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杨村位于县城西南五公里处,全村下辖12个自然庄,人口2843人,其0党员64人,耕地面积6000余亩。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2010年成立了沃野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规划了能容纳5000人的新农村。前杨新农村为庄周办事处谋划的五个新农村布点之一,在庄周办事处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经完成了:前期征求意见、项目选址、规划设计、项目报批等工作,已经进入项目实施阶段。群众入住工作正在按程序进行,新农村建设工作组根据群众意愿,初步计划分批次进入,首先由急需建房的入住,逐步实现整庄搬迁。现在首批申请的106户,已经国土部门审核,有89户完全符合条件。在2011年,前杨村还获得2011年度全县综合考评乡镇工作“先进行政村”殊荣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622200 | 236000 | -- | 查看 前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红光社区 |
红光村是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目前,一个欣欣向荣、文明进步的新农村正展现在红光村村人面前。 红光村位于城东3公里处,交通十分便捷,省道307线贯穿全村,县工业园区座落在该村境内,典型的城乡结合村。全村拥有16个自然庄,34个村民组,总人口4800余人,耕地面积1000余亩。现有党员89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受城市扩张影响,红光村在土地年年减少的情况下,狠抓工业经济,现主导产业为食品加工业(炒货加工),木材加工也有一定的规模优势。目前全村拥有较大规模的炒货加工厂12家,木材加工厂7家,建筑个体户9家,餐饮服务业8家,有大小运输车辆58辆,小车近20部,电脑20多台,为全村致富提供了信息。因距县城较近,还有相当一部分村民做着泥瓦工、人力三轮、打井、客运、货运等个体营生,外出县城务工的村民极少。村民人均收入上万元。红光村交通便捷、风土沃衍、人杰地灵,近几年来先后荣获全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庄周办事处红旗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东光社区 |
东光村位于庄周办事处东北处,西靠城关镇,北靠涡河,东于后娄村接壤,南至307线与红光村相邻。全村人口4913人,现有耕地面积5300亩,有14个自然庄,26个村民组,2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党员107名。 本村现有窑厂一座,闲置学校一处,村级收入两万元左右。 该村获得的荣誉: 2006年度综合评比“先进行政村” 2006年度村级综合评比二等奖 2006年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 2007年“五个好”党组织标兵 2007年招商引资二等奖 2007年度三级联创“五个好”党组织标兵 2008年度“五个好”红旗村标兵 2008年度综合评比“先进行政村” 2008年度党建工作“五个好村”党总支标兵 |
十里社区 |
庄周办事处十里村位于县城南五公里处,蒙城县新城区与道口工业园区的结合部。十里村辖17个自然庄,32个村民组,人口4360人,占地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20亩.该村主导产业是农业,特色产业有草莓种植、獭兔养殖、食用菌生产、环保窑厂和木材加工,2010年人均纯收入5308元。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党员109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 34人。2007年获县综合评比先进行政村称号,2008年获全市司法教育先进村称号,连续多年被县、乡表彰为“五个好”党组织,是县党务、村务公开及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示范村。 十里村党总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立足改善民生,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以党建促发展,认真抓好 “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 “四议两公开”等载体建设。通过“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先后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46人,发展8名致富带头人加入了党组织,全村现有“双培双带”示范户10户,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为20多名不能外出务工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中,本村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6个岗位,上岗党员近50%,使每个有能力服务群众的党员都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能够切实履行党员的义务。同时,十里村把为民服务作为工作重点,通过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实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2010年以来共办理代理事项两千余件,涉及新农合、惠农政策落实、计生优质服务等方面,群众满意率达96%以上。今年年初村党总支结合创先争优及“小学教”活动,开展“党组织承诺”、“党员承诺”、“领导点评”、“优秀0员评选”等活动,村党总支就民生工程、换届选举、征地拆迁等中心工作作出了承诺,党员结合自身实际作出承诺200多条,评选出优秀0员5名,其中致富能手4名。十里村党员干部在认真开展理论学习的同时,紧贴工作实际,创新调研方法,把“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引向深入,认真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形成调研报告。 近年来,十里村不断完善村室建设,现在的村室集党员远程教育、文化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等设施为一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党员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广大党员、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2010年十里村已通过采取“一事一议”奖补资金,修复村庄道路4公里,受益人口达到1700人。今年,十里村仍将通过“一事一议” 打机井8眼,解决十三里庄、后寨庄原农田灌溉中的无水源等问题,受益土地达800多亩。春节前夕,十里村党总支对本村困难户、老党员进行了慰问,并送上大米、面粉等慰问品和慰问金,充分体现了党组织的温暖。 目前,按照“两区建设”的要求,十里村纳入城市规划区,县级生态园区也即将落户我村,十里村作为新区南扩发展的主战场,新的形势赋予了十里村党员干部新的工作任务。面对机遇和挑战,十里村党总支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努力实现十里发展的新跨越。 |
六里社区 |
一、本村概况 庄周办事处六里村民委员会位于蒙城县开发区新城区内,地理位置尤为重要,现有人口4921人,有承包地亩5840亩,村级经济收入13000元,2008年度曾被蒙城县文明委评为“先进村”,被庄周办事处党委评为“五个好红旗村”。 二、本村特色及科技示范户 1、本村属城乡结合部,多数剩余劳动力都外出务工,经济作物特色不突出,现在主要以在八里蔡以南100亩的草莓园,50亩的数目花卉种植基地,青菜种植基地200亩,其他以麦、豆、玉米为主。 2、本村养殖户蔡洪平集20多年的养鸡经验,从未间断规模养鸡,年收入在3万元。种植平菇基地由张志先带头生产和收购,2007年建成种植平菇固定大棚1300平方米,拉动本村及周边的村庄种植生产,户均增收1.2万元。 |
二里吴社区 |
一、本社区概况 二里吴社区地处县城西郊,西转盘以西,全境处于蒙城县城市规划区内,社区目前有总人口2993人,耕地面积3568亩,11个自然庄,18个村民组,该社区现在党员61名,种植大户1人,养殖大户3人,致富能手5人。该社区环境优良,农业经济以蔬菜大棚,豆制品加工为主,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二、社区“两委”分工情况: 胡学刚同志任党总支书记,选举为社区主任,主持社区全面工作; 吴书义同志任总支副书记,分管组织党建,财务、文书; 李安胜选举为社区副主任,负责行政工作,主抓综治、治安、土地、文明创建、安全生产、企业; 吴伟同志任宣传委员,分管计生工作,民兵营长,宣传工作,任计生主任; 吴文学同志任社区总支委员,负责民政、新农保、农合、医保、低保; 张翠芹同志任社区总支委员,负责妇女及计生工作; 孙凤贞同志选举为社区居委会委员,负责计生工作; 陈建宏同志任社区书记助理,青年团书记,协助做好组织工作、农业保险工作。 三、第一、第二支部党小组划分情况 第一支部(原路北村): 书记:吴书义 支委:吴文学、孙凤贞 党员31人 下辖党小组: 1、二里吴、二里楚党小组。组长:吴洪忠,党员9人。 2、三里胡东西党小组。组长:胡文兵,党员6人。 3、五里高、后何党小组。组长:何夫昌,党员8人。 4、后吴东、西党小组。组长:许建春,党员9人。 第二支部(原路南村): 书记:胡学刚 支委:吴 伟、张翠芹 党员30人 下辖党小组: 1、东吴党小组。组长:吴松,党员7人。 2、五里刘、崔庄党小组。组长:刘健,党员9人。 3、前吴党小组。组长:吴化强,党员8人。 4、沟东、沟西党小组。组长:吴夫军,党员6人。 |
王桥村 |
王桥村:位于庄周办事处东南部,辖19个自然庄,总人口4820人,耕地面积7500亩。 |
马店村 |
马店村位于庄周办事处东大门,西面紧靠县经济开发区,北靠后娄村,东与我县双涧镇接壤,南与王桥村相邻。全村共有人口4385人,土地面积6092余亩,共有20个村民组、13个自然庄、党员116名、社会管理创新网格员28名、村两委干部8名。马店村现有幼儿园1所、小学2所、初级中学1所。全村主要以农业产业发展、养殖和运输业为主:全村共种植科技作物5000余亩,其中韩国黄心大白菜3000多亩,反季节大棚蔬菜1000多亩;大中型养殖场5个,村民年收入均达到10000元以上。该村交通便利,省三零七线从境内穿过,适时经济发展,村委会成员通过年满18周岁的全体村民选举产生,选举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选举程序,依法按时换届,严格程序,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2012年至今,该村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修建水泥路6公里、煤矸石路13公里,修建函桥十余座,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普法教育扎实有效,认真贯彻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积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各项工作都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和奖励;全村村民知法、懂法、守法,近几年来从未发生任何刑事案件,村级治安秩序良好,社会稳定,未发生一起集体和个人-案件,并且能够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法治宣传和防范工作。 目前我村正在全面落实美好乡村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兴业富民、文明和谐的村民幸福家园。 |
后娄村 |
后娄村全村17个自然庄,27个村民组,人口5230人,土地6868亩,村经2006合并,原是李楼,丁庄,后娄三个小村,现已规划有序,新农村面貌初俱。村设党支部,现党员114人,正式党员113名,预备党员1人,村“两委”班子和配套组织健全,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弱,无集体企业和其他收入。主导产业以小麦为主,蔬菜业为辅,村民每年农闲时外出打工,村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村社会稳定,民风淳朴,遵纪守法氛围较好,村民团结友善,对发展经济有较强的愿望。 |
万湖村 |
万湖村位于安徽北部蒙城县,距域区中心6公里,拥有18个庄,24个村民组,村庄共900户,总人口4000人,党员76人,耕地面积8500亩。 我村盛产小麦,玉米,黄豆等粮食作物,蔬菜面积2000余亩,空气环境质量良好,适应农业种植与旅游业开发。 目前,村里已建成环村水泥路两条,共长2公里,其他的均为砂石路,村里每年都会对道路进行整修,改善了村里的交通环境。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村里基本全部通了自来水,电话普及率达到了95%,大多数家庭都购置了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很多村民都住上了二层小楼,这些都标志着我村正在迈入小康行列。 07,08两年连续获得“五好红旗村”人荣誉称号。09年,我村成立了正祥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成立标志着我村的农业生产将进入规模化,产业化。 |
七里许村 |
庄周办事处七里许村位于蒙城县庄周办事处西南,总人口3474人,5100亩土地,20个村民小组,党员总数78人,72名正式党员,6名预备党员,2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数。庄周办事处七里许村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目标,实施富民强村战略,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村级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七里许村先后获“五个好”红旗村、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先进村、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先进示范村、全县乡镇综合考评先进示范村、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先进村等称号。 为改变无职党员“无权管事、不会理事、无法办事”的状况,该村党总支开展了党员定岗定责工作,共设置了村务财务监督岗、政策法规宣传岗、精神文明新风岗、社会治安维护岗、计划生育监督岗等岗位,并对每个岗位具体职责作出了统一规定。通过党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申报,在自荐、互荐的基础上,党总支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因人选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设立岗位。 七里许村党总支通过开展以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带动党员更好地发挥先进模范作用,成为带领一方群众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模范。 党员张飞、赫彩云、王孟学等村干部在“我要富、带头富”的思想影响下,自觉破除等、靠、要的落后思想,带头闯出致富路,自办农民种植合作社,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狠抓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开展科技培训,极大地改善了全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持续增收、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七里许村党总支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为了真正的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村两委决定开展群众的思想工作,村两委成员冒严寒、战酷暑,加班加点,不计报酬,四处奔波。各队党员也是带头捐资,使全村的一事一议项目按时完成,方便群众出行。2009年以来,按照上级部署,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投资100余万元,上级财政拨款800余万元,组织发动群众共修水泥道路4公里、煤矸石道路3公里、生产桥20座、生产机井40眼、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同时,修建自来水厂,使全村村民用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修建沼气池416口,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全村现在基本实现道路硬化、夜晚亮化、农村城市化、生态环保化。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力促进了七里许村的经济发展,为全村的农业发展、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里许村党总支认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让群众能快富,还要让群众过上更好、更健康的精神生活。因此,七里许村以创建文明村为抓手,着力营造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安居乐业好环境。首先,该村把提高村民文明素质摆在重要位置,在村委会党员活动室建起了农家书屋,2000余册农业科技、法律等书籍坚持免费向村民开放。坚持每年邀请农科专家和技术员来村培训作物病害防治、蔬菜种植等技术。通过远程教育播放,提高村民的致富本领。同时,七里许村坚持每年评选“好家庭”、“好邻居”、“好婆媳”,倡导新型的、和睦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再次,七里许村十分重视村容整治,一些党员经常督促农户搞好环境卫生,努力营造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全民动员的良好氛围。今年在全县文明创建的基础上,全村党员带头清理水面、路边、屋边垃圾,为村民营造安居乐业好环境。 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厚的回报。七里许村自村规模调整以来,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又竖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我们相信,在庄周办事处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村党组织的带领下,明日的七里许一定会更加璀璨。 |
前杨村 |
前杨村位于县城西南五公里处,全村下辖12个自然庄,人口2843人,其0党员64人,耕地面积6000余亩。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2010年成立了沃野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规划了能容纳5000人的新农村。前杨新农村为庄周办事处谋划的五个新农村布点之一,在庄周办事处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经完成了:前期征求意见、项目选址、规划设计、项目报批等工作,已经进入项目实施阶段。群众入住工作正在按程序进行,新农村建设工作组根据群众意愿,初步计划分批次进入,首先由急需建房的入住,逐步实现整庄搬迁。现在首批申请的106户,已经国土部门审核,有89户完全符合条件。在2011年,前杨村还获得2011年度全县综合考评乡镇工作“先进行政村”殊荣 |
九里桥村 |
庄周办事处九里桥位于城西三公里处,蒙阜路、蒙三路环绕而过,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势明显。种植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该村现有人口3050人,14个村民小组,土地五千余亩。2011年7月,村进行了换届选举,现有村“两委”成员9人,其中包括一名大学生村官。近年来,村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现有党员73名,预备党员7名,其中高中以上文化有24人,党支部2个,党小组7个。标准化村室,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和文化共享工程等终端设备齐全。目前,村综治信息员有14人,治安中心户长21人,综治组织、制度健全,防范措施得力,社会治安稳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