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杨村:位于马厂镇北部,马厂水库东侧,距县城约29公里。全村辖21个村民组,728户,3018人,村域面积约8.12平方公里。村主干道马厂至复兴5公里贯通岗杨村,次干道孙坝至路庄约3公里。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124105 | 239000 | -- | 查看 岗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马厂社区 |
马厂社区地处马厂镇政府所在地,是镇政治文化中心。宁西铁路和312国道横穿我镇,全马路、马管路、赤复路横穿马厂社区,交通发达。 马厂社区共有1056户, 4063人。党员数42人,两委班子成员7人,其中支部书记1名、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员4名。辖区内共有企事业单位14家。社区设有低保工作站、劳动保障工作站、计划生育服务站、信访接待站等便民服务窗口。 |
岗杨村 |
岗杨村:位于马厂镇北部,马厂水库东侧,距县城约29公里。全村辖21个村民组,728户,3018人,村域面积约8.12平方公里。村主干道马厂至复兴5公里贯通岗杨村,次干道孙坝至路庄约3公里。 |
喻河村 |
喻河村:位于马厂镇西北3公里处。 |
黄庵村 |
黄庵村:位于马厂镇南部,距全椒县城25公里。全村总人口4292人,耕地面积1320亩,总面积12.4公里。 |
新安村 |
全椒县马厂镇新安村地处马厂镇以南,属新农村示范点,辖26个村民组,现有838户,人口3600人。2008年5月成立新安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148名党员。 新安村土地面积14.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090亩,山场面积150亩,水面350亩,蓄水80万方,灌溉面积达8000亩。 新安村以王庄为试点,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兴办大型养猪场一个,生猪存栏346头,母猪60头,新建冷库一个,饲料加工厂一个;优化种植结构,种植优质玉米200亩,萧国圣桃50亩,黑皮冬瓜30亩;发展水面养殖200亩,发展养鸡30万只。通过山场、水面发包,村集体年收益达6000元。 新安村现有村“两委”干部7名,其中女性3人,初中学历5人,高中学历1人,中专学历1人,村干部平均年龄40岁,市人大代表、优秀党员张广柱同志为村总支书记。 |
方岗村 |
方岗村位于马厂镇东南面,属于丘陵地区,村部距全椒县城约25公里,宁西铁路、合宁高速贯穿东西,全椒至大墅、赤复路两条县乡道路呈十字型穿插全村。2008年村级区划调整后,原方岗、湾杨两村合并,全村区划面积14.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832亩,林地260亩,辖28个村民组,人口3350人,劳动力转移1100人。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18个党小组,党员人数148人。 |
玉屏村 |
玉屏村概况 玉屏村位于马厂镇东南部,面积约24.5平方公里,下辖23个村民组,809户,3344人,山林面积3200亩,耕地面积4500亩。 玉屏党总支下设8个党支部,23个党小组,党员数145人。本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示范村,又是马厂镇五个中心村之一,区级优势明显,位于合肥、南京两个省会城市之间,交通便捷,合宁高速和县级公路“马全路”相交贯穿全村,宁西铁路擦肩而过,铁路站距村只有0.5公里。村内有全椒县桥头庵苗埔、玉屏养羊协会、九连苗木合作社、玉屏渔业合作社等特色产业支柱,水利条件优越,且有全县三大水库之一的马厂水库、东西干渠贯穿全村,中间有马厂河,有小二型水库一座——董洼水库,有小型水库一座——拂子岭水库,排灌十分方便,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 。 |
卧龙村 |
马厂镇卧龙村位于县城西北部,全村9个村民组,420户农户,1750人,耕地面积2527亩,全村有特困户5户,五保户8户。多年来,一直沿袭着“一稻一油(麦)”的耕作习惯的卧龙村农民生财无路,收入偏低。“卧龙无龙,又偏又穷,”这是卧龙村民曾经自嘲的顺口溜。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多元,是后进贫困村的典型。如今,昔日的荒坡上建起一幢幢鸡舍,鸡舍里村民们欢喜忙碌。村民们齐口赞叹,是村书记带着我们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2006年11月,卧龙村被确定为县招商局基层组织建设联系村,该局徐溶同志任卧龙村党支部-。徐溶同志到任后,把“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作为选派工作的中心任务,带领卧龙村两委一班人,找问题,理思路,寻办法,真抓实干,走出一条符合村情民意、发挥本土优势的好路子 。卧龙村属于山区丘陵地带,隔离条件好,发展养殖业基础良好。徐溶同志利用在招商局的工作关系,把招商与发展村经济联系起来,敏锐地捕捉了温氏畜牧入驻我县这个信息,在多次咨询温氏集团的技术人员之后,认定卧龙村发展养鸡业大有文章可做,并得到了马厂镇党委、政府,县选派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但具体实施中却遇到了困难,许多村民担心是花架子,走形式,害怕投入的钱打水漂,连部分村干部都不同意,他们认为市场千变万化,尤其是养殖业的市场风险和防疫风险非常大。 在这种情况下,徐溶同志把马厂镇主要领导请到村里做村干部的思想工作,5月份又组织了全体村干部到新农村示范点高庄新村的养殖基地参观学习,还邀请了温氏公司技术员上门讲解养鸡技术,并承诺由温氏集团提供鸡苗、饲料,免费提供养殖技术和防疫服务,全部收购成品鸡。村干部的顾虑打消了,村妇女主任杨孝晴带头投资4万元,第一个建起了养鸡大棚 。 第一批7000多只鸡已于12月1日出栏,纯收入1.6万元。实实在在的效益,让村民看到养鸡是条致富路,创业热情一下子激发起来,纷纷申请建设鸡棚养鸡。然而资金困难让许多村民望而却步,为解决村民的资金不足,村委会积极联系信用社,为养鸡村民争取贷款支持,还组织撮合村民合作共建鸡棚。目前,卧龙村已发展养鸡户8户,建养殖大棚10个,养鸡9万多只。08年计划发展养鸡户20户,养鸡20万只,预计可为村民增收40余万元 。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徐溶同志还积极开展村级体制建设,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改善办公条件。刚到任时,村部电话停机,村干部无一人有手机,联系工作极为不便,徐溶同志迅速协调3000多元,开通了村部电话,帮助4名村干部配置了手机,保障了上级党委、政府政令畅通。同时,卧龙村党支部还多次邀请林业局、交通局等有关部门领导到卧龙村实地调研考察,并得到两个部门的大力支持,提供了3万元帮扶资金,用于村170亩茶园的改造和村当家塘水利冬修。徐溶同志还利用在县招商局的工作关系,介绍村30多名富余劳动力进入招商引资企业务工,增加村民的收入。 发展养殖业,调整产业结构,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是徐溶同志和村委一班人的共同目标。今天的“卧龙”要腾飞,指日可待。 |
复兴村 |
复兴村位于即将建成的碧云湖上游(即马厂水库上游),是马厂镇西北大门,东与本镇三合、岗杨两村接壤,南临马厂水库,西与喻河村和西王镇交界,北与石沛镇孤山村山水相连,是瓦山、孤山两大国营林场的心腹之地,是典型的丘陵地带,是江淮分水岭的脊梁。现在有32个自然村,居民近千户,人口包括复兴街道近4000人,耕地面积4184亩。现有十五个党小组,182名0员。 原复兴乡人民政府设在我村所属的街道之上,赤复路从北大街经过。原乡政府办公大楼、农民文化站、复兴中学、复兴小学、复兴粮站、复兴供电站、自来水厂、复兴邮电、电信服务站均建在新老街之上,复兴村街道是方圆十公里群众经济、文化中心。 复兴村历史悠久,有古老而闻名的佛山寺庙,现遗址尚存,又是清代著名文人薛时雨故乡。现在该村产业布局合理,经济全面发展,又是皖东著名的产茶之村。 所以说马厂镇复兴村是我马厂镇典型的古老文明而又传奇的村部。 |
铜井村 |
铜井村 马厂镇铜井村位于马厂镇东北部,属丘陵山区,东与石沛镇、六镇镇交界,南与马厂镇马厂村交界,西与马厂镇岗杨村交界,北与马厂镇卧龙村交界,总面积23.87平方公里,总户数965户,总人口3696人,下辖30个村民组,总耕地面积4800亩,水面面积800亩,主要以铜井水库和新光水库两大水系为主。以燕子河及阎王坝环山渠为辅灌溉全村,林地面积17000亩,林地覆盖率达40%,主要以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铜井村交通便利,公路总长25公里,其中水泥路面7.5公里,石子路面17.5公里,有两所小学(山口小学、新光小学),教师5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工业兴村是村“两委”一班人工作的指导思想,有金矿1座,投资1500万元;煤矿1座,投资100万元;石子厂1个,投资150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400人,村集体年收入3万元。 铜井村一贯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工作之首,成立党总支委员会1个,下设张洼、雁山、杨山三个党支部,26个党小组,党员总数133人,建有“双培双带”示范基地——铜井村恒星养殖厂,设立“先锋在线信息点”、政务服务代理点以加强党员学习教育,提高素质,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
三合村 |
一、地理位置 三合村位于全椒县城西北黄栗树水库上游,总占地面积15.6平方公里,交通较为方便。 二、自然状况 三合村辖三合街道及19个村民组,人口3289人,820户;耕地面积2817亩;林业用地面积9980亩,蓄水5万方以上中小型水库5座,水产养殖面积700余亩。5.3公里的水泥路贯穿境内与石沛镇相连接,7公里砂石内路方便了村民生活及交通,9个村民组利用山泉水架通了自来水,给群众生活提供了方便。 三、党组织状况 三合村党总支有正式党员79名,预备党员一名,发展考察对象4名。党总支下设街道党支部和长明支部,计有11个党小组。 四、经济发展趋势 三合村是个林业大村,林业用地面积9980亩,其中涵盖:阔叶150亩、国外松2000亩、薪贵林1300亩、板栗1600亩、杉木600亩、自生林4330亩,林业发展潜力大,可开发利用有着较大的优势,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千年古银杏坐落在其境内,有着开发旅游景点的广阔前景。目前,三合村已经制定了林业体制改革的方案,通过林改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调动群众发展林业生产积极性,实现林业强村、富民的战略目标。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