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宿州市 >> 砀山县 >> 唐寨镇 >> 代庄村

代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代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代庄村简介

  砀山县唐寨镇代庄村位于砀山县城东部,距县城27公里,紧靠梨花欣赏中心区良梨镇和老梨树欣赏区光明村。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该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其中4个村民小组呈线性分布于XD11两侧,全村总人口4120人,村内有6个党支部,党员106人;耕地面积4300余亩。专业合作社3个;200吨级冷库两座;水果配货站2家,承载了本村及周边村水果的主要运销。本村主要以酥梨产业为主,年均产梨16000吨。2012年村经济总收入2600余万元,居民人均收入达6310元。村两委成员7人,高中以上学历6人,占委员总数的85%。两委班子成员均是村中致富能手,且年纪轻,号召力强,能积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对村民发家致富起一定的带头作用。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321103 234000 -- 查看 代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代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代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毛堂村

  毛堂村党组织班子协调团结,坚强有力,有凝聚力与战斗力,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经过创先争优活动的熏陶,健全了组织,制度充分完善,能够长期不懈地坚持总支会议,按时召开党员大会,并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活动日开展的丰富多彩。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党章和“五带头”、“五先锋”、“五模范”“五个强”严格要求自己,服务于人民,无私奉献,为本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绝大部分党员对本次创先争优活动认识到位,思想到位,一致认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非常及时,非常重要,是科学发展观的继续延伸,是对我们党组织和每个党员的真正的评议与考验。  

和谐村

  和谐行政村位于唐寨镇政府西北角5公里黄河故道南岸,村委会设在张安村,现有人口6891人,耕地面积6732亩。村两委成员7人,计生专干2人,和谐行政村包括东、西王屯、朱海子、杨庄、后土山、饭铺、杨李庄、季庄、朱庄、前、后王集、后王庄、四新庄、张安、郭庄、翟庄16个自然村,村中有王集中学、小学各1座。    和谐行政村党总支下设杨庄支部、张安支部和三佳利水果专业合作社支部,党员172名。有水果专业专业合作社5个.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谐村对部分老果园进行了高接换头,嫁接日、韩梨系的新品种500亩,栽种优质杂果200亩,产量日趋上升,形成了规模,成为和谐行政村经济增长的又一亮点。该村党支部解放思想,学习白腊园栽种大棚油桃130亩,栽种大棚瓜菜25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5250元。同时该村还建沼气池300多个,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和谐村两委一班人,凝心聚力谋发展,广开言路,听群众呼声,纳百姓建议,希有识之士,投资和谐这片热土,望名商巨贾洽谈水果业务。       我们热忱欢迎您的到来。  

山寨村

  山寨村是砀山县欠发达村。近年来,该村立足欠发达村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2010年被列为整村推进村。    山寨村,地处唐寨镇东北部,距县城约40公里,区位条件没有优势。全村1112户,人口4588人,党员109人,预备党员5人,在唐寨镇属中上等规模村庄,耕地4805亩,人均耕地面积1.04亩。村民人均收入4345元。全村道路硬化率80%,卫生饮用水100%,有线电视入户率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7%,五保户供养率100%。       山寨村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油坊村

  唐寨镇油坊行政村包括6个自然村,土地面积约4854亩、人口4025人,位于全县最东北部,东邻萧县。全村水果面积4000亩,其中酥梨3000亩,红富士苹果近1000亩。年几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载体建设,涌现出不少的致富大户和致富能人,水果销售大户王书全,种植大户赵德运、唐美成,养殖大户张冠宝、袁桂萍、陈二娃、唐卫民、唐怀庆等能人,带动了油坊村的经济发展。    油坊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事关长远、事关根本,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意义大。我们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与时俱进、创先争优的精神状态,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为促进我村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光明村

  唐寨镇光明村地处镇西北部,黄河故道南岸,文家河横贯村境。该村现有10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5684人,耕地3912亩,其中果园面积3762亩,是所在镇的古梨园集中区。光明村设村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5个,全村正式党员108人。村两委班子成员精诚团结,现有成员6人,其中支委5人,村委5人,交叉任职4人。    “村村通”水泥公路环村通过,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砀山梨花旅游观赏区之一的“乾隆御植园”------百年梨树群,就位于村中部。该村是唐寨镇著名的水果和旅游专业村,也是该镇著名的小康村之一。水果种植收入和打工收入是全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近年来,光明村党总支牢牢把握促进经济发展和党建工作两个联系点,充分发挥党建牵引带动作用,切实为人民群众办了一批又一批好事实事。一是在镇委镇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同时结合光明村的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不断摸索前进道路,承前启后,继续做好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与我村的结对共建工作,目前相关项目初步进入实施阶段,并以此为契机拉开了光明村“美好乡村”建设的序幕;二是积极开展与选派单位的结对共建活动,县药监局多次到我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如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推进会、结对共建座谈会、“七一”慰问困难老党员干部、大走访等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省委省政府建设“美好乡村”的号角已经吹响,光明村的每天会更好!   

侯口村

  侯口村,全村共有4715人,土地面积4680亩,我村南靠陇海铁路,310国道黄贯侯口村,本邻萧县,素有砀山东大门之称,全村的主打产业以酥梨闻名,近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村大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目前面积占全村2/3以上,水果品种有砀山酥梨、黄冠等,苹果品种有美巴、红将军等。目前我村还有部分辣椒制种及大棚瓜的种植,在我村有东昌畜牧养殖厂及雪娄自然村的养殖厂,还有各片的散养殖户,2009年镇委镇政府又把我村划为310路沿线两侧为工业园区,我村为投资商搭建良好的平台,立下了坚定的基础。    侯口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唐集村

  唐集村共有人口7300人,土地面积1万余亩,东西有6 公里,文唐公路贯穿我村,东邻萧县,素有砀山东大门之称,全村工业以木材为主,是砀山木材最大集散地,有6个大型木材加工厂。种植业以酥梨、黄冠、圆黄、翠玉;苹果品种有富士、美巴、红将军、,水果专业合作社和蔬菜水棚,我村有东昌牧蓄养殖厂及分散养殖户。2009年镇政府把我村划为工业 园区,为我村招商引资搭建良好平台,已有山东神州建材有限公司落户我村。    唐集村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于集村

  于集行政村位于唐寨镇政府西北角500米,村委会设在西门街东路南,现有人口5649人,耕地面积4155亩。村两委成员5人,计生专干3人,于集行政村包括孙马路口、夹堤子、油坊、朱庄、里于集、外于集、土楼、西门8个自然村,村中有于集小学1座。    于集行政村党总支下设鑫源果业合作社支部,夹堤子支部、西门南支部、西门北支部、里于集支部、外于集支部、土楼支部和老年支部,党员146名。    村中有黄河纸箱厂,仁和制衣厂两家企业,黄河纸箱厂为乡镇龙头企业,享誉周边市县。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于集村对部分老果园进行了高接换头,嫁接日、韩梨系的新品种,引进新的杂果,产量日趋上升,形成了规模,成为于集行政村经济增长的又一亮点。    于集村两委一班人,凝心聚力谋发展,广开言路,听群众呼声,纳百姓建议,希有识之士,投资于集这片热土,望名商巨贾洽谈水果业务。       我们欢迎您的到来!   

文庄村

  唐寨镇文庄村现有人口5850人,土地4560亩,人均不足一亩地。2008年全村农业总收入2800万元,其中辣椒制种2400亩,总收入2400万元。占全村农业总收入的85.1%。 文庄村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年来致力于“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辣椒制种业。在时任党支部书记张得月同志的带领下,与江苏省农科院联系,从1989年的11亩发展到现在的2500余亩。形成了皖北最大的蔬菜大棚育种基地。该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的管理运作方式,带动了全镇及周边乡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推动了我镇及周边乡镇经济的发展。   

代庄村

  砀山县唐寨镇代庄村位于砀山县城东部,距县城27公里,紧靠梨花欣赏中心区良梨镇和老梨树欣赏区光明村。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该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其中4个村民小组呈线性分布于XD11两侧,全村总人口4120人,村内有6个党支部,党员106人;耕地面积4300余亩。专业合作社3个;200吨级冷库两座;水果配货站2家,承载了本村及周边村水果的主要运销。本村主要以酥梨产业为主,年均产梨16000吨。2012年村经济总收入2600余万元,居民人均收入达6310元。村两委成员7人,高中以上学历6人,占委员总数的85%。两委班子成员均是村中致富能手,且年纪轻,号召力强,能积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对村民发家致富起一定的带头作用。   

潘坝村

  潘坝村位于唐寨镇北部,是一个水果生产专业村,全村农业总人口5300余人,土地7000余亩,全部种植果树,年产水果5000万斤.尤其是故黄河岸边两万余株的百年老梨树,更以树龄长、盛产的水果皮薄、汁多口味醇厚闻名遐迩,成为省内外多家果汁厂、罐头厂和水果营销商的-货。   潘坝村与毛堂村、和谐村、山寨村、油坊村、光明村、侯口村、唐集村、于集村、文庄村、代庄村、唐寨村、汪庄村、家和村相邻。  

唐寨村

  唐寨村现共有人口4375人,土地面积4482亩,我村座落在陇海铁路北、310国道两侧,我村的主要产业是砀山酥梨,其它经济收入皮蛋加工,近年在唐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村大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水果面积占全村地亩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水果品种主要以砀山酥梨为主,其次是黄冠、圆黄、翠玉,苹果品种较多,目前有少量的大棚菜种植,牲畜养殖,皮蛋加工,镇政府对养殖业与皮蛋加工给予大力的支持,本村经济将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汪庄村

  汪庄村,全村人口共有4085人,土地面积4902亩,我村南连陇海铁路、310国道横贯汪庄村,全村的主体产业以砀山酥梨为主,苹果为辅,近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本村大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全村水果面积占全村的4/5以上,水果品种有砀山酥梨、黄冠、园黄、翠玉、特早酥等,苹果品种有金帅、元帅、嘎拉、红富士等,目前本村还有部分桃树及大棚瓜的种植,汪庄村地理位置优越,同时也造就了一打横各方面的能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为汪庄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家和村

  家和村地处唐寨镇最南端,南与程庄镇相邻、西与李庄镇连接、北是龙海铁路、东边与萧县黄口接壤,文家河贯穿全境。       全村共13个自然村,13000多亩土地,总面积近20平方公里。组织设置6个支部,共162名党员,其中男143名,女19名。两委成员11人,计生专干3人。总支支部和村委会设在王寨村。村内有小学3所、初中1所、卫生院2所。   从2008年至今,我村根据砀山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政策有关文件精神,按照程序集资修建水泥道路5.4公里,现还有1.4公里正在筹备。修砂石路6公里,开挖大、中、小型排水沟10000米,建桥涵27座,建沼气池100多个,有线电视覆盖率90%,卫生饮水工程正在我村全面开展。    我村土质属沙质土壤生产出的瓜果,甜脆可口、色泽鲜艳。利用天然优势,大力发展瓜果业,我们的主导产业就是西瓜、甜瓜、酥梨。现在我村大棚西瓜、甜瓜有3000多亩,每亩年收入7000多元。优质酥梨8000亩,近几年又引进改良早熟品种4000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懈的努力,村民的收入成倍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我村的养殖业也在快速发展。现1000只以上养鸡、鸭户27户,养牛户4户,养猪户100头以上有38户,养羊户占全村总户数的1/4。由于这些养殖户的带头,每年都在增加新的养殖户。    全体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经济、促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昂首挺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   


代庄村特产大全




代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