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宿州市 >> 砀山县 >> 葛集镇 >> 窦集村

窦集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窦集村谷歌卫星地图)


窦集村简介

  窦集村地处葛集镇西部,与周寨镇相邻。人口7500人,耕地面积9800亩,下辖12个自然村,有党员183人。主要农作物有:油桃、黄桃、红富士苹果,砀山酥梨,是连片面积较大的无公害设施栽培基地。窦集村仅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以完善文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规划。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年来,我们村两委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全村呈现出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求发展的可喜局面。
   窦集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窦集村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1321104 234000 -- 查看 窦集村谷歌卫星地图

窦集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窦集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葛集村

  葛集村是砀山县葛集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的集贸中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常住人口7900多人,为葛套,葛集,常庄三村合并而成。耕地面积将近8000亩,主要分布在葛集镇至周寨镇的公路两侧,东起葛套自然,村西至律庄东西约6公里。全村下设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37人。       全村以水果生产为主,在党总支一班人的带领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发展特色水果产业,推行“大户带动、规模种植”模式,主要品种有红富士苹果、酥梨、黄桃等,另外还有油桃、杏、葡萄等名优小杂果。特色品种有葛套的红提葡萄,常庄律庄的大棚油桃。现在全村成立了“新世纪”、“群星”、“富华”三个专业种植合作社。成立了以孙前进为首的养殖业协会,涌现出了以辛为强、张凤飞、高大献为代表的油桃种植能手。同时,也带动以张进步为首的水果包装、以张进学为首的农资供应等服务行业。    近年来,葛集村党组织积极响应上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按照“政府引导、村民自治、产业发展”的思路,逐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今年来,在县有关单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和大力扶助下,在镇、村两级的宣传发动下,在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组织实施下,葛集村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全面开展“三清”工作,以修建活动广场、拆除破旧房屋、杂房和厕所、粉刷室外墙壁、砌水沟、硬化进组和入户道路、硬化庭院门坪为工作重点。同时,实施五个重点工程:①、葛集镇路域整治工程,完成镇区道路拓宽、下水道铺设、沿路绿化亮化,使镇区面貌焕然一新;②、完成镇区大礼堂项目开发工作,计划建设商贸市场和超市,提升镇区贸易规格和品质;③、进行镇中村改造建设项目。此项目在葛集镇砀葛路以西500米,老工商所以南500米,土地约375.3亩,拆迁约1.5万平方米,全部项目分三期完成,总投资8000多万元。第一期投资约3000万元,建筑35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商业步行街、农居房、道路、基础设施等;④、搞好垃圾清理,净化人居环境,确定了专职卫生员,负责清扫和外运垃圾;⑤、因地制宜做常庄自然村新农村改造工作,该工程土地整治面积约91.3亩,总拆迁户数约92户,拆迁房屋总面积约16075平方米,整治后约91.3亩可用于农村新增耕地。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正在如火如荼进行。    经过努力,葛集村新农村建设已初见成效,走上了“经济发展助推新农村建设”之路,村民们已开始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累累硕果。  

窦集村

  窦集村地处葛集镇西部,与周寨镇相邻。人口7500人,耕地面积9800亩,下辖12个自然村,有党员183人。主要农作物有:油桃、黄桃、红富士苹果,砀山酥梨,是连片面积较大的无公害设施栽培基地。窦集村仅仅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以完善文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规划。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年来,我们村两委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全村呈现出全心全意搞建设,一心一意求发展的可喜局面。    窦集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窦集村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高寨村

  高寨村于砀山县葛集镇东北部,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隔盘龙湖相望,为传统农业村。下辖4个自然村、18个村民组,人口5200人,其中党员85名。全村耕地面积6000余亩,人均 1亩3分,年人均收入5000元。    我村主导产业是酥梨、新品种套袋梨、红富士苹果、黄桃等,种植面积4500亩,是无公害设施栽培基地。我村有砀山县境内水域面积最大的盘龙湖,湖内进行水产养殖,取得一定经济收入。 高寨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以完善文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规划,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高寨村党组织班子协调团结,坚强有力,有凝聚力与战斗力,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组织经过创先争优活动的熏陶,健全了组织,制度充分完善,能够长期不懈地坚持总支会议,按时召开党员大会,并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活动日开展的丰富多彩。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承诺,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党章和“五带头”、“五先锋”、“五模范”“五个强”严格要求自己,服务于人民,无私奉献,为本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绝大部分党员对本次创先争优活动认识到位,思想到位,一致认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非常及时,非常重要,是科学发展观的继续延伸,是对我们党组织和每个党员的真正的评议与考验。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事关长远、事关根本,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时间紧、任务重、意义大。我们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与时俱进、创先争优的精神状态,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工作,为促进我村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新华村

  新华村地处砀山县葛集镇东北部,与江苏丰县接壤,本村没有合并,现有人口4687人。由五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吕堤湾、田楼、毛阁、王阁、和朱兰店。本村设一个总支,下设四个支部,共有党员103人。    村总支重点围绕“领导班子好,党员班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应好”的五好村党组织的要求,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致力于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和精神文明;勇于开拓,大胆实践,创新思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村容村貌的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水准、文明程度和文明素质的明显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协调发展。   

李安村

  李安村位于葛集镇西部,故黄河北岸,与县果园场相邻,人口4592人,耕地面积5600余亩,下辖6个自然村,有党员112人。主体农作物:油桃、黄桃、红富士、砀山酥梨等。是连片面积较大的无公害设施栽培基地,特别是油桃大棚我村目前拥有150座,其中优质油桃大棚80座,品质优良,品味特佳,是皖北生产油桃的生产点。    另外我村还大力发展养殖业。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目前已发展养殖大户24家,年出栏生猪1万多头,经济效益比较可观。    我村从2005年以来,成立农业合作社9个,自志立以来充分发展合作社的作用,积极为民服务,充分发展农民的超前意识,利用合作社的示范园基地,提升农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李安村近年来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规划,改善村怕生活居住环境,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下一步,我村还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目标,把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按照上级的要求,继续推进各项工作的进展。   

贾寨村

  我村位于安徽省的最北部,与江苏省丰县接壤,北有复新河,一条古老的大堤横穿于村北,交通便利。我村又新修8.9公里的水泥路面,通往各个自然村,我村共计人口4321人,总耕地面积为6256亩,其中苹果面积为3986亩,油桃黄桃面积为1770亩,大棚油桃500亩,我村是有名的皖北水果之乡,年产红富士苹果2千多万斤,油桃黄桃1千1百多万斤,大棚油桃30多万斤。我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春天是花的海洋,秋天是果的绿洲,我村有水果专业合作社5个,水果经纪人180多名,我村还设有红白理事协会,移风移俗,新事新办。    我村还掀起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热潮,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民生为重点,以民展我村经济为根本出发点,调整产业结构,搞好招商引资,今年准备在原有朋棚油桃的基础上,再发展大棚油桃600亩,栽植银杏树2万棵,发展新特优品种,搞好我村水利建设等民生工程。我村以疏通水利,修建道路为根本,引进外地经验,发展新品种,对果树进行更新换代,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准备引进双喜油桃300亩,油桃王早熟富士早熟嘎啦等优质品种再发展大棚油桃600亩,争取我村经济收处不断增加。   

范套村

  范套村座落在葛集镇西南面,黄河古道北岸,全村由范套、小汪庄、大汪庄、仝寨、魏庄、王李庄、刘庄、丁庄、场子九个自然村组成。全村人口4280人,13个村民组,村两委成员3人,两委班子不健全。全村耕地有4360亩,其中梨树面积2000亩,富士苹果1000亩,油桃400亩,其它杂果960亩,河面1000余亩,全村共有党员118名,预备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       范套村地理位置优越,但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大批青年村民外出打工,村委会的运转基本靠财政转移支付和上级补助。部分工作沿袭旧制,基本停留在完成上级任务的层面上。对于如何使用新的发展形式,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没有好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结构参差不齐。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缺少资金、技术、和致富信息。村两委班子急需发展优秀人才进入。    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利用国家有关惠民政策,加大对土地的集约化改造,形成集约型农业。根据市场的要求,加产业结构调整,从本村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提升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二)加大对村民的各方面的教育投入,利用村民外出考察学习,开阔农民的眼界,了解先进地区的农业管理经验,和有关部门联系,开设农民创业培训班和农民外出技能培训班。使有条件的农民能够创业,使外出务工者都有一技之长,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三)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力度,特别是对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教育,使他们在思想和实际工作中,树立公仆意识,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本着对党对群众,对自己负责的思想意识去处理各种农村事务,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保证正常的办公费用,使各种活动正常开展,村务、政务及时详细公开。增强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土山村

  葛集镇土山行政村位于葛集镇的最南端,是镇政府的南大门。本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为我镇交通枢杻之地。本村拥有人口6600人,耕地面积约6500亩,其中酥梨面积2000亩,红富士苹果面积2000亩,大棚油桃面积1000亩,经济果面积银杏500亩,柿杏500亩。是闻名遐迩的水果之林。本村是由原李寨村土山村韩新庄三个自然村于2007年7月份合并成一个行政村—土山行政村。其组织机构建全,两委班子成员共有7人组成。土山村两委班子成员为进一步发展本村经济,使该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更大的改善再上新的台阶,我村在具备以上水果面积现状还不满足的情况下,不断的组织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他们的致富门路和致富经验,从中取长补短,改正不足。例:号召发展樱桃大棚疏菜大棚的种植管理等工作。最近,村两委成员正组织广大群众利用村“一事一议”工程,号召动员全村群众,大力掀起一个修“乡村道路生产路”的热潮。实现了干群梦寐以求的多年愿望。广大群众无不拍手叫好。    为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保垒作用。我村于2009年共发展党员5人。均在各支部发展,名单为:雷作武(李寨支部)周辉龚作权豆瑞胜周立杰(土山支部)。几位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仅自己能够致富而且,还能帮助别人共同致富。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基础,增添了力量。    为增加透明度,使-更能感到党的温暖,村两委班子成员不但对党员老干部给予了慰问,而且还将救济面粉发放给困难群众,名单如下:周玉芹赵金华周桂福张新益范瑞芝崔玉清崔吉拎周夫华雷汝红曹素芹李素梅李夫明李庆伦李步玲李步恩张邰氏张高贤攀天庆李刘氏邱书亮孙世英,侯杭州李新文等。    然而,最让我村广大干群值得骄傲的那就是我村的私营企业—金龙人注塑有限公司了。该公司共招收本村务工人员200多口人,月工资达1200元,使广大群众既能在家务工,又能进厂工作。热烈欢迎各界人士来我村兴业办厂,投资落户,我村将给您提供方便。   

白腊园村

  白腊园村位于安徽省砀山县葛集镇北部,下辖14个自然村、29个村民组,人口7860人,其中党员190名。全村耕地面积13720亩,人均1.73亩,2008年人均收入7000元。主导产业是大棚油桃、红富士苹果、软籽石榴、银杏等,种植面积13000多亩,是全国连片面积较大的无公害设施栽培基地,油桃、银杏生产及销售集散地,是全国文明村、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示范村、安徽省十佳生态村和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06年安徽省生态村   2006年宿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7年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   2007年安徽省农村妇女科技示范基地   2007年安徽省巾帼示范村   2008年安徽省巾帼科技示范基地   2008年安徽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   2008年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2009年全国文明村镇   2010年6月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   2011年全国文明村镇   2012年9月被市委纪检委评为先进集体   2013年安徽省文明村镇   

毛雷庄村

  毛雷庄村是砀山县葛集镇下辖行政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常住人口5682多人。耕地面积将近5000亩,主要分布在葛集村至高寨镇的公路两侧。全村共有党员147人,下设5个党支部。    全村以水果生产为主,规模养殖为辅。主要品种有红富士苹果、酥梨、黄桃等,另外还有油桃、杏、葡萄等名优小杂果。在党总支一班人的带领下,现在全村成立了“旭光养鸭”“天涯养殖等十多个专业种植合作社。大棚油桃达400多亩。    2008年6月新的总支班子成立以来,很抓了大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全村的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第二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三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现在全村村容整洁,社会稳定,经济活跃。热情的毛雷庄村人正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诚邀各界有识之士前来参观指导考查兴业。    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范集村

  范集村位于葛集镇东北部,有常住人口4300人,党员84人,耕地5300亩。    在党总支书记范忠领的带领下,范集村正大步向前迈步。在抓党务的同时,他经常入百姓家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当前农村改革的各项政策和重大意义,解放村民思想,梳理了发展思路,推广实用科学技术。他还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经济发展状况,了解并解决农村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他依托范集村当地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村民转变种植观念,以优化苗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了大棚油桃和大棚金太阳杏及水果套袋产业。现在已发展到油桃大棚800余亩,金太阳杏大棚200余亩,同时他去年主动到胶东烟台参观大棚辅导栽培,在他的带领下,今年范集村又新栽培大棚葡萄50余亩。现在已丰收在望。因此,今年全村人均收入从2006年以前的3000余元,已达到人均收入8000元,不少的农户人均收入已达到两万余元。他为了让农民收入增加,农业进一步增收,在范集村办起了十多家养殖场,并成立了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村民管理销售,并收到了显著效果。       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窦集村特产大全




窦集村景点大全