值2400万元,人均纯收入5000元。近年来,我村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商贸、餐饮等第三产业,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效益高的作物。加强农民专业协会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市场化程度,降低农民市场交易成本。 |
杨圩村 |
杨圩村位于刘集镇南10公里,距304省道道10公里,全村通水泥路1.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 前陈、后陈、杨圩、周庄、谷庄5个自然村组成,面积3500亩,人均土地面积2亩,总户数360户,人口1575人,劳动力713人,流动人口447人。 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党员26人,流动党员9人。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的农民群众思想觉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制观念也大大的提高,广大干群大力发展各种经济产业,增加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 |
杨湖村 |
杨湖村简介 杨湖村位于刘集镇 西3公里,毗邻304省道,全村通水泥砂石路3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左新、乔庙、杨湖、徐庄等4个自然庄组成,面积 6597亩,人均土地面积2.7亩,总户数635户,人口2897人,劳动力1720人,流动人口105人。 党支部下辖4个党小组,党员45人,流动党员5人。 杨湖村与杨圩村、刘集社区、邵桥村、董庙村、沟拐村、王李村、刘圩村、张凌村、张蔡村、倪桥村、渡口村、水上村、高皇村、西湾村、九湾村、顾庄村、东楼村、夹河村、梁桥村、新圩村、田圩村、柳赵村、南邹村相邻。 |
邵桥村 |
邵桥村介绍 邵桥村位于刘集镇 东15公里,距304省道2.5公里,全村通水泥路1.7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小田、后曹、中曹、邵桥、牌坊等7个自然庄组成,面积8617亩,人均土地面积 2.64 亩,总户数881户,人口3260人,劳动力2200人,流动人口230人。 党支部下辖7个党小组,党员76 人,流动党员3人。 邵桥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按照原村规划,充分利用村资源优势,逐年实施,以土地经营为重点,做强粮食、果菜产业;以养猪、养鸡为基础打造无公害畜产品品牌;以建设新农村为主抓手,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把邵桥村建设成一个村民富裕、环境优美、物质丰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董庙村 |
董庙村位于刘集镇 东8公里,304省道穿村而过,全村通水泥路4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九坊、董庙、小蔡、董湖、前曹等7个自然庄组成,面积 9568亩,人均土地面积2.34亩,总户数998户,人口4100人,劳动力2800人,流动人口500人。 党支部下辖9个党小组,党员72人,流动党员11人。 近年来,梁桥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村民收入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村还是以农业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沟拐村 |
沟拐村位于刘集镇南10公里,距304省道道2公里,全村通水泥路2。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 南新、门东、孙庄、东王、大王、小王、北王、腰庄、磙桥、强庄10个自然村组成,面积5058亩,人均土地面积2。5亩,总户数446户,人口2010人,劳动力1210人,流动人口310人。 党支部下辖6个党小组,党员42人,流动党员5人。 近年来,梁桥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村民收入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村还是以农业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王李村 |
王李村位于刘集镇 东北10公里,距304省道 3公里 ,全村通水泥路1.7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李顾、曹坊、后王陈、肖韩、汤郭等9个自然庄组成,面积 5747亩,人均土地面积 3.3 亩,总户数428户,人口 1761人,劳动力 1152人,流动人口 460人。 党支部下辖 5个党小组,党员 44 人,流动党员 6 人。 近年来,王李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村民收入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村还是以农业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刘圩村 |
刘圩村位于刘集镇2.5公里,距304省道道2公里,全村通水泥路7.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 陈湖、谢庄、大朱、小朱、太平、刘圩6个自然村组成,面积7435亩,人均土地面积2.7亩,总户数673户,人口2748人,劳动力1213人,流动人口 825人。 党支部下辖5个党小组,党员43人,流动党员5人。 近年来,梁桥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村民收入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村还是以农业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张凌村 |
张凌村位于刘集镇西南6公里,距304省道道6公里,全村通水泥路2。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高皇庙、凌庄、赵庄、西湖、张新等7个自然村组成,面积5627亩,人均土地面积2。8亩,总户数413户,人口2040人,劳动力1213人,流动人口 230人。 党支部下辖4个党小组,党员49人, 流动党员5人。 近年来,张凌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村民收入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村还是以农业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张蔡村 |
张蔡村位于刘集镇 东6公里,距304省道南侧 ,全村通水泥路2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李庄、张湖、蔡湖、孙庄等4个自然庄组成,共计10个生产组。面积 8155亩,人均土地面积 3亩,总户数612户,人口2676人,劳动力1836人,流动人口217人。 党支部下辖5个党小组,党员53人,流动党员9人。 近年来,张蔡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村民收入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村还是以农业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倪桥村 |
倪桥村位于刘集镇 西北4公里,毗邻304省道,全村通水泥路8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倪桥、左湖、曹庄等3个自然庄组成,面积 4447亩,人均土地面积2.7亩,总户数440户,人口1630人,劳动力975人,流动人口456人。 村民收入方面:全村除种植常规性农作物外,还规模种植西瓜、瓜套棉花生、四季豆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500亩,年产量3000吨,村内养殖生猪、鸡、鸭等已初具规模;人均收入逐年增长。 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逐年加强,现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小组,25名党员。 作为刘集镇的西大门,倪桥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成绩。全村村村通公路覆盖率达80%,连续三年被上级党委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村”,08年被评为县先进基层党组织,09年又被评为刘集镇先进基层党组织,多次荣获“养殖业先进村”、“综治第一村”等。 |
渡口村 |
渡口村简介 渡口村位于刘集镇 南10公里,距304省道5公里 ,全村通水泥路2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前楼、后楼、前新、渡吴徐、前后仓等5个自然庄组成,面积5625亩,人均土地面积2.3 亩,总户数453户,人口2208人,劳动力915人,流动人口 487人。 党支部下辖 5个党小组,党员38人,流动党员7人。 该村民风纯朴,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经济发展,农民富裕,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渡口村连续三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计生、综治工作先进村,并多次荣获“先进农村党支部”称号。 |
水上村 |
水上村位于刘集镇南23公里,距固镇县城1公里,304省道0.5公里,村委会座落在固一路固东大闸坝下,与县工业园区相邻,交通便利,全村由水上船舶运输,渔业捕捞养殖两个产业组成,总户数900户,人口4100人,劳动力1800人,流动人口1200人。 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党员42人。 近年来,水上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村以渔业、水产养殖为主,加快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高皇村 |
高皇村位于刘集镇南8公里,距304省道8公里 ,紧邻刘九路。全村通水泥路2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凌东、徐庄、小董、小梁等6个自然庄组成,面积3343亩,人均土地面积2.3亩,总户数295户,人口1456人,劳动力850人,流动人口189人。 党支部下辖 5个党小组,党员26人,流动党员8人。 高皇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村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划,按照建设新农村目标和“三清三改”的要求,逐步进行实施,为构建和谐社会,抵制不正之风,提高公民道德意识,制定完善的村规民约。 |
西湾村 |
西湾村位于刘集镇南7公里,距304省道道7.5公里,全村通水泥路8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 王元、西湾、新庄3个自然村组成,面积3965亩,人均土地面积2.67亩,总户数355户,人口1480人,劳动力1002人,流动人口 210人。 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党员32人,流动党员4人 近年来,西湾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村民收入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村还是以农业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九湾村 |
九湾村位于刘集镇9公里,距304省道道9.5公里,全村通水泥路12.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九湾街、瓦坊、老街3个自然村组成,面积 1722亩,人均土地面积1.34亩,总户数361户,人口1286人,劳动力 820人,流动人口 450人。 党支部下辖5个党小组,党员29人,流动党员2人。 近几年来,九湾居委会两委班子不断深入认识村情,深挖阻碍村级经济发展的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发展瓶颈,聚合人力人心谋发展。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目前已形成以渔业水产为主导、小麦、玉米等其他经济作物为辅的产业格局。同时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
顾庄村 |
顾庄村位于刘集镇 南7.5公里,距304省道7.5公里,全村通水泥路6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新庄、枣林、徐庄、陆庄、顾庄、张蒿等7个自然庄组成,面积 4437亩,人均土地面积 2.1亩,总户数550户,人口2350人,劳动力1600人,流动人口450人。 党支部下辖 5个党小组,党员42人,流动党员7人。 近年来,顾庄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村以农业种植为主,加快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东楼村 |
东楼村简介 东楼村位于刘集镇南8公里,距304省道道8公里,全村通水泥路3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 小良、西庄、圩里、圩北、楼上、楼东、楼北7个自然村组成,面积4090亩,人均土地面积1.8亩,总户数619户,人口2863人,劳动力1450人,流动人口 230人。党支部下辖4个党小组,党员46人,流动党员5人。2007年被刘集镇党委政府评为综治信访工作第三名。 东楼村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村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规划,按照建设新农村目标和“三清三改”的要求,逐步进行实施,为构建和谐社会,抵制不正之风,提高公民道德意识,制定完善的村规民约。 |
夹河村 |
夹河村位于刘集镇13公里,距304省道道13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张沟、东李、西李、小梁、集东、后乡等10个自然村组成,面积340亩,人均土地面积0.8亩,总户数560户,人口2765人,劳动力1540人,流动人口 1020人。 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党员51人,流动党员6人。 近年来,夹河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村民收入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村还是以农业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梁桥村 |
梁桥村位于刘集镇 东南8.5公里,距304省道8.5公里 ,全村通水泥路2.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梁桥、中心集、新良等3个自然庄组成,面积3783亩,人均土地面积2.4亩,总户数360户,人口1553人,劳动力685人,流动人口450人。 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党员29人,流动党员4人。 近年来,梁桥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村民收入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村还是以农业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新圩村 |
新圩村位于刘集镇南15公里,距304省道道10公里,全村通水泥路3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 庙东、圩东、后瓦、土楼4个自然村组成,面积 6332亩,人均土地面积3.3亩,总户数550户,人口2221人,劳动力 1220人,流动人口 205人。 党支部下辖4个党小组,党员41人,流动党员4人。 |
田圩村 |
田圩村位于刘集镇东南5公里,距304省道道3公里,全村通水泥路2.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田圩、朱桥、张圩、田东、塘东5个自然村组成,面积 4600亩,人均土地面积3。5亩,总户数370户,人口1508人,劳动力 807人,流动人口 230人。 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党员36人,流动党员1人。 近年来,田圩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村民收入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村还是以农业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柳赵村 |
柳赵村位于刘集镇南2公里,距304省道南2公里,全村通水泥路3.5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周庄、赵庄、柳庄等3个自然庄组成,面积 5747亩,人均土地面积3.5亩,总户数280户,人口1300人,劳动力 1152人,流动人口 460人。 党支部下辖2个党小组,党员22 人,流动党员3人。 近年来,柳赵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村民收入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村还是以农业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南邹村 |
南邹村位于刘集镇南1.2公里,距304省道道1.1公里,全村通水泥路4公里,交通便利,全村由 黄庄、后丁、王道、南邹、李庄、大任、后任7个自然村组成,面积5060亩,人均土地面积2.18亩,总户数522户,人口2318人,劳动力1360人,流动人口 540人。 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党员32人,流动党员1人。 近年来,南邹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由于村民收入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村还是以农业为主,缺乏可持续性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该村当前最主要的任务。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